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在您心中刘伯温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军:刘伯温有吞吐天地之志,鬼神不测之机。在得到刘伯温之前,朱元璋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比他实力强大的也不是一家,假如元朝统治者能将刘伯温慧眼识出并委以重任,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他给朱元璋献的“十八策”,绝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刘伯温铁面执法,不避强权。1336年,出任元朝政府的江西高安县丞一职时,他深入乡间,发现当地一些不法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杀人害命,无恶不作,他在掌握了真凭实据后,依律予以了严惩。在任官的五年内,绝不宽宥违法的行为,但他又“严而有惠爱”,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在任职明朝御史中丞时他也是这样。
刘伯温威猛刚烈,嫉恶如仇,不为权贵和恶势力所容。本领高,功劳大,分量重,粉丝多,再加上这样的性格,他的悲剧命运也就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了。倘若以他的异秉,一生专注于学问,那么可以肯定他的成就绝不会逊于任何一代宗师。
记者:他是如何成为朱元璋的军师的?
马军:刘伯温自幼好学,天赋极高。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日习夜诵,特别是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等经世致用之学更是如饥似渴地研摩。1339年,他虽然考取了元朝进士,但无用武之地,只好隐居青田。但此时各地反元起义却此起彼伏,元王朝开始飘摇。刘伯温冷观天下,认为改朝换代的高潮即将来临,他开始谋划改天换地的战略战术。
公元1360年,求贤若渴的朱元璋终于向隐居青田的大名人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提出了自己的“时务十八策”,这样一个影响历史的战略方针。朱元璋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并谓之曰“吾之子房”。
记者: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期间最经典最成功的几件事?
马军: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在给刘基的诏书中说:“攻皖城,拔九江,抚饶郡,降洪都,取武昌,平处州,尔多力焉。”显然,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刘伯温的功劳是大大的。刘伯温的功绩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军事上辅佐朱元璋一统天下,其中经典之笔是提出“先陈后张”的战略,这是朱元璋平定天下最为关键的一步。
当时朱元璋政权面临最大的威胁来自东面的张士诚和西面的陈友谅。将领们多认为,应该先取张士诚,因为张力量较弱,而且处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但是,刘伯温说:“友谅占据饶、九、荆、襄等地,幾乎是半个天下的地盘;而士诚仅有浙西地,南不过会稽,北不过淮扬,况且,这是个守财奴,不会有什么作为。他虽然势力弱,却也不能轻易攻下,而且,一旦与张士诚开战,陈友谅必然会乘隙东下,那么我们就将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陈友谅杀害他的君主,胁迫部下,人心不服,他又有勇无谋,赌徒性格,势必会输得很惨。今日之计,不如先打陈友谅,消灭他之后,天下的形势基本就底定了。”事实证明,这是决定朱元璋集团命运和历史走向的一步大棋。
二是开国立政: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授予他“太史令”和“御史中丞”之职,让他筹备登基、修建南京城、拟定《大明律》、恢复科举等建设性的工作,对于开国初年的百废待兴,他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这样一位给后世留下很多传奇的人物最后的结局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马军:刘伯温的结局并不好,洪武三年,朱元璋召见他,充满关心和体贴的温情,这样对他说:“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这就是逐客令!刘伯温就这样“光荣”地退休了,而后又被诬陷致惨死。这既有朱元璋对功臣的猜忌,也有自己的原因。
朱元璋取得天下后,君臣的角色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逐鹿中原时是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需要最勇猛的武将,最有智慧的谋士,天下平定后,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偃武修文,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
刘伯温也不例外,原来朱元璋每次召见,都是屏人密语,往往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所谈的内容“自徐达而外,人莫得闻”。现如今却发生了变化。一次,朱元璋想用杨宪、汪广洋或胡惟庸换掉丞相李善长,就此征求刘伯温的意见,这在过去有什么事情问问军师是十分正常的,刘伯温知无不言。
刘伯温虽然有包藏宇宙之机,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甚至连个政客都算不上。他自己也并非不知道这一点,“臣疾恶太甚”。这样的鲜明的个性在官场中用不了多久,周围就布满心怀鬼胎的掘墓人。况且他是个功高震主的角色,却全然忘记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古训。
记者:刘伯温留存给我们的启示和价值是什么?
