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俗称的新三板于2013年1月16日在北京金融街揭牌,这意味着市场等待已久的新三板交易模式正式诞生,中国证券交易所将形成上海、深圳和北京“三足鼎立”的格局。
新三板的推出,不仅仅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落实,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建立全国统一监管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实现了积极的探索,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积累。随着有关新三板转板通道的开通,上市、扩容及揭牌等热点事件的发生,社会各界对于逐步完善中的新三板提出了种种猜想。
加大力度推广可转债产品
据业内人士介绍,可转债产品同时具有股债双重特性,其债性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利息收入和还本保证,其股性又为持有者带来超额收益的可能,使转债具备了“下跌有界上涨有力”的特质。当可转债失去转换意义,仅作为一种低息债券,它依然有固定的利息收入。如果实现转换,投资者则会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此外,可转债比股票还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2009年以来,因为正股价格的不断上涨,可转债市场迎来了一波持续上涨行情,但进入当年8月份以来,可转债忽然整体暴跌,受此影响,以兴业可转债为代表的重仓持有可转债的基金,净值快速下跌,短期业绩遭到无情倾轧。这瓢冷水,让市场对可转债的投资风险进行了重温。
退了高烧的可转债市场,最近也有新动向。此前由于诸多可转债触发回购条款,市场上仅存的可转债只剩下12只,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可转债荒”。身处困境的转债市场期待扩容已久。最近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发行400亿可转债,此举被认为开创了转债市场的“新纪元”。作为金融行业巨头,中行转债的发行或许将起到示范效应,并引来纷纷效仿,因而有望促使转债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执行董事、新三板业务部董事总经理尹百宽近期表示,新三板的融资方式,我觉得可以更多把可转债的产品放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去做融资方面的需求,中国为什么有现在这么多企业喜欢做股权融资,A股排队还有那么多,因为大家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好像股权融资的钱不用还,这种观念其实很根深蒂固。香港市场和台湾市场我也简单了解过,这两个市场可转债非常多,我也会跟我们新三板客户说可以做一部分的可转债。
相关人士指出,可转债产品非常有利于科技企业在初期发展当中的融资,因为有些老板不愿意把自己的股份稀释太多,一把就投进去可能也有一些问题,所以可转债的衔接点是非常好的。可以做可转债的这种债券结构,新三板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融资,有一部分的债权,给投资者未来转股的期权在里面。
有严格的交易制度
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大部分属于成长阶段早期的小微型科技企业,很多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信息不透明,投资者很难看懂企业的投资价值,这决定了新三板必然是一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市场。
新三板现行交易制度主要体现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暂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等规定中。目前新三板的交易制度有着这样一些问题,如新三板限制了部分投资者进行投资、券商作用仍有进一步扩宽的空间、融资仍然存在一定难度、挂牌企业区域范围有限、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受限、非公众公司交易受限200人红线。真正的危机隐藏在这些问题的后面,从严的交易制度在现阶段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中原证券代办股份转让业务部总经理关伟在相关会议上表示,我们券商看条件的眼光可能跟投资机构不一样,因为我们没有利益诉求,我们只是尽一个中介的义务。我个人最看中的首先是诚信,这个是最主要的,诚信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监管,这一块还是要关注一些。再一个就是它的收入稳定性,多少倒是没有一个特别量化的指标,以往通行的不成文的标准就是收入大概在1000万左右,从去年挂牌的30几个来看,其实有很多收入已经在500万左右,这也是可以被监管层所接受的。利润大概是100万以上,IPO和大券商他们可能会把盈利条件放在比较高的位置,但是我觉得从单纯业务本身来说,我们会把它放到很低,100万以上,至少是维持正常的支出。这个项目,这个公司如果短期之内看不到一个重大的不利的变化趋势,我们把这样的企业推荐到这个板块上来,我们是推荐,按照现有现行的政策法规的条件去推荐,风险肯定是由市场来判断的。
