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追问就是一把很好的“钥匙”。追问是建立在学生回答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延续,是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地训练。追问具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的作用。怎样的追问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呢?
一、于趣味处追问,激发热情。
语文课上,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趣,有时巧妙地对一些问题进行追问,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而且能够拓展思维的宽度,提升思维的高度。
例如在初步感知《藤野先生》的时候,学生读到“油光可鉴”一句都感到很有趣,笔者随即紧扣这一词语,层层追问:“‘油光可鉴’本来是应该形容谁的打扮?”“这里刻画的是谁?”“作为弱国的男留学生,承载着振兴祖国的责任,然而那些留学生却忙于赏樱花,跳跳舞,打扮得油头滑脑,你认为作者对他们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深深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感?”就这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又如学习《桃花源记》时,笔者有意将课题写成“桃花园记”,学生们立刻指出我的错误,我故作怀疑地追问:“你们很细心啊,那么凭什么说书上就是正确的呢?有谁能够根据文本的意思帮着分析一下呢?”这一问抓住了学生喜欢探奇的心理,本来觉得学习古文无趣的同学,迅速来了劲头,充满兴致地融入到文本的理解和探究之中。通过阅读,学生在第一二段找到了证据,接着我又追问:可见“桃源”是指—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要写美丽的桃花林和林尽水源而后发现的—个山洞?这样的追问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二、于重点处追问,避免繁琐。
课堂上,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难讲解,如果面面俱到,枝枝丫丫,就会毫无重点,此时教师就需要删繁就简,引导学生去质疑,在文章的重点处设置有效追问。
执教《背影》这一散文名篇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在车站作者一开始还暗笑父亲,可当看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已经二十岁的作者就很快地流下泪来,这有点不现实。这时是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还是继续追问,令其自悟呢?显然追问能促使学生思考。于是我启发道:“我们不妨联系全文或时代背景,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看看父亲身上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地方?”有学生说:“身为烟草局局长的父亲为人正直,被撤职,自己赋闲在家内心肯定非常痛苦;自己的母亲去世了,借钱办丧事,自己处于人生的低谷,却还处处关心自己的儿子。”有学生说:“家庭不幸,作者的内心也很伤感,这是作者自身原因;看到父亲在困苦中不光为我付学费、车费及生活费,还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流泪是一种触景生情的表现。”有学生说:“看到父亲攀月台时费力联想到父亲为谋生而挣扎;看到父亲穿的是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时,联想到铺在座位上的父亲给我做的新紫毛皮大衣。”甚至有学生说:“过铁道很危险,爬月台很艰难,父亲不放心让儿子去。”“作者如若联想到这些,怎么能不感动呢?”通过追问,学生对背影这一意象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学会了联想、类比,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看待问题能够由表面到实质,而且通览了全篇,避免了琐屑的讲解,收到了提纲挈领的效果。
三、于细节处追问,见微知著。
大师的作品是炉火纯青,没有斧凿痕迹的。若是不加注意,往往会忽略一些精妙之处,觉得大师的作品不过如此而已。
在讲解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时,我问学生哪里是外貌描写?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赏析。学生发现写得太简单,只写了二十六个字,交代了年龄和黑痣,这完全可以删去。于是我就追问:作者的心里觉得她美丽吗?学生很快找出文中现有的答案:“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然后再次追问:仅仅从外貌看,“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这样的老师肯定不美丽,为什么在作者魏巍的记忆中是美丽的?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文本,有所发现。有的学生说当时作者家境特殊,老师为其排解纠纷,觉得她伟大,所以觉得美丽。有的学生说儿时的作者机灵,善于观察,因此记住了老师的外貌标志——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我欣喜地感到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于是又引发学生思考:儿童通常认为怎样性格的人最美丽?通过追问和讨论,学生们认为文中的外貌描写符合儿童心理,首先希望老师温柔善良,必然会记住她的外貌特征,“温柔善良的人,永远是美丽的”(列夫·托尔斯泰)。即使这一特征并不美丽,也不会嫌弃或忘记。短短的二十六个字,显示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在极易忽视处的追问,使学生对全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到大师的作品是字字珠玑,不可增删一字,学生会想得更远更多。
四、于“异见”处追问,创新思维。
学生来自不同家庭,经历、学识、价值观念、不尽相同,对作品的理解自然深浅不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应及时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结合品读文中有关语句,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尽管苏轼自认为‘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但是在经历多次磨难后他的意志却消沉下来。”立即有学生附和。我顺势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学生说:“苏轼虽然有才,但命运多舛。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称自己为老夫,当时作者才38岁。后来,他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称自己为‘闲人’,所以我认为他已消沉下来。”我夸赞学生善于思考,对苏轼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指出“闲人”不代表消极,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补充介绍苏轼流放岭南七年,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让学生深入感受词人旷达的胸襟和积极的处世态度。最后回到文本再次追问:“本词中‘闲人’这个词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态?”此时全体学生结合文本中的写景,非常顺利地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一方面苏轼因官场失意而苦闷,寄情山水排解郁闷;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他渴望朝廷重用,希望建功立业,才会苦闷。苏轼的思想是陷入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中,但人生态度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意志坚韧、乐观豪放的。及时抓住学生的独特体验,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通过追根问底,就能使全体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思维不再片面,不再肤浅,变得更加全面深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我们要善于围绕文章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机引导,一追到底。有效的追问像一把钥匙,开启新的思维之门,让学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引导着他们一步步走进文本的深处。
