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高效课堂的打造,应通过多感官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作为课堂的布控者,通过回顾知识,让学生记一记;关注热点,让学生看一看;课堂设问,让学生想一想;重要内容,让学生读一读;课堂小结,让学生说一说;巩固知识,让学生练一练等有效途径,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笔者在平时的历史课教学中,注重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乐学、会学、勤学、善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回顾知识,让学生记一记
记忆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注重在新课之前让学生回忆回忆前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既能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够顺理成章导入新课,自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课前,我让学生背诵前面一课《三大改造》一课的相关知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基本标志,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以及意义。尤其让学生注意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这样导入有利于让学生理解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为什么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二、关注热点,让学生看一看
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这一课内容时,我及时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一首歌曲和原小岗村书记沈浩因劳累过度去世这一视频。优美的旋律,感人的事迹迅即抓住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沉浸在音乐与故事中,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教学产生共鸣。关注热点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理解、感悟课程的深层主旨,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课堂设问,让学生想一想
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无论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在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赋予内容以某种趣味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不少人认为历史课教学就是“我讲你听”,或是教师在教材上勾、画、圈出重点内容,学生读、记、背就行。
问题的设计从林肯的性格入手,营造一个戏剧冲突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历史思维和探究的兴趣,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创造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使其由情感上的需要和求知欲的驱动,上升到审思过程中的自觉行为就显得极为需要和迫切。
四、重要内容,让学生读一读
不少教师往往对历史教学有这样的认识,认为读书是语文课的事情,历史课不需要学生读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阅读对于历史课来说必不可少,甚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可以让学生抓住重点,加深理解;阅读可以使得学生高屋建瓴,把握知识结构;阅读可以帮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提高学生的能力;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在日常的历史课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读书。当然读书的方式是多样的。一是选取教材内容让全班同学读书。朗朗的读书声有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和学生精力的集中;二是分小组读。有时还采用评比的方式,对读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使学生有一种荣誉感和团结精神;三是学生个人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胆量;四是学生的默读,让学生在“静”中找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和事件的线索,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说一说
课堂小结是对整堂课学习内容的小结,对于引导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学习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具有重要作用。
在学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一课时,我打出幻灯片提出问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又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然后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探究、交流。经过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合作探究,交流,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的总结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概括、感悟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要深刻的多,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分析、概括、总结、表达能力,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六、巩固知识,让学生练一练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手段,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到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恰当运用练习这一方式,使学生系统有序地掌握、巩固、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课不需要大量的习题训练,尤其是当前减负增效,开展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减少作业量,但是适当的知识巩固必不可少。提高课堂效益特别是课堂训练的效益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有效训练是关键,是有效课堂的落脚点和重要体现。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适当、适时、适量地选择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能够对教学起到检测、巩固和提高作用,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与效果。
总之,一堂高效的历史课,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很重要。教师作为课堂的布控者,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笔者在平时的历史课教学中,注重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乐学、会学、勤学、善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回顾知识,让学生记一记
记忆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注重在新课之前让学生回忆回忆前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既能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够顺理成章导入新课,自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课前,我让学生背诵前面一课《三大改造》一课的相关知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基本标志,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以及意义。尤其让学生注意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这样导入有利于让学生理解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为什么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二、关注热点,让学生看一看
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这一课内容时,我及时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一首歌曲和原小岗村书记沈浩因劳累过度去世这一视频。优美的旋律,感人的事迹迅即抓住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沉浸在音乐与故事中,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教学产生共鸣。关注热点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理解、感悟课程的深层主旨,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课堂设问,让学生想一想
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无论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在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赋予内容以某种趣味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不少人认为历史课教学就是“我讲你听”,或是教师在教材上勾、画、圈出重点内容,学生读、记、背就行。
问题的设计从林肯的性格入手,营造一个戏剧冲突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历史思维和探究的兴趣,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创造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使其由情感上的需要和求知欲的驱动,上升到审思过程中的自觉行为就显得极为需要和迫切。
四、重要内容,让学生读一读
不少教师往往对历史教学有这样的认识,认为读书是语文课的事情,历史课不需要学生读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阅读对于历史课来说必不可少,甚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可以让学生抓住重点,加深理解;阅读可以使得学生高屋建瓴,把握知识结构;阅读可以帮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提高学生的能力;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在日常的历史课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读书。当然读书的方式是多样的。一是选取教材内容让全班同学读书。朗朗的读书声有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和学生精力的集中;二是分小组读。有时还采用评比的方式,对读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使学生有一种荣誉感和团结精神;三是学生个人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胆量;四是学生的默读,让学生在“静”中找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和事件的线索,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说一说
课堂小结是对整堂课学习内容的小结,对于引导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学习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具有重要作用。
在学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一课时,我打出幻灯片提出问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又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然后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探究、交流。经过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合作探究,交流,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的总结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概括、感悟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要深刻的多,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分析、概括、总结、表达能力,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六、巩固知识,让学生练一练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手段,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到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恰当运用练习这一方式,使学生系统有序地掌握、巩固、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课不需要大量的习题训练,尤其是当前减负增效,开展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减少作业量,但是适当的知识巩固必不可少。提高课堂效益特别是课堂训练的效益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有效训练是关键,是有效课堂的落脚点和重要体现。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适当、适时、适量地选择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能够对教学起到检测、巩固和提高作用,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与效果。
总之,一堂高效的历史课,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很重要。教师作为课堂的布控者,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