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日本经济财政白书述评

来源 :日本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经济景气长期化的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自2002年初开始进入景气恢复局面。2002年在前年度负增长基础上,实现 了0.8%的CDP增长,2003年再次增长2.0%,2004年达到1.9%。目前进入景气增长的第 四个年头。此次经济景气特征为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消费和企业投资支撑了经济增长,二是 政府支出得到了抑制,三是失业率下降已成定势。
  关于日本经济景气状况,白书指出,2004年由于IT产业的全球不景气,上半年和下半 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上半年受国内消费、投资等民间需求及外需的正面影响,年率达到 4%,而下半年的外需和民间需求均出现了负增长,致使年增长率仅为1.9%。
  
  1.2005年以来日本经济景气状况及其原因:
  进入2005年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从徘徊到起步的迹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部门的支出增加,民间消费的贡献度提高。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日本出 现连续7年工资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2001-2003年间失业率超过5%,收入环境 极为恶化。尽管如此,个人消费还是强力地支撑了日本经济的增长,这意味着GDP增长与 家庭消费的关系并不很明显,即GDP增长缓慢,但消费降低的幅度不大,这种现象被称为消 费的棘轮效应。消费棘轮效应的出现是由于尽管消费者收入降低但还是要维持一定的消费 水平,另外,由于家庭消费的一半以上是旅行、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这些消费受收入变动的 影。向并不是很大。加拿大也出现了类似的收入增长缓慢而消费水平基本持平的现象。
  第二,企业部门经营改善,设备投资持续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企业结构调整已 见成效,经营改善和设备投资增加支撑了日本经济的增长。企业改善主要表现为收益率的 提高,2004年销售利润率达到5.6%,超过了泡沫经济时期的最高值,成为1974年以来的最 高值,此前也已经出现了连续三年的利润增加局面。从企业的储蓄投资关系看,非金融法人 企业在2001年就出现了储蓄超过投资现象,由于这些企业提前返还贷款或控制投资,2003 年超额储蓄达到CDP的3%。日本企业经营体制的改善表现为过剩就业、过剩设备、过剩 债务问题的解决。过剩就业现象在2004年末基本解除,根据日本银行进行的《全国企业短 期经济观测调查》,2005年第二季度的就业过剩感趋于0。过剩投资也在进入2005年后降 至很低水平,过剩债务伴随企业运用自有资本偿还借款或减少贷款等行为得到改善,金融机 构不良债权问题也得到缓解,2005年一季度不良债权比率降至2.93%。
  民间设备投资出现了2年连续增长,2004年比上年度增长5%。根据2005年6月日本 银行短期观测的调查,2005年度企业的设备投资计划比上年增长5.4%,是90年代以来最 高的增长率,特别是数字家电带动电器机械和海外汽车需求看好所带来的一般机械的设备 投资增长迅速。根据日本内阁府进行的企业行动问卷调查(2005年),未来3年全行业的设 备投资计划年增长将达4.7%,这是1996年的5%以来的最高值。而根据同一调查证实,如 果企业预期增长1%,则设备投资将提高1.7%。
  第三,就业环境改善缓慢,而劳动分配率居高不下。由于日本长期以来过剩就业问题的 存在,致使在经济恢复时期并没有立即带来就业的增加,一般是在3年的恢复期后才出现就 业增加,而且由于大量增加了临时工等非正规就业人员,工资增长幅度不大。尽管如此,劳 动分配率却保持高位。劳动分配率是指人事费用在企业附加价值中的比重。
  从理论上来说,实际工资的降低会降低劳动分配率,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也可以降低劳动 分配率。而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法人企业统计季报》的统计,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 直处于上升趋势,60年代不足50%,70年代中期达到65%,2000年接近75%。这意味着尽 管出现了经济波动,而实际工资的上升带来劳动分配率保持稳步上升,这也成为支撑经济恢 复的动力之一。
  第四,日本经济景气与IT产业兴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20世纪年代以来,日本半导体 产业的竞争能力出现了很大滑坡,如DRMA(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市场份额在1988-89年 超过世界市场的50%,而2004年降至25%。但在在尖端技术领域,如太阳能电池、数字家 电、半导体、显示器等方面在世界市场上还具有垄断地位。而与美国相比,日本的lT产业 生产受世界市场的影响更大,因为从生产份额来看,日本与信息化关联产业的生产占制造业 的比重达18.5%,而美国的比重仅为7.3%。因此,2004年世界性的IT产业调整也对日本 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
  
