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 木匠的安静与沉思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shan_l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自然界唯一一个不会真正死亡的灵魂。它的生命成长比整个人类文明历史还要长,当你面向它而立时,你的内心会升腾起一种膜拜与崇敬的情绪。
  如此看来,木匠的工作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刨一锯,而是一种近似于安静而谦虚的沉思。
  “艺在木外,成为自然”,一个为木而生的品牌。它的创始人彭华在“传统木艺”之中,融入了大量现代设计的元素。杂糅后的木器风格受到了大众的肯定,市场的回响强烈,不断冲击着传统木艺的僵局。



  “我收来许多大木材,其实都是大树,死了,或者因为开发给砍了下来。我不急着做什么,长年看着它们存放在雪里、雨里,它们自己会决定它们是什么。我只是依它们的意愿,让里面的灵魂再活过来。”
  彭华,出生于一个木匠之家,祖父辈皆以木器为生。木锯、刨子、椽刀,是陪伴他成长的一个个陌生而又熟悉的知己。他说,小时候最大的喜悦便是来自于父亲手下那如水一般的刨花。只是,父亲从不让他上手摸。
  然而,自小的耳濡目染,让彭华对传统木匠这个行当产生了痴迷,那是一种骨子里的喜爱。他说,当他触摸一件带有工匠余温的手作作品时,会心生暖意。



  褪下一身匠气
  彭华说,他与父辈那种传统木匠不同的是,他不只是在传承手艺,而是从“技”的层面,上升到了“艺”的层面,从而褪下了一身“匠气”。
  他大学是在重庆交通大学念的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广告行业,工作了两年。然而,无限重复与毫无新意的工作,没有他想追求的东西,并且让他身心疲惫。勉强说服家人同意后,便辞职回家,凭着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极度的痴迷,他走上了木艺之路。
  2014年他创立了木艺设计师品牌“在外”,地址则选在了位于鄂渝交界的锦绣凉城利川。
  在中国世俗的价值观念里,传统木匠是难以养家糊口的。彭华的选择曾遭遇过家里很大的阻力。父亲自小便不让他碰工具,或许也是考虑到这一行当太过辛苦的缘故。
  念大学时,彭华开始着手做木器。将手机壳拆掉,保留最重要的原件后,其余全部替换成木头材质,鼓捣这类在现代科技里融入传统木艺的小物件儿,让彭华着实兴奋。



  在传统木艺里,融入现代气质,是“在外”作品的重要特质。
  最初,彭华的木器作品,在父亲看来并不实用,且不值得一提。然而,这些融入了彭华自我思考的木器作品,却受到了市场极高的回馈。愈加成熟的“在外”,也逐渐让彭华得到了父辈的理解,达成了某种和解。
  一场无尽的禅修
  每一只木器的制作周期,都是一个漫长而又细致的过程,甚至可以被称作是一场无尽的禅修。
  将一块木料,慢慢打磨出润泽感,以致其到最后呈现出细腻的状态,需要彭华屏气凝神地专注,一个走神都可能让手中的木头成为残品。“鹅卵石”系列是印证这场修炼最好的作品。
  彭华自小在湖北利川长大,大江大河的冲刷下,诞生了许多鹅卵石,而它们对于彭华来讲是无比熟悉又亲切的存在。为了自然而妥帖地展现鹅卵石的圆润,他挑选木材就花费了很长时间,最后确定了10多种肌理与色泽都比较匹配的木材。
  一块小小的“鹅卵石”,依据木头自身的特征来确定大小,而后切割定型,最后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打磨抛光,才能呈现出光滑圆润的面貌。
  彭华不喜欢过分雕琢的事物,他说,强硬的视觉冲击确实可以即刻抓人眼球,却不能湿润人的内心。他期望的是木头与人更深层次的交流,当你触摸“在外”的木器作品时,如果能感受到这背后的敬意与诚恳,便是对彭华最为盛大的礼赞了。
  他说,能在世间相逢一块好的木料,也是一份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诸如,外表干枯腐朽,让人忽略的木头,锯开后的花纹却可以惊艳四座;从山里农户的灶膛边抢出的即将用来生火的“废木料”的内里,也可以让彭华激动上许久。
  或许,木艺这个行当,给不了彭华世俗的“功成名就”,却能给得了他一种谦虚。
  无声的共鸣
  每一位喜欢彭华作品的人,都会与他的思想达到一次无声的共鸣。而这种秘而不宣的领会,也是木器为他带来的惊喜。
  木石茶盘,被彭华取名为“洗”,这个将木头与石头结合的茶盘,是彭华手作时的灵感积淀之作,它最大的独特性便在于其与众不同的设计感。
  彭华说,传统木艺发展的瓶颈在于设计感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审美需求,以至于商家大多是在木材本身上做文章,诸如利用“水波纹”“金星”等畸形的纹路来提升竞争力,并对高档木材进行过度的炒作。
  彭华以平面设计的专业基础,将传统木艺与现代设计二者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这不仅让他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听到了“在外”作品投放市场后产生的回响,还让渐渐消逝的传统木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细数我们所能领略到的优质木器,大部分都来自于日本,而这个以“一丝不苟,持之不懈”精神著称的大和民族,也诞生了诸多木艺大师,诸如中岛乔治、深泽直人、原研哉、福田繁雄等等。
  而什么才能称得上是“大师之作”呢?彭华说:“直抵人心的作品。”



