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不可小视的情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123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因素在一切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都很重要。而在物理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一般的态度体验是:刚开始很喜欢,随后喜欢的成分越来越少,是一种虎头蛇尾式的喜欢。本文主要讲述情感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消极的物理情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感
  
  物理一向被学生认为是最难学好的一门课程,这一方面是学科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与我们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关系。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什么意思大家都很明白,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或者某种行为乐此不彼那他一定会在这方面比别人有更深的造诣。从心理学上说人对某事物乐此不彼的行为是人对该事物产生了积极的情感,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其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并使其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下面我们就情感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消极学科情感的成因及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乐此不彼的情感进行分析说明: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参加全国物理决赛的学生对物理感兴趣的人数最多,这一结果反映出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呈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而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知识常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求知者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理亦源于此。
  
  二、消极学科情感的成因
  
  广东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都作过对低年级中学生听众和观众的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低年级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是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刚进入初二或高一阶段的学生,他们对物理课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能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想学好这门学科,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1 教师的消极情感的影响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意还是厌倦,这体现了物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到接受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对客体产生影响,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而在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为数不少的老师或因缺乏足够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或因片面认为物理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奇,以致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则不易专心听讲,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久而久之则形成对物理学科的消极情感。
  
  2 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家曾对”人们普遍喜欢鞭炮味,而不喜欢医院里的药味”这一现象作过细致的研究,结果是:鞭炮多出现在喜庆日子里,给人们带来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医院则往往带给人们不愉快的体验,这充分说明不同的情感体验会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还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中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物理是一间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这样物理学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他们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生在不能将老师所讲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又常会被老师一味地责备为不努力、不认真学,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感,特别是物理学习中接连出现失败时,便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加之部分老师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望生成龙”心切,教学中一味提高教学要求,更增加了学生的失败的情感体验,其后果是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害怕、厌恶等不正常情感。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正学不会,干脆不学了”的想法。
  
  3 师生关系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两个重要的方面。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满意,或教师对其漠不关心、过多的指责等,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继而老师一上课心里就烦,对教师所讲知识也烦,甚至对教师产生对抗心理,你让这样做,我偏不这样做,学生的这种不良情感必然导致知识的传授过程滞阻,宛如向板结成一块的花盆中灌水,虽然上面满溢,可是实际渗透滋润不多。
  我们曾在高一人学新生中就物理学科的学习作过调查,其中一项是:“你对原来的物理老师怎么看,”结果发现大多人学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对自己原来的老师充满挚爱和尊敬,而成绩较差的不少学生则对原来的老师有厌恶、抱怨情绪。教学实践还表明,同一班学生对班主任教师所教的学科学得好一些,这也正说明了师生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科情感。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呢?
  
  1 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
  “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2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处在主导的地位上,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3 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高一年级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该压得低一点,考试题目要易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内,千万不能根据高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曾在《力》一章后加“物体的受力分析”内容,并配以比较复杂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结果不仅多数学生没掌握,而且严重影响了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后改为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进行受力分析训练,学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有些知识应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伸。关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世良著《论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2]彭聃龄著《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刘力著《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版)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了新的时代内容,作为一名老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依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的关注阅读训练,本文从加强自我导向式的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出发,不断的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使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我导向、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概述: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阅
一、课题:    《小松树和大松树》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寓言,这篇寓言叙写了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的故事。表现了小松树从自我夸耀到受到教育,深感惭愧的转变过程,揭示了不能无视实际,盲目自大,必须知错能改,谦虚谨慎的道理。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位置。第二自然段写小松树夸耀自己,大松树没有回答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语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语言更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使用的一种形式,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丰富和激活课堂教学,更好的达到课堂教学目的,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    一 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1 融洽师生关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怎样才可以把初中数学学好呢?以下就怎样学好初中数学谈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培养兴趣、树立自信    “兴趣”和“信心”是学习好数学的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有兴趣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方能调动;乐在其中的钻研,思维的方式与深度才能拓展,创新能力才能逐步形成。有了一定的兴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特点、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并提出提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品德;措施    在校中学生基本上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他们生活和成长的时代正处于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时代。农村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主流虽好,奋发进取,健康向上,但由于历史、农民自身素质以及社会现实等诸多因素,农村中学生身心和思想品德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日本、台湾、香港的中小学系统地开设与此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陆虽然在这方面较为滞后,但可喜的是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已经逐渐认识到“21世纪……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1997年,叶澜先
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是《语言学习标准》的基本理念,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指将班级学生按成绩、能力、性别与性格策略方面的差异编成小组,系统地利用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促进学习以群体发展为评价标准,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需要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教学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群体发展的目的。  但在目前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仍然存在一些不恰当却有时常见到的做法
【摘要】 通过对新必事物“物联网”的产生、价值、应用领域的阐述,引发人们对该产业的关注,促成其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造福生活。  【关键词】 物联网;信息化;虚拟    一、前言    在伴随着1995年互联网革命后的不几年,“物联网”一词就已出现。十年前,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有专家指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界人类面临的有一个发展机遇”。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的一份报告中描绘出“
【摘 要】为让学生能尽快适应新的考试要求,提高综合题的得分能力,根据自己多年来教学实践总结和借鉴同行的一些做法,从审题、如何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确定作答范围等方面,阐述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技巧,并就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综合题的解题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综合题 图表 基础知识 有效信息 技巧    从教学反馈看,在文综三科中,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地理科时,感到地理科难学,尤其是在回答综合题
[摘要] 新课程走进中学数学教学多年,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理解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中学数学教学观,开展中学数学教学及评价成为首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与新课程理念的冲突,明确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建立起的教学理念,展开具体教学实践策略的分析,特别强调了对数学教学应该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与采取的态度方法。作为初中数学学科本身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