  2.日本景气变动中须注意的问题
  第一,原油价格上升与日本经济增长。原油价格从2002年的一桶19.9美元开始上升, 到2005年6月达到54美元。这次石油危机与前两次石油危机相比出现以下特征:一是价 格上升幅度低于前两次,此次价格上涨2.6倍,第一次石油危机上涨3.4倍,第二次石油危 机上涨2.9倍。二是价格上升的时间超过前两次,本次上涨已经超过3年,接近第二次石油 危机的持续时间(1978.12-1982.4),而第一次石油危机持续10个月(1973.10-1974.8)。 三是在前两次石油危机时期出现了供给减少,而这次石油危机没有影响供给曲线。
  关于石油价格上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通过三个方面实现的,一是由于交易条件的恶 化,收入流向产油国家,降低国内需求;二是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成本上升,降低企业收益和 产量;三是物价上升降低可支配收入,抑制消费。而关于具体的影响程度,经济企划厅和内 阁府的估算不同,如果原油价格每上升20%,企划厅根据1982年版世界经济模型计算第一 年GDP将下降0.46%,第二年下降1.24%,内阁府根据2005年版日本经济宏观计量模型 计算第一年将下降0.11%,第二年将下降0.14%。而实际上石油价格上升对日本经济的影 响并不显著,是由于交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并不大,仅为0.5%,而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期达 到3%,另外,没有出现物价大幅度上升的局面,成本增加幅度不大。同时此次石油危机的 投机因素更大,是由于2004年世界原油产量比上年增加3.6%,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 日交易量增长却16.4%。随着美国紧缩性金融政策的实施,投机的基础会逐渐薄弱。
  第二,出口降低与日本经济的关系。2004年以来日本出口开始下滑,尤其对中国和其 他亚洲国家的出口下滑严重。中国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已经成为世界IT相关产品的生产基 地,随着世界性IT产业的调整,对半导体等电子产品部件的需求减少,因此带来日本的出 口减少,数字家电等面向美国市场的出口业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下降。关于面向中国出口 的下降,白书分析了以下三个因素。一是中国政府为抑制景气过热而采取的抑制投资政策, 影响了来自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及计算机零部件的进口。二是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了自给能力 和出口能力,如中国在钢铁出口数量上已经成为纯出口国,影响了在亚洲其他国家的日本出 口。三是中国的日系企业的当地采购比率在不断提高,根据2004年《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 查》,2003年在华日资企业的当地采购率达到51.3%。
  关于出口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白书指出,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正面 影响还是可以预期的,一是随着美国经济的恢复,面向美国的出口会出现回升,在相对比较 稳定的汽车出口基础上,家电出口将有可能恢复。二是面向中国的出口趋势不很明显,政策 调整或许是一时的,而出口能力上升和当地采购的增加是结构性的问题。三是IT关联产 品的普及率并不太高,随着价格的降低,还会吸引潜在的消费者,扩大世界市场的需求。
  