马军:刘伯温虽然是个悲剧人物,但他的身上还是有不少有价值的东西,给我们启示和借鉴的,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精神上。
以天下为己任
当初在元朝为官时,虽然地位不高,但他却坚持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当他发现社会条件无法让他施展拳脚时,毅然辞官,回归故里“以待王者兴”。尽管已经到了50岁的知天命之年,还是不计得失,不避祸福,应朱元璋之请,为他呕心沥血,奔走驱驰,以求尽早结束战乱,让百姓安居乐业。建国后,虽然备受冷落,但还是尽其所能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主张,即使回家养老,心还在朝堂上,纵然因此惹祸上身,也无怨无悔,哪怕到了生命的绝境,仍然将对国家长治久安最有价值的建议交代给儿子,等条件许可时再奏给朝廷,真可谓“虽九死其犹未悔”。
以忠诚事国家
他从不会看人脸色来说话做事,而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一切以忠诚于国家社稷的根本利益为宗旨。明初决定定都何处,朱元璋本想把首都迁到老家去,刘伯温坚决反对“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朱元璋当时很不高兴,最后还是听取了刘伯温的意见。在对付元朝残余势力王保保问题上,他认为绝不能轻敌,而应全力以赴。还有在选用宰相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刘伯温都知无不言,态度鲜明,真正是“苟利国家生死与,岂因祸福避趋之”。
以廉洁彰官德
初仕元朝时,主张招抚方国珍,方感激之下,给刘伯温送去一份厚礼,刘伯温坚决拒绝受贿。在后来与陈友谅对决的龙弯之战中,朱元璋用了刘基诱敌深入的破敌之策,取得大胜,朱元璋非常高兴,当即宣布以战利品重赏刘伯温,“以克敌赏赏基”,他坚决不予接受,赢得广泛的信任和尊敬。
以民生为根本,以法制为保障
刘伯温认为天下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先安民,安居乐业,物阜民丰,自然太平盛世出现,“国不自富,民足而富”“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本”。他的刚正无私,铁面执法,让好多人心生畏惧,也让一些不法之徒悬崖前止步。除此之外,他大量的著述,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马军,男,生于1962年,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近年来在《山花》《文史博览》《人民日报》《国际日报》(美国)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杂文1000余篇,多次被《读者》《青年文摘》转载。《大师的“痴”》《种下一粒美好的种子》等被江苏、福建等多省市选入中学试卷;《慈安:比慈禧更为厉害的角色》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2卷,为《特别关注》《文苑》杂志签约作家。
马军:刘伯温有吞吐天地之志,鬼神不测之机。在得到刘伯温之前,朱元璋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比他实力强大的也不是一家,假如元朝统治者能将刘伯温慧眼识出并委以重任,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他给朱元璋献的“十八策”,绝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刘伯温铁面执法,不避强权。1336年,出任元朝政府的江西高安县丞一职时,他深入乡间,发现当地一些不法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杀人害命,无恶不作,他在掌握了真凭实据后,依律予以了严惩。在任官的五年内,绝不宽宥违法的行为,但他又“严而有惠爱”,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在任职明朝御史中丞时他也是这样。
刘伯温威猛刚烈,嫉恶如仇,不为权贵和恶势力所容。本领高,功劳大,分量重,粉丝多,再加上这样的性格,他的悲剧命运也就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了。倘若以他的异秉,一生专注于学问,那么可以肯定他的成就绝不会逊于任何一代宗师。
记者:他是如何成为朱元璋的军师的?
马军:刘伯温自幼好学,天赋极高。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日习夜诵,特别是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等经世致用之学更是如饥似渴地研摩。1339年,他虽然考取了元朝进士,但无用武之地,只好隐居青田。但此时各地反元起义却此起彼伏,元王朝开始飘摇。刘伯温冷观天下,认为改朝换代的高潮即将来临,他开始谋划改天换地的战略战术。
公元1360年,求贤若渴的朱元璋终于向隐居青田的大名人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提出了自己的“时务十八策”,这样一个影响历史的战略方针。朱元璋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并谓之曰“吾之子房”。
记者: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期间最经典最成功的几件事?
