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像其他类型的民族音乐一样,满族民歌在其民族发展长达4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满族先民的朝代更替、南迁,将文化艺术的种子撒向了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了有机的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某些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同时,一些汉族民歌的诗歌韵律也被满族民歌所吸纳。在这一音乐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满族风俗的影响力对满族民歌的绵延不绝、长盛不衰的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黑龙江;原住民;满族民歌;传承;发展
满族民歌是满族人民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满族其他音乐形式的基础,无论是满族的乐舞、说唱还是戏曲等都离不开满族民歌的原始素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我们对满族音乐文化历史渊源、音乐艺术形式的探讨和深化研究会逐渐为世人所知。
1 传承满族民歌的意义
通过近些年的研究,满族民歌在满族及全国人民心中仍旧影响深远,根植于满族人民群众心中,传播久远、源远流长。虽然满族不使用自己的语言了,但是这些民歌还在传唱,《跑南海》《求雨歌》《悠孩儿调》等依然富有生命力,更加旺盛地存活在满族人民之中,甚至有些民歌被兄弟民族所吸纳、借鉴,有些民歌也在汉族中传唱,如《出征歌》等。
另外,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满族民歌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对其演唱及理论进行研究,不仅丰富了东北史、东北民俗、民间音乐文化,特别是对东北地区满族等土族原始音乐艺术及其发展源流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和重要线索,并且近20年来党和政府及有关文化科研部门对满族萨满文化的挖掘与抢救,众多手抄神本的出现,以及满族众庆萨满文化传承人和民间歌唱家、音乐家、民歌手的录音、家庭访问和平时创作及祖先留下的歌曲记录,都极大地丰富了东北满族民歌文化、满族民族民俗文化及研究基础。
2 传承满族民歌的方式
2.1 民俗流传
民俗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化传承,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及宗教信仰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想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先认识这个民族的民俗传承。满族作为生长在白山黑水间的森林民族,由于受地域、气候等特殊环境的影响,造就了过去东北满族人民狩猎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例如,满族人在大婚的当天轿停时,新郎要虚射三箭,在揭开盖头时要唱《喜歌》,闹洞房时要唱《拉空齐》;生孩子时要将大门口挂上弓箭、红绫,并且要将孩子放在悠车里,吊起来养活。所以,大家就有了耳熟能详的各式各样的《摇篮曲》。满族在人死后要守孝,到现在我们见到一些满族聚居的地方,甚至东北地区的某些农村,还保留着这些习俗,要唱《行孝歌》《哭丧调》《哭夫调》等。庆丰收时要唱《庆丰收》。包饽饽时候唱的《黄米糕》《包饺子》等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颂,尤其在宗教仪式上演唱的歌曲,如《佛波密》《请神》《排神》《纳污云》等,这些民俗歌曲在一定意义上既保留了民俗文化的传统,又推进了满族民歌自身的创新与题材的多样化。
2.2 民间艺人传承
满族民歌通常在幼年时耳濡目染于长辈们的萨满仪式活动中,就开始有了雏形,在哼唱歌谣《摇篮曲》中长大。笔者生长在这个环境中,经过大人的教唱,逐渐掌握了一些曲目,随着长大成人,自己也就成了歌唱者。此外,唱神歌作為一项“本领”,并不是每一个满族人都能唱、唱好,这其中必然存在文化遗传的因素。而根据中国传统习惯,祖传“技术”是不轻易“外传”的。这样有些民歌就成为民间艺人传承的主要方式,家族和师傅传承也包括在内。
(1)民间艺人传承。在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除了神歌传承可见之外,民歌传承目前主要是靠师徒传承。在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村村镇镇几乎越来越少见纯正的满族民歌了,但值得高兴的是一些神歌曲目被很好地传承和保留了下来,有的还保留着民歌的某些因素。曾记得外祖父传授“神本子”演唱技艺给徒弟时,笔者还是个小孩子,可记忆犹新,先是请神、领神、祭神杆、摆件子等一系列有步骤的仪式活动,不失一环。从而看出,师徒传承具有一定的传承稳定性和技艺程式性,有利于民间艺术的发展传播,是最普遍、直接、典型的一种传承方式。
(2)家族传承是以亲情为基础的世代相传,是传授技艺的一种方式。因为有血缘关系,长辈能够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将“神本子”及其他技艺传授给子孙,使这项技艺继续发扬光大。
在今天的辽宁岫岩,满族民歌在清朝就非常盛行,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七旬以上的满族老人会唱满族民歌中的号子、小唱,且这些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辽宁岫岩民歌《茉莉花》就是一首久唱不衰的满族民歌,其传承人周德则经常和家人聚在一起唱当地的民歌,他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都是口传心授的,我打算把它整理出来,因为它代表了满族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承念,我们今天要把它完整地传下去,使其得以发扬和流传。”
3 满族民歌的音乐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弘扬满族音乐文化,有相当一部分年轻的满族人开始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影响范围。如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建立了全国第一所满语学校(政府建立),黑龙江大学相继建立了满文专业,哈尔滨阿城区的公办学校也组建了满文中专,哈尔滨工程大学成立了满通古斯语言研究会。2009年12月1日,东北师范大学在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举办首期满语学习班,有相当一部分年轻的满族人开始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满语已经开始进入校园,并且正在逐步扩大范围。国家已经有几所音乐院校将各少数民族民歌纳入课堂中,而这些民歌的挖掘和开发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整理和编制,让满族民歌真正走进课堂,让一些失去的文化得到拯救,将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的音乐课程实际结合起来,向下一代传承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满族民歌现代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由于满族语言的汉化及满族民歌手相继谢世,满族的民歌手非常稀少,即将后继无人,所以如何挖掘保护这项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满族民歌手及满族民歌和演唱给予保护和支持,使得一些珍贵的资料录音得以保存。