  3.集中整顿时期向重点强化时期的过渡
  为处理泡沫经济崩溃的后遗症,日本政府将2001-2004年作为集中整顿时期,而将 2005-2006年作为重点强化时期。白书对集中整顿时期的重要措施、成果和重点强化时期 的目标进行了分析。
  第一,集中整顿时期的政策框架。
  集中整顿时期是在2001年IT产业的泡沫崩溃而实施的,当时的失业率持续上升,且人 们的求职欲望降低,有效求人倍数降至0.51倍,企业破产增加,2002年3月,主要银行金融 机构的不良债权总额高达26.8万亿日元,不良债权比率达到8.4%,物价下降,经济陷入通 货紧缩的泥潭。
  在这种状况下,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金融改革中制定了《金融再生计划》 (2002年10月),在加快处理不良债权问题的同时实现产业和金融的一体化改革,结果,稳 定了金融体系,争议颇多的部分存款赔付制度也按计划在2005年4月实施。二是在规制改 革中,日本放松了1000多项规制,截至到2005年春,日本建立了500多个结构改革特区,作 为市场化改革的试点。三是在税制改革中,2003年开始实施旨在刺激经济活力的先行减税 计划,还引进了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减税、简化和降低金融证券税制等措施。四是在财政改 革中,确定到2006年度,一般政府支出占名义GDP的比重不能超过2002年的水准(37. 6%),2005年度实际达到36.2%,另外在发挥地方积极性方面,进行了三位一体的改革,改 革了国家与地方之间国库补助金分配制度,实施了地方交付税的改革。
  第二,集中调整期的效果是明显的。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明显效果,一是人、财、资本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分配效率 提高,宏观经济指标得到改善。二是长期以来的过剩问题得到缓解,价格变动在资源分配中 的影响提高。具体来说:
  1)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发展,出现了长达三年的景气上升局面,消除了通货紧缩现象, 2001年日本银行实施的松金融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实现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长期 利率的稳定,推动了经济增长。
  2)不良债权处理问题实现了预期目标,主要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实现正常化。2002年 第一季度的接近8%,在金融再生计划中,规定主要银行的不良债权到2005年第一季度将 降至2002年的一半,而到2005年第一季度,实际达到2.93%,消除了金融不稳定因素。在 金融再生计划中,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资产核查,金融监督厅连续实施特别检查,将金融 监督厅的检查结果与主要银行的自查结果对比公布,要求银行解释和消除二者之间的差异; 充实自有资本,认可了延迟税金资产,为减少主要银行的持股比率,日本银行采取了股票买 入措施(2002年11月至2004年9月间,共购入2万亿日元);在强化公司控制方面,加强了 外部检查人的职能,对于没有完成经营健全化计划的银行追究其经营责任。
  在处理不良债权问题的同时,进行企业和产业的重组。2003年日本成立产业再生机 构,要求在2005年3月前提交债权买人申请,从相关企业或主银行购入不良债权,在该期限 内实施了41件援助项目。具体做法是产业再生委员会根据企业的经营内容或法律、合同等 方面严格的资产审查,选择有再生可能性的企业进行援助,援助的方式是要求非主银行的金 融机构参与再生计划,提供金融支持,必要时从非主银行金融机构买入债权,购入债权后,再 生机构主持和监督该企业的再生计划及其执行情况,买入的债权等要3年内出手,完成再生 援助项目。
  白书还高度评价了日本的金融再生计划,认为其在处理不良债权问题中发挥了关键作 用,而不是经济景气的作用,不良债权问题的解决也没有带来经济景气的下降,失业率没有 增加。对于日本金融机构的问题,白书指出,改善自有资本的构成、提高收益率、强化地方金 融机构的经营实力将是未来最重要的问题。
  3)财政赤字得到明显改善,2002年财政赤字与GDP的比重为5.5%,2004年度降至4. 4%。当然也有改革滞后的领域,地方经济不平衡依然严重,北海道和四国地区发展缓慢。
  3.重点强化时期的课题。
  第一,进一步实现结构改革的目的。结构改革的目的是消除阻碍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 规制或制度,使价格变动成为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重要指标,通过改革,增加国民的选择,提 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和分配效率。
  第二,通过数量调整消除过剩,彻底消除过剩就业、过剩设备和过剩债务。
  第三,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而彻底消除通货紧缩的影响至关重要。
  第四,提高企业的供给能力。尤其自1999年开始的连续6年劳动力人口持续降低的条 件下,提高供给能力尤为重要。特别要增强供给要素本身,同时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提高 资源分配效率。
  
  4.财政金融政策的评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中,政府多次采取了扩大支出的经济对 策,而税收却由于经济低迷而增长缓慢,每年不得不靠赤字为生,2005年末,日本的国家和 地方的长期债务余额高达774万亿日元,达到名义GDP的150%,居发达国家之首。90年 代以后日本的财政赤字主要是由于松金融政策和高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费用等的增加,表 现为结构性财政赤字。但在2003年度以来,结构性财政赤字和周期性财政赤字均出现了缩 小现象。
  在金融政政策方面,日本银行为消除通货紧缩现象,自2001年3月以来开始持续执行 量的缓和政策,将货币政策手段由利率改为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提供过度流动性,日本银行 活期存款的目标值一直维持在2004年1月的最高值(30-35万亿日元)。2004年末开始, 金融机构的资金过剩感加强,金融机构的资金申请额低于日本银行计划提供的资金。
  量的缓和政策通过满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实现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另外,从发挥 政策效果的具体路径看,一是存在承诺效果,即政府承诺在没有消除通货紧缩之前不会改变 缓和政策,二是存在资产组合平衡效果,即在金融机构的资产构成中,安全性能高的日本银 行活期存款的比重越大,可以增加相对高风险的贷款或资产,三是存在预期效果,彻底消除 国民对通货紧缩的预期。
  
