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目标、理念的落实意义重大。本文就是针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研讨,确保教学旗帜鲜明,实现有效的提升,以期小学语文教学得以长足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24
課堂教学是落实语文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攻坚战就是主要面向课堂教学而展开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与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同样是学生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学习习惯以及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变与创新,是一线语文教师共同的目标和追求。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效避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弯路甚至“迷路”的情况发生。在思想方面,正确解决了课堂主体之争,为学生“正名”,学生的主体权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认可与重视。在教学目标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淡化了教学目标中功利性的成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原生态,显现出语文课堂的本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无疑是将传统教学所遗留的问题作了较好的处理,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时代的新气象。
一、呈现动态的课堂教学,增添教学的趣味性
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呈现出动态的趋势。因此,展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解放学生的天性是课堂教学开展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不仅要眼动、手动,更要脑动、心动,调动所有的感官应用于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不再需要过多地维持教学秩序、提醒学生,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中来。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然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预。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才会促使其思维得到运转,整个课堂教学才不会死气沉沉,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创造与生成。在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的同时,为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还需要让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深深吸引学生。例如课文朗读,可以实现朗读多样化。单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以及竞争性朗读,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朗读中既能够展现自我,又能够通过朗读进一步感悟课文内蕴。在导入环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将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所以,教师应该集思广益,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力争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境界。
二、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实现课堂与生活的相互联系。“生活即语文”的提出,表明语文的外延就是社会生活,在“大语文”的环境下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会充分展现语文的生活特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正需要有利的引导和塑造。小学语文教学正承担着引导、塑造的职责,这是基于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性所决定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与感受,从而让学生逐渐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心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基础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感知,而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小学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应该以此出发将语文从课堂教学中牵引到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去实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活动,才能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并运用于生活之中,为其学习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此外,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若没有恰当的桥梁,也是无法成功将二者较好结合的。可以说,适宜的实践活动,可以发挥枢纽的功能。
三、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更在于授学生以“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社会日新月异,诸多新事物、观念等随之而生。学生离开学校,投身于富于变化的社会之中,不可能时刻求教于教师,而需要自己灵活地应对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的问题。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学生主体的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提出,同时也强调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小学语文课堂开始,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和思维去看问题,能够有创新的发现,避免被现有的结论或成果束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目标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我想学”“我要学”的状态,进而实现“我会学”的目标。笔者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设置了几个主问题:“鸟的天堂”具体代表着什么?作者去过几次“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顺着所给的几个问题进行学习思考,能够较快地把握课文的主旨大意。为不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又在《太阳》一课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设想,让学生思考若太阳有一天消失了,我们人类将何去何从?不少学生经过深思后得到的回答,颇有见地。
四、在交流中迸发思维的火花
师生的互动将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互动交流能够使教学发生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促进教学深入的发展。人缺少交流,会影响其身心发展。处于生长重要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少不了交流和互动。交流能够有效刺激小学生言语功能的发展,能够表达观点,体现其思维发展的水平和学习的情况。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重视师生的课堂交流,尊重学生的表达权,认真倾听,并及时赞扬。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做好引导者的工作,让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教材都能有足够的交流机会。尤其是遇到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时,更应该平等地交流讨论,在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中激发出学生独到的认识,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活”起来。在语文课堂中创设实践性的活动,以此为桥梁连接生活。让语文教学立足于生活大背景下,发挥实践性活动的优势。此外,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师生良性的互动交流,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落实的方面。新课程改革给予小学语文教学很高的期望,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力争打造出高质量、高效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24
課堂教学是落实语文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攻坚战就是主要面向课堂教学而展开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与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同样是学生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学习习惯以及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变与创新,是一线语文教师共同的目标和追求。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效避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弯路甚至“迷路”的情况发生。在思想方面,正确解决了课堂主体之争,为学生“正名”,学生的主体权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认可与重视。在教学目标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淡化了教学目标中功利性的成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原生态,显现出语文课堂的本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无疑是将传统教学所遗留的问题作了较好的处理,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时代的新气象。
一、呈现动态的课堂教学,增添教学的趣味性
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呈现出动态的趋势。因此,展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解放学生的天性是课堂教学开展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不仅要眼动、手动,更要脑动、心动,调动所有的感官应用于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不再需要过多地维持教学秩序、提醒学生,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中来。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然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预。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才会促使其思维得到运转,整个课堂教学才不会死气沉沉,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创造与生成。在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的同时,为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还需要让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深深吸引学生。例如课文朗读,可以实现朗读多样化。单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以及竞争性朗读,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朗读中既能够展现自我,又能够通过朗读进一步感悟课文内蕴。在导入环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将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所以,教师应该集思广益,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力争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境界。
二、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实现课堂与生活的相互联系。“生活即语文”的提出,表明语文的外延就是社会生活,在“大语文”的环境下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会充分展现语文的生活特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正需要有利的引导和塑造。小学语文教学正承担着引导、塑造的职责,这是基于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性所决定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与感受,从而让学生逐渐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心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基础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感知,而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小学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应该以此出发将语文从课堂教学中牵引到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去实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活动,才能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并运用于生活之中,为其学习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此外,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若没有恰当的桥梁,也是无法成功将二者较好结合的。可以说,适宜的实践活动,可以发挥枢纽的功能。
三、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更在于授学生以“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社会日新月异,诸多新事物、观念等随之而生。学生离开学校,投身于富于变化的社会之中,不可能时刻求教于教师,而需要自己灵活地应对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的问题。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学生主体的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提出,同时也强调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小学语文课堂开始,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和思维去看问题,能够有创新的发现,避免被现有的结论或成果束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目标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我想学”“我要学”的状态,进而实现“我会学”的目标。笔者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设置了几个主问题:“鸟的天堂”具体代表着什么?作者去过几次“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顺着所给的几个问题进行学习思考,能够较快地把握课文的主旨大意。为不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又在《太阳》一课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设想,让学生思考若太阳有一天消失了,我们人类将何去何从?不少学生经过深思后得到的回答,颇有见地。
四、在交流中迸发思维的火花
师生的互动将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互动交流能够使教学发生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促进教学深入的发展。人缺少交流,会影响其身心发展。处于生长重要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少不了交流和互动。交流能够有效刺激小学生言语功能的发展,能够表达观点,体现其思维发展的水平和学习的情况。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重视师生的课堂交流,尊重学生的表达权,认真倾听,并及时赞扬。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做好引导者的工作,让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教材都能有足够的交流机会。尤其是遇到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时,更应该平等地交流讨论,在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中激发出学生独到的认识,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活”起来。在语文课堂中创设实践性的活动,以此为桥梁连接生活。让语文教学立足于生活大背景下,发挥实践性活动的优势。此外,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师生良性的互动交流,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落实的方面。新课程改革给予小学语文教学很高的期望,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力争打造出高质量、高效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