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了当前影响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积极性的因素,并在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及综合能力的目的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实践中的教学内容、方式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课堂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 创新意识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1]。它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抽象、原理和设计计算的公式众多、实践性强的特点,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的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设施不足的条件下,学生极容易产生厌学心态,学习缺乏热情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这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世纪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要求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其它课程中的有关知识与技能,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基本训练和扩展训练,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解决工程问题和设计、创造新的机械装备的能力,提高机械设计教学方法的问题,已势在必行。
1.现行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一些常用机械零部件的原理、特点、力学分析、设计计算和基本设计方法,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可现在的学生们缺乏工程实践的机会和实际动手能力,因此不但需要掌握这些理论还要初步掌握机械零部件和简单的机械系统设计的能力。从近年来我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进程来看,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涨
《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论性内容方面,涉及许多公式、符号和大量的计算,这就对学生的物理、数学等学科水平要求很高,然而对很多尤其是对初中起点的学生来说却是一大难点,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学进程往往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1.2实践的缺乏
教学过程中相对实际能力的锻炼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分强调理论设计方法而淡化经验性设计内容,导致学生掌握了详细的书面知识,却很难在实践中运用得当,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很不利从而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课程开设的实验环节大又多是演示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则较少,其实内容过于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3多媒体的使用忽视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
由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图表较多,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开展在板书方面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它的使用还克服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中难以展示各种机构运动规律、零件装配关系的弊端,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更直观性的了解。然而,多媒体的使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却降低了学生接受的效率。教师在制作和播放ppt等课件时,将本来板书的内容放入了课件,这一时间的节约也缩短了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和消化的时间,反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2.实践教学中的改进方法
2.1优化提炼教学内容,增加学习过程的兴趣和引导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概念抽象、内容广泛、理论知识较多,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完授课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做到少而精。少而精并非简单地减少教学内容,而是要在明确教学要求的条件下恰当地精选内容,科学地组织并讲授。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才能主次分明的,使教材由“厚”变“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课程的整体和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准备好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确保教学质量。至于机械设计课程素来都是学生认为不好学,老师认为不好教的科目,可从整体上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书本中知识连贯的规律性。针对难以理解复杂的章节知识点如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轴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及组合设计、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及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等内容,教师可以着重讲解,并在实验中演示达到深化学生的理解的目的,相对浅显好理解的知识点如械零件常用材料和选择原则、过盈连接、摩擦轮传动等,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并提出思考问题及时检查。这样既可以提炼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课堂上消化吸收课程知识点的时间,又可以调动学生课后自学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2选择适宜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机会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板书、教具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复杂又深奥,但它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不能忽略实际活动锻炼的必要性,现在的学生又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 因此,需要学校提供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际简单的机械,并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拆装分析的能力。 多媒体的使用有利有弊,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内容,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如CAI的使用带来的效果是别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有些内容如讲轴的结构设计,CAI演示的设计过程动画逼真、一目了然,可以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有些内容如讲什么是蜗杆传动的主平面及蜗杆传动的自锁现象时,用个实物模型演示比CAI演示会更容易理解得。因此,在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选择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出合适的教学方式。 再者,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自学。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现行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对零部件的设计理论有了较为细致的介绍,但忽略了经验知识和主观能动性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学生在零部件设计上有一定思路却会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候被阻碍,这些需要根据个人掌握的有关知识确定参数的部分往往影响了学生的设计。在课程设计内容中,设计的程式化成分很高,学生只需按照指导教材的步骤一步步进行设计,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就可以完成设计。虽然课程设置中有课程设计环节这一教学环节但是它对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却是十分有限。为此,在对课堂教学及课程设计时应考虑引入创新设计环节。将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设计能力和相关专业设计能力并重。
教师在讲授过程为可以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组织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具有创新设计的作品,为学生提供机构创意组合与设计实验平台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创新设计可与创新制作同步进行,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设计,绘出简图,亲自动手,完成作品一系列的过程,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4.总结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全方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每个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在当今社会,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革新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高科技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自主学习的环境。同时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而如何将这门课程上好,让学生建立扎实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和建立基本的机械设计思想,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志伟.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韩淑君.多媒体在《机械设计基础》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07,(32):223.