  5.关于日本经济景气的前景
  目前,既存在日本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也存在景气增长的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主要表 现在世界经济的稳步增长、信息关联产业库存调整的结束和企业收益的恢复及个人消费的 缓慢增加等等。而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原油价格上升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和自律性恢复的可 能性等问题。
  
  二、从政府到民间——政府部门的改革及其课题
  
  日本的政府债务余额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最高水平,伴随少子高龄化的进展,国民的财 政负担会进一步增加。因此,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政府部门职能在减弱,而又会产 生新的行政需求。
  
  1.小政府的目标
  首先,从政府支出和负担方面看政府的大小。从财政规模看,日本在发达国家中属于比 较小的政府。根据OECD的统计,2004年包括国家、地方、社会保障基金在内的一般财政支 出规模占GDP的比重为37%,高于美国的36%,远低于欧盟圈平均41%的水平。从支出的 内容看,日本公共投资等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而防卫、治安等一般公共服务和保健、社会保 障等的支出偏低。日本的国民负担率(税收保险费/国民收入)在2005年度达到36%,如果 考虑到财政赤字也构成将来的国民负担,应该增加9%的财政赤字负担,共计达到45%,这 远远低于法国的68%和瑞典的71%,但高于美国的38%(2002年)。而未来鉴于目前财政 赤字的规模和少子高龄化的现实,在支出和负担方面存在向大政府转变得可能。
  在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中,根据OECD对20国的实证分析可知,各国的高龄者比重 和失业率与政府支出规模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而日本的高龄化的因素影响较大,失业率变 化的影响较小。除上述二者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异的,日本美国的其它因素 的影。向较小,而欧洲国家普遍较高,这意味着政府支出还会受政治体制及其结构的影响,也 受到政府部门刚性的影响。
  其次,从公共规制的角度看政府的大小。政府规制是政府从保证公平竞争、消费者安 全、健康、环境保护、防灾等角度对产业或经济活动设定一定的标准或限制,对参入者资格和 数量、生产价格和数量等实施监管。作为评价规制程度的指标,一般使用规制比重的概念, 即在产业关联表中,受到监管部门的附加价值占该部门附加价值中的比重。根据总务厅的 分析,规制比重在1995年和2000年没有出现太大变化,其中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的规制比 重维持100%,农林水产业的规制比重从20.6%降至19.7%,电力、煤气和自来水的比重始 终维持在76%,通讯广播行业从80%提高到85%。
  从规制变化的趋势看,20世纪90年代至今,撤销了许多调节供求的市场准入规制,电 力通讯等网络部门也实现了价格弹性化。OECD根据成员国政府的问卷调查,公布了制成 品市场规制指标,分别由政府参与、对创业者的障碍、贸易投资的障碍三个因素评价政府规 制的强弱,数字越大规制越强。日本在1998-2003年间,整体规制从1.9降至1.3,向着规 制缓和方向发展。
  关于政府规模的预期,国民普遍认为,在少子高龄化时代,即使不改变政策,年金、医疗、 护理等社会保障支付的负担和规模或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据厚生省的估计,2004年社会保 障的国民负担为78万亿日元,占国民收入的21.5%,2025年将达到155万亿日元,占国民 收入的29.5%。另根据2004年11月日本财政制度审议会的估算,如果考虑到租税负担和 财政赤字等26.5%的负担,国民的潜在负担率将由2004年的40%提高到2025年的56%。
  
