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进行了论述,认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问题追索”中学习语文,在“体验感悟”中学习语文,在“开放交流”中学习语文,在“课堂延伸”中学习语文,在“主动”中学习语文。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探究性学习引进初中语文教学,是当前新课程实施中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我以为要体现在注重过程而非结果,重问题探究而非简单“告诉”,重主动学习而非接受学习,重开放多元而非封闭单一,重体验感悟而非机械重复训练。
  探究性学习,犹如一场春雨,滋润着学生那渴望实践探索的心田;探究性学习,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通过一年多的探索性学习的指导实践,课堂教学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宰”,不再是课堂的“主演”,而是学生实践的引路人,是课堂的组织者、探索的参与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在“问题追索”中学习语文
  疑问是思考的源泉的动力。一般说来,疑问主要设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明确探究方向即可。留下疑问后,教师不能急于释疑,要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再带着新的疑问走出课堂。胡适给北大的毕业生开的三味“防身药方”中,第一味就是“问题丹”。他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和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如在学习语文读本上《勇气》一课时,学生就提出:美国伞兵身上所体现出的勇气和法国妇女身上所体现的勇气谁更可嘉?当德国人残杀法国妇女的丈夫时,美国伞兵躲在壁橱里,是有勇气的表现吗?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我指导学生研读课文,积极参与讨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主动探究的乐趣。
  二、在“体验感悟”中学习语文
  学习语文离不开一个“情”字,课文是情感的产物,作者往往“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只有对作者倾注在文中的情有了真切的体验,对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有了透彻的感悟,才能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进而“会意”、“悟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品字析句、换位移情等方法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教诵读课文《乡愁》一文,课前大屏幕上以台湾海峡为背景,播放佟铁鑫演唱的《乡愁》,并且以二胡曲《江河水》作为整节课的背景音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学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诗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想景悟情。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诗歌文字的理解,而且会使他们的内心产生震撼。这种“体验感悟”式学习要求教师善于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注重自身的情感投入;要求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或体验某类型社会背景,或体验某个典型人物形象,或体验某处美妙的人文景观,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在“开放交流”中学习语文
  探究性学习强调全员参与,其中“开放交流”式学习占有重要地位。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共同实现某一目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学习活动与交流,能够促进双方观念或行为的适应和调整。这里的“开放”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空等,如在学习内容上,坚持以教材为主,辅之以时事要闻、名著佳作等,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形式上,开设语文创新课,如组织辩论赛,这种形式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又能促使学生有主题地阅读相关书籍,思考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自主选择参加朗诵、写作等兴趣小组活动。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自由交流、开放合作成为常态,学生将课内学习、课外学习与语言文字运用相融合,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从中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四、在“课堂延伸”中学习语文
  探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过程。就语文学习而言,课本知识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来自课外阅读,要使学习的过程性得到延伸。如在学习《出师表》后,我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并自主赏析、研究,如评价最喜欢的人物,说一个三国时期的故事,等等,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进行交流。学生们谈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的重视人才,也谈到了一些经典故事。如此种种,使得课堂知识得到了有效的拓宽,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当然,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还要进行教学策略的转换,使得探究性学习能顺利进行。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应从两个方面转换。
  一是要调控好课堂情绪。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注重从知识方面来探究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重知轻情的情况比较严重。而研究性学习需要的是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对课堂情绪进行合理调控,师生要交流沟通,产生共鸣。
  二是要鼓励学生自我表现。研究性学习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独创性,这正需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表现来体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学生的观点不任意作主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把握时机,品尝成功的喜悦。
  五、在“学生主动”中学习语文
  以往我总是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角,如今已由“演员”变成“导演”,不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而是把他们当作知识的探索者,而我则变成了学生求知的组织者和引路人。例如,在学习《人的身体》一章,介绍人体外形的各部分名称这一课时,我当“导演”,学生当“主演”,各小组合作讨论,用生物科学的语言,用中文和英语在讲台上表演并说出名称。像眼、耳、鼻、手、脸、胳膊、脚等英文名称学生学过,但有些如踝、臀、膝、腋等没有学过,我要求学生查英语字典,分工合作,并写在书的相应位置上。待到表演时,学生都有上佳表现。如有的小组就演成木偶剧说名称,有的根据各部位的功能编成谜语说出名称。教师“导之有方”,学生“学之得法”,在探究活动中学习,这样做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重知识和记忆、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代之以一种主动探索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所在。
  总之,探究性学习要以平时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学习内容和要求逐次提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语文学习不再枯燥。
  
  参考文献:
  [1]王军.探究性学习例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
  [2]马秀玲.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N].喀什日报(汉),2007.
  [3]崔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N].衡水日报,2008-08-20.
其他文献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播人兽共患病,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多种动物均可被JEV感染,其中猪最易感,商品猪群多为隐性感染,感染妊娠母
要加快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净化农村风气,增强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加强农民积极参与村政和参与国家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仅凭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是无法达到的,他们需要不断地汲取知识。所以农民也需要学习。农村图书室是农民提高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现阶段建设新农村图书室有何重大意义  1.有利于弥补学校教育的缺位。  近年来,我国教育水平得到极大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ris,M.bovis)主要引起牛的肺炎、关节炎、乳房炎等。一旦牛场中存有M.bovis就很难消灭,它将会不断地从老年动物传染给新生牛或新引进的牛,而引起持续感染。
学位
新疆铁路动物卫生检疫监督作为我区动物卫生防疫工作的一部分,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情,促进我区畜牧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文以新疆
契丹很早就有了农耕的历史,《辽史》记载:“初,皇祖匀德实为大迭烈府夷离,喜稼穑,善畜牧,相地利以教民耕。仲父述澜为于越,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1]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帝国之后,亦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太祖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尝以户口滋繁,纠辖疏远,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程以树艺,诸部效之”。[2]太宗更是将农业视为军国要务的重中之重,会同八年(公元946年),问军国要务,左右对曰:“军国之
摘 要: 作者认为应该从三个环节入手探讨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质量的问题,即精心做好课前准备,认真抓好教学质量,科学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 提高教学质量 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时刻都在研究的一个问题。我根据教学实践,对此谈些认识。  一、抓好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做好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
摘 要: 为了改变传统戏剧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作者在戏剧教学中以激趣为前提,以解疑为切口,深入开掘,培养个性化解读,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品位和对社会生活的感悟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 戏剧教学 化繁为简 优化课堂结构    戏剧艺术是诸种艺术门类中历史悠久、成就显著的一个门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称四大文学体裁。戏剧作品具有十分复杂的文化蕴涵和非常丰富的思想艺术营养,这种营养不但在文艺作
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提问更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加以鼓励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处理好提问诸环节的问题,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使课堂教学科学化、合理化,获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课堂提问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