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法】:G623.41
历史教学只是叫人死记硬背一些时间、事件,枯燥无味,学生不喜欢历史课,觉得历史课可听可不听,听与不听一个样。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历史教学走出困境,让历史课不再枯燥,如何充分展示历史课的魅力,让学生乐学历史,喜欢历史老师呢?我总结多年来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 塑造语言,充分体现历史课应有的文辞之美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优美的课堂语言会让学生获得艺术的熏陶。那么应该怎样塑造优美的语言呢?
1.力求生动、形象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语言枯燥,缺乏情绪感召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会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而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使人耳目一新,情绪愉悦,感觉不仅是在学历史,而且是在欣赏和享受语言的艺术魅力,可提高学生的兴奋度,激发其兴趣。如讲完《中国古代史》“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后我这样小结:我们祖国境内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上溯170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光辉而灿烂历史的扉页就是这些手持石斧、石镰的原始先民们首先掀开的。此后又有人类历史大踏步地向前行进着。”将“开创中华文明”比作“掀开历史的扉页”,赋予“人类历史”以鲜活的“人的行为”。讲到秦末农民战争时,我是这样过渡:秦始皇曾幻想自己称“始皇”,他的后继人为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只经历了十五个年头,传到二世,就被农民的锄头、头打得粉碎了。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同学们脸上流露出会心的微笑,自然也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够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历史情境,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切地感受历史情境的美妙。
2.善用不同的语言风格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善于运用轻快、凝重、高昂、低沉等不同风格,感情色彩各异的富于变化的课堂语言。比如:我在介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时,运用了轻快而又激昂的语调:“和亲使他感到耻辱,匈奴的进犯使他感到愤怒,他再也不愿把汉家的公主送到塞外去乞求北方的安宁了,他跃跃欲试,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为此,他必须首先加强中央集权”。这番气势激昂的语言振奋了学生的精神、感染学生的情绪,课堂气氛盎然。同时,精力的集中,使学生对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外背景有了清晰而深刻的理解。而当讲到鉴真东渡的艰难情境时,我插入了这样的评述:“这幕幕悲壮的史诗,虽历千年岁月,今日得闻,仍令人百感交集,鉴真法师当年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了”,语调低沉、凝重,饱含情感,学生深受感染,有的学生眼中充溢着泪水。历史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功能也落到了实处。
3.借助诗词为语言增添色彩
历史的许多教学内容可以和一些诗词联系起来,由此既可以使语言生动优美,富有魅力,又能很好地诠释历史现象,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会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例如:在讲到宋高宗定都临安时,我这样叙述:宋高宗同其父兄一样,生就一副软骨头,到达杭州就在此定都了,为掩人耳目,改杭州为临安。可是他很快在此盖宫殿、建太庙,变“临安”为“偏安”了。故南宋诗人林升讽之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在讲到“四五运动”时,我引用了《天安门诗抄》中的一些诗词:如“悼词花圈献碑前,周围广场尽肃然,总想总理功和绩,理应哀痛泪连绵”。再如“自从盘古开天地,便有鬼怪和魔王。白毛秃瓢寿亦短,洪江姚桥命不长”。…..这些诗恰好是对“四五运动”实质的诠释。通过引入大量的诗词,历史课变得不再枯燥,学生兴味盎然,历史科的魅力得到展现。同时,诗歌作者的价值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心灵。
二、穿插故事,充分展现历史学科内容的情景之美
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爱听故事。历史科的许多内容都有较强的故事性,如果在教学中,适当还原历史,将教学内容变成小故事,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讲故事也需讲究方法,若平铺直叙,轻描淡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会使他们感到扫兴。那么,怎样才能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特.蒙荷拉比把语言的表达效果概括为一句话:影响力=15%声+20%色+25%姿+40%情。因此,讲故事应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内含情绪,外富表情,依据故事的发展恰当处理语调语速的轻重缓急,细致地展现人物的语言、神态,努力做到声情并茂,使学生如临其境,充分地享受故事趣味与美感,那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乐学历史。当然,绝不是为了讨好学生的故事欲而滥讲故事,应紧扣教学内容,恰当处理,收放有度,这样既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學目的,又能展现历史科的魅力。
二、 精设过渡语,充分展示历史学科内容的结构严谨之美
课堂结构严谨与否是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历史教学欲实现此效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为每节教学内容的“背景、经过(或内容)、结果、意义(或影响、评价)”之间本身具有因果联系,每节内容又都和前后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本身就便于组织成严密的有机整体。在备课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语、过渡语、小结等,使历史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使学生充分享受历史学科结构严谨的美感。
比如:我在讲“文艺复兴”一节时,先提问上节所学: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影响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对学生回答加以总结,由此导入新课:资本主义诞生后,新兴资产阶级一方面用“火”和“剑”为自己开辟道路,即通过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为自己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另一方面又用笔和舌为自己的合理性而辩护,也就是向封建神学和教会挑战,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精神束缚。这样将“新航路开辟”一节与本节内容连在了一起。在讲完第一幕“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后,我这样过渡到第二幕: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这场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了西欧广大地区。讲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后,我又用“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使文学、艺术等获得了大发展,还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一句话过渡到了第三幕“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它能使人增长智慧,提高认识能力,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很有益处。
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充分展现其学科魅力的多种途径和手段,只要我们精心挖掘,精于设计,恰当运用。历史学科就一定能摆脱“困境”,历史教学就一定能获得同学们的青睐。
历史教学只是叫人死记硬背一些时间、事件,枯燥无味,学生不喜欢历史课,觉得历史课可听可不听,听与不听一个样。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历史教学走出困境,让历史课不再枯燥,如何充分展示历史课的魅力,让学生乐学历史,喜欢历史老师呢?我总结多年来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 塑造语言,充分体现历史课应有的文辞之美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优美的课堂语言会让学生获得艺术的熏陶。那么应该怎样塑造优美的语言呢?
