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调查中,我发现了我们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教材钻研得不够深入,教学设计过于简单,程式化、模式化的现象较为严重。二是目标意识不强,随意性大,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意识淡薄,完成也好,没完成也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三是有些老师虽然也预设了一些教学步骤,但是老师设计过于严谨,必须按老师的预设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师指哪儿学生打哪儿。四是应试心理太严重,师生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答题技巧,这种问题必须这么答,有的还出现了答题公式,忽略了学生主观体验。五是课堂太浮躁,有的老师为了追求创新,在课堂上运用了许多时尚的教学技巧,刻意追求新奇,刻意追求合作探究及“讨论”的热闹,而对语文学科的本位却漠然处之;有些语文教师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以合作探究为幌子,把语文课搞得五花八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是落到学生本身,比以前好玩但并没有起到实质的效果。当前的语文教学,仍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语文教学的实际,针对阅读教学我们尝试了很多阅读教学的模式,其中“学生提问四步阅读”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学生提问四步阅读法”遵循的理论和原则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践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依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实际,以《教育学》和《高中学生心理学》为辅助方法。我校在遵循以上这些理论基础的同时,还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如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交互性原则以及开放性原则。
  二、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和基本方法
  就这种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学生为主体以读为基本方法的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核心是改教师设计问题为学生自主提问。基本方法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每个步骤要做的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每个步骤阅读目标。接着学生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必要时分小组讨论、研究。全班同学可以切磋问难,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师生评价,从而提高阅读效能。最后教师答疑加以启发引导,交流评价,提出有见解有创新的问题,反馈阅读质量,教师表扬有创新有思想内涵的同学。
  三、对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一)语文教师的要求:1.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素养要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上,不光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较高的随机应变和解决偶发问题的能力,同时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都要比别人高。2.在教学观念上,坚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学习实践的主体,由“学”定“教”:把阅读质疑、交流、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3.在教学目标上,能认真分析教材中知识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生活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4.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始终是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欲望是调节教学进程的依据。5.在教学关系上,营造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师生平等互助的关系。6.在教学评价上,坚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探究学习的评价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二)对学生的要求:1.愿学愿问;2.乐学乐问;3.会学会问;4.善学善问;5.大胆求新大胆发问。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善于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力,完成知识的延伸并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学生提问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及步骤
  运用各种方法引入课题让学生有了阅读的欲望后,开始阅读,学生明确阅读总要求:静心独立阅读,边读边做眉批,或者记下自己见解、困惑、问题,必要时才开展讨论或向老师提问。第一步,初读,学生读一遍(朗读或者默读)文本,学生要做的事是读准字音词义,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以知识识记、积累为重点。第二步,再读,读第二遍文本(朗读或者默读),学生要做的事是理解文本主要内容,梳理文章思路。内容要求:涉及对象(人物主次及关系)、事件、特征(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对象特征所体现的普遍意义或作者写作的意图)。内容方面能力要求:准确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事件的概述能力(人物 行为 结果);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式方面,涉及段落、层次及关系。知识要求:懂得关键词、中心句;了解层次结构的几种关系(总分、并列、连贯、对照)。语言方面能力要求:准确把握关键词、中心句的能力;概括语意的能力;分析层次结构关系的能力。第三步,细读(朗读或者默读),学生要做的事是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也就是赏析喜欢的句子,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例如表层义、语境义及作用分析。有创新或者困惑时可以和同学老师交流。能力要求:能赏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适当的时候仿写或者创新作文。第四步,精读(朗读或者默读),学生要做的事是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挖掘文本的主旨,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者看法,对于文章中心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学生独立提出自己认为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可以是自己的新发现,也可以是自己的创新观点,学生提问题是精读的精髓(学生可以提问题考学生也可以提问题询问老师)。学生还可以说说自己阅读文本的启示、感想,结合现实生活发现现实中的问题。适当的时候可以师生讨论交流。能力要求: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
  学生提问阅读模式是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的一大突破。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锻炼学生思维。能提出含金量比较高的问题的学生肯定对文本的解读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了。这样一来,一篇看似平淡无奇的文章会在学生的创新思考和挖掘下荡起一层一层涟漪。
  《荷花淀》中有这样一段情景描写: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呢?”
  “睡了。”“小华哩?”
