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果教学中能关注这一点,就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正如陶行知所言:“我们真正的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使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从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材料与生活很贴近,认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就能使学生消除学习数学的枯燥感,以积极、愉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创设生活情境理解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
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的课上,我让学生拿出各自所带的玩具小汽车,把课桌当作“马路”,让小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并让同桌的同学相互合作,模拟表演两辆小汽车在一条马路上的运动情况。玩耍中,学生弄清了什么是“同时同地出发”“同时两地出发”;什么是“同向而行”“相向而行”,什么又是“相背而行”;什么是“相遇”,什么又是“相距”……再请两名同学上台模拟表演:“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走向学校,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在这样的饶有趣味的情境中,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相遇应用题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二、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数学
学生的生活环境中蕴藏着许许多多自身熟悉的、新奇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中“活”的教材。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善于发现、组织、提炼和转化,为自己教学所运用。让我们来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请两位同学和我一起来为大家上课,他们比起来,谁高谁矮?
生:A比B高。
师:A比B高多少?
生1:A比B高小半个头。
生2:A比B高一点。
生3:A比B高几厘米。
……
师:像同学们说的这些“高小半头”“高一点”“高几厘米”等,我们通常这样说“A比B高一些”或“B比A矮一些”。(板书:一些)
师;如果老师和B比起来,怎么样?
生4:老师比B高得多。
生5:B比老师矮得多。
……
师(板书:很多):为什么A和B比你们说高一些,而我与B比你们说高很多?
生6:A比B只高一点,而老师显然要高得多。
生7:A比B只高几厘米,而老师比B高很多厘米。
生8:A和B差不多高,所以可以用高一些,而老师比B相差很大,所以要用高很多。
……
师:生活中有很多“比较”我们能用“一些 ”“很多”来描述,数学中也有很多东西要比较,你们也能用“一些”和“很多”来说一说吗?
……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多少”“数的大小比较”等的知识基础,但由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对数的相对大小的一种描述,如果直接让学生自己去比较54、12、58,学生对什么情况下用“一些”,什么情况下用“很多”,可能很难把握,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显得苍白无力。而本节课创设了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比高矮的活动,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体验到“一些、很多”究竟应该如何应用,再把这种体验应用到其他的数学问题中去。
三、组织实践活动感悟数学
实践证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感悟数学。所以教学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书本,教学的时空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要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如果仅让学生从字面上认识1公顷是10000平方米,应用时就会经常出错。如果把学生领到操场,让学生指出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并且让4个同学分别站在这个正方形的顶点上,其它的学生每隔几米站1人,分别站在了这个正方形的边上,这样全班同學就站在了一个边长是100米的大正方形上。“1公顷”的土地面积就凸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在他们的头脑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经常注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来剖析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时,数学就和生活融合了。学生就能逐渐养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从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材料与生活很贴近,认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就能使学生消除学习数学的枯燥感,以积极、愉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创设生活情境理解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
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的课上,我让学生拿出各自所带的玩具小汽车,把课桌当作“马路”,让小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并让同桌的同学相互合作,模拟表演两辆小汽车在一条马路上的运动情况。玩耍中,学生弄清了什么是“同时同地出发”“同时两地出发”;什么是“同向而行”“相向而行”,什么又是“相背而行”;什么是“相遇”,什么又是“相距”……再请两名同学上台模拟表演:“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走向学校,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在这样的饶有趣味的情境中,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相遇应用题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二、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数学
学生的生活环境中蕴藏着许许多多自身熟悉的、新奇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中“活”的教材。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善于发现、组织、提炼和转化,为自己教学所运用。让我们来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请两位同学和我一起来为大家上课,他们比起来,谁高谁矮?
生:A比B高。
师:A比B高多少?
生1:A比B高小半个头。
生2:A比B高一点。
生3:A比B高几厘米。
……
师:像同学们说的这些“高小半头”“高一点”“高几厘米”等,我们通常这样说“A比B高一些”或“B比A矮一些”。(板书:一些)
师;如果老师和B比起来,怎么样?
生4:老师比B高得多。
生5:B比老师矮得多。
……
师(板书:很多):为什么A和B比你们说高一些,而我与B比你们说高很多?
生6:A比B只高一点,而老师显然要高得多。
生7:A比B只高几厘米,而老师比B高很多厘米。
生8:A和B差不多高,所以可以用高一些,而老师比B相差很大,所以要用高很多。
……
师:生活中有很多“比较”我们能用“一些 ”“很多”来描述,数学中也有很多东西要比较,你们也能用“一些”和“很多”来说一说吗?
……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多少”“数的大小比较”等的知识基础,但由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对数的相对大小的一种描述,如果直接让学生自己去比较54、12、58,学生对什么情况下用“一些”,什么情况下用“很多”,可能很难把握,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显得苍白无力。而本节课创设了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比高矮的活动,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体验到“一些、很多”究竟应该如何应用,再把这种体验应用到其他的数学问题中去。
三、组织实践活动感悟数学
实践证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感悟数学。所以教学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书本,教学的时空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要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如果仅让学生从字面上认识1公顷是10000平方米,应用时就会经常出错。如果把学生领到操场,让学生指出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并且让4个同学分别站在这个正方形的顶点上,其它的学生每隔几米站1人,分别站在了这个正方形的边上,这样全班同學就站在了一个边长是100米的大正方形上。“1公顷”的土地面积就凸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在他们的头脑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经常注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来剖析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时,数学就和生活融合了。学生就能逐渐养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