1.力求生动、形象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语言枯燥,缺乏情绪感召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会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而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使人耳目一新,情绪愉悦,感觉不仅是在学历史,而且是在欣赏和享受语言的艺术魅力,可提高学生的兴奋度,激发其兴趣。如讲完《中国古代史》“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后我这样小结:我们祖国境内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上溯170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光辉而灿烂历史的扉页就是这些手持石斧、石镰的原始先民们首先掀开的。此后又有人类历史大踏步地向前行进着。”将“开创中华文明”比作“掀开历史的扉页”,赋予“人类历史”以鲜活的“人的行为”。讲到秦末农民战争时,我是这样过渡:秦始皇曾幻想自己称“始皇”,他的后继人为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只经历了十五个年头,传到二世,就被农民的锄头、头打得粉碎了。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同学们脸上流露出会心的微笑,自然也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够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历史情境,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切地感受历史情境的美妙。
2.善用不同的语言风格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善于运用轻快、凝重、高昂、低沉等不同风格,感情色彩各异的富于变化的课堂语言。比如:我在介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时,运用了轻快而又激昂的语调:“和亲使他感到耻辱,匈奴的进犯使他感到愤怒,他再也不愿把汉家的公主送到塞外去乞求北方的安宁了,他跃跃欲试,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为此,他必须首先加强中央集权”。这番气势激昂的语言振奋了学生的精神、感染学生的情绪,课堂气氛盎然。同时,精力的集中,使学生对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外背景有了清晰而深刻的理解。而当讲到鉴真东渡的艰难情境时,我插入了这样的评述:“这幕幕悲壮的史诗,虽历千年岁月,今日得闻,仍令人百感交集,鉴真法师当年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了”,语调低沉、凝重,饱含情感,学生深受感染,有的学生眼中充溢着泪水。历史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功能也落到了实处。
3.借助诗词为语言增添色彩
历史的许多教学内容可以和一些诗词联系起来,由此既可以使语言生动优美,富有魅力,又能很好地诠释历史现象,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会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例如:在讲到宋高宗定都临安时,我这样叙述:宋高宗同其父兄一样,生就一副软骨头,到达杭州就在此定都了,为掩人耳目,改杭州为临安。可是他很快在此盖宫殿、建太庙,变“临安”为“偏安”了。故南宋诗人林升讽之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在讲到“四五运动”时,我引用了《天安门诗抄》中的一些诗词:如“悼词花圈献碑前,周围广场尽肃然,总想总理功和绩,理应哀痛泪连绵”。再如“自从盘古开天地,便有鬼怪和魔王。白毛秃瓢寿亦短,洪江姚桥命不长”。…..这些诗恰好是对“四五运动”实质的诠释。通过引入大量的诗词,历史课变得不再枯燥,学生兴味盎然,历史科的魅力得到展现。同时,诗歌作者的价值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心灵。
二、穿插故事,充分展现历史学科内容的情景之美
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爱听故事。历史科的许多内容都有较强的故事性,如果在教学中,适当还原历史,将教学内容变成小故事,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讲故事也需讲究方法,若平铺直叙,轻描淡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会使他们感到扫兴。那么,怎样才能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特.蒙荷拉比把语言的表达效果概括为一句话:影响力=15%声+20%色+25%姿+40%情。因此,讲故事应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内含情绪,外富表情,依据故事的发展恰当处理语调语速的轻重缓急,细致地展现人物的语言、神态,努力做到声情并茂,使学生如临其境,充分地享受故事趣味与美感,那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乐学历史。当然,绝不是为了讨好学生的故事欲而滥讲故事,应紧扣教学内容,恰当处理,收放有度,这样既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學目的,又能展现历史科的魅力。
二、 精设过渡语,充分展示历史学科内容的结构严谨之美
课堂结构严谨与否是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历史教学欲实现此效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为每节教学内容的“背景、经过(或内容)、结果、意义(或影响、评价)”之间本身具有因果联系,每节内容又都和前后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本身就便于组织成严密的有机整体。在备课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语、过渡语、小结等,使历史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使学生充分享受历史学科结构严谨的美感。
比如:我在讲“文艺复兴”一节时,先提问上节所学: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影响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对学生回答加以总结,由此导入新课:资本主义诞生后,新兴资产阶级一方面用“火”和“剑”为自己开辟道路,即通过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为自己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另一方面又用笔和舌为自己的合理性而辩护,也就是向封建神学和教会挑战,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精神束缚。这样将“新航路开辟”一节与本节内容连在了一起。在讲完第一幕“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后,我这样过渡到第二幕: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这场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了西欧广大地区。讲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后,我又用“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使文学、艺术等获得了大发展,还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一句话过渡到了第三幕“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它能使人增长智慧,提高认识能力,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很有益处。
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充分展现其学科魅力的多种途径和手段,只要我们精心挖掘,精于设计,恰当运用。历史学科就一定能摆脱“困境”,历史教学就一定能获得同学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