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出来,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以此来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把新标准新理念作为教学导向,也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内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探究知识的奥秘,有效的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一、引导预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效预习能帮助学生及时检验自己对新知的掌握情况,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正确引导也是培养小学生展开有效预习的基本保证。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预习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同学商讨,去探究新知识。例如,在研究“认识钟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如下预习任务:大家起床、吃饭、上学等都需要知道时间,那么,大家注意过钟表吗?请同学们回家仔细观察钟表,看看钟面上包含着哪些信息?钟面上的分针与时针又是如何走的?你们能读出它们所表示的时间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家长帮忙,下节课我们将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了解的信息最多。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为学生的预习明确指出需要做什么、如何做,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还可以激发学生间互相探讨,为新知识的顺利讲解埋下伏笔。
二、重视思维引导,让思维碰撞
新课标教学内容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而且课程教材中也适当增加了探究性课题的设计,因此,教学中在提高教材趣味性的同时,还要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有效拓展,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引导,而且还要对学习技巧进行有效点拨,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出来。为此,一般以学生的“三步走”为基本形式,首先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再全班一起交流。在教学中,教师也要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然后再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获取知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沟通交流,促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掌握计算题的计算方法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尽管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计算法则进行运算,但是,有时候也会受限于算理不清,这也就会导致他们对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范围受限,很难适应计算学习中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因此,计算教学时,既要教会学生计算,又要有效促使他们练习,同时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为重点,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算理,让学生在算理指导下有效掌握计算方法,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沟通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一套有效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计算”时,两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进行相加减。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两种计算方法紧密联系起来,在实际训练中提高、巩固学生的计算水平,为提高学生的实际计算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思维碰撞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可以完全放心,数学老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尤其是在学生们的学习遇到障碍的时候要及时、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扫除思维上的障碍,从而更快速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把握好时机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与启发。教师对时机的把握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对开放性问题的解答时机,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存在差异的,对于开放性问题可能会有多种想法,这时就需要老师找准时间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总结,让同学们更加系统清晰的了解所有的解题方法。二是学生之间因为观点不同而出现争议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积极思考进行表扬,再将其中最有价值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放置全班范围内让所有学生共同探讨,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得出最正确的结论。三是学生不能独自完成任务寻求老师帮助的时候,老师不能直接就公布答案,而是要一步步的加以引导,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加深思考,从而自主得出结论。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老师一定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与讨论时间,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只有多为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知欲望,也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方法的教育意义。
五、互动,让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使得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仅仅局限在简单的课堂提问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则成为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可以采取互动式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加强互动,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例如,在讲解“年月日”的教学内容时,首先可以提问学生的年龄,先放松学生的思维,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学生在述说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对年月日有的认知、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点的欲望。再者,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每个人的生日都有两个日子---农历和公历,引发学生的好奇,教师再引入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指导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互动式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为学生深入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保华.浅析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上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01-05
[2]郑朝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有效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6-01-25
[3]东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04-09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把新标准新理念作为教学导向,也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内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探究知识的奥秘,有效的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一、引导预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效预习能帮助学生及时检验自己对新知的掌握情况,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正确引导也是培养小学生展开有效预习的基本保证。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预习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同学商讨,去探究新知识。例如,在研究“认识钟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如下预习任务:大家起床、吃饭、上学等都需要知道时间,那么,大家注意过钟表吗?请同学们回家仔细观察钟表,看看钟面上包含着哪些信息?钟面上的分针与时针又是如何走的?你们能读出它们所表示的时间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家长帮忙,下节课我们将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了解的信息最多。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为学生的预习明确指出需要做什么、如何做,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还可以激发学生间互相探讨,为新知识的顺利讲解埋下伏笔。
二、重视思维引导,让思维碰撞
新课标教学内容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而且课程教材中也适当增加了探究性课题的设计,因此,教学中在提高教材趣味性的同时,还要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有效拓展,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引导,而且还要对学习技巧进行有效点拨,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出来。为此,一般以学生的“三步走”为基本形式,首先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再全班一起交流。在教学中,教师也要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然后再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获取知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沟通交流,促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掌握计算题的计算方法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尽管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计算法则进行运算,但是,有时候也会受限于算理不清,这也就会导致他们对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范围受限,很难适应计算学习中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因此,计算教学时,既要教会学生计算,又要有效促使他们练习,同时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为重点,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算理,让学生在算理指导下有效掌握计算方法,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沟通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一套有效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计算”时,两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进行相加减。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两种计算方法紧密联系起来,在实际训练中提高、巩固学生的计算水平,为提高学生的实际计算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思维碰撞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可以完全放心,数学老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尤其是在学生们的学习遇到障碍的时候要及时、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扫除思维上的障碍,从而更快速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把握好时机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与启发。教师对时机的把握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对开放性问题的解答时机,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存在差异的,对于开放性问题可能会有多种想法,这时就需要老师找准时间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总结,让同学们更加系统清晰的了解所有的解题方法。二是学生之间因为观点不同而出现争议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积极思考进行表扬,再将其中最有价值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放置全班范围内让所有学生共同探讨,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得出最正确的结论。三是学生不能独自完成任务寻求老师帮助的时候,老师不能直接就公布答案,而是要一步步的加以引导,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加深思考,从而自主得出结论。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老师一定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与讨论时间,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只有多为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知欲望,也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方法的教育意义。
五、互动,让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使得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仅仅局限在简单的课堂提问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则成为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可以采取互动式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加强互动,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例如,在讲解“年月日”的教学内容时,首先可以提问学生的年龄,先放松学生的思维,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学生在述说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对年月日有的认知、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点的欲望。再者,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每个人的生日都有两个日子---农历和公历,引发学生的好奇,教师再引入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指导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互动式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为学生深入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保华.浅析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上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01-05
[2]郑朝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有效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6-01-25
[3]东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