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到了不少的篇幅,而且大多选文都很典型,文质兼美,因此要求背诵的篇目也就特别多。这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因为古文的拗口,难读;文言的艰深,难懂。所以教完一篇必背篇目之后,学生开始面有难色。笔者的看法是教师不能作壁上观,而应及时出手施援,全程参与和指导。
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背诵,学生不仅能掌握文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还能品味出古人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诵读的越多,越能触类旁通,语言感受能力就越强。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______;金笸箩,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______……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先生极为传神地勾画出寿先生读书时如痴如醉的情态,这种投入和忘我的表情、体态,以及生动的语气、独特的拖腔,无疑是极有感染力的。教者在学生面前绘声绘色地诵读,应该能起到直接的示范作用。那么,寿老先生的诵读教学到底开展得如何呢?
第一,他没有进行组织。在连读书的篇目都不明确告知学生的情况下,只是大声宣布——读书,于是学童们便自由地放开喉咙,各念各的,汇成一股声音的巨浪,达到人声鼎沸的程度。寿先生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甚至朗读多长时间也不规定,因而随意性很大。
第二,他没有进行范读。寿先生虽然自己也念书,但他读的篇目却和学生完全不同。他只沉迷于自己的书本中,读到得意处,学生的声音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只有这时,学生才真切地听到和看到先生读书的情形。寿先生读书,无意于给学生作示范,只是出于一种儒士的风雅,以及自我的欣赏和陶醉。从严格意义上讲,寿先生没有范读而只是自读。
第三,他没有进行督促。学生读书由鼎沸之声以至寂无人声,他居然全然不察;更为甚者,底下学生们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游戏,或是用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描画,甚至更加激烈的动作,他也浑然不知。由此学生的读书效果也就可见一斑了。
第四,他没有讲解内容。寿先生自己读得声情并茂,有滋有味,那是因为他深谙其旨、深味其趣,他完全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他是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朗读,所以表情生动表意贴切。而他的学生,对于所读的文字只一知半解或根本不懂,再加上古文字的佶屈聱牙,就只能是生吞活剥而已,而且渐渐会丧失对读物的兴趣。这样的朗读只是一种硬读或是机械的死读。如果寿先生稍微讲解一下“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意思,那么学生读起来一定会兴致盎然,而且浮想联翩的。
第五,他没有传授技巧。寿先生自己朗读的时候,不仅句读分明语气毕现,特别是语末的三个语气词“呢”、“噫”、“嗬”,是寿先生在朗读时创造性地添加上的;而且表情丰富体态优美,发挥到淋漓尽致。但是学生朗读时就差强人意了。比如读《论语·述而》中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时就没有停顿,没有语气,也没有抑扬顿挫,而是一气读下去。寿老先生至少应该告诉学生应该这样断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如果能告诉学生这样朗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那就更到位些。如果再能告诉学生自己朗读时是把感情也融合到读物中去的,那就更加符合现在朗读教学的要求了。
因此,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科学背诵。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师不仅范读,必要时还要领读;学生要有集体朗读,还要有个别朗读;可以读全篇,也可以读某几段或某一段,还可读某几句甚至某一句。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朗读,直到读熟,熟到提出某一段或某一句,就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古人所谓“烂熟于心”就是这样的境界。
(一)学前范背,树立信心。在教学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时,因为课文的第一段文字属于逻辑推理,从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学生理解的难度颇大;另外,句子较长,用词变化不多但意思变化很大,难以把握。笔者开导学生:老师喜欢挑战有难度的课文,且让老师先行背诵给大家听,有疏漏的地方学生给老师指正。等到全文背完,学生无不叹服,笔者趁热打铁,老师之所以用很短的时间记住课文,是因为掌握了背书的秘诀,背功大有长进,现在老师把它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同学,大家还怕背不出吗?畏难情绪渐渐扫除,学习的信心逐渐上扬。
(二)学中导背,指点方法。文言文的背诵指导宜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如在教《核舟记》一文时,对“船头三人”的方位、动作举止,学生不甚理解。笔者想到直观再现的方法,搬过一把椅子,请上三个男生,一人扮东坡,一人扮鲁直,一人扮佛印。因为东坡和鲁直“共阅一手卷”,所以就让他们带了本语文课本,一切都是现场安排,也没刻意准备。三个同学在台上,还得先听从台下同学的调度:某同学,你应该坐那边。某同学,你的手应该持书的“卷端”……学生对应着书上的文字,不断地调整,等到台上的同学动作神态都到位了,课文其实也就记住了。在认真的指点下,在轻松的表演中,在再现的情境里,完成了背诵的指导。对于更多的篇目,一般都可以采用关键词语提示的方法。
(三)学后演习,体悟情怀。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文字。叙事的转折有致,其实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孤单清寂。写景的空灵笔触,正是对作者诗意灵魂失意心境的扫描。而问月问竹柏的浩长声息则显得空旷苍凉,穿越时空,投下一轮孤独的月影。在古筝清越激扬的弦音中,笔者和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吟诵课文,一次又一次地体悟作者寓悲凉于旷达之中,实则更为惨痛的情怀。■
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背诵,学生不仅能掌握文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还能品味出古人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诵读的越多,越能触类旁通,语言感受能力就越强。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______;金笸箩,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______……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先生极为传神地勾画出寿先生读书时如痴如醉的情态,这种投入和忘我的表情、体态,以及生动的语气、独特的拖腔,无疑是极有感染力的。教者在学生面前绘声绘色地诵读,应该能起到直接的示范作用。那么,寿老先生的诵读教学到底开展得如何呢?
