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生今世的证据》选自刘亮程的散文集《风中的院门》,因语言优美,内容深刻,思想深邃,入选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的“乡关何处”板块。解读《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观点不胜枚举,在实际的文本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有个问题值得做思考和探究——文中或集中或分散出现的 “证据”何以能够证明“今生今世”?
作为高中学生,不难发现,文章第二段集中出现的“证据”有:草、房子、门洞和窗口、破墙圈、烟道和锅头、破瓦片、泥皮、烟垢和灰、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等。第四段中则有:大风、夜晚大鸟的叫声、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栓牛的大榆树、恒久明亮的月光。另外还有,大红公鸡、黑狗、夕阳等等。
这些“证据”,都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简陋而粗糙。它们为何、如何能够证明“曾经的生活”抑或是“内心的生存”呢?
通常来讲,我们可以根据医学和法律来认定一个人的生死和存亡。可是这种证明是瞬间性的,短暂性的。我们应该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人的生命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具有时间积淀带来的丰富性,又具有“这一个”的特殊性。当具备了这两点,我们才有理由相信生命的真实性。因此,单从纯理性的角度来证明显然是不充分且苍白的。语文的教学也不可能以纯理性思维来看待文本和作者。
事实上,作家的口吻中就是充满着深沉而温柔的情怀。首先,离别之际,作者将“草、土墙、房子”三个词语独立,当作称呼,用第二人称“你”,像称呼一个老朋友,分明没将它们作无情之物。其次,分析语段“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年,万一……可千万把……留下,把……留下,把……留下,把……留下,最好留下……即使……也……留下……留下……留下……”,我们发现,从句式上说,这段文字整齐划一,意在强调挽留之深情;第二,从“留下”的对象上来说,丰富而微小且层层递小,文字内部存在一些褶皱部分,我们试着将它抚平:
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要是破墙圈留不下了),(也要)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要是门洞和窗口留不下),(也要)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要是烟道和锅头也留不下),(总要)把破瓦片留下……
反复“留下”却无力挽留,口吻近乎哀求,足见作者情感之深切。
院墙,树、圈棚,炉灶、草、房子、门洞和窗口、破墙圈、烟道和锅头、破瓦片、泥皮、烟垢和灰、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一件件都是农耕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但紧密联系着的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的吃穿住行。我们似乎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牛羊从山上下来,回到涂有斑驳白灰的土院墙里,炊烟升起在草垛边上的房顶,干净而温暖。余晖已将村边大树的枝桠涂成赭色。日头像一颗巨大的种子没入山的那边。
可是作者在文本中的语言又是吝啬的,人生的特殊性也隐藏于那文字之下,成为“冰面下的十分之七”。笔者尝试着做了一些粗浅的加工,试图接近那“十分之七”:
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那些年,我和狗蛋就是在這墙根下,摸爬滚打,满脸汗水和泥巴,你的泥土中还藏着我们的笑声呀!
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年,你的墙体里,有父亲扬鞭的身影,(现在我只能在这里重温他熟悉的轮廓),有母亲的味道和我过往的气息。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墙圈南边有个用石头轻轻堵上的小洞,里面还有我写给二妞的信;(要是破墙圈留不下了),(也要)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就是透过这个口,看到了那般澄澈的黑夜和辉煌的夜空。
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那是年少的第一支烟,轻狂而烈性,那划痕和狗蛋额头上的疤痕很像,年少的我像一头狼,狗蛋却陪我走过了三十年。
我的“这一个”生命在哪里?就在斑驳的土墙上,在带着潮气的房子的墙体里,在房子围起来的四方空间的氤氲里,在泥皮中,在破瓦片中……他们的气息中有个我,我的呼吸中有他们。恰是他们构成了人生中(尤其是童年中)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是作者生命丰富性和特殊性的见证者。
经过此番尝试,我们应该能更加具体而真切地体悟到作者节制的语言,深切的情怀下所体现出来的生命的丰富性和特殊性。曾经生活里的一草一木,一寒一暑,一星一月,虽然微小,但是丰富,虽然粗陋,但是真实,因而能历经时间的沉淀,镌刻于生命的罗盘上,成为独特个体存在最真实的注释。因此,这些“证据”对于证明“今生今世”具备了足够的充分性。
作为高中学生,不难发现,文章第二段集中出现的“证据”有:草、房子、门洞和窗口、破墙圈、烟道和锅头、破瓦片、泥皮、烟垢和灰、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等。第四段中则有:大风、夜晚大鸟的叫声、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栓牛的大榆树、恒久明亮的月光。另外还有,大红公鸡、黑狗、夕阳等等。
这些“证据”,都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简陋而粗糙。它们为何、如何能够证明“曾经的生活”抑或是“内心的生存”呢?