“做市商制度前段时间讨论得很热烈,我个人判断,一个是200人(新三板受限于非公众公司的影响,不得突破200人。新三板挂牌公司作为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其内部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否则将会被视为公开发行),这个要通过,再一个就是做市商制度要完善,这是两个前提条件。但是从今年政策走向来看,做市商的制度设计从5月份开始逐渐有点淡化,也没有规定做市商制度,现在有一种可能,这是我自己的判断,有可能交易制度贴近于创业板块,这样更容易接受,可能会设立一些更严格的准入条件,包括交易条件。考虑到中国以往没有经历过做市商的阶段,如果券商不诚信的话,那比企业不诚信更可怕。大家投资新三板,更要关注企业的风险,以后制度设计方面,在挂牌时,包括信息披露里面,要侧重于风险这一块”,关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会限制个人投资者
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以成立初期的中小微高科技型企业为主,企业由于处于初创期,经营风险较大。这类企业如果允许对所有个人投资者开放,而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缺少对技术、行业及市场的了解,投资风险将不可控。
根据现行规定,自然人仅限于公司挂牌前的自然人股东、通过定向增资或股权激励持有公司股份的自然人股东、因继承或司法裁决等原因持有公司股份的自然人股东。在此情形下,与场内市场相比,将自然人拒之门外,新三板无疑缺少了大量可以活跃交易市场的投资主体。 君泽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梁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方面,新三板市场允许适当的个人投资者参与,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既可以为高净值人士提供新的投资平台,又可以让民间资金找到合法的出口,还可以为新三板企业提供大量的融资机会。而如果完全限制个人投资者则不利于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因为没有个人投资者的参与,挂牌企业股份的流动性将大打折扣;但另一方面,主板、中小板市场上的企业大多数处于成熟期,很多企业是行业的龙头,一般投资者可以根据对市场、政策、行业的了解,对这些成熟企业做出投资价值判断。”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近日表示, “新三板”是市场的叫法,但实际上更应将其定义为股权转让市场,而不是股票交易市场,这和A股主板市场是不同的。同时,要清楚新三板不具备发行功能,而是把资产存量证券化后的交易形式,并不是在社会上招收新股本。这与大众散户交易的A股投资不同。从这个角度说,该市场更应该针对高科技和中小企业,使其盘活资产存量,在此做上市前的准备,调整结构。新三板交易只涉及资产存量,不涉及增量,不该有很活跃的交易量,否则A股的种种问题又将出现。也正因为新三板是为上市做准备的市场,所以不活跃并不是坏事。新三板要做到制度规范,明确定位。重视企业的存量交易,着重资产重组等结构调整,并为企业转板上市做准备。在保证资本市场平衡的同时,也要保护个人投资者的利益。
可缓解A股市场IPO压力
统计显示,新三板中已有久其软件、世纪瑞尔、北陆医药、佳讯飞鸿、紫光华宇、博晖创新、东土科技等7家公司通过新三板的转板功能,成功在创业板上市。而安控科技已通过创业板发审委审核。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新三板相对创业板来说财务指标、企业规模门槛更低,新三板市场正式运行将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能够疏导A股的IPO压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军就认为,新三板扩容以后对目前集中于中小板、创业板的市场供应会产生一定的分流,类似的企业上市渠道将不再唯一,它的稀缺性会降低,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会有效地缓解当前A股市场上较大的IPO压力。
财经评论员叶檀则表示,新三板分流IPO是个不坏的选择。她表示,如果高新企业乐意留连在新三板,衡量成本与收益,对IPO兴趣不大,而风投可以更多地通过并购退出,中国的新股发行体制也就达到了目标。扩张新三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中国的新三板才是未来有可能成为创业板的市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其能否缓解IPO压力提出质疑。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就认为,“将排队IPO企业搬到新三板,丝毫都不能减缓IPO的压力。”他认为,进入新三板挂牌,对于排队待审的企业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毕竟在新三板挂牌不能实现融资,虽然挂牌以后,有可能通过定向增发来再融资,但这种再融资不仅融资金额有限,而且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
