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空中投送力量的大小决定了部队机动能力尤其是远程机动能力的强弱。本文通过对我军参加抗震救灾情况的分析,揭露了我军空中投送力量的不足,为以后我军空中投送力量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抗震救灾;投送力量;建设。
一、引言
5月12日,川西北爆发8级大地震。随后进行的抗震救灾是一场近似实战、没有硝烟的战争,大量的人员、物资、装备运输是对我军远程投送能力和近程机动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军动员了巨大运输力量,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但是也暴露出了投送能力的严重不足,对此进行客观地分析研究,对我军投送力量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抗震救灾中的救援力量
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我空军和陆军航空兵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不顾疲劳和危险,超气象超强度地长时间飞行,为无数灾民开辟了空中生命之路,为抗震部队迅速深入灾区创造了条件。其中,空军运输机10架,陆航直升机大约100架,民航直升机30架,每天起飞400多架次,还有铁路、公路等各种运输力量,运送了数万吨物资,有力保障了灾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发生地震后96小时之内就向灾区投入了11万军队进行抗震救灾,其用时之短,规模之大,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
三、抗震救灾中我军投送力量暴露出的问题
(一)战略投送力量弱小
缺乏运输机,尤其是大型运输机。大型运输机主要靠进口,数量少、依赖性强,导致了空军战略运力不足,大批部队和物资只能使用紧急调配的民航飞机、铁路和公路运输来完成,在数万吨物资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通过运输机运输。铁路虽然有运量大的特点,但其速度慢、机动能力差,在战争中容易遭到敌军破坏,公路运输易受地理环境影响,而颇具优势的空中战略投送力量却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主要原因一是我军大型运输机数量太少,单击运输能力也非常有限,只能靠增加飞行强度来增加运力,如邱德甫机组飞行强度相当大。我军目前仅拥有24架伊尔-76运输机,其余为运力更加弱小的运7、运8等。到5月23日,空军投入救灾的运输机仅为10架。
(二)短程机动能力不足
一是军用直升机数量严重不足。整个救灾过程中出动了军队直升机也就100架左右,与我军的规模和所承担的任务不匹配。中国拥有直升机的总数量尚不足当年世界总数的百分之一;军用直升机的平均拥有量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缺少重型直升机。在抗震救灾中,因为没有重型运输直升机,在地面交通短期不能恢复的情况下,起重机、挖掘机等重型救灾设备无法迅速调入灾区。在堰塞湖抢险中,不得不依赖黑龙江飞龙公司提供的一架俄罗斯生产的米-26重型直升机,才把15台重型机械吊运至堤坝上。
二是现有直升机种类繁杂。我军现有直升机有三十多种机型,包括直8、直9、小羚羊(只有24架),黑鹰(只有23架)、米17等等,大型机主要为进口机。这次救灾过程中,出动的直升机基本上全是进口飞机,暴露了我军直升机不但种类繁杂,而且每种飞机数量很少。
四、对我军加快空中投送力量建设的几点建议
抗震救灾反映出我军空中运输力量弱小,这已经成为我国军事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现代化一个重大战略缺陷。一只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必须拥有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和短程机动能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支以军用运输力量为主、民用运输力量为辅的空中战略投送力量。
(一)发展大型军用运输机
有了我们自主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就能够极大地增强国家的军事投送力量。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大量部队、物资、器械设备等按建制单位迅速高效地整体投送至目的地。此外,还能为我军预警机、巡逻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装备建设提供一个理想的大型空中平台,极大地提升我军的实际作战能力。发展军用大型运输机,重点是研制自己的飞机发动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也是我国航空工业的"短板",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就没有自己的大型运输机,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就始终受制于人,因此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研制大型飞机发动机。
(二)加大直升机的研制生产能力
此次抗灾反映了直升机数量不够的情况,而直升机的紧缺也成为了抗震救灾的"短板"。主要是因为我军直升机大部分依靠进口,种类多、维护难,自己研制的直升机数量少、运量弱,重型直升机更是缺乏,而且现有直升机生产能力低,现阶段所有直升飞机的年制造能力仅为60架左右。按照有关部门预计,我国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2000架,而我国现在仅400余架,这中间有1600架的大缺口。因此必须加速我国直升机尤其是重型直升机的研制生产能力。
(三)发展民用航空力量
主要是改变现有的航空体制,放宽对民用直升机的限制,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事业,尤其是扩大民用轻型飞机和直升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我国的航空管制比较严格,低空对民用直升机开放程度非常有限,导致民间有需求但数量太少,一旦遇到战争或突发事件需征用时,无法形成有力的运输力量。越南战争前后,美国生产的UH-1运输直升机达到1.6万架,在越南战争中运送了大约100万伤病员。而我国目前民用直升机总数仅160余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四)完善投送力量体制建设
主要是建立健全军事行动中空中运输力量的指挥体制、民用航空力量的动员体制等,制定与投送力量建设相配套的物资装备建设措施,完善复杂条件下精确投送的保障环境建设,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空中通信指挥平台建设等等,为力量投送提供高效信息支援。
参考文献:
[1]《非战争军事行动》,王明武、常永志等著,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6。
