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这篇文章时,不但要认识荆轲这一人物形象,讨论分析刺秦这一行动的对错,还要通过深入分析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懂得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须具备一种品质——隐忍。
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这一精神,以及他在整个刺秦活动中表现出的很多优秀品质,历来很多老师把分析荆轲这一光辉人物形象作为正面教材大讲特讲,殊不知如果换一个角度,或者采取逆向思维,我们甚至可以把他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分析讨论,以给学生甚至成年人一些启示和教训。
第一,此次刺秦行动到底可不可取。对荆轲的评价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肯定的人有很多,如司马迁首先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时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在《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但也有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如南宋鲍照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北宋苏洵在《六国论》中非议“至太子丹用荆卿计,始速祸焉”,认为正是太子丹派荆轲刺秦加速了燕国的灭亡,是一不明智的选择。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上,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第二,荆轲刺秦为何会失败,对于现代人又有什么启示?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荆轲在整个刺秦大计中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十分出色,而且在秦王的宫殿咸阳宫上秦王君臣的表现也给荆轲刺秦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荆轲计划周密,秦王没有任何防范措施,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秦王的长剑抽不出,群臣手无寸铁,持兵器的士兵没有秦王的命令不敢上殿。但是为什么没有成功呢?陶渊明认为是“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这也许确实是一个原因,因为“荆轲废,乃以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但除此以外有没有其他原因呢?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从进入咸阳宫,荆轲一直是在孤军奋战,他的助手秦舞阳干什么去了?书上说得非常明白“秦舞阳振恐色变”,也就是吓得脸色苍白,浑身打哆嗦,趴在那里头都不敢抬,大气也不敢出,真应了一句话:关键时候掉链子。荆轲如此慎重之人怎么会找这样一个人做助手?书上写得也很明白:“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悔改,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斥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原来这根本就不是荆轲相中的人,他物色好的助手在远方一下子来不了,是太子丹的不信任刺伤了荆轲的自尊心,一气之下赌气前行,易水送别时“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是不是预感到了失败的结局?原因除了秦国是虎狼之国之外,是否也跟助手没有到来,仓促上路有关呢?
我们又会问,荆轲为什么不等到助手来了之后一起去呢?这毕竟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答案很简单,荆轲不能忍受太子丹对他的不信任,他认为这是对他人格的侮辱,说白了就是荆轲不能忍受别人对他的羞辱,这是导致他刺秦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假想一下,如果荆轲不管太子丹如何不信任,如何催促上路,甚至如何羞辱,都不改变自己的计划,坚持等朋友来到一起刺秦,也许就会成功,秦朝历史也许就会改写,但很可惜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假想,真实的历史还是顺着事情的发展向危险处延伸。同样不能忍受羞辱的还有太子丹,前面已说过太子丹年轻时曾在秦国作人质,在这期间曾受到秦王的冷遇羞辱,太子丹刺秦的一个原因就是报复秦王对他的羞辱,最后导致的结果果真如北宋苏洵所说“始速祸焉”,荆轲失败身亡,太子丹被杀,燕国被秦消灭。太子丹的命运悲剧也是源于一个“忍”字。太子丹的不能忍还体现在另一个细节:催促荆轲上路,“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悔改,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言外之意非常明显:这么多天了还不动身,你到底去不去?不信任是表象,等不及才是实质,这么长时间都等了,还差这几天?“小不忍则乱大谋”,历史再一次证明了这句至理名言的正确性。
由此可以得出刺秦失败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二人都不能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不忍则乱大谋”告诉我们要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忍。古今中外能“忍”成大事的人比比皆是,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成就伟业,张良真诚隐忍终得兵书,陈平忍让一时换来刘氏安全,勾践忍辱负重东山再起……苏轼在著名的《留侯论》开篇写道:“所谓古之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着。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着大,而其志甚远也。”“彼起能有所忍者,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圯上老人也是在认为张良能忍之后才把《太公兵法》传授与他。在文章最后苏轼又写道:“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藉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藉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苏轼在《贾谊论》中开篇也写道:“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任。”在《晁错论》中也说过一句关于“忍”的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所有这些是不是都告诉我们现代人要想取得更大成功首先要学会忍呢?高中生正值青春年少,少不经事,涉世未深,血气未定,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学会忍受屈辱,忍受不幸,忍受失败,忍受寂寞,忍受痛苦,忍受挫折,忍受不公,忍受打击,……没有“忍”这一功力,就很难取得更大的成功,人生之路就不会走得更远。
