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众所周知,汉字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表意文字,其不仅是汉民族的交际工具,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由此可以看出,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能在单独将一个个汉字符号呈现在学生面前,还要将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为符号增添生命,借此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的驱使下,对识字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升其识字学习效果。
关键词: 汉字教学;小学语文;兴趣;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74-01
我们要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文化的渗透呢?
一、识字教学策略
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的结合。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而言,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首先要借助科学的方式对字理进行分析,在字理的驱使下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识字规律的驱使下自主地探究、发现,在知识迁移能力的驱使下,提升其自主识字能力。
1.在图形演变过程中感受汉字魅力。
汉字始于象形,通于绘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汉字学习有三难,书写难、读音难、字义难。对于刚刚接触汉字的小学生来说,汉字学习仿若一座大山一样,阻碍着其语文学习。既然汉字是以象形为起始的,在时间的演变过程中,尽管字形发生了变化,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含义是不变的,代表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对此,在组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汉字的构字特点,借助多媒体将汉字的形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借此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直观的画面观看中自主地猜测、感知汉字的含义,借此为其加深对汉字的理解打下堅实的基础。以“燕”字教学为例,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将汉字的字源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下图所示:
在直观的甲骨文图像展示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驱使下,其可以分析出,上半部分像是燕子的头,而中间的“口”则像是燕子的身体,“北”仿佛是燕子的一对翅膀,尾部的“灬”在造字之初写作“火”,正好是燕子的尾巴。在这样直观的象形展示中,学生可以将汉字与直观的燕子形体联系起来,在“头——身——翅——尾”这一形体构建过程中加深对该汉字的笔顺、字形等的认知。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生动有趣,还引导学生追本溯源,从汉字的源头入手,将物象与汉字建立联系,加深其对汉字的认知。而且,在该汉字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会将其与生活中常见的燕子联系起来,明白其含义。在此基础之上,我会将诗经中有关与“燕”的美妙语句呈现在学生面前,诸如“燕笑语兮。”“吉甫燕喜。”等,在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使其了解到“燕”还有安逸、安乐、亲近等含义,为其今后的古诗词、文言文学习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发现与共鸣中传承汉字文化。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汉字的字形、字义,更要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文化的感召下,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意识,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综合学习。我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发现古诗词中的汉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以《秋浦歌》这首古诗教学为例,“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中的“紫烟”是李白最为喜欢的一个词汇,他在诸多的词句中都用到了“紫烟”,如“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素手掏青霭,罗衣曳紫烟”、“日照香炉生紫烟”等。在这些诗句中,前两句中的“紫烟”是李白为之向往的仙境的意向,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紫气祥云。而后一句中的“紫烟”则指自然现象。而本首诗中的“自然”则是指工匠在冶炼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炉火的红星,这些红星在紫色的烟雾之中四射飞进。李白在此处使用“紫烟”而非“浓烟”的目的是为了淡化工匠的勤苦,而是借助绚烂的色彩为冶炼过程增添美感。在这样的极具文化意味的词汇讲解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还可以实现为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所吸引,为其传承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识字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除了借助以上策略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其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我在组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立足学生的识字学习实际情况和教学所需,借助故事教学法和实践法来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
1.故事教学法。
通过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由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将一个个抽象的汉字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以“阔”这一汉字教学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向学生讲述了《三国演义》中曹操修花园门的故事。曹操在逛花园的时候觉得园子的门不合适,就提笔在门的旁边写下了一个活字。大家看到这个字不知道是何意。一个名叫杨修的人在看到了曹操的题字之后,命令匠人将门改小。原来杨修通过观察曹操的题字和花园门联想到了“阔”字,从而猜测到了曹操的用意。在这样的故事讲解下,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还可以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一举多得。
2.实践教学法。
所谓的实践教学法则是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清字理之后,借助字义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以“澡、操、燥、躁”这一组形象字教学为例,我会先引导学生从偏旁入手来分析汉字的含义,然后引导借助加部首的方式引导学生区别字形、字义。在洗澡的时候,需要“水”,学生可以将手放在头顶表示“水”,在做操的时候,需要“手”,此时学生要动动自己的手,在急躁的时候,我们大都会跺脚,所以学生跺跺脚就表示心里着急……在这样的实践活动参与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还可以准确地做区分。
总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善于将文化内容引入其中,使学生在汉字文化的感知下加深对其理解,为其文化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娜.字理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 刘蒙.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7.
[3] 李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J].科教导刊(下旬),2016(01):111-112.
[4] 李润生.汉字教学法体系及相关问题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01):38-48.