  2.从官方向民间委托或转让经营的种种手段
  根据古典的经济理论,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官方提供最佳。但随着环境的变化,民间也 可以提供这些公共物品,实现政府向民间的顺利转让或过渡。
  首先,由于技术进步,在自然垄断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如在需要大规模设备投资 的通讯和电力等领域'通过放松市场准入,可以由民间力量进入,实现竞争。
  其次,外部性的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官方提供的服务也应及时调整。
  最后,在不能通过市场收费的完全公共物品领域和政府必须持续提供服务的领域,也应 该引入民间竞争,通过民间的经验和知识,提高公共物品的效率和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目前,官方向民间转让的手段包括业务委托及PFI、指定管理者制度、所有权的转让、和 社会投资基金等。
  业务委托及PFI是最一般的手段,即委托民间机构提供公共物品服务和设施建设。根 据总务厅的调查,地方公共团体的一般事务和设施运营事务中,外部委托的比重在不断提 高。一般事务包括家庭护理派出机构、一般垃圾回收、办公场所的晚间巡逻、学校用事务、电 话交换业务等。设施运营委托包括幼儿园、诊所、体育馆、公民馆、游泳池、健康中心等。
  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是灵活运用民间资金等的手段,1999年日本制定PFI 法,到2005年5月,该项事业共达197件,主要集中在教育和文化设施行业。
  指定管理者制度是在2003年地方自治体改革中引进的制度,是委托民间管理和运营公 共设施的特殊制度,与以往的制度相比,撤销了对管理者的种种制约,管理者的权限进一步 扩大。如以前公共设施的管理和运营主体必须是公共团体或地方公共团体出资一半以上的 法人,而现在取消了这——规定,管理者可以经过议会审议后制定,这样扩大了管理者的范围。 根据日本总务厅2004年的调查,实施指定管理者制度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医疗社会保障设施 (35.4%)、文教设施(24.5%)、康复运动设施(22.7%)、基础设施(8.8%)、产业振兴设施(8. 8%)。从事管理者的主体分别为公共团体(57.2%)、财团法人(14.4%)、股份公司(10. 7%)、有限公司(2.7%)等。指定管理者选定时一般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根据问卷调查,采用指定管理者制度后,使用者感到满意的占调查人数的40%,认为经 营效率提高占30%。在服务质量方面也得到明显改善。
  所有权转让是民营化的模式,政府将国有企业或活动出售给民间机构,完全由民间承担 公共服务的供给。日本电信电话、铁路和烟草是民营化的实例。关于民营化的效果,在改善 收益和促进民间产业进入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随着官方向民间的业务委托及其转让的进展,公共部门的资金流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公共部门的资金筹措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资金来源和从财政投融资出口的政策 金融等的贷款,还包括各团体发行的财投机构债和作为财投制度组成部分的财投债券。 2004年12月,公共部门资金筹措996万亿日元,其中邮政储蓄占23.8%,简易保险占7. 9%,邮政储蓄是公共部门融资的主要来源。但随着财政投融资的改革邮政储蓄的改革,会 改变传统的偏重官方的资金流动体系,发挥民间资金的重要性。另外,还要彻底改革政策金 融体系,使其发挥辅助民间金融机构的作用。
  
  3.地方财政的改革
  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说,地方公共团体的作用已超过国家的作用,因此,为实现从官方 到地方的过渡,必须要进行地方财政的改革。目前,在地方财政改革中,正在进行的三位一 体的改革改善了国家与地方的关系,在市町村合并改革中,通过行政规模的扩大提高经营效 率。
  根据2003年的统计,可以看出日本国家和地方的关系,在支出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支 出总额的60%是地方政府进行的,地方支出比重最高的顺序依次为教育费(85.4%)、警察、 消防、一般行政费(78.6%)、国土保护和开发费(70.2%)、产业开发费(65.6%)、社会保障费 (58%)。这是进行地方交付税和地方让与税后的结果。
  三位一体改革是指国库补助金改革、税源转移和地方交付税改革。通过改革,提高地方 在一般财源中的比重,充实地方税收,降低对地方交付税的依赖,实现高效率的小政府。
  随着地方分权的进展,地方的事务和权限开始扩大,其中与居民接触密切的市町村的作 用也会不断加强。为提高市町村的自主性,需要强化行政基础,扩大规模和充实职能,适应 少子高龄化所带来的人口减少的需求。1999年日本制定了市町村合并特例法,规定对于在 2005年3月前申请合并的市町村,根据市町村建设规划,所需经费等可以通过发行合并特 例债筹措。此项律法促进了市町村的合并,市町村数由1999年3月的3232个减少到2005 年4月的2395个,包括已经申请合并的市町村,截至2006年4月末,将减少到1822个。市 町村合并或扩大行政规模的理由在于发挥地方公共团体的规模效应。
  
