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大纲改革的进一步推行,新课程对高中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受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限制,高中物理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到位以及自主学习习惯得不到培养等等。因此,要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就需要深入開展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现代物理教学方式。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物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物理学科特征,结合教学实际,共同长期努力探索。本文就是从教学方法、教材以及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出发,对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引言:新课程大纲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时代性;设计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因此,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高中物理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跟上时代的潮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一、关于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及思维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思维的形式和方法,以调动其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进行思考,才能使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得法,具有抽象逻辑性,培养出深刻性的思维品质。这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比如在讲授“加速度”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打点计时器操作的实验”。学生只有了解了加速度的推导过程,才能掌握这种教学理念和思维,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思考的方向。
(二)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质就是前述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学习的类型主要是“意义学习”,即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下,去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其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这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比如在讲授“圆周运动”有关的概念时,就要先对学生进行定义的渗透,向他们介绍“线速度”、“角速度”、“转速”以及“周期”的概念,让他们对这些符号有了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在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的多。
(三)因材施教,开展课外活动,培养一些优秀学生,使他们不受思维定式的约束,大力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学习《力》这一章的内容时,就可以将学生带到室外,进行一些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室外对“力”这一个常见的概念进行感知。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力?它有几种形式?重力是什么?摩擦力呢?对摩擦力了解多少?在简单的思考之后,运用数学知识向学生渗透“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概念,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关于教材
(一)建立高中物理整体知识和逻辑的结构和系统;同时建立各部分的子结构和子系统,以及各章、节的结构,并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适应。比如在学习完一章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把学生自己认为重点的公式、定理、定义以及实验进行分门别类的总结,不仅能够查缺补漏,而且便于日后的复习。
(二)强调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观察和实验不依赖于理论”的观点,改变“实验方法的本质是完全离开理性的体系,单纯起着事实的裁判作用”的观点。随着实验研究对象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高中物理中,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老旧,学生往往对于实验原理、实验得到的数值都抱着轻视的态度,而集注意力于操作上,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是不利的。为此,高中物理实验的重点,应放在实验的设计思想、仪器的原理,以及在中学仪器条件下对实验数据的认识和处理上,而不应仅仅停留在操作和观察上。还拿刚才打点计时器为例,教师在实验之前就应该向学生渗透这一仪器的计算原理和工作方法,让学生明确在本次实验中这个重要仪器所起的作用,从而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自己动手,自己观察,自己计算,进而得出相应结论。
(三)例题和习题的配制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中,构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概念的形成和问题的解决。概念不仅是学科结构的最基本要素,是“框架”的“交结点”,而且是思维的“细胞”。而问题的解决,即应用,正是结构中各部分之间联系的建立以及结构的发展所必须经过的阶段。这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统计表明,仅就高中生而言,掌握归纳推理的水平略优于掌握演绎推理的水平。在实践中,人们也常常发现多数学生从自然现象和实验归纳出概念和规律是很容易的,而运用概念和规律去解决问题则困难较大。这是由于演绎推理较之归纳推理可以通过更多种形式来表现,掌握起来也复杂些,因此,就需要有意识地多加指导和训练。按照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编写例题和习题,并加以适合的配量。这与“题海战术”是有本质区别的。当前,好的例题和习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西蒙说得好:“如果我们观察一些好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数理,或者其他一些需要发展解题技巧的课程中,我们看到学习所得大多来自每章后面的习题,或者课本中已经解出的例题。有一种编制人工智能学习程序的方法就是试图模拟这样一个过程。”可见适量、适宜的习题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三、关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和评价
教学过程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因此是可以量化的。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现代科学系统把人的短时记忆的最小单位定为“组块”,多大是一个组块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数字、汉字、词语、符号、成语、短语等都可以是一个组块。它的存贮时间需要0.5秒,而转化为长时记忆至少需8秒。掌握物理学科,要懂得物理语言,大脑中要有一套物理符号系统,即在长时记忆中要存贮一定数量的组块。仅有组块还不够,还必须把组块组成若干程序,形成产生式系统。一个产生式包括两部分:条件和动作。一定条件做出一定动作就是一个产生式,如果能仔细地将高中物理教材中必须掌握的组块和产生式统计出来,实行控制是有可能的。目前,也有人用模糊教学的方法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进行最优化选择,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取得最大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新课标物理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提高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教师还需不断努力,以新课标为指导,努力创新,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爱霖.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04)
