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工作笔记在护士成长中的作用。
方法:笔记内容、格式不限、不得抄袭。由上级护士定期检查、点评,每月进行一次笔记交流。
结果:通过撰写笔记,护士的专业理论考核、带教老师评价、医生评价、自我评价都有明显提高。
结论:撰写护理工作笔记可以让护士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学互长,搞好人际关系,提高职业成就感,促进护士的成长。
关键词:工作笔记记录讨论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58-0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几乎每一天都会碰到很多问题,例如临床中突然遇到从未或很少进行的某项护理操作,家属或产妇咨询的某个问题等等。虽然很多可能都是小问题,只需通过询问各位老师、同事,便很容易将那个问题点解决,可是这个问题点所涉及的其它问题却并未得到系统的、确切的回答,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点在当时可或许明白了、知晓了,可是一天后呢,是否会觉得略显模糊?一个星期后呢,是否又会觉得难以确切想起?那么一个月乃至一年后呢,是否一切均烟消云散,早已回归原始?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工作笔记。
1材料
普通笔记本俩本。
2方法
2.1临床工作中,有了工作笔记就不一样了。每人随身携带一笔记本,就可以将平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答案随时记下。如果当时不能通过询问解决或者解决的并不完善的,则可以趁热打铁,立即通过书本的查询、上班人员的讨论解决,若当时没有时间,则可以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若仍不能系统、完善解决的,则可以用红笔画个醒目的圈(可起到一个提醒、刺激的作用),回去后通过更多书籍、资料或者网络进行系统查询。到第二天,便又可以趁午休时间再次讨论。如此,既深刻记忆,又完整答案。
2.2还需有一本工作笔记用于整理、归类。例如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小整理,每个月份进行一次大整理。整理、归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更加深刻的学习总结,它让我们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更加系统化、完整化。
2.3工作笔记除了建立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档案”外,还可以往外延伸。在科室每个月的疾病查房、出院病历讨论时,可以将工作笔记呈上,每人轮流介绍自己的“问题档案”,然后整个科室一起学习、讨论,并在讨论、交流中,不仅使每个人的问提得到更系统、更完善、更深刻的解决,又使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得到更多、更全面的提高。
2.4光有查询讨论、记录整理还不够,还应经常温故而知新。每一次温故时,可以将自己相对生疏的问题做上一个记号,当再次温故时,着重温习,并对该次相对生疏的问题再次做上记号。由此,问题的生疏性将越来越少,而知识、经验的积累将越来越多,越来越能够灵活、有效的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去。
3小结
记得以前在校时,老师时常念叨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的论调,虽说老掉牙吧,却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他鼓励我们每人备一笔记本,将不懂的问题记下,及时询问查询、及时整理记录,并经常温故而知新。如今,虽已工作,这样的道理依旧适合,这样的习惯依旧有益。随身携带一本工作笔记,不放过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询问查询、整理记录,并及时温故而知新,同时,灵活的与临床护理有机结合,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临床护理——学习总结——临床护理。
方法:笔记内容、格式不限、不得抄袭。由上级护士定期检查、点评,每月进行一次笔记交流。
结果:通过撰写笔记,护士的专业理论考核、带教老师评价、医生评价、自我评价都有明显提高。
结论:撰写护理工作笔记可以让护士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学互长,搞好人际关系,提高职业成就感,促进护士的成长。
关键词:工作笔记记录讨论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58-0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几乎每一天都会碰到很多问题,例如临床中突然遇到从未或很少进行的某项护理操作,家属或产妇咨询的某个问题等等。虽然很多可能都是小问题,只需通过询问各位老师、同事,便很容易将那个问题点解决,可是这个问题点所涉及的其它问题却并未得到系统的、确切的回答,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点在当时可或许明白了、知晓了,可是一天后呢,是否会觉得略显模糊?一个星期后呢,是否又会觉得难以确切想起?那么一个月乃至一年后呢,是否一切均烟消云散,早已回归原始?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工作笔记。
1材料
普通笔记本俩本。
2方法
2.1临床工作中,有了工作笔记就不一样了。每人随身携带一笔记本,就可以将平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答案随时记下。如果当时不能通过询问解决或者解决的并不完善的,则可以趁热打铁,立即通过书本的查询、上班人员的讨论解决,若当时没有时间,则可以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若仍不能系统、完善解决的,则可以用红笔画个醒目的圈(可起到一个提醒、刺激的作用),回去后通过更多书籍、资料或者网络进行系统查询。到第二天,便又可以趁午休时间再次讨论。如此,既深刻记忆,又完整答案。
2.2还需有一本工作笔记用于整理、归类。例如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小整理,每个月份进行一次大整理。整理、归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更加深刻的学习总结,它让我们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更加系统化、完整化。
2.3工作笔记除了建立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档案”外,还可以往外延伸。在科室每个月的疾病查房、出院病历讨论时,可以将工作笔记呈上,每人轮流介绍自己的“问题档案”,然后整个科室一起学习、讨论,并在讨论、交流中,不仅使每个人的问提得到更系统、更完善、更深刻的解决,又使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得到更多、更全面的提高。
2.4光有查询讨论、记录整理还不够,还应经常温故而知新。每一次温故时,可以将自己相对生疏的问题做上一个记号,当再次温故时,着重温习,并对该次相对生疏的问题再次做上记号。由此,问题的生疏性将越来越少,而知识、经验的积累将越来越多,越来越能够灵活、有效的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去。
3小结
记得以前在校时,老师时常念叨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的论调,虽说老掉牙吧,却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他鼓励我们每人备一笔记本,将不懂的问题记下,及时询问查询、及时整理记录,并经常温故而知新。如今,虽已工作,这样的道理依旧适合,这样的习惯依旧有益。随身携带一本工作笔记,不放过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询问查询、整理记录,并及时温故而知新,同时,灵活的与临床护理有机结合,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临床护理——学习总结——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