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真实”的光彩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utur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然而,现今小学作文现状中,我们很少听到他们的真实想法,看到他们的真实的一面。许多语文老师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严重的虚假现象,曾经就有老师总结出“共同的妈妈”“共同的老师”“共同的好人”……仿佛就是一個人创作出来似的。如此惊人的雷同,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
  面对如此现象,根据经验,我大概总结出以下两大原因:
  首先是教师的问题。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和自身认识的偏差,不少老师片面强调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天天强调作文所写的人和事要典型、深刻、有代表性,造成学生在写作文时,为了迎合教师的导向而改变本来的真实情节,使作文变得虚假、夸大。
  其次是学生的问题:
  第一,缺少生活材料的积累。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并不懂得留心观察身边周围的事物,使得他们缺乏生活积累,习作时也就无话可说,迫使他们要么生编乱造,要么模仿范文,甚至原文照搬。
  第二,过于模仿范文。因为学生的模范能力强,学生看多了课外书籍上的优秀作文,听多了教师所念的范文,在他们的头脑中潜移默化地构建成了一个标准,觉得自己也应该这样写,便纷纷仿效。
  第三,艺术加工不当,情节过于浮夸。指导习作时,我们是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如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但学生容易把握不当,过分夸大情节,反使文章变得虚假浮夸。
  第四、故事情节电视剧化或动画化。由于孩子们的天真幼稚和爱看电视的特性,许多作文不是虚假得像电视剧,就是离奇得像动画片。针对上面提到的原因,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浅淡一下改变学生虚假作文的一些有效措施与方法:
  一、 引导学生写小事,积累写作素材
  许多人认为积累写作素材可以通过多看课外书,多背多记来实现,这一点我不反对,但我认为要根治这种病症,还有一个方法同样重要——写小事日记。
  我教五年级语文时,我让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开始时,95%的学生产生了这种困境:没什么好题材好写。于是我叫他们专门准备一本日记本,要求他们每天记一事,150个字左右就行。比如今天老师生气了,写;今天有位同学哭了,写;今天迟到了,写;今天被老师骂了,也写……
  就这样,我天天引导孩子们写生活中发生的小事,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写作兴趣,而且开启了他们原来封闭的双眼,懂得留心观察身边的事情。
  二、巧妙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
  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是事实,只要我们利用得当,有时也能帮助我们改变学生的虚假作文。有一次写习作《我的同学》,大部分学生居然都写乐于助人的好同学,更无奈的是即使那个同学不乐于助人,也得把他美化成一个“大好人”。当我问他们为什么偏偏要写这个,他们居然回答:“写同学的美好品质比较好,怎么可以写他的缺点?我好像从未见过这样的文章。”是啊,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课文和老师念的范文几乎都是赞美人物美好品质的,如此千篇一律,如何开启他们的思维?
  于是我要求他们重新写一次,这一次写班上的“捣蛋王”,我亲自“下水”。当念到我的作品时,孩子们总是听一阵,爆笑一会,为什么呢?因为我把主人公的捣蛋事迹描写得生动风趣,结尾附上:“这就是咱班的‘捣蛋王’,他的恶作剧有时带给我们怒火,有时带给我们欢笑,连老师都服了他。你说,这样的同学,我们该喜欢还是不喜欢?”同学们听得意犹未尽,自觉地响起了掌声。
  就这样,让学生明白了:人物的描写不一定只写优点,缺点也行,只要内容真实有趣,你会发现“真实”并不亚于美丽的“伪装”,“真实”其实也可以很耐人寻味,光彩夺目的。后来经过我一番指导后,孩子们纷纷涌现出一篇篇佳作,如《我的“克星”》《“恶作剧”之王》《开心果》《大笑星》……看,只要我们巧妙利用他们的模仿天赋,这不也是一个改变学生虚假作文的妙招吗?
  三、指导学生恰当艺术加工,不过分浮夸
  其实,学生习作时,“艺术加工”失当,是一件很正常的现象。毕竟“艺术加工”是一种比较高水平的写作能力,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容易掌握。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细心指导他们如何恰当地艺术加工。
  比如我让学生写一篇《让我感动的一件事》习作时,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为了使文章更感动一点,居然都用“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来表现人物的感动,更为糟糕的是他们都说谎了——他们当时都没流眼泪。如此一来,让人觉得不但不感动,而且虚假。
  比如有一位学生这样写:
  我偷偷地帮妈妈晒衣服,妈妈发现之后,感动地说:“啊,我的孩子长大了,长大了!”然后高兴地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我以上面情节作例子,请作者还原当时真实情景,然后引导孩子们思考、讨论:当时“妈妈”确实感动了,却没有流泪,那该怎么写才能表现出感动?全班交流完后,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修改:
  我偷偷地帮妈妈晒衣服,妈妈发现之后,惊讶地说:“哗,怎么回事?今天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我的儿子居然帮我晒衣服。”我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我闲着没事就帮一下,不会有下一次啦!”妈妈连忙打断:“不好,既然做了一回好儿子,那就继续做下去啊!”我听了,嘴巴还是要强地说了一句:“那要看心情而定。”妈妈听了,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笑,我看她笑了,我心里也忍不住笑了。
  看,这样一改,让学生深刻明白:自然平实,有时让人更容易感动。
  四、转变教师的错误观念,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或许你会发现,刚才我针对学生自身问题,提出的各种措施与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得靠老师来引导。可以说老师就是导演,他心里希望孩子们怎么演,孩子们就会跟着他的意思来做。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脑里,总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对自己思想的束缚,总是片面强调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巧的训练,那么以上提到的方法,最终都会是徒然的。只有我们教师首先转变错误的教学观念,才能使小学生习作里不再出现各种空话、套话。除此以外,每个语文老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总而言之,教师在作文教学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端正自己态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继而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慢慢地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话的习惯,让学生体会到 “真实”写作的好处,让他们爱上“真实”的光彩。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巽寮中心学校(516300)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如何更有效,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小组的建立要科学合理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1.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经过实践,我觉得一般以3—4人一组比较合适。2.各小组成员搭配要科学、合理,力争做到组间均质,组内异质。3.要慎重遴选组长,要综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老师最为困惑、最感头痛的事情。可习作又是我们小学语文课程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早在《作文论》中指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我手写我心,一直是教育者所倡导的理念。尽管我们的教师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了习作过程与方
目的分析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型组58例和特重型组50例,根据资料结果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疾病情况、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和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患者间
食品监管渎职罪条文中“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规定表明其与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有直接的联系,故此有学者认为食品监管渎职罪兼具故意和过失两种罪过形态,突破了传统刑法
活动导学是以活动学习以活动教学为基础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它也是“活动单导学”完善以及深化后的结果。本文主要根据小学语文来阐述活动导学的基本概念,并且全方位的研究了活动导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路径。  一、小学语文“活动导学”的基本含义  活动导学主要是一类具体的学习方式,它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相关情境的创设以情感、知识以及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再运用有关探索性、自主性与实践性的主
俗话说:字如其人。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先秦时期,启蒙教学中已经开始有了写字教育。西周时期,就有“书”教的记载,所谓“书”教,包括识字与写字两方面教学,并以写字为主要内容。郭沫若老先生认为: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写字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目前小学生写字状况很令人担忧:书写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阶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写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学生通过长期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