[2]《美军主要军事物流理论综述》,杨学强 倪明仿 等,物流技术,2003.7。
关键词:抗震救灾;投送力量;建设。
一、引言
5月12日,川西北爆发8级大地震。随后进行的抗震救灾是一场近似实战、没有硝烟的战争,大量的人员、物资、装备运输是对我军远程投送能力和近程机动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军动员了巨大运输力量,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但是也暴露出了投送能力的严重不足,对此进行客观地分析研究,对我军投送力量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抗震救灾中的救援力量
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我空军和陆军航空兵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不顾疲劳和危险,超气象超强度地长时间飞行,为无数灾民开辟了空中生命之路,为抗震部队迅速深入灾区创造了条件。其中,空军运输机10架,陆航直升机大约100架,民航直升机30架,每天起飞400多架次,还有铁路、公路等各种运输力量,运送了数万吨物资,有力保障了灾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发生地震后96小时之内就向灾区投入了11万军队进行抗震救灾,其用时之短,规模之大,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
三、抗震救灾中我军投送力量暴露出的问题
(一)战略投送力量弱小
缺乏运输机,尤其是大型运输机。大型运输机主要靠进口,数量少、依赖性强,导致了空军战略运力不足,大批部队和物资只能使用紧急调配的民航飞机、铁路和公路运输来完成,在数万吨物资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通过运输机运输。铁路虽然有运量大的特点,但其速度慢、机动能力差,在战争中容易遭到敌军破坏,公路运输易受地理环境影响,而颇具优势的空中战略投送力量却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主要原因一是我军大型运输机数量太少,单击运输能力也非常有限,只能靠增加飞行强度来增加运力,如邱德甫机组飞行强度相当大。我军目前仅拥有24架伊尔-76运输机,其余为运力更加弱小的运7、运8等。到5月23日,空军投入救灾的运输机仅为10架。
(二)短程机动能力不足
一是军用直升机数量严重不足。整个救灾过程中出动了军队直升机也就100架左右,与我军的规模和所承担的任务不匹配。中国拥有直升机的总数量尚不足当年世界总数的百分之一;军用直升机的平均拥有量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缺少重型直升机。在抗震救灾中,因为没有重型运输直升机,在地面交通短期不能恢复的情况下,起重机、挖掘机等重型救灾设备无法迅速调入灾区。在堰塞湖抢险中,不得不依赖黑龙江飞龙公司提供的一架俄罗斯生产的米-26重型直升机,才把15台重型机械吊运至堤坝上。
二是现有直升机种类繁杂。我军现有直升机有三十多种机型,包括直8、直9、小羚羊(只有24架),黑鹰(只有23架)、米17等等,大型机主要为进口机。这次救灾过程中,出动的直升机基本上全是进口飞机,暴露了我军直升机不但种类繁杂,而且每种飞机数量很少。
四、对我军加快空中投送力量建设的几点建议
抗震救灾反映出我军空中运输力量弱小,这已经成为我国军事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现代化一个重大战略缺陷。一只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必须拥有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和短程机动能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支以军用运输力量为主、民用运输力量为辅的空中战略投送力量。
(一)发展大型军用运输机
有了我们自主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就能够极大地增强国家的军事投送力量。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大量部队、物资、器械设备等按建制单位迅速高效地整体投送至目的地。此外,还能为我军预警机、巡逻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装备建设提供一个理想的大型空中平台,极大地提升我军的实际作战能力。发展军用大型运输机,重点是研制自己的飞机发动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也是我国航空工业的"短板",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就没有自己的大型运输机,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就始终受制于人,因此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研制大型飞机发动机。
(二)加大直升机的研制生产能力
此次抗灾反映了直升机数量不够的情况,而直升机的紧缺也成为了抗震救灾的"短板"。主要是因为我军直升机大部分依靠进口,种类多、维护难,自己研制的直升机数量少、运量弱,重型直升机更是缺乏,而且现有直升机生产能力低,现阶段所有直升飞机的年制造能力仅为60架左右。按照有关部门预计,我国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2000架,而我国现在仅400余架,这中间有1600架的大缺口。因此必须加速我国直升机尤其是重型直升机的研制生产能力。
(三)发展民用航空力量
主要是改变现有的航空体制,放宽对民用直升机的限制,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事业,尤其是扩大民用轻型飞机和直升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我国的航空管制比较严格,低空对民用直升机开放程度非常有限,导致民间有需求但数量太少,一旦遇到战争或突发事件需征用时,无法形成有力的运输力量。越南战争前后,美国生产的UH-1运输直升机达到1.6万架,在越南战争中运送了大约100万伤病员。而我国目前民用直升机总数仅160余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四)完善投送力量体制建设
主要是建立健全军事行动中空中运输力量的指挥体制、民用航空力量的动员体制等,制定与投送力量建设相配套的物资装备建设措施,完善复杂条件下精确投送的保障环境建设,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空中通信指挥平台建设等等,为力量投送提供高效信息支援。
参考文献:
[1]《非战争军事行动》,王明武、常永志等著,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6。
[2]《美军主要军事物流理论综述》,杨学强 倪明仿 等,物流技术,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