  4.面向小政府目标的课题
  首先是开放公共服务市场。公共服务市场是政府干预性强的、提供主体限定在一定法 人的市场,如医疗、护理、教育、育儿等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与国民的生命、健康、教育机会等 基本生存权利相关的,政府的参与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民间不能参与,民间的参与可以 促进业态竞争,降低服务费用,同时还可以利用民间的智慧体高经营效率,提供多样化的服 务。开放的途径是缓和市场准入和扩大消费者选择空间。目前在医疗和教育领域,为确保 事业的连续性和提高服务质量,没有允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股份公司的进入,但在结构改革 特区内,部分开放了医疗和教育市场。在2004年特区法的部分改革中,准许股份公司经营 医疗服务。
  其次是市场化试点改革。市场化试点是政府和民间平等竞争,充分发挥民间的主动性。 2005年开始进行国家的试点,选定了公共职业稳定所、社会保险厅关联设施和刑法设施三 领域8个项目。具体来说,在公共职业安定所领域,开设生涯交流广场,提供无偿的职业介 绍,援助青年人的就业、职业生涯开发促进中心从事职业训练等等。在社会保险的关连领域 中,开展国民年金保险费的征收、年金电话咨询中心等等。
  
  三、人口变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2007年日本的总人口将开始减少,同时,战后生育高峰被称为团块一代的群体将面临 退休高峰。团块一代不仅人口规模大,还从消费、储蓄、住宅购买、就业等方面对战后日本经 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前日本人口减少的地区占GDP的50%,占国土面积的80%,从地区看,除关东、东 海、近畿的部分地区和冲绳人口还在增加外,其他地区已经进入减少阶段。
  团块一代进入退休期,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首先,团块一代退休后,消费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近年来不同年龄的消费倾向看, 50-60岁的消费倾向比较高,总的情况是年龄越大消费倾向越高。以团块一代为代表的消 费者的基础消费已经转向娱乐、健康消费,从物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高龄者和团块一代的 女性还有强烈的旅行和健康的消费欲望。面对团块一代的相继退休,势必减少占消费额较 大比重的家庭数量,对消费会产生负面影响。但高消费倾向的高龄者还会形成新的消费需 求,如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的增加,对消费起到拉动作用。
  其次,随着高龄化的进展,储蓄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家庭的金融资产组合怎样变化, 对金融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般来说,储蓄率随年龄的变化而呈现M型的特征,40岁 前后达到顶峰,年龄越大储蓄率越低,因此,储蓄率会从2004年的25%降至2010年的 22%。根据日本个人金融资产的投资特征,年龄越大金融资产投资额越大,如60岁以上的 家庭平均持有金融资产2400万元,30岁平均为700万元,大量的个人金融资产是高龄者持 有的,而且年龄越大,持有风险资产的比重越大。
  第三,团块一代的长期在职增加了工资支出,是否抑制了年轻人的就业?他们的退休是 否会增加企业收益?而退休金的增多是否不利于企业收益的增加?日本企业的团块一代占 全部劳动者的13%,在总工资的比重为16%,这一群体的在职对年轻人的就业肯定产生了 影响,而2007年进入退休年龄后,会减少企业的工资支付,对企业收益产生正面效果,但对 年轻人就业不会产生明显效果,因为自90年代以来,日本年轻人失业现象非常严重。但同 时退休金的支付也增大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影响企业收益的增加。
  第四,在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要维持企业及宏观竞争实力,必须要提高创新能力,确保 技术、研究人才的供应,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在人口减少情况下,需要提高生产效率,企业 要通过提高附加价值保持竞争能力,竞争力的源泉是创新,通过创新,完善技术转化体制,储 备和培育创新人才。而服务业创新及效率的提高将是重要的课题。
  (责任编辑:崔巍)
其他文献
摘 要: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媒体,应当承担统合民意、引导舆论与监督政治权利并同其抗衡的双重责任。然而,综观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轨迹,尽管不能否认新闻媒体对民主主义的发展起了某种程度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作为民主主义旗手的新闻媒体,事实上从未真正反映民意,而是仅仅将国民视为“观众”。这不但加剧了政治与民意之间距离的扩大,而且也引发了民主主义的危机。文章以《朝日新闻》社论为中心,对战后日本民主
期刊
内容摘要:自近代至当代,无论是出于客观的现实还是主观的意想,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对中日之间出现的所谓“结盟”总是心怀忧虑与揣测,为此,采取坚决反对和瓦解的政策,对中日关系进行牵制。  关键词:欧美;中日关系;结盟     尽管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本已曲折而复杂,但是,自近代至当代,无论是出于客观的现实还是主观的意想,欧美对中日之间出现的所谓“结盟”总是心怀忧虑与揣测。本文拟就欧美对所谓中日“结盟”
