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承载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一些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地理课、生物课,大量非语文元素涌进语文课堂,淡化了语文的原有味道。
其实,语文就是语文,让语文课回归本原,使其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何谓“语文味”?“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是指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著名特级教师王嵩舟在《好课三味》中说到,“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读味、写味、品味,就是对“语文味”的最好概述与提炼。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理,要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就要舍弃那些不是语文或者不具有“语文味儿”的东西,让师生在“语文味”的浸润中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笔尖沙沙、情趣浓浓,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避免陷入“内容死板,生硬无趣”或“重形式而不重实质”的泥潭,打造务实的、合乎逻辑的、充满人文气息的高效课堂呢?
一、教师素养引领语文的“味”
有人说:“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无味,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要使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教师必先有“语文味”,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打铁还须自身硬”,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味”的浓淡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学科素养、职业气质和人格智慧。
一是“说”味。语文老师一站上讲台一张口,应吐字清晰,用词精准,语气充沛,说的是语文教师的行话,用的是语文教师的腔调,情由之出,理由之明,时刻体现语文教师的味儿。二是“写”味。语文教师不必是写诗赋词做文章的行家里手,但一到用时能够“露一小手”,写得来、拿得出、经得评。“三笔字”尤其是粉笔字、钢笔字须是横、竖、点、撇、提、折、勾有棱有角,架构匀称大方。三是“品”味。对文章(主要包括课文和学生作文)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对学生要善于运用精妙的语言充分肯定其优点,又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去化解课堂中的尴尬。总之,教师要练好内功,打牢基础,真正“听出一种人格,读出一种味道,说出一种个性,写出一道色彩,思出一片风景。在听说读写思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二、积累诵读领略语文的“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活动,是一种语言环境中的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架设一个无拘无束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使学生融入到阅读实践中,“悟”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细心品味作者情感内蕴,借助抑扬顿挫的声调,轻重缓急的语气,快慢强弱的节奏,把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产生共鸣;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充沛丰富的情感中,加深对课文的独特体验和角色认同,在阅读中形成感悟,引发思考,获得启迪,在浓浓的“语文味”中享受乐趣。
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到“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一段时,学生可以微闭着眼,刻意拉长语调,把“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末尾的颤音都要读出来,把“老先生”自甘淡泊的狂放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会因此活跃生动起来,语文味自然会很浓。
三、圈画批注体会语文的“味”
语文是交际工具,表情达意主要使用语言文字。语文课堂中要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在咬文嚼字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课堂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其中味道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当然,圈画批注字词句,品味言语背后的东西,必须联系语境。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题目中,我们首先在横向上捕捉到“百草园”、“三味书屋”这两个空间场所,进一步分析可以知道“百草园”、“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从……到……”,在纵向对比中清晰看到时间的烙印,作者年龄的增长。“百草园”是个什么样的园子,“三味书屋”是个什么样的书屋,在这个思路下带领学生一起解读课文。
四、灵活运用拓展语文的“味”
现在的考试一般不直接考书本中的内容,是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不学习课本了呢?不是,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习课文是拓展知识的“灵丹妙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意味着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死”知识,而是能够举一反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教学《孙权劝学》,对导入语,可以这样设计:
中国有句古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就如同一对孪生兄弟,总是相伴相随。但是,如果说话讲究策略和技巧,当良言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时,就容易被人接受,到那时便达到“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
总之,只要我们站在一个语文老师的角度去反思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就会发现语文味就在我们的身边,在一低头一投足间都能触碰到她美丽的身影。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允许课堂形式多样,鼓励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要求我们使学生动起来……但不管语文教学如何改革,语文课堂总要体现其应有的本色,让学生时不时地嗅到“语文的味道”。教师只要用心钻研文本,用心教学设计,课堂训练更加有效,教出情感、美感和语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浪漫和诗意中徜徉,何愁体味不到浓浓的“语文味”呢?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阜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236031)
其实,语文就是语文,让语文课回归本原,使其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何谓“语文味”?“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是指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著名特级教师王嵩舟在《好课三味》中说到,“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读味、写味、品味,就是对“语文味”的最好概述与提炼。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理,要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就要舍弃那些不是语文或者不具有“语文味儿”的东西,让师生在“语文味”的浸润中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笔尖沙沙、情趣浓浓,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避免陷入“内容死板,生硬无趣”或“重形式而不重实质”的泥潭,打造务实的、合乎逻辑的、充满人文气息的高效课堂呢?
一、教师素养引领语文的“味”
有人说:“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无味,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要使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教师必先有“语文味”,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打铁还须自身硬”,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味”的浓淡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学科素养、职业气质和人格智慧。
一是“说”味。语文老师一站上讲台一张口,应吐字清晰,用词精准,语气充沛,说的是语文教师的行话,用的是语文教师的腔调,情由之出,理由之明,时刻体现语文教师的味儿。二是“写”味。语文教师不必是写诗赋词做文章的行家里手,但一到用时能够“露一小手”,写得来、拿得出、经得评。“三笔字”尤其是粉笔字、钢笔字须是横、竖、点、撇、提、折、勾有棱有角,架构匀称大方。三是“品”味。对文章(主要包括课文和学生作文)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对学生要善于运用精妙的语言充分肯定其优点,又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去化解课堂中的尴尬。总之,教师要练好内功,打牢基础,真正“听出一种人格,读出一种味道,说出一种个性,写出一道色彩,思出一片风景。在听说读写思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二、积累诵读领略语文的“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活动,是一种语言环境中的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架设一个无拘无束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使学生融入到阅读实践中,“悟”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细心品味作者情感内蕴,借助抑扬顿挫的声调,轻重缓急的语气,快慢强弱的节奏,把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产生共鸣;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充沛丰富的情感中,加深对课文的独特体验和角色认同,在阅读中形成感悟,引发思考,获得启迪,在浓浓的“语文味”中享受乐趣。
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到“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一段时,学生可以微闭着眼,刻意拉长语调,把“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末尾的颤音都要读出来,把“老先生”自甘淡泊的狂放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会因此活跃生动起来,语文味自然会很浓。
三、圈画批注体会语文的“味”
语文是交际工具,表情达意主要使用语言文字。语文课堂中要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在咬文嚼字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课堂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其中味道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当然,圈画批注字词句,品味言语背后的东西,必须联系语境。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题目中,我们首先在横向上捕捉到“百草园”、“三味书屋”这两个空间场所,进一步分析可以知道“百草园”、“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从……到……”,在纵向对比中清晰看到时间的烙印,作者年龄的增长。“百草园”是个什么样的园子,“三味书屋”是个什么样的书屋,在这个思路下带领学生一起解读课文。
四、灵活运用拓展语文的“味”
现在的考试一般不直接考书本中的内容,是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不学习课本了呢?不是,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习课文是拓展知识的“灵丹妙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意味着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死”知识,而是能够举一反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教学《孙权劝学》,对导入语,可以这样设计:
中国有句古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就如同一对孪生兄弟,总是相伴相随。但是,如果说话讲究策略和技巧,当良言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时,就容易被人接受,到那时便达到“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
总之,只要我们站在一个语文老师的角度去反思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就会发现语文味就在我们的身边,在一低头一投足间都能触碰到她美丽的身影。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允许课堂形式多样,鼓励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要求我们使学生动起来……但不管语文教学如何改革,语文课堂总要体现其应有的本色,让学生时不时地嗅到“语文的味道”。教师只要用心钻研文本,用心教学设计,课堂训练更加有效,教出情感、美感和语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浪漫和诗意中徜徉,何愁体味不到浓浓的“语文味”呢?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阜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23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