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歌舞艺术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踏歌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之一,自汉朝以歌舞的形式在民间兴起后,历经约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唐朝达到鼎盛。踏歌是踏节做歌的群舞,舞者成群结队,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内容也在传承中日趋丰富多样,涉及了社会和生活的多个层面,踏歌已经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被用各种的方式记载与传承着。本文拟从古代文献为入手,对踏歌的起源和发展做了梳理,以期加深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理解。
  【关键词】踏歌;古代文献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一、踏歌的含义
  踏歌,又称跳歌、打歌等。是我国古代一种带有很强自娱性的民间歌舞形式。特点是踏节做歌的群舞,舞者成群结队,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这种舞蹈形式自古就有,用不同的方式被记录与传承。
  在原始社会艺术中,音乐、舞蹈和诗歌的关系是三位一体的。古人曾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证实诗歌表达的是歌曲的内容,而舞蹈表现的则是音乐的姿态,这三者都是发自心田的。而踏歌这种传统的歌舞形式,在我国的各种文献资料中均有不少的记录。
  二、记载于古代文献中的踏歌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为《诗经》,在《诗经·大序》中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而这恰好描写的是踏歌。而《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则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此话中的,“投足”便为“踏足”或“顿足”,也就是踏地为节的意思。由此可知,这句话记载的内容或许就是对踏歌最早的记录了。而在南朝的《古今乐录》中同样也记载了一篇舞曲《江陵乐》,从文字中也可以寻觅到踏歌的踪影。
  “《江陵乐》旧舞十六人,梁八人。”四曲:
  不复蹋踶人,踶地地欲穿。盆隘欢绳断,蹋坏绛罗裙。
  不复出场戏,踶场生青草。试做两三回,踶场方就好。
  阳春二三月,相将蹋百草。……
  舞曲中提到的“蹋踶”是存在于今湖北省江陵县的一种舞蹈。“蹋”即“踏”,“踶”即“踢”。这种舞蹈又名“踏百草”风行于每年的二三月间,此时正逢男女相会的节令,当地男女纷纷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描绘了一幅热闹的踏歌舞蹈场面。《西京杂记》卷三中也有记载:“……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 由此段内容可以证明,踏歌早在汉代就已经成为一种众人喜好的娱乐方式。《北史》卷四十八《尔朱荣传》中记载,北魏时期的尔朱荣“与左右连手踏地,唱《回波乐》而出”。《南史》:“胡太后为(杨华)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凄断。”这里的“蹋蹄”就是踏足,即跺脚踏地唱歌的意思,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踏歌。
  到了唐代,由于歌舞艺术十分发达,踏歌则成为一种民间非常流行的活动项目。并且成为各个阶层都广泛参与的一种音乐与文化的风俗。此时人们手袖相连,边歌边舞,踏地为节,欢快地跳着令人恋恋不舍的自娱性舞蹈。唐代踏歌主要盛行于节日,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写过《踏歌行》来描写民间进行踏歌的情景。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装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
  《踏歌行》中:“……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同一个曲调,即兴填词,反复传唱,这是踏歌歌唱的特点。刘禹锡的《纥那曲》中也清楚地写道“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而张祜在《正月十五夜灯》中写道“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此处描绘踏歌的舞蹈动作则是一群人,手拉手,随着歌唱的节奏,用脚来踏地,这正是“踏歌”的具体表现。唐代的踏歌主要是流传于民间,偶尔情况会出现在宫廷组织的盛大集会上。譬如唐代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的元宵节,朝廷曾组织过几千人参加的踏歌。在这场盛会中,上千名宫女一同在灯轮下踏歌三日夜。在大中初年(公元847—852年),宣宗还自制新曲,教女伶数十百人,联袂而歌。而这些资料都可以证明踏歌是存在的,并且十分流行。另在《唐语林》记载“有曰《葱岭西》者,仕女踏歌为队。其词大率言,葱岭之士,乐河湟故地,归国而复为唐民也。”在唐代,上至统治阶层,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热爱文学、音乐和舞蹈,促使唐代的乐舞文化极其繁荣。此时在文坛上还专门出现了一种叫做“踏歌体”的文学体裁。像刘禹锡、顾况、张祜等人在文学艺术领域都曾留下了一批专门描写踏歌的诗歌。这也为后人研究踏歌,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刘禹锡《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竹枝词》中的唱歌声又作“踏歌声”,通过这两首诗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刘禹锡生活的时期,踏歌已是非常流行。而《纥那曲》描写的内容正是诗人向民间歌舞学习而来的结果。
  顾况《竹枝曲》: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顾况《听山鹧鸪》:
  ……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同样从诗中对踏歌的生动描写,我们可以了解到群众对踏歌的热爱以及踏歌流行的程度。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踏歌的即兴性与相呼应和传唱。   而诗仙李白曾写过一首诗来描述踏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看不见送客的人,却已听见互相大声歌唱,感受到了人们欢送李白的场景了。