[3]邓宗全.机械设计及机械原理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本文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了当前影响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积极性的因素,并在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及综合能力的目的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实践中的教学内容、方式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课堂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 创新意识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1]。它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抽象、原理和设计计算的公式众多、实践性强的特点,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的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设施不足的条件下,学生极容易产生厌学心态,学习缺乏热情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这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世纪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要求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其它课程中的有关知识与技能,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基本训练和扩展训练,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解决工程问题和设计、创造新的机械装备的能力,提高机械设计教学方法的问题,已势在必行。
1.现行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一些常用机械零部件的原理、特点、力学分析、设计计算和基本设计方法,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可现在的学生们缺乏工程实践的机会和实际动手能力,因此不但需要掌握这些理论还要初步掌握机械零部件和简单的机械系统设计的能力。从近年来我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进程来看,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涨
《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论性内容方面,涉及许多公式、符号和大量的计算,这就对学生的物理、数学等学科水平要求很高,然而对很多尤其是对初中起点的学生来说却是一大难点,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学进程往往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1.2实践的缺乏
教学过程中相对实际能力的锻炼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分强调理论设计方法而淡化经验性设计内容,导致学生掌握了详细的书面知识,却很难在实践中运用得当,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很不利从而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课程开设的实验环节大又多是演示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则较少,其实内容过于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3多媒体的使用忽视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
由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图表较多,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开展在板书方面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它的使用还克服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中难以展示各种机构运动规律、零件装配关系的弊端,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更直观性的了解。然而,多媒体的使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却降低了学生接受的效率。教师在制作和播放ppt等课件时,将本来板书的内容放入了课件,这一时间的节约也缩短了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和消化的时间,反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2.实践教学中的改进方法
2.1优化提炼教学内容,增加学习过程的兴趣和引导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概念抽象、内容广泛、理论知识较多,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完授课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做到少而精。少而精并非简单地减少教学内容,而是要在明确教学要求的条件下恰当地精选内容,科学地组织并讲授。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才能主次分明的,使教材由“厚”变“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课程的整体和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准备好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确保教学质量。至于机械设计课程素来都是学生认为不好学,老师认为不好教的科目,可从整体上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书本中知识连贯的规律性。针对难以理解复杂的章节知识点如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轴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及组合设计、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及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等内容,教师可以着重讲解,并在实验中演示达到深化学生的理解的目的,相对浅显好理解的知识点如械零件常用材料和选择原则、过盈连接、摩擦轮传动等,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并提出思考问题及时检查。这样既可以提炼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课堂上消化吸收课程知识点的时间,又可以调动学生课后自学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2选择适宜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机会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板书、教具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复杂又深奥,但它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不能忽略实际活动锻炼的必要性,现在的学生又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 因此,需要学校提供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际简单的机械,并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拆装分析的能力。 多媒体的使用有利有弊,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内容,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如CAI的使用带来的效果是别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有些内容如讲轴的结构设计,CAI演示的设计过程动画逼真、一目了然,可以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有些内容如讲什么是蜗杆传动的主平面及蜗杆传动的自锁现象时,用个实物模型演示比CAI演示会更容易理解得。因此,在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选择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出合适的教学方式。 再者,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自学。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现行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对零部件的设计理论有了较为细致的介绍,但忽略了经验知识和主观能动性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学生在零部件设计上有一定思路却会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候被阻碍,这些需要根据个人掌握的有关知识确定参数的部分往往影响了学生的设计。在课程设计内容中,设计的程式化成分很高,学生只需按照指导教材的步骤一步步进行设计,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就可以完成设计。虽然课程设置中有课程设计环节这一教学环节但是它对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却是十分有限。为此,在对课堂教学及课程设计时应考虑引入创新设计环节。将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设计能力和相关专业设计能力并重。
教师在讲授过程为可以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组织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具有创新设计的作品,为学生提供机构创意组合与设计实验平台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创新设计可与创新制作同步进行,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设计,绘出简图,亲自动手,完成作品一系列的过程,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4.总结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全方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每个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在当今社会,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革新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高科技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自主学习的环境。同时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而如何将这门课程上好,让学生建立扎实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和建立基本的机械设计思想,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志伟.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韩淑君.多媒体在《机械设计基础》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07,(32):223.
[3]邓宗全.机械设计及机械原理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