[5] 王晓霞.识字教学要促进学生和谐有序发展——略论“和·序”识字教学观[J].教育研究,2012,33(10):124-129.
关键词: 汉字教学;小学语文;兴趣;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74-01
我们要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文化的渗透呢?
一、识字教学策略
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的结合。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而言,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首先要借助科学的方式对字理进行分析,在字理的驱使下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识字规律的驱使下自主地探究、发现,在知识迁移能力的驱使下,提升其自主识字能力。
1.在图形演变过程中感受汉字魅力。
汉字始于象形,通于绘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汉字学习有三难,书写难、读音难、字义难。对于刚刚接触汉字的小学生来说,汉字学习仿若一座大山一样,阻碍着其语文学习。既然汉字是以象形为起始的,在时间的演变过程中,尽管字形发生了变化,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含义是不变的,代表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对此,在组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汉字的构字特点,借助多媒体将汉字的形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借此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直观的画面观看中自主地猜测、感知汉字的含义,借此为其加深对汉字的理解打下堅实的基础。以“燕”字教学为例,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将汉字的字源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下图所示:
在直观的甲骨文图像展示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驱使下,其可以分析出,上半部分像是燕子的头,而中间的“口”则像是燕子的身体,“北”仿佛是燕子的一对翅膀,尾部的“灬”在造字之初写作“火”,正好是燕子的尾巴。在这样直观的象形展示中,学生可以将汉字与直观的燕子形体联系起来,在“头——身——翅——尾”这一形体构建过程中加深对该汉字的笔顺、字形等的认知。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生动有趣,还引导学生追本溯源,从汉字的源头入手,将物象与汉字建立联系,加深其对汉字的认知。而且,在该汉字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会将其与生活中常见的燕子联系起来,明白其含义。在此基础之上,我会将诗经中有关与“燕”的美妙语句呈现在学生面前,诸如“燕笑语兮。”“吉甫燕喜。”等,在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使其了解到“燕”还有安逸、安乐、亲近等含义,为其今后的古诗词、文言文学习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发现与共鸣中传承汉字文化。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汉字的字形、字义,更要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文化的感召下,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意识,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综合学习。我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发现古诗词中的汉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以《秋浦歌》这首古诗教学为例,“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中的“紫烟”是李白最为喜欢的一个词汇,他在诸多的词句中都用到了“紫烟”,如“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素手掏青霭,罗衣曳紫烟”、“日照香炉生紫烟”等。在这些诗句中,前两句中的“紫烟”是李白为之向往的仙境的意向,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紫气祥云。而后一句中的“紫烟”则指自然现象。而本首诗中的“自然”则是指工匠在冶炼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炉火的红星,这些红星在紫色的烟雾之中四射飞进。李白在此处使用“紫烟”而非“浓烟”的目的是为了淡化工匠的勤苦,而是借助绚烂的色彩为冶炼过程增添美感。在这样的极具文化意味的词汇讲解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还可以实现为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所吸引,为其传承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识字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除了借助以上策略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其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我在组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立足学生的识字学习实际情况和教学所需,借助故事教学法和实践法来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
1.故事教学法。
通过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由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将一个个抽象的汉字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以“阔”这一汉字教学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向学生讲述了《三国演义》中曹操修花园门的故事。曹操在逛花园的时候觉得园子的门不合适,就提笔在门的旁边写下了一个活字。大家看到这个字不知道是何意。一个名叫杨修的人在看到了曹操的题字之后,命令匠人将门改小。原来杨修通过观察曹操的题字和花园门联想到了“阔”字,从而猜测到了曹操的用意。在这样的故事讲解下,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还可以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一举多得。
2.实践教学法。
所谓的实践教学法则是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清字理之后,借助字义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以“澡、操、燥、躁”这一组形象字教学为例,我会先引导学生从偏旁入手来分析汉字的含义,然后引导借助加部首的方式引导学生区别字形、字义。在洗澡的时候,需要“水”,学生可以将手放在头顶表示“水”,在做操的时候,需要“手”,此时学生要动动自己的手,在急躁的时候,我们大都会跺脚,所以学生跺跺脚就表示心里着急……在这样的实践活动参与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还可以准确地做区分。
总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善于将文化内容引入其中,使学生在汉字文化的感知下加深对其理解,为其文化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娜.字理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 刘蒙.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7.
[3] 李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J].科教导刊(下旬),2016(01):111-112.
[4] 李润生.汉字教学法体系及相关问题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01):38-48.
[5] 王晓霞.识字教学要促进学生和谐有序发展——略论“和·序”识字教学观[J].教育研究,2012,33(10):12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