新三板的推出,不仅仅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落实,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建立全国统一监管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实现了积极的探索,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积累。随着有关新三板转板通道的开通,上市、扩容及揭牌等热点事件的发生,社会各界对于逐步完善中的新三板提出了种种猜想。
加大力度推广可转债产品
据业内人士介绍,可转债产品同时具有股债双重特性,其债性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利息收入和还本保证,其股性又为持有者带来超额收益的可能,使转债具备了“下跌有界上涨有力”的特质。当可转债失去转换意义,仅作为一种低息债券,它依然有固定的利息收入。如果实现转换,投资者则会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此外,可转债比股票还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2009年以来,因为正股价格的不断上涨,可转债市场迎来了一波持续上涨行情,但进入当年8月份以来,可转债忽然整体暴跌,受此影响,以兴业可转债为代表的重仓持有可转债的基金,净值快速下跌,短期业绩遭到无情倾轧。这瓢冷水,让市场对可转债的投资风险进行了重温。
退了高烧的可转债市场,最近也有新动向。此前由于诸多可转债触发回购条款,市场上仅存的可转债只剩下12只,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可转债荒”。身处困境的转债市场期待扩容已久。最近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发行400亿可转债,此举被认为开创了转债市场的“新纪元”。作为金融行业巨头,中行转债的发行或许将起到示范效应,并引来纷纷效仿,因而有望促使转债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执行董事、新三板业务部董事总经理尹百宽近期表示,新三板的融资方式,我觉得可以更多把可转债的产品放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去做融资方面的需求,中国为什么有现在这么多企业喜欢做股权融资,A股排队还有那么多,因为大家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好像股权融资的钱不用还,这种观念其实很根深蒂固。香港市场和台湾市场我也简单了解过,这两个市场可转债非常多,我也会跟我们新三板客户说可以做一部分的可转债。
相关人士指出,可转债产品非常有利于科技企业在初期发展当中的融资,因为有些老板不愿意把自己的股份稀释太多,一把就投进去可能也有一些问题,所以可转债的衔接点是非常好的。可以做可转债的这种债券结构,新三板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融资,有一部分的债权,给投资者未来转股的期权在里面。
有严格的交易制度
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大部分属于成长阶段早期的小微型科技企业,很多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信息不透明,投资者很难看懂企业的投资价值,这决定了新三板必然是一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市场。
新三板现行交易制度主要体现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暂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等规定中。目前新三板的交易制度有着这样一些问题,如新三板限制了部分投资者进行投资、券商作用仍有进一步扩宽的空间、融资仍然存在一定难度、挂牌企业区域范围有限、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受限、非公众公司交易受限200人红线。真正的危机隐藏在这些问题的后面,从严的交易制度在现阶段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中原证券代办股份转让业务部总经理关伟在相关会议上表示,我们券商看条件的眼光可能跟投资机构不一样,因为我们没有利益诉求,我们只是尽一个中介的义务。我个人最看中的首先是诚信,这个是最主要的,诚信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监管,这一块还是要关注一些。再一个就是它的收入稳定性,多少倒是没有一个特别量化的指标,以往通行的不成文的标准就是收入大概在1000万左右,从去年挂牌的30几个来看,其实有很多收入已经在500万左右,这也是可以被监管层所接受的。利润大概是100万以上,IPO和大券商他们可能会把盈利条件放在比较高的位置,但是我觉得从单纯业务本身来说,我们会把它放到很低,100万以上,至少是维持正常的支出。这个项目,这个公司如果短期之内看不到一个重大的不利的变化趋势,我们把这样的企业推荐到这个板块上来,我们是推荐,按照现有现行的政策法规的条件去推荐,风险肯定是由市场来判断的。