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这一精神,以及他在整个刺秦活动中表现出的很多优秀品质,历来很多老师把分析荆轲这一光辉人物形象作为正面教材大讲特讲,殊不知如果换一个角度,或者采取逆向思维,我们甚至可以把他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分析讨论,以给学生甚至成年人一些启示和教训。
第一,此次刺秦行动到底可不可取。对荆轲的评价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肯定的人有很多,如司马迁首先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时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在《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但也有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如南宋鲍照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北宋苏洵在《六国论》中非议“至太子丹用荆卿计,始速祸焉”,认为正是太子丹派荆轲刺秦加速了燕国的灭亡,是一不明智的选择。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上,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第二,荆轲刺秦为何会失败,对于现代人又有什么启示?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荆轲在整个刺秦大计中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十分出色,而且在秦王的宫殿咸阳宫上秦王君臣的表现也给荆轲刺秦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荆轲计划周密,秦王没有任何防范措施,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秦王的长剑抽不出,群臣手无寸铁,持兵器的士兵没有秦王的命令不敢上殿。但是为什么没有成功呢?陶渊明认为是“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这也许确实是一个原因,因为“荆轲废,乃以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但除此以外有没有其他原因呢?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从进入咸阳宫,荆轲一直是在孤军奋战,他的助手秦舞阳干什么去了?书上说得非常明白“秦舞阳振恐色变”,也就是吓得脸色苍白,浑身打哆嗦,趴在那里头都不敢抬,大气也不敢出,真应了一句话:关键时候掉链子。荆轲如此慎重之人怎么会找这样一个人做助手?书上写得也很明白:“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悔改,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斥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原来这根本就不是荆轲相中的人,他物色好的助手在远方一下子来不了,是太子丹的不信任刺伤了荆轲的自尊心,一气之下赌气前行,易水送别时“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是不是预感到了失败的结局?原因除了秦国是虎狼之国之外,是否也跟助手没有到来,仓促上路有关呢?
我们又会问,荆轲为什么不等到助手来了之后一起去呢?这毕竟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答案很简单,荆轲不能忍受太子丹对他的不信任,他认为这是对他人格的侮辱,说白了就是荆轲不能忍受别人对他的羞辱,这是导致他刺秦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假想一下,如果荆轲不管太子丹如何不信任,如何催促上路,甚至如何羞辱,都不改变自己的计划,坚持等朋友来到一起刺秦,也许就会成功,秦朝历史也许就会改写,但很可惜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假想,真实的历史还是顺着事情的发展向危险处延伸。同样不能忍受羞辱的还有太子丹,前面已说过太子丹年轻时曾在秦国作人质,在这期间曾受到秦王的冷遇羞辱,太子丹刺秦的一个原因就是报复秦王对他的羞辱,最后导致的结果果真如北宋苏洵所说“始速祸焉”,荆轲失败身亡,太子丹被杀,燕国被秦消灭。太子丹的命运悲剧也是源于一个“忍”字。太子丹的不能忍还体现在另一个细节:催促荆轲上路,“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悔改,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言外之意非常明显:这么多天了还不动身,你到底去不去?不信任是表象,等不及才是实质,这么长时间都等了,还差这几天?“小不忍则乱大谋”,历史再一次证明了这句至理名言的正确性。
由此可以得出刺秦失败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二人都不能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不忍则乱大谋”告诉我们要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忍。古今中外能“忍”成大事的人比比皆是,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成就伟业,张良真诚隐忍终得兵书,陈平忍让一时换来刘氏安全,勾践忍辱负重东山再起……苏轼在著名的《留侯论》开篇写道:“所谓古之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着。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着大,而其志甚远也。”“彼起能有所忍者,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圯上老人也是在认为张良能忍之后才把《太公兵法》传授与他。在文章最后苏轼又写道:“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藉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藉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苏轼在《贾谊论》中开篇也写道:“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任。”在《晁错论》中也说过一句关于“忍”的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所有这些是不是都告诉我们现代人要想取得更大成功首先要学会忍呢?高中生正值青春年少,少不经事,涉世未深,血气未定,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学会忍受屈辱,忍受不幸,忍受失败,忍受寂寞,忍受痛苦,忍受挫折,忍受不公,忍受打击,……没有“忍”这一功力,就很难取得更大的成功,人生之路就不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