期刊
摘 要:日本部分工时劳动发展当中,差别待遇问题日益突出。在日本社会特殊的雇佣体制下,同工同酬原则一直不被认可,禁止差别待遇缺乏法源依据。2007年《部分工时劳动法》作出重大修正,最大的亮点是有限度的导入了国际劳工组织倡导的均等待遇原则,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劳工给予同工同酬保护。中国非全日制用工发展中差别待遇问题同样突出,日本修法的经验对于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部分工时劳动;差别待遇;部分工时劳
期刊
摘 要:日本古代死刑执行经历了由公开到限制公开的过程,二战之后,日本政府对于死刑案件采取了更为保密的措施,当时日本的死刑制度处于机密状态。2010年8月28日,日本法务省首次向新闻媒体公开死刑执行的刑场,这一做法并没有公开死刑执行的过程,是死刑执行信息适度公开的一大创举。  关键词:死刑执行;过程公开;刑场公开;适度公开  中图分类号:D93/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1月21日至24日,世界经济论坛第50届年会暨达沃斯论坛在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举行。57位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与来自117个国家的政府高官、商界精英、科学家、学者、社会组织负责人、传媒人士一起,围绕“凝聚全球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年会主题展开交流,为世界经济把脈开方,为全球治理建言献策。  中国声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年会,发
期刊
摘 要:活跃在明治末年至大正时期日本文坛之上的女性作家田村俊子,站在日本近代女性写作的源头,通过《女作者》一文淋漓尽致地塑造了一位为写作而殚精竭虑、痛苦煎熬的“女作者”的生动形象。在本论中,笔者通过细读文本,从“写作”与“表演”的时代共性这一新的视角切入,将重点放在“女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其作品的文体特征,并将同时代的文坛、社会背景等纳入视野之中,来探讨“女作者”是如何在男性作家群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期刊
黎 明先生  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其画艺出色、成果丰硕已是有目共睹。透过其笔下一张张国画佳作,观者能感受到作者落笔时饱含的种种情愫:有研究美学的满足、有感恩生活的愉悦、有品味世界的欣喜、有见证历史的坦然等等。九旬人生,八旬从艺,他用画笔为港澳艺术界染上了绚丽而动人的色彩。  赢殊荣 “绘”传奇  1961年,香港大学举行金禧盛典,於陆佑堂特展出多年珍藏的艺术品。在书画方面,校方经过精挑细选,最终选
期刊
何志麟博士  见证了澳门保险业这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同期也通过工作中的点滴积累,筑起一份稳健的事业,更得以参与保险业的世界级盛事並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荣任持旗手。今日,顺应行业腾飞的趋势,他怀着一颗坚韧之心,继续努力奋斗、拓展市场,以踏实而笃定的步伐,迈步一条更加宽阔的事业之路。  迎难而上 寻求发展新域  金融业是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而保险业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该行业
期刊
2020年,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  一场没有硝煙的战爭打响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她,一位平凡而坚定的共产党员  在那紧急而艰难的一刻  挺身而出  无惧门外疫情的阴霾  投入战斗  她用手术不久後虚弱的身体  抵挡疫情之危,支撑起安全之门  疫情不退,守护不止,战斗不息  她用坚定不屈、无所畏惧的信念  去迎接着胜利的曙光  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当家家户户正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喜
期刊
湖北省委追授刘智明“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刘智明,湖北十堰人,1969年1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生前任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刘智明同志始终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经全力抢救无效於2020年2月18日因公殉职,年仅51岁。後湖北省委追授刘智明“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刘智明是武汉市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