  “和爷爷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这段对话看起来不过是一般的家常对话,但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让我倍感吃惊:妻子为什么总对“他们几个”特别关注?为什么水生的脸有些涨红,说话有些气喘?妻子从丈夫的神情举止中预感了什么?看看这些问题,你不难发现这些正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这是阅读教学的闪光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成理论的,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是必修一中的两篇文言文,大多数教师教学这两文时,注重字词巩固和各自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很少将两者合起来一同教学的。一次兴之所至,笔者试着将两文作为同是贬谪期游记散文加以比较阅读,则有了意外的收获。  柳宗元、苏轼名属唐宋八大家,在散文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两人都曾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顺利地踏上仕途希望能大有作为,济世泽民,却都不幸地卷入党争,被一贬再贬至偏僻荒蛮之
古代诗歌阅读,在语文教学和高考试题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浓缩。因此高考卷中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习此类知识,在浩瀚的诗歌海洋中遨游之余,还要用自己的头脑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一定的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下面就针对高三专题复习谈一下个人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衣服
【摘 要】在莫言的小说叙述中,语言的超常搭配使语言幽默而生动、形象,正是这种语言搭配方式,将高密东北那种豪爽与朴素尽现无遗,往往让人在大笑之后又拍案叫绝,显示了作家深厚的语言功力与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莫言 小说 语言 搭配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莫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其《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作品均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其决定于
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诉诸观众感官体验的艺术形式,是动态的、立体的、综合的,集多种艺术因素为一体。单从语言角度论道,戏剧不能直接与剧本画等号,剧本是纯粹的文本语言艺术,呈现的是静悄悄的语言,它只是演员表演的脚本,离戏剧语言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什么这样说呢?同是剧本,造诣精深的表演艺术家会“化腐朽为神奇”,蹩脚的表演者只能“化神奇为腐朽”,因此,脱离了演员的表演素养,戏剧语言就无从谈及。演员是戏剧表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指出要“加强积累,感悟运用”。从积累来说,诗歌教学要让学生理解和准确背诵名篇,进行名句的积累,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感悟;而感悟是积累和运用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运用则建立在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之上,成为诗歌教学的最高层次和目标。  如何达到以上表现性目标,这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从文本阅读的角度而言,诗歌教学要从推敲关键词句、深度挖掘思想、拓展内容几方面
在高三语文复习中,文学类文本因理解有难度,占分比重大而成为多数考生比较畏惧的题型。面对漫无边际的试卷如何进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训练也是高三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题海战术早已失效,找思路找规律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披其文才能入其情,遵其路才能识其真;同时重视答题习惯的培养,通过题型的归类,对答案的分析,发现解题规律,那么,短时间内提高阅读成绩并非难事。  一、阅读习
美,是不灭的,因为她是永恒的。  一、美之吾解  本人认为美是可观、可闻、可触、可味、可悟、可人的意象或物象,可获得心身的享受。即“六可”说。  “可”在《庄子·天运》里解析为“适合”,“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可”为适合、适宜、适应、适可、适中、适当等。故选择了《庄子》中的解析。  二、美之吾读  (一)“可观”者为适视也,为视觉享受观,谛视也。——《说文》。  《国语·周语下》:“夫乐不过以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编排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但是长期以来它却是语文教学中的棘手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冻土坚冰。  一﹑透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科学理解﹑准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这样的描述:“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美国
一、云锦裁剪遭遇困惑  《论语》是一方多么端庄秀美而富于韵味的云锦啊!观之,你会赞叹《论语》的变幻无穷,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华彩与光泽,一如孔子的百技绕身;触之,你会惊叹《论语》的温厚平滑,丝丝纹理细致而清晰,一如孔子的纯粹灵魂;嗅之,你更会深深陶醉于《论语》的醇而不腻,不霸道不冲撞却深深浅浅萦绕心头,一如孔子的良言暖春。所以,面对《论语》选修课程,内心喜忧参半。喜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从
拜读了刘国正先生的《论文》诗,刘先生从文章有法、习法要精、思想感情的积累、勇于创新等方面对文章写法作了论述,见解可谓精要得当,读后总结自己的教学,对刘先生的见解深有同感,觉得要培养出写作水平高的学生来,应做到:身体力行、培养习惯、教给方法、鼓励创造,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来。  一、教师身体力行写作  作家朱自清说过:“写作是基础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不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