第一,他没有进行组织。在连读书的篇目都不明确告知学生的情况下,只是大声宣布——读书,于是学童们便自由地放开喉咙,各念各的,汇成一股声音的巨浪,达到人声鼎沸的程度。寿先生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甚至朗读多长时间也不规定,因而随意性很大。
第二,他没有进行范读。寿先生虽然自己也念书,但他读的篇目却和学生完全不同。他只沉迷于自己的书本中,读到得意处,学生的声音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只有这时,学生才真切地听到和看到先生读书的情形。寿先生读书,无意于给学生作示范,只是出于一种儒士的风雅,以及自我的欣赏和陶醉。从严格意义上讲,寿先生没有范读而只是自读。
第三,他没有进行督促。学生读书由鼎沸之声以至寂无人声,他居然全然不察;更为甚者,底下学生们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游戏,或是用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描画,甚至更加激烈的动作,他也浑然不知。由此学生的读书效果也就可见一斑了。
第四,他没有讲解内容。寿先生自己读得声情并茂,有滋有味,那是因为他深谙其旨、深味其趣,他完全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他是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朗读,所以表情生动表意贴切。而他的学生,对于所读的文字只一知半解或根本不懂,再加上古文字的佶屈聱牙,就只能是生吞活剥而已,而且渐渐会丧失对读物的兴趣。这样的朗读只是一种硬读或是机械的死读。如果寿先生稍微讲解一下“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意思,那么学生读起来一定会兴致盎然,而且浮想联翩的。
第五,他没有传授技巧。寿先生自己朗读的时候,不仅句读分明语气毕现,特别是语末的三个语气词“呢”、“噫”、“嗬”,是寿先生在朗读时创造性地添加上的;而且表情丰富体态优美,发挥到淋漓尽致。但是学生朗读时就差强人意了。比如读《论语·述而》中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时就没有停顿,没有语气,也没有抑扬顿挫,而是一气读下去。寿老先生至少应该告诉学生应该这样断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如果能告诉学生这样朗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那就更到位些。如果再能告诉学生自己朗读时是把感情也融合到读物中去的,那就更加符合现在朗读教学的要求了。
因此,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科学背诵。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师不仅范读,必要时还要领读;学生要有集体朗读,还要有个别朗读;可以读全篇,也可以读某几段或某一段,还可读某几句甚至某一句。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朗读,直到读熟,熟到提出某一段或某一句,就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古人所谓“烂熟于心”就是这样的境界。
(一)学前范背,树立信心。在教学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时,因为课文的第一段文字属于逻辑推理,从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学生理解的难度颇大;另外,句子较长,用词变化不多但意思变化很大,难以把握。笔者开导学生:老师喜欢挑战有难度的课文,且让老师先行背诵给大家听,有疏漏的地方学生给老师指正。等到全文背完,学生无不叹服,笔者趁热打铁,老师之所以用很短的时间记住课文,是因为掌握了背书的秘诀,背功大有长进,现在老师把它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同学,大家还怕背不出吗?畏难情绪渐渐扫除,学习的信心逐渐上扬。
(二)学中导背,指点方法。文言文的背诵指导宜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如在教《核舟记》一文时,对“船头三人”的方位、动作举止,学生不甚理解。笔者想到直观再现的方法,搬过一把椅子,请上三个男生,一人扮东坡,一人扮鲁直,一人扮佛印。因为东坡和鲁直“共阅一手卷”,所以就让他们带了本语文课本,一切都是现场安排,也没刻意准备。三个同学在台上,还得先听从台下同学的调度:某同学,你应该坐那边。某同学,你的手应该持书的“卷端”……学生对应着书上的文字,不断地调整,等到台上的同学动作神态都到位了,课文其实也就记住了。在认真的指点下,在轻松的表演中,在再现的情境里,完成了背诵的指导。对于更多的篇目,一般都可以采用关键词语提示的方法。
(三)学后演习,体悟情怀。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文字。叙事的转折有致,其实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孤单清寂。写景的空灵笔触,正是对作者诗意灵魂失意心境的扫描。而问月问竹柏的浩长声息则显得空旷苍凉,穿越时空,投下一轮孤独的月影。在古筝清越激扬的弦音中,笔者和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吟诵课文,一次又一次地体悟作者寓悲凉于旷达之中,实则更为惨痛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