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气氛 轻松作文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lb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的星期五”是作文课的代称。用词虽然消沉一些,但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学生对作文课的态度:枯燥无味的作文就是一种负担。由此可以了解学生为什么对作文课畏之如虎,谈写色变。究其原因,除了教育体制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人心,作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认真探索,针对作文主体——学生的具體情况,采取了“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轻轻松松作文”教学思路。
  1. 先说后写,活跃气氛,消除畏惧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会极大地发挥其能动作用,其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作文也不例外,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其激情是压抑不住的,学生会主动愉快地创作,主动地体验生活,不断地锤炼语言,使作文课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为此,我运用了“先说后写”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无形地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所产生的畏惧心理。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文章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我向学生推荐了许多与教材有关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认真阅读,并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片断作好记录,然后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就所读中的欣赏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因势利导,学生就会围绕某个问题或某个观点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使原来枯燥的“编”作文变成了现在气氛活跃的“说”作文。此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尤显重要,抓住学生此时的大好时机:“你们刚才说得精彩极了,如果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不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吗?”经过老师的点拨和鼓励,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跃然纸上。
  “说”使学生学会了组织语言、调整语序,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写”锤炼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先说后写,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掌握了作文的真谛。
  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的作文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脉络清楚,内容具体。小学生作文教学,其要求是写好记叙文,这就需要学生见闻识广,视野开阔,怎么办呢?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一双会感受生活的眼睛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去捕捉生活中方面面的信息,诸如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化古迹蕴含的深奥精髓,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所观察到的各种社会现象,采用先说后写的方法,在作文课上或课下进行信息交流,然后把自己对某事物或现象的看法、观点付诸笔端,对真的、美的歌颂赞美,对恶的、丑的批判嘲讽。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主体深刻,真可谓“嘻笑怒骂皆文章。”学生有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不为凑内容而发愁,自然而然地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写作的欲望由然而生。
  2. 创设情境 激活气氛 轻松作文 借鉴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情境设置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如要求学生围绕“环境”这一内容自由命题作文,而学生对环境污染及危害,如何保护环境等知识的了解是零散的, 不具体的,且环境污染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较为遥远。为了给学生提供写作信息,拓展其写作思路,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未曾被污染的青山绿水,葱郁的森林,蔚蓝的天空与污染后的光秃岭,干涸的小溪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沙尘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现象用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出来,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真正意识到环境的污染正在威胁人类的文明和生存。学生就会发自内心的呼吁——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说服力。
  创设情境,打开了禁锢学生思维的枷锁,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 参与评改革 提高兴趣 增强自信 学生经过观察、讨论、思考,动手写出了自己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学生心中也没谱。这就要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请学生自己动手评改自己的习作,此时老师要明确提出评改要求,让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指正,这样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会把学生作文习作中的内容安排不当,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得以改善,作文的水平就在评改中得提升,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说、写、改这几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文的激情被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了,素材积累多了,组织内容和材料也就自如了,写起作文来也就轻松自如。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作文,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取,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其他文献
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悟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而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课堂教学语言呢
期刊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1. 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
期刊
【摘 要】农村学校要改变教学结构,要跟上时代步伐,要与外面世界接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有力保障,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促进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作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化学  农村中学的实验设施比较差,没有学生实验室,药品过期甚至没有的情况比比皆是,实验仪器缺少,学生无法自己动手做试验。简单的实验教师还可以演示一
期刊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就是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
期刊
【摘 要】以课文教学为平台,学习写作技巧。如材料的选择及组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上下文的衔接等写作技巧;在课文教学中,以品味语言为基石,搭建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桥梁。通过品味精美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习运用语言的方法;结合作者的特殊经历及课文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阅读;写作;品味语言;学习积累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
期刊
【摘 要】本文就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进行剖析,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从“以人为本”“ 寓教于乐” “赏识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积极的情感态度;英语学习  近年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在当今社会的普及,计算機应用技能也变得日趋重要。中专学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专业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的基础课程,在培养中专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各个学校学生生源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存在着不同的差距。如何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素质修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等问题是值得我们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高,现代建筑正朝着面积的大型化和结构的复杂化发展。大型化和复杂化的建筑提高了建筑的美感和功能,但在施工效率上是巨大的挑战,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可以对建筑设置后浇带。  【关键词】后浇带;功能;施工技巧;设置;注意事项  现代建筑的施工过程必然要面临高层主体与底层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建筑浇灌材料的变形和收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为了解决
期刊
【摘 要】以良好心态,挑战现实,做好接受差班的一切考验和思想准备。真诚相对关爱有加,用一颗爱心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关心学生们的生活、学习、身体、家庭等。给他们树立信心,确定奋斗目标。  【关键词】调整心态;以身作则;真诚关爱;严格要求  2011年秋学期我从乡镇高中调入县城初中,学校安排我担任两个差班的数学教学,20天之后又给我一个差班班主任的重任。由高中教学到初中教学的落差加上一个差班班主任、两个
期刊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