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小组活动,就是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它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强调要不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然而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小组活动更具高效性?我想从以下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放”——小组活动实效性的基础
1.教师放手,学生放胆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表现。课堂上,教师就要充分创设情境,放手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总是把学生的思维往自己设计的思路上牵引,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听众,思维打不开,导致课堂上多次“冷场”。然而,当教师把课堂放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宰,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表演的角色,个个生龙活虎起来。我认为,教师放手了,学生也跟着放胆了,即使表面上没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内在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2.开放教学,注入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一是在课堂上不断激起学生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心态、思维处于开放状态;二是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变换、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师生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三是不拘泥于教材、教案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收”——小组活动高效性的关键
1.紧扣教材的“点”,指点迷津
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这是小组合作中教师常常失误的地方。备课时,不能把所有的内容简单地处理成小组合作,那样会减弱学习的实效性,淡化重点内容的学习。因此,在小组活动设计中,教师既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也需要从小组学习的活动方案和指导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活动设计。与传统班级授课形式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的是,教师不仅要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特征,设计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技术和技巧等有关内容。同时,教师的评价也要从只在学习单元结束时作出总结性评价,转变为要不断地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小组和其成员进行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2.把准活动的“点”,点评提升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与成人的合作有所不同,他们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打下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就该结合活动的进程,注意把准学生的情感熏陶点,提升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价值取向;注意把准学生的知识模糊点,教给学生正确、清晰的知识体系;注意把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注意把准学生的表现兴奋点,当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的时候,证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已完全调动起来了,教师万万不可抹杀,而应精心指引,适当控制,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点评提升。
3.摆正教师的“点”,点拨升华
在一个班级内,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因此,我认为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小组中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和不同学生的思考状况,为学生指引方向;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挑战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的任务,在学生思路受阻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学生讲方法;在观察学生中捕捉资源,保证全班交流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启发;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小组活动中去;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名义表达小组的成果,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组织不同小组进行合理的质疑,使全班学生学会从别的小组的发言中获益;对小组合作和交流的结果给予总结,明晰重要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反思,真正让课堂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未来延伸,从而达到知识的不断升华与提高。
因此,开放教学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既要“放”出去,又要“收”回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中,不断地将思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才能在教师精心安排的活动中逐渐养成。
(责编 钟 岚)
一、“放”——小组活动实效性的基础
1.教师放手,学生放胆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表现。课堂上,教师就要充分创设情境,放手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总是把学生的思维往自己设计的思路上牵引,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听众,思维打不开,导致课堂上多次“冷场”。然而,当教师把课堂放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宰,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表演的角色,个个生龙活虎起来。我认为,教师放手了,学生也跟着放胆了,即使表面上没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内在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2.开放教学,注入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一是在课堂上不断激起学生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心态、思维处于开放状态;二是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变换、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师生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三是不拘泥于教材、教案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收”——小组活动高效性的关键
1.紧扣教材的“点”,指点迷津
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这是小组合作中教师常常失误的地方。备课时,不能把所有的内容简单地处理成小组合作,那样会减弱学习的实效性,淡化重点内容的学习。因此,在小组活动设计中,教师既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也需要从小组学习的活动方案和指导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活动设计。与传统班级授课形式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的是,教师不仅要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特征,设计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技术和技巧等有关内容。同时,教师的评价也要从只在学习单元结束时作出总结性评价,转变为要不断地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小组和其成员进行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2.把准活动的“点”,点评提升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与成人的合作有所不同,他们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打下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就该结合活动的进程,注意把准学生的情感熏陶点,提升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价值取向;注意把准学生的知识模糊点,教给学生正确、清晰的知识体系;注意把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注意把准学生的表现兴奋点,当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的时候,证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已完全调动起来了,教师万万不可抹杀,而应精心指引,适当控制,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点评提升。
3.摆正教师的“点”,点拨升华
在一个班级内,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因此,我认为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小组中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和不同学生的思考状况,为学生指引方向;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挑战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的任务,在学生思路受阻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学生讲方法;在观察学生中捕捉资源,保证全班交流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启发;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小组活动中去;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名义表达小组的成果,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组织不同小组进行合理的质疑,使全班学生学会从别的小组的发言中获益;对小组合作和交流的结果给予总结,明晰重要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反思,真正让课堂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未来延伸,从而达到知识的不断升华与提高。
因此,开放教学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既要“放”出去,又要“收”回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中,不断地将思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才能在教师精心安排的活动中逐渐养成。
(责编 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