  踏歌在唐代作为一种广泛流行的群众自娱的歌舞性舞蹈,在唐以前并没有将它赋予固定的名称。直到唐代才有了固定的名称——踏歌。而此名称也是唐以后世人对这种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群众自娱性舞蹈的通称。宋代的踏歌是在唐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民间依旧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踏歌在宋代的流行范围之广,是唐代所不能比拟的。
  宋代许多大文学家的诗词中也可以找到“踏歌”的身影。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湖南少数民族风俗:“男女聚而踏歌。”《宣和书谱》记载:“南方风俗,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为盛集。”朱敦儒的《临江仙》:“纱帽蓝舆青织盖,儿孙从我嬉游。……踏歌起舞醉方休。……”王安石《秋兴有感》:“……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赠梁道人》:“神仙护短多官府,未厌人间醉踏歌。”北宋江西诗派的祖师黄庭坚也曾在《戏咏江南土风》中对踏歌有所记载:“……踏歌夜结田神社,游女多随陌上郎。”另外一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寄梅圣俞》一诗中也提到过踏歌。“……击鼓踏歌成夜市,遨龟卜雨趁烧畲。……”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桃杏满村春似锦, 踏歌椎鼓过清明。”
  而在《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同样能寻找到“踏歌”的身影。刘辰翁的《金缕曲》[寿庙守]:“……陌上踏歌来鸟暮,收得黄云如土。……持寿酒,为公舞。虎头画手谁堪许。……”而鞠华翁的《桂枝香·过潥水感羊角哀左伯桃遗事》中记载:丁丁起处。在纵牧九京,经烧残树。时见鸟鸢饥噪,鸺鹠妖呼。数间老屋团荒堵。算何人、瓣香来注。淡烟斜照,闲花野棠,杳杳年度。世事几,番云覆雨,独此道嫌人,抛弃尘土。眼里长青,谁也解如山否。三三五五骑牛伴,望前村,吹笛归去。柳青梨白,春浓月淡,蹋歌椎鼓。”从以上这些文学艺术的资料记载中可以看出,踏歌在宋代流行的程度远大于唐代。并且可以看出来踏歌在宋代流行的地域多数是在街头巷尾、乡村田野、官府宴会、节日之中的群体庆贺,也有群众个人的自娱自乐。可以充分印证“踏歌”这种歌舞演唱的形式在宋代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生动活泼的歌舞形式。而通过黄庭坚的《戏咏江南土风》,也可让我们了解到宋代的“踏歌”多数的流行范围是南方地区。
  到了清代,汤右曾有:“万人联袂东西厢”“踏歌两两试灯节”的诗句。项朝棻诗中曾写道:“插秧时未至,先听踏歌行。……”周穆门《武林踏灯词》:“且看灯前村妇艳,插秧先试踏歌声。”而这里所谓的“踏歌声”,实际上是插秧时唱的《秧歌》,人们在春耕即将到来的时候,唱舞秧歌祈求丰收。在《粤东笔记》中记有广东每年正月有把儿童装扮成彩女、手执花篮“踏歌”的风俗。《粤西笔述》则记载了瑶人“踏歌”的情景。显而易见,在南方各少数民族中,依然保存着踏歌。朱自清在《中国歌谣》中曾提及明清时兴盛的粤歌,曾作“粤歌”图表:“岁时:采粤歌(缘之踏歌),踏日歌、抛帛、秧歌、跳乐楼、月歌;其他:踏歌、歌仔(山歌)、师童歌等。种种资料可以看出,踏歌在清代还继续用不同的方式被传承与保留。
  三、结语
  踏歌,这种中国古代众人拉手而歌,踏地为节的传统歌舞形式通过在古籍文献中零星散落的记载,可以告诉我们踏歌是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任何场合都十分喜欢的一种音乐舞蹈形式。从中也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时期踏歌这种歌舞形式都是十分受群众的喜爱。由于踏歌可以在不同场合下进行,所以单独一人可以表达情怀,一群人也可以手袖相连,联袂而舞,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更加表现出踏歌的艺术神韵和浪漫气质。再次印证踏歌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彭松.中国舞蹈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王克芬.中国舞蹈通史(隋唐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3]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4]吉联抗.乐记译注[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5]傅正谷.唐代音乐舞蹈杂技诗选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
  [6]高文,孙方,佟培基:全唐诗简编(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7]王谠.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9]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金千秋.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1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12]朱自清.中国歌谣[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13]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4]潘晓霞.有关踏歌资料记载的考释[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
  [15]刘娅.唐代音乐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
其他文献
【摘要】《桃源仙境图》为青绿山水,设色明艳高雅,笔画严谨精细,是仇英以桃源仙境为题材,为当时资助他的大收藏家陈官先生祝寿所作,这幅画是仇英的代表作,也最能体现仇英的个人风格与志趣。画中对桃源仙境的向往是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不变的追求,仇英以画工身份位列明四家之中,其作品得到文人士大夫阶级的普遍认同,这也使得对仇英画作不能以画工画来简单定义。  【关键词】文人画;仇英;桃源仙境图  【中图分类号】G27