通讯作者:李莉,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
关键词:黑龙江;原住民;满族民歌;传承;发展
满族民歌是满族人民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满族其他音乐形式的基础,无论是满族的乐舞、说唱还是戏曲等都离不开满族民歌的原始素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我们对满族音乐文化历史渊源、音乐艺术形式的探讨和深化研究会逐渐为世人所知。
1 传承满族民歌的意义
通过近些年的研究,满族民歌在满族及全国人民心中仍旧影响深远,根植于满族人民群众心中,传播久远、源远流长。虽然满族不使用自己的语言了,但是这些民歌还在传唱,《跑南海》《求雨歌》《悠孩儿调》等依然富有生命力,更加旺盛地存活在满族人民之中,甚至有些民歌被兄弟民族所吸纳、借鉴,有些民歌也在汉族中传唱,如《出征歌》等。
另外,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满族民歌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对其演唱及理论进行研究,不仅丰富了东北史、东北民俗、民间音乐文化,特别是对东北地区满族等土族原始音乐艺术及其发展源流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和重要线索,并且近20年来党和政府及有关文化科研部门对满族萨满文化的挖掘与抢救,众多手抄神本的出现,以及满族众庆萨满文化传承人和民间歌唱家、音乐家、民歌手的录音、家庭访问和平时创作及祖先留下的歌曲记录,都极大地丰富了东北满族民歌文化、满族民族民俗文化及研究基础。
2 传承满族民歌的方式
2.1 民俗流传
民俗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化传承,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及宗教信仰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想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先认识这个民族的民俗传承。满族作为生长在白山黑水间的森林民族,由于受地域、气候等特殊环境的影响,造就了过去东北满族人民狩猎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例如,满族人在大婚的当天轿停时,新郎要虚射三箭,在揭开盖头时要唱《喜歌》,闹洞房时要唱《拉空齐》;生孩子时要将大门口挂上弓箭、红绫,并且要将孩子放在悠车里,吊起来养活。所以,大家就有了耳熟能详的各式各样的《摇篮曲》。满族在人死后要守孝,到现在我们见到一些满族聚居的地方,甚至东北地区的某些农村,还保留着这些习俗,要唱《行孝歌》《哭丧调》《哭夫调》等。庆丰收时要唱《庆丰收》。包饽饽时候唱的《黄米糕》《包饺子》等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颂,尤其在宗教仪式上演唱的歌曲,如《佛波密》《请神》《排神》《纳污云》等,这些民俗歌曲在一定意义上既保留了民俗文化的传统,又推进了满族民歌自身的创新与题材的多样化。
2.2 民间艺人传承
满族民歌通常在幼年时耳濡目染于长辈们的萨满仪式活动中,就开始有了雏形,在哼唱歌谣《摇篮曲》中长大。笔者生长在这个环境中,经过大人的教唱,逐渐掌握了一些曲目,随着长大成人,自己也就成了歌唱者。此外,唱神歌作為一项“本领”,并不是每一个满族人都能唱、唱好,这其中必然存在文化遗传的因素。而根据中国传统习惯,祖传“技术”是不轻易“外传”的。这样有些民歌就成为民间艺人传承的主要方式,家族和师傅传承也包括在内。
(1)民间艺人传承。在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除了神歌传承可见之外,民歌传承目前主要是靠师徒传承。在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村村镇镇几乎越来越少见纯正的满族民歌了,但值得高兴的是一些神歌曲目被很好地传承和保留了下来,有的还保留着民歌的某些因素。曾记得外祖父传授“神本子”演唱技艺给徒弟时,笔者还是个小孩子,可记忆犹新,先是请神、领神、祭神杆、摆件子等一系列有步骤的仪式活动,不失一环。从而看出,师徒传承具有一定的传承稳定性和技艺程式性,有利于民间艺术的发展传播,是最普遍、直接、典型的一种传承方式。
(2)家族传承是以亲情为基础的世代相传,是传授技艺的一种方式。因为有血缘关系,长辈能够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将“神本子”及其他技艺传授给子孙,使这项技艺继续发扬光大。
在今天的辽宁岫岩,满族民歌在清朝就非常盛行,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七旬以上的满族老人会唱满族民歌中的号子、小唱,且这些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辽宁岫岩民歌《茉莉花》就是一首久唱不衰的满族民歌,其传承人周德则经常和家人聚在一起唱当地的民歌,他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都是口传心授的,我打算把它整理出来,因为它代表了满族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承念,我们今天要把它完整地传下去,使其得以发扬和流传。”
3 满族民歌的音乐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弘扬满族音乐文化,有相当一部分年轻的满族人开始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影响范围。如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建立了全国第一所满语学校(政府建立),黑龙江大学相继建立了满文专业,哈尔滨阿城区的公办学校也组建了满文中专,哈尔滨工程大学成立了满通古斯语言研究会。2009年12月1日,东北师范大学在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举办首期满语学习班,有相当一部分年轻的满族人开始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满语已经开始进入校园,并且正在逐步扩大范围。国家已经有几所音乐院校将各少数民族民歌纳入课堂中,而这些民歌的挖掘和开发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整理和编制,让满族民歌真正走进课堂,让一些失去的文化得到拯救,将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的音乐课程实际结合起来,向下一代传承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满族民歌现代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由于满族语言的汉化及满族民歌手相继谢世,满族的民歌手非常稀少,即将后继无人,所以如何挖掘保护这项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满族民歌手及满族民歌和演唱给予保护和支持,使得一些珍贵的资料录音得以保存。
通讯作者:李莉,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