[2]霍岩娜.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22)
[3]崔承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2)
[4]郑志湖.高中物理“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3(25)
关键词: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引言:新课程大纲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时代性;设计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因此,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高中物理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跟上时代的潮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一、关于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及思维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思维的形式和方法,以调动其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进行思考,才能使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得法,具有抽象逻辑性,培养出深刻性的思维品质。这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比如在讲授“加速度”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打点计时器操作的实验”。学生只有了解了加速度的推导过程,才能掌握这种教学理念和思维,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思考的方向。
(二)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质就是前述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学习的类型主要是“意义学习”,即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下,去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其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这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比如在讲授“圆周运动”有关的概念时,就要先对学生进行定义的渗透,向他们介绍“线速度”、“角速度”、“转速”以及“周期”的概念,让他们对这些符号有了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在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的多。
(三)因材施教,开展课外活动,培养一些优秀学生,使他们不受思维定式的约束,大力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学习《力》这一章的内容时,就可以将学生带到室外,进行一些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室外对“力”这一个常见的概念进行感知。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力?它有几种形式?重力是什么?摩擦力呢?对摩擦力了解多少?在简单的思考之后,运用数学知识向学生渗透“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概念,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关于教材
(一)建立高中物理整体知识和逻辑的结构和系统;同时建立各部分的子结构和子系统,以及各章、节的结构,并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适应。比如在学习完一章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把学生自己认为重点的公式、定理、定义以及实验进行分门别类的总结,不仅能够查缺补漏,而且便于日后的复习。
(二)强调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观察和实验不依赖于理论”的观点,改变“实验方法的本质是完全离开理性的体系,单纯起着事实的裁判作用”的观点。随着实验研究对象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高中物理中,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老旧,学生往往对于实验原理、实验得到的数值都抱着轻视的态度,而集注意力于操作上,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是不利的。为此,高中物理实验的重点,应放在实验的设计思想、仪器的原理,以及在中学仪器条件下对实验数据的认识和处理上,而不应仅仅停留在操作和观察上。还拿刚才打点计时器为例,教师在实验之前就应该向学生渗透这一仪器的计算原理和工作方法,让学生明确在本次实验中这个重要仪器所起的作用,从而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自己动手,自己观察,自己计算,进而得出相应结论。
(三)例题和习题的配制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中,构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概念的形成和问题的解决。概念不仅是学科结构的最基本要素,是“框架”的“交结点”,而且是思维的“细胞”。而问题的解决,即应用,正是结构中各部分之间联系的建立以及结构的发展所必须经过的阶段。这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统计表明,仅就高中生而言,掌握归纳推理的水平略优于掌握演绎推理的水平。在实践中,人们也常常发现多数学生从自然现象和实验归纳出概念和规律是很容易的,而运用概念和规律去解决问题则困难较大。这是由于演绎推理较之归纳推理可以通过更多种形式来表现,掌握起来也复杂些,因此,就需要有意识地多加指导和训练。按照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编写例题和习题,并加以适合的配量。这与“题海战术”是有本质区别的。当前,好的例题和习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西蒙说得好:“如果我们观察一些好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数理,或者其他一些需要发展解题技巧的课程中,我们看到学习所得大多来自每章后面的习题,或者课本中已经解出的例题。有一种编制人工智能学习程序的方法就是试图模拟这样一个过程。”可见适量、适宜的习题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三、关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和评价
教学过程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因此是可以量化的。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现代科学系统把人的短时记忆的最小单位定为“组块”,多大是一个组块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数字、汉字、词语、符号、成语、短语等都可以是一个组块。它的存贮时间需要0.5秒,而转化为长时记忆至少需8秒。掌握物理学科,要懂得物理语言,大脑中要有一套物理符号系统,即在长时记忆中要存贮一定数量的组块。仅有组块还不够,还必须把组块组成若干程序,形成产生式系统。一个产生式包括两部分:条件和动作。一定条件做出一定动作就是一个产生式,如果能仔细地将高中物理教材中必须掌握的组块和产生式统计出来,实行控制是有可能的。目前,也有人用模糊教学的方法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进行最优化选择,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取得最大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新课标物理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提高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教师还需不断努力,以新课标为指导,努力创新,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爱霖.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04)
[2]霍岩娜.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22)
[3]崔承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2)
[4]郑志湖.高中物理“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