  彭华的“在外”木器作品被一位中年大叔称赞道:“我以为一直以为这类风格的木器,只能在日本买到,没想到国内也有这么棒的木器。”这不禁给予了他莫大的鼓励与支持,因为他的木器打动了人心。
  “艺在木外,成为自然”,这句“在外”木器作品的设计理念,被贯穿在产品的始终。彭华不喜欢复杂,他崇尚自然的简洁与朴素,不用太多矫枉过正的手法,因为自然是作品的魂,保留它先天的遗憾,让产品成就不一样的自己,是彭华追求的目标。
  其实,彭华并不希求“在外”的作品被大众热捧,即便流于小众也无碍。毕竟,“在外”的木器作品都是源自于他本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与感受,在他人接纳彭华的作品之前,至少先要打动自己。
其他文献
东方人骨子里重尺度,虽崇尚女性含蓄之美却也不乏曼妙,而最能勾勒这种暧昧美感的衣服莫过于旗袍,它集中了东方文化中的隐忍、从容、善良和坚忍不拔。《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23件旗袍契合了王家卫想要刻画的颓废浪漫;《色·戒》中,李安用27件旗袍衬托了王佳芝的内心变化。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大量的改良旗袍出现在了洗浴中心和饭店,成了礼仪小姐和服务员的工装。伴随着宋氏姐妹、林徽因、萧红、张爱玲一众绝代佳人的旗
期刊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境内,虽然是隶属于林业部的4A级保护区,但知晓的人却微乎其微。此次陈婷跟随一线巡护员深度探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用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讲述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探访心得。  野生动物的命运与当地人对待生灵的态度息息相关,而从小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对“真正”的大自然却概念模糊。  陈婷作为人文地理摄影师,关注着生态保护以及珍稀野生动物,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她周游列国,策划有关自然和濒临
期刊
随着全球化经济形势的推动,加上国内股市跌宕起伏与不明朗的房市行情,使得中国买家更加青睐海外置业或投资。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4年中国个人买家海外投资房产的比例激增了20倍,2014年中国个人买家全年海外房产投资总额是330亿美金,到2015年上半年就已经达到500亿美金。  在此期间,瞄准了海外置业商机的是万国置地CEO史锐雪,这位梳着亚麻色短发、喜欢穿着利落西裤的
期刊
美国著名作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写到:爱的本质,是一种关注;而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倾听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Urban Confessional(都市自白)正是一项有关倾听的特殊活动,它把倾听变成艺术,让人们练习倾听,也学着用一颗开放的心拥抱全世界。  寻求内心的治愈  Urban Confessional(都市自白)是2012
期刊
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几乎与《圣经》一样,衍生出了其他众多著作。从报纸文章到长篇报道,从茶巾到戏剧、电影、小说,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关于勃朗特姐妹的各种类型的传记性文字出版。今年是夏洛蒂·勃朗特诞辰200周年,美国、英国又出版了一大批有关勃朗特三姐妹的新作:著名作家克莱尔·哈曼所著的夏洛蒂·勃朗特全新传记;以勃朗特为主题的文学侦探小说;取材于《简·爱》的连环女杀手故事;受著名的“读者,我嫁给了他”启发而作的
期刊
釜山,一座被岩石折叠的海港,蜿蜒的海岸、纵横的山脉、方便的交通、超现实主义的建筑,这里是除首尔外最可能成为旅行目的地的韩国都市。我在釜山时遇到她,一个独自旅行的韩国女生。在韩国极少能碰到这样的女生,如果下次再碰到,我一定不会再错过向她问电话号码。  电影之城  釜山的英文是“Busan”,韩语发音有点像“Pusan”,而中文却是“[fǔ] [shān]”,所以在一开始我说釜山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我说
期刊
丰富的气泡诱惑着舌头,入口的瞬间,所有味蕾都复苏了:舌尖同时感受到冰凉和一丝甘甜,唇齿间充满饱满的香味;气泡在上颚处爆裂,舌侧的苦涩让人为之振奋;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炎热的夏天,空调已经不能缓解办公室内外的这份燥热,唯有冰爽的啤酒能拯救我们,快喝上一大口冰凉醇厚的精酿啤酒,享受这一凉到底的清爽痛快和回味无穷。  高明的酿酒师赋予其生命与个性,让啤酒充满生命力。倘若有幸尝到一款让自己惊喜的精酿啤
期刊
近日, 北京香港马会京华阁私房菜餐厅被《橄榄画报》2016年中国餐厅大奖评选为“年度食尚餐厅”。北京香港马会会所行政总厨卢德仁师傅对此表示:“美味源于品质,这些奖项无疑是对北京会所美食出品的高度认可,令我们倍感荣幸。在此我要感谢所有朋友的支持和厚爱,以及北京会所全体同仁为这些成绩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些肯定将鼓励我们不断前行!”  “橄榄中国餐厅大奖”年度评选活动起步于2009年,努力推动餐饮行业
期刊
曲调的魔药里,技艺为主料,然后注入情感,再加点临场的表现力,就能献出一幕挑人心弦的演出。就像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既保持着中国民乐纯朴细腻、深邃含蓄的风格,又在古典与流行之间游刃有余。乐坊创建初期虽然命运多舛,但几经变化,如今在石娟和几位老成员的引领下依旧铿锵笃定,而且注入了年轻的民乐接班人。  曲悠情长  与音乐的不解之缘是从我8岁时开始的,与其说有缘,不如说音乐更像是影响我至今弥足珍贵的牵绊。 
期刊
如果不特意去计算,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春妮在北京电视台已经做了十六年主持人,所以现在提到她,大家都爱在前面加一个定语——北京电视台当家花旦。从2000年进入北京电视台开始,春妮就一直活跃在观众的视野中,熟悉得就像你身边的老朋友。这种熟悉是润物无声的,认识她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都会用“亲切随和”来形容她,而这也是春妮在大多数观众心中的形象。  在喜欢春妮的观众里,年长者占了很大的比例,北京大爷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