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技术战争形式的逐渐改变,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在后勤领域进行了诸多改革,尤其是美军在联勤保障上有了长足发展。分析研究外军军交运输联勤保障的发展特点,对我军军交运输改革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军交运输;联勤保障;特点。
1、引言
建立适应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要求的、高效率的联勤体制,是世界各国军队后勤改革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外军在建立各具特色的联勤体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军交运输的联勤保障水平,为部队的应急机动、快速补给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研究外军军交运输联勤保障的特点、主要模式与做法,对我军的联勤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外军军交运输联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2.1完善的军交运输联勤体制
美军在国防部一级设有美国运输司令部,对用于满足国家安全目标所需的战略陆、海、空运输力量实施统一指挥。下辖军事地面部署与分发司令部、军事海运司令部和空中机动司令部,这三个司令部在建制上仍归属各军种部,行政上由各军种部参谋部领导,业务上受运输司令部指挥,战略运输力量采取了管理权和指挥权相分离的机制。
2.2多样化的军交运输联勤保障模式
目前,外军主要采用"联勤机构负责制"和"军种负责制"两种联勤保障模式。联勤机构负责制,即设置独立于三军之外的联勤机构,负责保障三军的通用勤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逐级保障,总部一级的联勤机构保障到军种后勤,再由三军各自的系统按建制分别实施逐级保障;另一种是直接保障,总部级的联勤机构直接保障到各军种作战部队。军种负责制是由各军种后勤部门分别负责保障三军某一种或几种通用勤务。外军大多同时采用多种军交运输联勤保障模式,美、法等国军队在大力发展联勤机构负责制的同时,仍继续保留军种负责制。
2.3健全的民用运力动员体制
外军把动员民用运力作为军交运输联勤保障社会化的重要措施。建立数量充足的后备役运输保障力量,其中包括船只和空运力量,为建立国防后备役船队和民用后备航空队作为战略机动预备力量,保持庞大的战略运输能力,美国联邦政府在《海运法》、《民航后备队条例》和《1981年海事法》中明确规定了民用运力的权利和义务,平时就形成了一套周密的动员计划,并落实到各公司、企业、单位和人头,一旦需要就成建制征召。
2.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建立联勤体制的基础之上,外军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运输可视化。现代局部战争表明,准确预测作战保障需求和实时掌握战场态势,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和运用各种运输保障力量,对整个军事运输系统中在运输物资实施可视化监控,做到适时、适地、适量的准确保障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外军把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视为军交运输联勤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原动力。
3、我军军交运输改革的几点启示
3.1联勤体制的革新和优化。
基本设想是:借鉴外军体制模式,结合我军发展特点,由总后军交运输部掌握战略运输力量,并对陆、海、空三军的运输实体具有指挥权;三军的运输力量仍归属军种建制,平时由各军种负责建设和管理使用,形成管理权与指挥权相分离的机制。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运输保障仍由某个军种负责,在保障层次上,以直接保障为主,逐级保障为辅,减少保障环节,提高保障效率。
3.2加强战略投送联勤力量建设。
一要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建设战略投送的拳头力量,根据军队现有装备特点,发展大型牵引车、平板车、特种运输车。
二要组建海、空运预备役部队,增强战略投送的后备力量。
三要建立总部直接掌握的战略机动运输部队。购置一定数量的大型运输车、重型运输机和大型滚装运输船,使军交运输部门不仅是管理职能部门,而且也是一个真正的保障实体。
3.3建全民用运力动员补偿制度,设立法规加以保证。
(一)筹划设立民用运力动员基金。没有资金支持作为动员补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用运力动员就难以实施。要研究制定我国民用运力的动员使用补偿标准,不仅战时损毁要补偿,而且平时训练也要补偿。不仅要对运力装备进行补偿,而且要对被征用的人员给予补偿,补偿标准要尽量高于商用效益。
(二)加快制定与之配套的规章,其中民用运力动员补偿制度要写入法规,以增强民用运力动员的强制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实现由依靠行政协调为主向依法动员为主的转变。
3.4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精确保障.