期刊
【摘要】唐三彩以其多彩斑斓的釉彩及精美独特的造型,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独特的艺术地位。作为盛唐时期出现的艺术作品,它的诞生与唐朝社会背景、政治经济的内在原因密不可分,并且受到高度繁荣的对外往来的条件冲击,表现出具有异国金属器的艺术风格。本文对唐三彩进行简要介绍,从历史条件上分析粟特与萨珊金银器对唐三彩风格形成的影响,并通过器型与纹样来例证这一观点。  【关键词】唐三彩;丝绸之路;波斯文化;中亚、西亚
期刊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水彩画创作中出现的单色化现象,结合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对色彩认识的变化及中国传统绘画中对单色的理解,对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这一现象在艺术创作上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水彩;单色;艺术语言;对比;朴素  【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  水彩画,我们从字面就可以看出“水”和“彩”是其画面的两大主要特征。一提起水彩画,人们想到的就是
期刊
【摘要】本文以客家传统锡器为研究对象,重点选取连城四堡锡器为切入点,分别从古代传统造物、现代设计方法、后工业时代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设计中传统造物意识与现代设计的异同点,梳理、总结客家锡器变迁规律,旨在寻求其现代发展之路。  【关键词】客家锡器;创新设计;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S93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中国传统工艺设计乃是世界艺术设计历史的渊源之一,曾广泛地应用在中国农耕时期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和消耗性,在历史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并不是为了其成为遗产而制作和生产的,而只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使用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推广,形成当代语境下的“新遗产”,从而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主要探讨东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相关旅游纪念品的推广现状,研究其在当下“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推广特征及开发与创新的新路径,使其适应旅游业发
期刊
【摘要】建德传统民居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点,并形成了以农耕生活为题材的建筑装饰艺术。本文以农耕文化为背景,探讨建德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分析農耕文化下建筑装饰艺术的创作思想和方法,总结该地区建筑装饰的艺术特征,对建德地区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耕文化;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建筑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追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起源的最初形式是自
期刊
【摘要】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颁发了《“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其中明确表示智慧景区建设是未来景区建设的重点方向,人工智能、在线预约/购票、智能导览、智慧讲解、AR导航、刷脸入园、智能停车系统等功能和设施将会逐渐覆盖景区。建设智慧景区已成为国内景区的主要发展方向。截至目前,诸城“恐龙之旅”已经实现了免费WiFi、电子讲解、电子售票等一系列功能,但是对照智慧景区的标准,距离智能化运营还有相当一
期刊
【摘要】当下,在影视剧中植入古村镇以衬托故事情感基调的手法越来越普遍。古村镇作为一个文化场所,依赖影视剧的大规模受众能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而影视剧塑造的“古村镇形象”与古村镇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对古村镇的原生形态与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如何在满足“他者”的体验追求、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并传承古村镇民族传统文化,保障民族利益,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
期刊
【摘 要】 笔者通过浅析欧阳晓勇教授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聚合性痤疮的临床验案,认为薏苡附子败酱散辨证关键在于阳郁痰凝夹瘀,临床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于临床各科。  【关键词】 聚合性痤疮;阳郁痰瘀;薏苡附子败酱散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7-0092-03  聚合性痤疮是痤疮中较严重的类型,好发于青年男性,青年女性偶见,发
期刊
【摘 要】 李晓教授认为不寐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调”,与气虚、痰滞及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且临床上常气虚、痰滞夹杂致病。李晓教授在临床上运用益气化痰法治疗不寐病,疗效显著。文章通过介绍李晓教授对不寐病病因病机的理解及运用益气化痰法治疗不寐病的经验,为临床治疗不寐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不寐;益气化痰;李晓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