通常来讲,我们可以根据医学和法律来认定一个人的生死和存亡。可是这种证明是瞬间性的,短暂性的。我们应该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人的生命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具有时间积淀带来的丰富性,又具有“这一个”的特殊性。当具备了这两点,我们才有理由相信生命的真实性。因此,单从纯理性的角度来证明显然是不充分且苍白的。语文的教学也不可能以纯理性思维来看待文本和作者。
事实上,作家的口吻中就是充满着深沉而温柔的情怀。首先,离别之际,作者将“草、土墙、房子”三个词语独立,当作称呼,用第二人称“你”,像称呼一个老朋友,分明没将它们作无情之物。其次,分析语段“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年,万一……可千万把……留下,把……留下,把……留下,把……留下,最好留下……即使……也……留下……留下……留下……”,我们发现,从句式上说,这段文字整齐划一,意在强调挽留之深情;第二,从“留下”的对象上来说,丰富而微小且层层递小,文字内部存在一些褶皱部分,我们试着将它抚平:
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要是破墙圈留不下了),(也要)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要是门洞和窗口留不下),(也要)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要是烟道和锅头也留不下),(总要)把破瓦片留下……
反复“留下”却无力挽留,口吻近乎哀求,足见作者情感之深切。
院墙,树、圈棚,炉灶、草、房子、门洞和窗口、破墙圈、烟道和锅头、破瓦片、泥皮、烟垢和灰、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一件件都是农耕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但紧密联系着的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的吃穿住行。我们似乎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牛羊从山上下来,回到涂有斑驳白灰的土院墙里,炊烟升起在草垛边上的房顶,干净而温暖。余晖已将村边大树的枝桠涂成赭色。日头像一颗巨大的种子没入山的那边。
可是作者在文本中的语言又是吝啬的,人生的特殊性也隐藏于那文字之下,成为“冰面下的十分之七”。笔者尝试着做了一些粗浅的加工,试图接近那“十分之七”:
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那些年,我和狗蛋就是在這墙根下,摸爬滚打,满脸汗水和泥巴,你的泥土中还藏着我们的笑声呀!
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年,你的墙体里,有父亲扬鞭的身影,(现在我只能在这里重温他熟悉的轮廓),有母亲的味道和我过往的气息。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墙圈南边有个用石头轻轻堵上的小洞,里面还有我写给二妞的信;(要是破墙圈留不下了),(也要)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就是透过这个口,看到了那般澄澈的黑夜和辉煌的夜空。
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那是年少的第一支烟,轻狂而烈性,那划痕和狗蛋额头上的疤痕很像,年少的我像一头狼,狗蛋却陪我走过了三十年。
我的“这一个”生命在哪里?就在斑驳的土墙上,在带着潮气的房子的墙体里,在房子围起来的四方空间的氤氲里,在泥皮中,在破瓦片中……他们的气息中有个我,我的呼吸中有他们。恰是他们构成了人生中(尤其是童年中)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是作者生命丰富性和特殊性的见证者。
经过此番尝试,我们应该能更加具体而真切地体悟到作者节制的语言,深切的情怀下所体现出来的生命的丰富性和特殊性。曾经生活里的一草一木,一寒一暑,一星一月,虽然微小,但是丰富,虽然粗陋,但是真实,因而能历经时间的沉淀,镌刻于生命的罗盘上,成为独特个体存在最真实的注释。因此,这些“证据”对于证明“今生今世”具备了足够的充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