(作者单位:高邮市菱塘民族初中)
一、于趣味处追问,激发热情。
语文课上,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趣,有时巧妙地对一些问题进行追问,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而且能够拓展思维的宽度,提升思维的高度。
例如在初步感知《藤野先生》的时候,学生读到“油光可鉴”一句都感到很有趣,笔者随即紧扣这一词语,层层追问:“‘油光可鉴’本来是应该形容谁的打扮?”“这里刻画的是谁?”“作为弱国的男留学生,承载着振兴祖国的责任,然而那些留学生却忙于赏樱花,跳跳舞,打扮得油头滑脑,你认为作者对他们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深深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感?”就这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又如学习《桃花源记》时,笔者有意将课题写成“桃花园记”,学生们立刻指出我的错误,我故作怀疑地追问:“你们很细心啊,那么凭什么说书上就是正确的呢?有谁能够根据文本的意思帮着分析一下呢?”这一问抓住了学生喜欢探奇的心理,本来觉得学习古文无趣的同学,迅速来了劲头,充满兴致地融入到文本的理解和探究之中。通过阅读,学生在第一二段找到了证据,接着我又追问:可见“桃源”是指—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要写美丽的桃花林和林尽水源而后发现的—个山洞?这样的追问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二、于重点处追问,避免繁琐。
课堂上,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难讲解,如果面面俱到,枝枝丫丫,就会毫无重点,此时教师就需要删繁就简,引导学生去质疑,在文章的重点处设置有效追问。
执教《背影》这一散文名篇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在车站作者一开始还暗笑父亲,可当看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已经二十岁的作者就很快地流下泪来,这有点不现实。这时是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还是继续追问,令其自悟呢?显然追问能促使学生思考。于是我启发道:“我们不妨联系全文或时代背景,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看看父亲身上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地方?”有学生说:“身为烟草局局长的父亲为人正直,被撤职,自己赋闲在家内心肯定非常痛苦;自己的母亲去世了,借钱办丧事,自己处于人生的低谷,却还处处关心自己的儿子。”有学生说:“家庭不幸,作者的内心也很伤感,这是作者自身原因;看到父亲在困苦中不光为我付学费、车费及生活费,还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流泪是一种触景生情的表现。”有学生说:“看到父亲攀月台时费力联想到父亲为谋生而挣扎;看到父亲穿的是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时,联想到铺在座位上的父亲给我做的新紫毛皮大衣。”甚至有学生说:“过铁道很危险,爬月台很艰难,父亲不放心让儿子去。”“作者如若联想到这些,怎么能不感动呢?”通过追问,学生对背影这一意象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学会了联想、类比,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看待问题能够由表面到实质,而且通览了全篇,避免了琐屑的讲解,收到了提纲挈领的效果。
三、于细节处追问,见微知著。
大师的作品是炉火纯青,没有斧凿痕迹的。若是不加注意,往往会忽略一些精妙之处,觉得大师的作品不过如此而已。
在讲解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时,我问学生哪里是外貌描写?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赏析。学生发现写得太简单,只写了二十六个字,交代了年龄和黑痣,这完全可以删去。于是我就追问:作者的心里觉得她美丽吗?学生很快找出文中现有的答案:“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然后再次追问:仅仅从外貌看,“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这样的老师肯定不美丽,为什么在作者魏巍的记忆中是美丽的?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文本,有所发现。有的学生说当时作者家境特殊,老师为其排解纠纷,觉得她伟大,所以觉得美丽。有的学生说儿时的作者机灵,善于观察,因此记住了老师的外貌标志——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我欣喜地感到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于是又引发学生思考:儿童通常认为怎样性格的人最美丽?通过追问和讨论,学生们认为文中的外貌描写符合儿童心理,首先希望老师温柔善良,必然会记住她的外貌特征,“温柔善良的人,永远是美丽的”(列夫·托尔斯泰)。即使这一特征并不美丽,也不会嫌弃或忘记。短短的二十六个字,显示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在极易忽视处的追问,使学生对全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到大师的作品是字字珠玑,不可增删一字,学生会想得更远更多。
四、于“异见”处追问,创新思维。
学生来自不同家庭,经历、学识、价值观念、不尽相同,对作品的理解自然深浅不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应及时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结合品读文中有关语句,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尽管苏轼自认为‘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但是在经历多次磨难后他的意志却消沉下来。”立即有学生附和。我顺势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学生说:“苏轼虽然有才,但命运多舛。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称自己为老夫,当时作者才38岁。后来,他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称自己为‘闲人’,所以我认为他已消沉下来。”我夸赞学生善于思考,对苏轼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指出“闲人”不代表消极,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补充介绍苏轼流放岭南七年,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让学生深入感受词人旷达的胸襟和积极的处世态度。最后回到文本再次追问:“本词中‘闲人’这个词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态?”此时全体学生结合文本中的写景,非常顺利地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一方面苏轼因官场失意而苦闷,寄情山水排解郁闷;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他渴望朝廷重用,希望建功立业,才会苦闷。苏轼的思想是陷入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中,但人生态度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意志坚韧、乐观豪放的。及时抓住学生的独特体验,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通过追根问底,就能使全体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思维不再片面,不再肤浅,变得更加全面深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我们要善于围绕文章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机引导,一追到底。有效的追问像一把钥匙,开启新的思维之门,让学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引导着他们一步步走进文本的深处。
(作者单位:高邮市菱塘民族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