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问敞篷车的历史有多久远,答案其实就在现世公认的“全球第一辆汽车”Benz Patent-Motorwagen身上,而它毫无疑问是一部由敞篷马车改造而成的敞篷车,换言之,作为当代汽车的鼻祖,敞篷车是从敞篷马车进化而来的。
事实上,在Benz Patent-Motorwagen诞生的19世纪末,马车挂载的Carriage早已发展成庞大而又完善的家族,其中既有Coupe、Coach等车顶固定的类型,也有Cabriolet、Spider Phaeton以及Wagonette等车篷可活动的版本。但历史偏就让Carl Benz选用敞篷马车来搭载他的单缸汽油发动机,于是,敞篷车便先行面世。
更为巧合的是,与Benz Patent-Motorwagen同时代的其他汽车“先驱”也多采用敞篷式车身设计,以至于早期的汽车普遍没有标准配置的车顶,也不设侧窗甚至挡风玻璃,倒是跟当代部分敞篷车一样没有B柱。不过,这番场面很快便发生逆转。
进入20世纪初,随着驾车出游活动的兴起,用户对于车厢私密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也应声上涨。为此,厂商特意“请回”敞篷马车的折叠车篷,并将其列为标准配置,进而又推出不可折叠的固定式车顶,更有少数制造商推出可供客户选装的封闭式定制车厢。
但由于当年还是人畜混行的嘈杂路况,因此在市场上反倒是稀缺的封闭式车厢更受青睐。也正因为如此,等到钢材开始在欧美国家普及时,封闭式车厢便迅速取代敞篷车身成为新的主流配置。据统计,到1920年,美国汽车市场上已有90%的车辆采用封闭式车厢,而在1910年,同类车型还仅占10%的市场份额。
顺便一提,自从多种车身类型进入市场后,汽车的种类便日益增多。人们为便于区分,就从马车轿厢的名称那儿汲取灵感,来命名车身结构相似的车型。例如:从轿子Sedan chair和封闭式马车轿厢Saloon处借来“Sedan”和“Saloon”两个单词去称呼采用硬顶车身的四门轿车;而Convertible这边,则在Spider、Spyder与Cabriolet之外,又引入“Roadster”等新词来定义诸如双座运动型敞篷车之类的新生车型。只不过,后世车厂并未100%恪守最初的定义,反而又创造出“Speedster”等新名称。譬如保时捷就曾用“boxer”与“roadster”合成新词“Boxster”来命名旗下的入门级双座敞篷跑车。
尽管自硬顶车逆袭后,敞篷车已不再占据主流市场上的C位,但相关厂商并未就此放弃,反而在收纳方式、车身样式、安全技术,以及人体机工程等多方面持续推进敞篷车的进化。
在收纳方式上,Plymouth于1939年率先在美国推出配备电机伺服式自动折叠软顶的敞篷车,而Lancia和Peugeot则不约而同地在1934年量产上市可手动折叠硬顶的敞篷车。至于电动折叠的硬顶敞篷,虽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装到概念车或量产样车上,但均受制于成本等因素而未能实现批量发售。直至1989年才在Toyota限量发行的Soarer 3.0 GT Aero Cabin身上见到现代化的电动折叠硬顶,但也仅是折叠收纳车顶与后风挡而已。真正当代意义上的电动折叠硬顶敞篷车要等到上世纪90年代才会正式登场,而打先锋的,便是Mitsubishi GTO Spyder跟Mercedes-Benz SLK。之后,2006年上市的Volkswagen EOS又凭借包含半景式天窗的多片式电动折叠硬顶再次抬高电动硬顶敞篷的技术天花板……
与此同时,软顶敞篷车也在不断改进顶篷的构成和用料。在上世纪40年代,软质车篷已由二战前的纯棉帆布变成色彩丰富的各种布基织物,而到20世纪50年代,则已用上与乳胶或者橡胶材料相结合的织物。如今,主流的软质车篷普遍由多层材料复合而成,比如顶层可能是PVC聚氯乙烯,往下则依次为丙烯酸纤维、纯棉织物等材料,内部还可再增添隔音层。此外,折叠框架的铰链也逐渐从外露变成隐藏,而折叠时间却日益缩减,并且整个折叠车篷总成也变得愈发紧凑。
也正是得益于敞篷结构的进化,如今汽车厂商能比数十年前更加便利地打造敞篷车型。比如奢侈品牌Bentley、Rolls-Royce可以为旗下的相应车型配备极其豪华的大尺寸电动折叠软顶敞篷。而到近些年,甚至连Land Rover家族的跨界车都能推出软顶敞篷版本。
而除技术升级之外,还有厂商选择跳出现有车系,转而创建以敞篷为特色的新车系。就像同样是防滚架外露的半敞篷结构,一般车厂会在整个车系换代时,直接用其他装备或新的车身结构为衍生的敞篷版车型去掉碍眼的固定防滚架,但保时捷却让防滚架融入车辆的整体造型,并就此推出全新的Targa系列敞篷车型,且在每次换代时尽力保留防滚架和“半敞篷”这两大特征,特别是后者。
