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也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及素质的发展,使小学数学的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369
时代在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在变化,教育教学生活化要求随之而来。数学抽象化的知识对学生思维灵活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愈发艰涩难懂。这就要求老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其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内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贴近或者受实际生活启发的内容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是简单的形式结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成长阶段所有过的经历及理解认知能力,教师通过合理的方式让这些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同教学内容联系,或起铺垫作用,或者起解释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生活化学习思维,用数学思维观察生活、发现数学、体会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一方面能够让数学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教学观念生活化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加强生活化元素的渗透,以此来推动数学教学的改革。对此,数学教师应当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本理念。同时,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际生活中,指引他们观察和探究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依据章节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互动。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推动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促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序提升。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1.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导入新知的过程中,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降低知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散思维和理解数学知识,构建完善的数学思维框架,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小丽去商店购买字典和钢笔,买一本字典花费了20元5角钱,买钢笔的钱比买字典少用了10元6角钱,小丽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见闻来创设教学情境:校园里有一棵梧桐树,高2.33米,这棵树第一周长高了1.24米,第二周长高了0.98米,第二周后这棵树有多高?由于这些情境是学生熟悉的,他们会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和探讨,很快便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还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生活实物引入
数学知识是由人们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数学现象而总结归纳出的客观规律,有着极强的应用性特征。因此,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使他们逐步树立并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可将一些常见的生活实物引入课堂教学中,把抽象性的数学理论具象化地展现出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将纸箱等实物带入教室,然后提问:“纸箱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总体面积是多少?”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纸箱的侧面展开后的形状,并让他们思考纸箱侧面的面积与长、宽、高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长方体侧面及总面积计算方法。借助实物开展教学的方式,使知识的讲授过程更加直观、形象,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本章节的知识要点,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实践活动生活化
1.游戏活动的运用
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在游戏中往往会展现出极高的专注度和创新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实践时,可将游戏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满探索性、趣味性和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巩固新知识。
例如,在讲授完“因数与倍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将“找朋友”游戲引入教学中,先进行因数练习,如当教师说16时,学号为16的约数的学生要站起来;之后进行倍数练习,如当教师说4时,那么学号为4的倍数的学生要站起来。开展游戏活动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深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生活实践练习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积极意义。对此,教师可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讲授“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家里一周的消费情况,然后以此为依据,制作相应的扇形统计图。
又如,在讲授“轴对称”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寻找并统计具有轴对称性质的物体,或者设计一枚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徽章等。教师通过设计实践性、生活化和多样性的数学练习,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能使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进而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提升。
生活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对文化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数学教师创设出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构建出实际生活情境,增加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真实感受,强化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如意.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1-122.
[2]高爱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41.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369
时代在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在变化,教育教学生活化要求随之而来。数学抽象化的知识对学生思维灵活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愈发艰涩难懂。这就要求老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其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内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贴近或者受实际生活启发的内容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是简单的形式结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成长阶段所有过的经历及理解认知能力,教师通过合理的方式让这些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同教学内容联系,或起铺垫作用,或者起解释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生活化学习思维,用数学思维观察生活、发现数学、体会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一方面能够让数学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教学观念生活化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加强生活化元素的渗透,以此来推动数学教学的改革。对此,数学教师应当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本理念。同时,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际生活中,指引他们观察和探究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依据章节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互动。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推动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促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序提升。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1.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导入新知的过程中,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降低知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散思维和理解数学知识,构建完善的数学思维框架,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小丽去商店购买字典和钢笔,买一本字典花费了20元5角钱,买钢笔的钱比买字典少用了10元6角钱,小丽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见闻来创设教学情境:校园里有一棵梧桐树,高2.33米,这棵树第一周长高了1.24米,第二周长高了0.98米,第二周后这棵树有多高?由于这些情境是学生熟悉的,他们会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和探讨,很快便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还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生活实物引入
数学知识是由人们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数学现象而总结归纳出的客观规律,有着极强的应用性特征。因此,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使他们逐步树立并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可将一些常见的生活实物引入课堂教学中,把抽象性的数学理论具象化地展现出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将纸箱等实物带入教室,然后提问:“纸箱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总体面积是多少?”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纸箱的侧面展开后的形状,并让他们思考纸箱侧面的面积与长、宽、高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长方体侧面及总面积计算方法。借助实物开展教学的方式,使知识的讲授过程更加直观、形象,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本章节的知识要点,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实践活动生活化
1.游戏活动的运用
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在游戏中往往会展现出极高的专注度和创新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实践时,可将游戏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满探索性、趣味性和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巩固新知识。
例如,在讲授完“因数与倍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将“找朋友”游戲引入教学中,先进行因数练习,如当教师说16时,学号为16的约数的学生要站起来;之后进行倍数练习,如当教师说4时,那么学号为4的倍数的学生要站起来。开展游戏活动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深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生活实践练习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积极意义。对此,教师可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讲授“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家里一周的消费情况,然后以此为依据,制作相应的扇形统计图。
又如,在讲授“轴对称”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寻找并统计具有轴对称性质的物体,或者设计一枚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徽章等。教师通过设计实践性、生活化和多样性的数学练习,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能使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进而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提升。
生活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对文化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数学教师创设出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构建出实际生活情境,增加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真实感受,强化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如意.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1-122.
[2]高爱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