“做市商制度前段时间讨论得很热烈,我个人判断,一个是200人(新三板受限于非公众公司的影响,不得突破200人。新三板挂牌公司作为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其内部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否则将会被视为公开发行),这个要通过,再一个就是做市商制度要完善,这是两个前提条件。但是从今年政策走向来看,做市商的制度设计从5月份开始逐渐有点淡化,也没有规定做市商制度,现在有一种可能,这是我自己的判断,有可能交易制度贴近于创业板块,这样更容易接受,可能会设立一些更严格的准入条件,包括交易条件。考虑到中国以往没有经历过做市商的阶段,如果券商不诚信的话,那比企业不诚信更可怕。大家投资新三板,更要关注企业的风险,以后制度设计方面,在挂牌时,包括信息披露里面,要侧重于风险这一块”,关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会限制个人投资者
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以成立初期的中小微高科技型企业为主,企业由于处于初创期,经营风险较大。这类企业如果允许对所有个人投资者开放,而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缺少对技术、行业及市场的了解,投资风险将不可控。
根据现行规定,自然人仅限于公司挂牌前的自然人股东、通过定向增资或股权激励持有公司股份的自然人股东、因继承或司法裁决等原因持有公司股份的自然人股东。在此情形下,与场内市场相比,将自然人拒之门外,新三板无疑缺少了大量可以活跃交易市场的投资主体。 君泽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梁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方面,新三板市场允许适当的个人投资者参与,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既可以为高净值人士提供新的投资平台,又可以让民间资金找到合法的出口,还可以为新三板企业提供大量的融资机会。而如果完全限制个人投资者则不利于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因为没有个人投资者的参与,挂牌企业股份的流动性将大打折扣;但另一方面,主板、中小板市场上的企业大多数处于成熟期,很多企业是行业的龙头,一般投资者可以根据对市场、政策、行业的了解,对这些成熟企业做出投资价值判断。”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近日表示, “新三板”是市场的叫法,但实际上更应将其定义为股权转让市场,而不是股票交易市场,这和A股主板市场是不同的。同时,要清楚新三板不具备发行功能,而是把资产存量证券化后的交易形式,并不是在社会上招收新股本。这与大众散户交易的A股投资不同。从这个角度说,该市场更应该针对高科技和中小企业,使其盘活资产存量,在此做上市前的准备,调整结构。新三板交易只涉及资产存量,不涉及增量,不该有很活跃的交易量,否则A股的种种问题又将出现。也正因为新三板是为上市做准备的市场,所以不活跃并不是坏事。新三板要做到制度规范,明确定位。重视企业的存量交易,着重资产重组等结构调整,并为企业转板上市做准备。在保证资本市场平衡的同时,也要保护个人投资者的利益。
可缓解A股市场IPO压力
统计显示,新三板中已有久其软件、世纪瑞尔、北陆医药、佳讯飞鸿、紫光华宇、博晖创新、东土科技等7家公司通过新三板的转板功能,成功在创业板上市。而安控科技已通过创业板发审委审核。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新三板相对创业板来说财务指标、企业规模门槛更低,新三板市场正式运行将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能够疏导A股的IPO压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军就认为,新三板扩容以后对目前集中于中小板、创业板的市场供应会产生一定的分流,类似的企业上市渠道将不再唯一,它的稀缺性会降低,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会有效地缓解当前A股市场上较大的IPO压力。
财经评论员叶檀则表示,新三板分流IPO是个不坏的选择。她表示,如果高新企业乐意留连在新三板,衡量成本与收益,对IPO兴趣不大,而风投可以更多地通过并购退出,中国的新股发行体制也就达到了目标。扩张新三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中国的新三板才是未来有可能成为创业板的市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其能否缓解IPO压力提出质疑。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就认为,“将排队IPO企业搬到新三板,丝毫都不能减缓IPO的压力。”他认为,进入新三板挂牌,对于排队待审的企业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毕竟在新三板挂牌不能实现融资,虽然挂牌以后,有可能通过定向增发来再融资,但这种再融资不仅融资金额有限,而且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