(一)加强顶层设计,确定建设目标。要充分研究不同战场环境、不同军兵种部队对运输的不同需求,不断增强建设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要把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在军交运输领域的应用上,用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和全球定位系统解决军交运输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二)加强一体化信息手段建设,综合集成军事运输信息系统。实现对运输资源动态可视、运输需求即时掌握、运输状态实时可控的目标,需要建立先进高效的军事运输信息体系。
(三)加强军地一体化保障机制建设。平时能准确掌握地方的运输资源,充分共享地方的运输信息;战时能实施快速运力动员,用军民一体的"大军交"保障作战需要。四是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各部队对运输保障在时间、地点、路线、数量、品种等方面的需求,正确掌握各种物资的储备情况,适时修订保障方案,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信息掌握不全而造成的盲目性,实现高效率的精确保障。
4、结束语
我军军交运输联勤保障发展有自身的特性,在借鉴外军发展模式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统一运筹,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军交运输保障模式的真正变革,进而提高战场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本海: 军队联勤论. 解放军出版社.2006。
[2]美军联合运输指挥. 总后勤部军交运输部. 1999。
[3]段树荣:军事交通运输概论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4]李许和、姚海法:外军军事交通运输研究,军事交通学院2000。
关键词:军交运输;联勤保障;特点。
1、引言
建立适应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要求的、高效率的联勤体制,是世界各国军队后勤改革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外军在建立各具特色的联勤体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军交运输的联勤保障水平,为部队的应急机动、快速补给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研究外军军交运输联勤保障的特点、主要模式与做法,对我军的联勤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外军军交运输联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2.1完善的军交运输联勤体制
美军在国防部一级设有美国运输司令部,对用于满足国家安全目标所需的战略陆、海、空运输力量实施统一指挥。下辖军事地面部署与分发司令部、军事海运司令部和空中机动司令部,这三个司令部在建制上仍归属各军种部,行政上由各军种部参谋部领导,业务上受运输司令部指挥,战略运输力量采取了管理权和指挥权相分离的机制。
2.2多样化的军交运输联勤保障模式
目前,外军主要采用"联勤机构负责制"和"军种负责制"两种联勤保障模式。联勤机构负责制,即设置独立于三军之外的联勤机构,负责保障三军的通用勤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逐级保障,总部一级的联勤机构保障到军种后勤,再由三军各自的系统按建制分别实施逐级保障;另一种是直接保障,总部级的联勤机构直接保障到各军种作战部队。军种负责制是由各军种后勤部门分别负责保障三军某一种或几种通用勤务。外军大多同时采用多种军交运输联勤保障模式,美、法等国军队在大力发展联勤机构负责制的同时,仍继续保留军种负责制。
2.3健全的民用运力动员体制
外军把动员民用运力作为军交运输联勤保障社会化的重要措施。建立数量充足的后备役运输保障力量,其中包括船只和空运力量,为建立国防后备役船队和民用后备航空队作为战略机动预备力量,保持庞大的战略运输能力,美国联邦政府在《海运法》、《民航后备队条例》和《1981年海事法》中明确规定了民用运力的权利和义务,平时就形成了一套周密的动员计划,并落实到各公司、企业、单位和人头,一旦需要就成建制征召。
2.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建立联勤体制的基础之上,外军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运输可视化。现代局部战争表明,准确预测作战保障需求和实时掌握战场态势,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和运用各种运输保障力量,对整个军事运输系统中在运输物资实施可视化监控,做到适时、适地、适量的准确保障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外军把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视为军交运输联勤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原动力。
3、我军军交运输改革的几点启示
3.1联勤体制的革新和优化。
基本设想是:借鉴外军体制模式,结合我军发展特点,由总后军交运输部掌握战略运输力量,并对陆、海、空三军的运输实体具有指挥权;三军的运输力量仍归属军种建制,平时由各军种负责建设和管理使用,形成管理权与指挥权相分离的机制。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运输保障仍由某个军种负责,在保障层次上,以直接保障为主,逐级保障为辅,减少保障环节,提高保障效率。
3.2加强战略投送联勤力量建设。
一要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建设战略投送的拳头力量,根据军队现有装备特点,发展大型牵引车、平板车、特种运输车。
二要组建海、空运预备役部队,增强战略投送的后备力量。
三要建立总部直接掌握的战略机动运输部队。购置一定数量的大型运输车、重型运输机和大型滚装运输船,使军交运输部门不仅是管理职能部门,而且也是一个真正的保障实体。
3.3建全民用运力动员补偿制度,设立法规加以保证。
(一)筹划设立民用运力动员基金。没有资金支持作为动员补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用运力动员就难以实施。要研究制定我国民用运力的动员使用补偿标准,不仅战时损毁要补偿,而且平时训练也要补偿。不仅要对运力装备进行补偿,而且要对被征用的人员给予补偿,补偿标准要尽量高于商用效益。
(二)加快制定与之配套的规章,其中民用运力动员补偿制度要写入法规,以增强民用运力动员的强制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实现由依靠行政协调为主向依法动员为主的转变。
3.4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精确保障.
(一)加强顶层设计,确定建设目标。要充分研究不同战场环境、不同军兵种部队对运输的不同需求,不断增强建设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要把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在军交运输领域的应用上,用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和全球定位系统解决军交运输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二)加强一体化信息手段建设,综合集成军事运输信息系统。实现对运输资源动态可视、运输需求即时掌握、运输状态实时可控的目标,需要建立先进高效的军事运输信息体系。
(三)加强军地一体化保障机制建设。平时能准确掌握地方的运输资源,充分共享地方的运输信息;战时能实施快速运力动员,用军民一体的"大军交"保障作战需要。四是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各部队对运输保障在时间、地点、路线、数量、品种等方面的需求,正确掌握各种物资的储备情况,适时修订保障方案,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信息掌握不全而造成的盲目性,实现高效率的精确保障。
4、结束语
我军军交运输联勤保障发展有自身的特性,在借鉴外军发展模式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统一运筹,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军交运输保障模式的真正变革,进而提高战场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本海: 军队联勤论. 解放军出版社.2006。
[2]美军联合运输指挥. 总后勤部军交运输部. 1999。
[3]段树荣:军事交通运输概论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4]李许和、姚海法:外军军事交通运输研究,军事交通学院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