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村初中文言课堂活起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ybgt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在精髓,从“诗三百”到先秦诸子散文,每一篇每一节无不闪耀这先哲在精神光芒。然而生活在科技相对发达的现代的我们特别是学生对于先哲的那些精美的文辞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这一点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更为艰难。所以农村学生特别害怕学习古文、害怕文言词汇的理解、积累。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学生基础比较差,初中所选的古文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有写人记事的,有写景抒情的,有托物言志的等各类散文、小品文。这些文章文辞或凝练或精美或平实。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拦路虎。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在迈进学校大门之前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古代文学,所以学生的整体水平比较差,每一年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都被家长送到城里的学校去了,在那里有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所以留下的学生的基础属于中等生和中下等。其二:农村学生视野比较狭窄,见的世面少了,又缺乏直观的思维素材。以前有好几届学生写家乡的景观,有学生写了清镇的“三角花园”,在孩子们的作品中这里是一个花团锦簇的公园,老师看了既高兴又心酸。为啥?因为孩子们连城里都没去过,前一段时间几个同事聊天,一个初三的学生连隔壁乡镇——站街都没去过,老师周末把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带孩子到城里玩了一天,也算是尽自己的一点力量留给孩子一段回忆吧!其三:传统的教育模式,老师包场让整堂课比较乏味,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个心理困难,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去接触、亲近古代文学。需要我們在教学实践中寻找一些方法去尝试让孩子们愉快自主的学习。
  一、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初中阶段所选的众多文章将其分门别类,采用不同的手段与学科整合方式。如山水美文,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选取相应的图片让学生对景观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样对于文章的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可以更有效了。当然并非只是单纯的图片投影。这就要求教师在图片的选取上要多花心思和精力了。我在上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一文的时候,考虑到农村孩子见的世面不多的现状,决定不采用传统的教师对重点字词的讲解和让学生逐句翻译的方法,我精心选取七张与课文内容大致吻合的山水图片,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描绘图片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写下三两句话,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语言尽量优美,然后让小组进行讨论推选出最好的语句进行展示交流,完成后让学生读课文,看看他们的局长描写最贴切的是哪些。这样一方面能给学生视觉冲击,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生工,又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让理解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一举多得,更主要的是学生不再觉得文章描绘的山水风光永远停留在他们自己想象空间中,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那样遥不可及。每一张图片投影出来的时候,学生的每一个“哇”的背后都有一颗小激动的心啊!那颗心不正在课本上“复苏”吗。
  二、让课堂上下活起来
  我们有时难免会犯这样的错误,课堂上学生听的是教师的一连串的演讲,尽管你已经使尽浑身解数,如同一个演说家那样在课堂上发表精彩的演讲,但是学生久而久之还是会精神疲乏,甚至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提问犹如石沉大海,不会激起一层涟漪。最初,我也和大家一样感到十分气愤,似乎觉得学生不尊重老师,但是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是谁埋葬了我们的课堂,是我们自己。我们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所以一些记事的作品可以交给孩子们去完成。如《石壕吏》《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等作品让学生自己排练课本剧,这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同时还有学生自己的一些小创作,尽管他们的演技并不精湛,但他们所塑造的形象能深深的打动同学们和自己。2010年我上九年级语文,我们班排练的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学生氛围三个组自己排练后进行PK大赛,我们班李艳反串的唐雎一样的正气凌然,杨吕将秦王的阴险狡诈表现得淋漓尽致博得阵阵喝彩。表演并不是结束,最后我们一样评选最佳演员,让获奖者发表感言也过了一回明星瘾。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所扮演的角色中如何把握人物的心理,这样一来人物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更有深度了。这样在整堂课的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一个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的课堂上下都能活起来这样还怕课堂氛围不会活吗?
  心活,行活,我们的课堂就能其乐融融!
其他文献
乡镇小学生创新品格的培养是一个立体化的工程,主要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创建鼓励创新的学校核心价值观  根据广大专家、学者对文化的研究,学校文化的根本可以归结为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学校文化理念所引领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则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否直指创新精神,决定了这所学校在一系列工作中是否能否贯彻培养乡镇小学生创新精神的理念。在明确了以培养学生创新
期刊
兴趣对于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很容易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例如,读书、踢足球、听音乐等。但是,对于学校系统性的学习产生兴趣的却不多。现在的教师往往慨叹,现在的学生读书的兴趣和劲头不如过去,这是什么原因呢?  读书、踢足球和听音乐,人们是为了解决自身生活或工作中的需要而去获得一定知识或者是娱乐等目的,人们做这些事情没有太大的压力,并且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因此容易产
期刊
周国平先生在《假如我是语文教师》一文中指出:“假如我是语文教师,我只让学生做两件事,一件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另一件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周先生的想法虽然绝对了些,有点理想主义,但养成读和写的习惯,是把准了语文教学的脉的,尤其是写日记的做法是应该值得大力提倡的。  小学日记作文教学,完全可以落实说写表达和听读吸收这两个维度的基本训练,培养语言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
期刊
曾不止一次地听闻学生高考后将所有的书付之一炬,这其中也包括了语文书,这至少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已然失去了对语文的热爱。语文对于他们而言,无非就是为了高考分数而不得不逼迫自己学习的一门学科,从实用性看,语文的地位远低于数学与英语。由于分数就像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现实,学生不知不觉中,就与语文建立起了包办婚姻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学生应该与语文建立起恋爱的关系,不是说恋爱就不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恋爱更在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难发现,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是互促并进的。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自然需要教师准确的理解、诚心的接受和热情的投入;但同时,这场教育变革又引发了教师理念的转变,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与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时代。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社会需求对教师的评价提出了新标准
期刊
高三,让学生深感“试卷狂云漫天舞”,为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做试卷、讲试卷成了课堂的主旋律,目的是以考带教、以考促教、以考补教。考试只是测量学生一定阶段的学习暂时状况,因而更重要的是考后的讲评,评讲课实际上是一种延伸了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复习课。通过试卷讲评,则可以大大促进师生对教学和学习行为及方法的反思,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次升华。  试卷讲评应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加油站,语文备考有
期刊
2017年江苏高考成绩已然揭晓,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2017届高复年级学生的语文高考成绩和2016年高考成绩比,校均分增长15分,进步最大的一名学生语文增长了38分。  高复一年,语文教学的增分点在何处?其实,最大的增分点恰恰在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头痛的作文和阅读!高复,应该这样教作文!  可以说,在作文教学方面有四大法宝:阅读课、时评课、限时写作与微写作结合、面批。要用一年的时间将这些切实落实
期刊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虚词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的作用。虚词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就古汉语而言,虚词数量更是有限,它们是:而、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全部在内,一共18个。然而,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却非同小可,增一字,少一字,效果都相差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文章主题突出,再现人
期刊
古代诗歌阅读的讲评课,只要能够有效变式,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注]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1)本诗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①这首诗写一位女子摘下庭院里树上的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或“心上人”,但路远又做不到
期刊
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历来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让所有同学都能参与课堂,都能畅所欲言,从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听话、说话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课堂的高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趣”在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口语交际教学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听话、说话能力,这就需要调动学生感官和心理机能协调的统一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