当然,车厂针对敞篷车的技术升级并不仅限于敞篷结构,还包括敞篷车特有的安全性、舒适性等短板。其中,在安全性方面,敞篷车终于在21世纪迎来“质的飞跃”。例如可以使用粗壯的高强度热成型钢材,应用带支撑的大尺寸侧面安全气帘,以及在车内隐藏防滚架或者加装防倾杆。另外,车身结构工程师借助电脑模拟等先进工具,专门为敞篷车设计出受力更合理的车体框架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于2007年对美国市场上的10款中型敞篷车进行的碰撞测试中,有8款车型对于乘员头部的防护仅得到Marginal(及格)或Poor(差)的成绩,但这10款车型的正面和侧面碰撞测试的整体得分却基本都是Good优秀或Acceptable良好。另外,根据IIHS下属的HLDI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在2020年针对敞篷车与非敞篷车进行的数据分析,敞篷车的人员损伤率和碰撞索赔率均低于其他车型;而即便在碰撞事故与翻车事故中,分别有21%和43%的敞篷车司机因弹出车外而死亡,并且相比其他车型各多出4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但综合所有数据来看,IIHS的统计主管Eric Teoh认为,目前没有证据可证明敞篷车比其他车型更危险。
至于舒适性,这对敞篷车来说确实是一大难题。毕竟,当初敞篷式车身正是因为在舒适性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才会把市场C位拱手相让给封闭式车厢。好在,进入21世纪后,车厂已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来处理这一顽疾。
只是,相关车厂眼下要为敞篷车解决的早已不是遮风挡雨这类初级问题,而是要在敞篷状态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优化用车体验,甚至需要应对恶劣的气象环境。幸运的是,各大厂商特别擅长互相学习,从而让诸多解决方案在数年内便得到普及,并快速推进相应的迭代优化。比如架设头枕暖风系统,以便乘员在低温天气下也能适意地驾驶敞开车篷的车辆;也有些车型会引入主动降噪系统,可有效改善敞篷状态下车厢内的噪音;更有不少车型在座舱内外精心布置多块或可动或固定的导流板,以免气流在车内造成扰人的风噪……而在此番操作之后,目前至少豪华品牌敞篷车的舒适性已可媲美同款车型的硬顶版本。
但即便相关厂商如此努力地改良敞篷车,但其在车身结构上的根本缺陷依旧难以克服,以至于跟规格相当的其他车型相比,敞篷车在静谧性、安全性等传统短板上总是差口气。不仅如此,厂商为满足愈发严苛的环保、安全等强制性指标而不得不成倍地提升研发成本,从而导致敞篷车背离初心,迅速远离平民消费群体,并在客观上使敞篷车退缩到相对小众的精品路线上。更糟糕的是,厂商已经发现,要想赋予车内成员驭风驰骋的快感,不必打造复杂的敞篷系统,只需把天窗开得更大就行。实际上,上到梅赛德斯-奔驰,下到标致,均已推出配备大尺寸天窗的车型,并凭此捕获部分原本以敞篷车为目标的购车客户。
长此以往,敞篷车很有可能重演一百多年前的悲剧。幸而,相关厂商当下尚未放弃敞篷车,仍在积极地为其续命,至少目前还无需为生存发愁。只是,未来的前景着实不容乐觀。
其实,敞篷车在未来不仅要解决困扰自身已久的顽疾,还得面对新的难题:众所周知,汽车电气化已是大势所趋,敞篷车当然也逃不掉被“插电”的命运。但对于敞篷车,尤其是硬顶敞篷车来说,要想安全地搭载大容量电池以及整套电驱动系统难度相当大。因为折叠的敞篷系统本身已占据不小的空间,再刨去行李空间,留给电池以及电动机的空间实在有限。更别提还得兼顾电气安全等诸多令工程师头疼的问题。事实上,现在已经量产的几款纯电动敞篷车多是像Fiat 500 Cabriolet或者smart EQfortwo这类小型车,更大尺寸的车型目前还处于概念车阶段。
讲真,万一敞篷车在电气时代不能继续扎根在各种主流车型的族谱里头,则必将彻底沦为小众车型,甚至只剩下限量版和概念车还会保留敞篷设计。还好,敞篷车从19世纪末生存至今已积累起相当深厚的底蕴与情怀,无论厂商还是消费者都不会轻易放弃它。因此有理由相信,敞篷车还将在一线市场活跃相当长的时间。
可拆卸敞篷
所谓“可拆卸敞篷”,是指敞篷车的车篷无法折叠纳入车身之内,只能整体拆卸或安装。在电动折叠敞篷流行前,硬顶敞篷车以及配备一体成型式软质顶篷的车型多会采用此类敞篷形式。不过,今日可拆卸敞篷并未绝迹,仍有少数车型在用。
可折叠部分软顶敞篷
有些车型由于车身刚性的原因,不提供顶篷完全打开,只是车顶换成可折叠布顶,有些车型可以连后风挡一并敞开。这种敞篷形式多为微型车采用。
可折叠软顶敞篷
当前主流敞篷形式之一。由布料、混合织物、乳胶、聚氯乙烯等相对柔软,并且有一定弹性的材料构成的车篷,可以手动或电动方式折叠收入车厢内。
后排敞篷
这也是一种从马车演变过来的敞篷形式。前排驾驶室为硬顶且与后排通过隔板隔离,只有后排乘客可以享受敞篷。运用在汽车上,最早是作为检阅车存在。现在还在使用这种敞篷形式的厂商基本上只有梅赛德斯-迈巴赫了。
可折叠硬顶敞篷
当前主流敞篷形式之一。车篷采用与车身主要部件一致或相似的“硬质”材料,但车篷本身可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以整体翻折或多段折叠的形式收入车厢内。
无车篷
没有侧窗、B柱以及整个车篷的敞篷形式其实是最为经典的,但同时也是最不适应当代用车需求的——否则当年也不会被冷落。现在则多见于赛车、概念车或者限量版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