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JP+1]视察认知行为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透析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JP]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130-02
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但因透析周期长、并发症多,易造成患者情绪焦虑、抑郁,影响治疗效果[1-2]。为探讨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展开本次研究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血液透析禁忌证、精神疾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3±6.7)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7例。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1±7.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透析常规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加强透析护理管理等。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护理:①认知行为评估: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和护患沟通等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原发疾病、透析方案及对透析、慢性贫血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等进行全面评估;②认知重建:采用医患沟通、宣传册、座谈会等形式,增强患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相关知识的认识,耐心安慰患者,告知患者不合理认知行为的危害,结合其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环境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提高患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诱因、疾病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信息的理性认知行为能力,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不正确行为的危害性,纠正患者对此疾病的不正确认知及措施;③领悟阶段:于血液透析前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评估,帮助患者认识负性情绪的原因,及时纠正错误认知导致的不合理行为[3];④依从性评定:由肾内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和护士等组成依从性调查小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透析疗法、饮食、药物干预、运动等方面进行评估,对部分依从或不依从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再教育。
1.3 评价标准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4]和抑郁自评量表[4]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①SAS评价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用于评价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②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以100分为满分[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常表现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单纯疾病护理已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全身心护理体系,行为护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秋红[4]研究指出,行为护理是帮助护理对象寻找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并协助矫正的施护过程,可明显降低患者强迫、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唐湘[5]等的研究中表明,认知行为评估可帮助血液透析患者增强慢性肾功能衰竭和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护理人员采用医患沟通、宣传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纠正其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提高患者的理性认知行为能力,并及时评定治疗方案的效果。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透析常规护理和认知行为护理,旨在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慢性贫血中的效果,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周敏霞[6]等研究结果一致,证明认知行为护理可明显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纠正慢性贫血状态。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护理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纠正慢性贫血状态。
参考文献
[1]潘利琴.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31-232.
[2]胡带翠,黄色丹,何美娟,等.舒适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7(35):12-13.
[3]张晓丽,詹亚卿,张遂亮.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60-61.
[4]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
[5]于秋红.49例老年慢性贫血住院患者各种负性情绪表现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2):54-55.
[5]唐湘,张建林.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1,26(9):1393-1395.
[6]周敏霞.护理干预对35例透析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6):111-111.
(收稿日期:2015.07.31)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130-02
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但因透析周期长、并发症多,易造成患者情绪焦虑、抑郁,影响治疗效果[1-2]。为探讨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展开本次研究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血液透析禁忌证、精神疾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3±6.7)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7例。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1±7.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透析常规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加强透析护理管理等。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护理:①认知行为评估: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和护患沟通等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原发疾病、透析方案及对透析、慢性贫血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等进行全面评估;②认知重建:采用医患沟通、宣传册、座谈会等形式,增强患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相关知识的认识,耐心安慰患者,告知患者不合理认知行为的危害,结合其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环境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提高患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诱因、疾病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信息的理性认知行为能力,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不正确行为的危害性,纠正患者对此疾病的不正确认知及措施;③领悟阶段:于血液透析前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评估,帮助患者认识负性情绪的原因,及时纠正错误认知导致的不合理行为[3];④依从性评定:由肾内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和护士等组成依从性调查小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透析疗法、饮食、药物干预、运动等方面进行评估,对部分依从或不依从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再教育。
1.3 评价标准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4]和抑郁自评量表[4]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①SAS评价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用于评价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②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以100分为满分[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常表现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单纯疾病护理已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全身心护理体系,行为护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秋红[4]研究指出,行为护理是帮助护理对象寻找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并协助矫正的施护过程,可明显降低患者强迫、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唐湘[5]等的研究中表明,认知行为评估可帮助血液透析患者增强慢性肾功能衰竭和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护理人员采用医患沟通、宣传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纠正其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提高患者的理性认知行为能力,并及时评定治疗方案的效果。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透析常规护理和认知行为护理,旨在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慢性贫血中的效果,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周敏霞[6]等研究结果一致,证明认知行为护理可明显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纠正慢性贫血状态。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护理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纠正慢性贫血状态。
参考文献
[1]潘利琴.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31-232.
[2]胡带翠,黄色丹,何美娟,等.舒适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7(35):12-13.
[3]张晓丽,詹亚卿,张遂亮.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60-61.
[4]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
[5]于秋红.49例老年慢性贫血住院患者各种负性情绪表现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2):54-55.
[5]唐湘,张建林.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1,26(9):1393-1395.
[6]周敏霞.护理干预对35例透析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6):111-111.
(收稿日期:201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