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的星期五”是作文课的代称。用词虽然消沉一些,但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学生对作文课的态度:枯燥无味的作文就是一种负担。由此可以了解学生为什么对作文课畏之如虎,谈写色变。究其原因,除了教育体制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人心,作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认真探索,针对作文主体——学生的具體情况,采取了“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轻轻松松作文”教学思路。
1. 先说后写,活跃气氛,消除畏惧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会极大地发挥其能动作用,其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作文也不例外,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其激情是压抑不住的,学生会主动愉快地创作,主动地体验生活,不断地锤炼语言,使作文课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为此,我运用了“先说后写”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无形地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所产生的畏惧心理。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文章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我向学生推荐了许多与教材有关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认真阅读,并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片断作好记录,然后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就所读中的欣赏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因势利导,学生就会围绕某个问题或某个观点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使原来枯燥的“编”作文变成了现在气氛活跃的“说”作文。此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尤显重要,抓住学生此时的大好时机:“你们刚才说得精彩极了,如果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不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吗?”经过老师的点拨和鼓励,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跃然纸上。
“说”使学生学会了组织语言、调整语序,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写”锤炼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先说后写,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掌握了作文的真谛。
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的作文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脉络清楚,内容具体。小学生作文教学,其要求是写好记叙文,这就需要学生见闻识广,视野开阔,怎么办呢?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一双会感受生活的眼睛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去捕捉生活中方面面的信息,诸如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化古迹蕴含的深奥精髓,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所观察到的各种社会现象,采用先说后写的方法,在作文课上或课下进行信息交流,然后把自己对某事物或现象的看法、观点付诸笔端,对真的、美的歌颂赞美,对恶的、丑的批判嘲讽。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主体深刻,真可谓“嘻笑怒骂皆文章。”学生有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不为凑内容而发愁,自然而然地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写作的欲望由然而生。
2. 创设情境 激活气氛 轻松作文 借鉴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情境设置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如要求学生围绕“环境”这一内容自由命题作文,而学生对环境污染及危害,如何保护环境等知识的了解是零散的, 不具体的,且环境污染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较为遥远。为了给学生提供写作信息,拓展其写作思路,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未曾被污染的青山绿水,葱郁的森林,蔚蓝的天空与污染后的光秃岭,干涸的小溪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沙尘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现象用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出来,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真正意识到环境的污染正在威胁人类的文明和生存。学生就会发自内心的呼吁——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说服力。
创设情境,打开了禁锢学生思维的枷锁,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 参与评改革 提高兴趣 增强自信 学生经过观察、讨论、思考,动手写出了自己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学生心中也没谱。这就要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请学生自己动手评改自己的习作,此时老师要明确提出评改要求,让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指正,这样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会把学生作文习作中的内容安排不当,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得以改善,作文的水平就在评改中得提升,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说、写、改这几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文的激情被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了,素材积累多了,组织内容和材料也就自如了,写起作文来也就轻松自如。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作文,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取,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1. 先说后写,活跃气氛,消除畏惧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会极大地发挥其能动作用,其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作文也不例外,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其激情是压抑不住的,学生会主动愉快地创作,主动地体验生活,不断地锤炼语言,使作文课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为此,我运用了“先说后写”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无形地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所产生的畏惧心理。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文章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我向学生推荐了许多与教材有关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认真阅读,并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片断作好记录,然后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就所读中的欣赏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因势利导,学生就会围绕某个问题或某个观点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使原来枯燥的“编”作文变成了现在气氛活跃的“说”作文。此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尤显重要,抓住学生此时的大好时机:“你们刚才说得精彩极了,如果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不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吗?”经过老师的点拨和鼓励,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跃然纸上。
“说”使学生学会了组织语言、调整语序,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写”锤炼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先说后写,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掌握了作文的真谛。
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的作文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脉络清楚,内容具体。小学生作文教学,其要求是写好记叙文,这就需要学生见闻识广,视野开阔,怎么办呢?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一双会感受生活的眼睛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去捕捉生活中方面面的信息,诸如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化古迹蕴含的深奥精髓,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所观察到的各种社会现象,采用先说后写的方法,在作文课上或课下进行信息交流,然后把自己对某事物或现象的看法、观点付诸笔端,对真的、美的歌颂赞美,对恶的、丑的批判嘲讽。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主体深刻,真可谓“嘻笑怒骂皆文章。”学生有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不为凑内容而发愁,自然而然地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写作的欲望由然而生。
2. 创设情境 激活气氛 轻松作文 借鉴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情境设置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如要求学生围绕“环境”这一内容自由命题作文,而学生对环境污染及危害,如何保护环境等知识的了解是零散的, 不具体的,且环境污染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较为遥远。为了给学生提供写作信息,拓展其写作思路,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未曾被污染的青山绿水,葱郁的森林,蔚蓝的天空与污染后的光秃岭,干涸的小溪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沙尘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现象用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出来,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真正意识到环境的污染正在威胁人类的文明和生存。学生就会发自内心的呼吁——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说服力。
创设情境,打开了禁锢学生思维的枷锁,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 参与评改革 提高兴趣 增强自信 学生经过观察、讨论、思考,动手写出了自己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学生心中也没谱。这就要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请学生自己动手评改自己的习作,此时老师要明确提出评改要求,让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指正,这样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会把学生作文习作中的内容安排不当,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得以改善,作文的水平就在评改中得提升,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说、写、改这几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文的激情被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了,素材积累多了,组织内容和材料也就自如了,写起作文来也就轻松自如。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作文,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取,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