马军: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在给刘基的诏书中说:“攻皖城,拔九江,抚饶郡,降洪都,取武昌,平处州,尔多力焉。”显然,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刘伯温的功劳是大大的。刘伯温的功绩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军事上辅佐朱元璋一统天下,其中经典之笔是提出“先陈后张”的战略,这是朱元璋平定天下最为关键的一步。
当时朱元璋政权面临最大的威胁来自东面的张士诚和西面的陈友谅。将领们多认为,应该先取张士诚,因为张力量较弱,而且处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但是,刘伯温说:“友谅占据饶、九、荆、襄等地,幾乎是半个天下的地盘;而士诚仅有浙西地,南不过会稽,北不过淮扬,况且,这是个守财奴,不会有什么作为。他虽然势力弱,却也不能轻易攻下,而且,一旦与张士诚开战,陈友谅必然会乘隙东下,那么我们就将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陈友谅杀害他的君主,胁迫部下,人心不服,他又有勇无谋,赌徒性格,势必会输得很惨。今日之计,不如先打陈友谅,消灭他之后,天下的形势基本就底定了。”事实证明,这是决定朱元璋集团命运和历史走向的一步大棋。
二是开国立政: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授予他“太史令”和“御史中丞”之职,让他筹备登基、修建南京城、拟定《大明律》、恢复科举等建设性的工作,对于开国初年的百废待兴,他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这样一位给后世留下很多传奇的人物最后的结局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马军:刘伯温的结局并不好,洪武三年,朱元璋召见他,充满关心和体贴的温情,这样对他说:“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这就是逐客令!刘伯温就这样“光荣”地退休了,而后又被诬陷致惨死。这既有朱元璋对功臣的猜忌,也有自己的原因。
朱元璋取得天下后,君臣的角色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逐鹿中原时是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需要最勇猛的武将,最有智慧的谋士,天下平定后,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偃武修文,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
刘伯温也不例外,原来朱元璋每次召见,都是屏人密语,往往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所谈的内容“自徐达而外,人莫得闻”。现如今却发生了变化。一次,朱元璋想用杨宪、汪广洋或胡惟庸换掉丞相李善长,就此征求刘伯温的意见,这在过去有什么事情问问军师是十分正常的,刘伯温知无不言。
刘伯温虽然有包藏宇宙之机,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甚至连个政客都算不上。他自己也并非不知道这一点,“臣疾恶太甚”。这样的鲜明的个性在官场中用不了多久,周围就布满心怀鬼胎的掘墓人。况且他是个功高震主的角色,却全然忘记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古训。
记者:刘伯温留存给我们的启示和价值是什么?
马军:刘伯温虽然是个悲剧人物,但他的身上还是有不少有价值的东西,给我们启示和借鉴的,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精神上。
以天下为己任
当初在元朝为官时,虽然地位不高,但他却坚持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当他发现社会条件无法让他施展拳脚时,毅然辞官,回归故里“以待王者兴”。尽管已经到了50岁的知天命之年,还是不计得失,不避祸福,应朱元璋之请,为他呕心沥血,奔走驱驰,以求尽早结束战乱,让百姓安居乐业。建国后,虽然备受冷落,但还是尽其所能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主张,即使回家养老,心还在朝堂上,纵然因此惹祸上身,也无怨无悔,哪怕到了生命的绝境,仍然将对国家长治久安最有价值的建议交代给儿子,等条件许可时再奏给朝廷,真可谓“虽九死其犹未悔”。
以忠诚事国家
他从不会看人脸色来说话做事,而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一切以忠诚于国家社稷的根本利益为宗旨。明初决定定都何处,朱元璋本想把首都迁到老家去,刘伯温坚决反对“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朱元璋当时很不高兴,最后还是听取了刘伯温的意见。在对付元朝残余势力王保保问题上,他认为绝不能轻敌,而应全力以赴。还有在选用宰相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刘伯温都知无不言,态度鲜明,真正是“苟利国家生死与,岂因祸福避趋之”。
以廉洁彰官德
初仕元朝时,主张招抚方国珍,方感激之下,给刘伯温送去一份厚礼,刘伯温坚决拒绝受贿。在后来与陈友谅对决的龙弯之战中,朱元璋用了刘基诱敌深入的破敌之策,取得大胜,朱元璋非常高兴,当即宣布以战利品重赏刘伯温,“以克敌赏赏基”,他坚决不予接受,赢得广泛的信任和尊敬。
以民生为根本,以法制为保障
刘伯温认为天下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先安民,安居乐业,物阜民丰,自然太平盛世出现,“国不自富,民足而富”“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本”。他的刚正无私,铁面执法,让好多人心生畏惧,也让一些不法之徒悬崖前止步。除此之外,他大量的著述,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马军,男,生于1962年,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近年来在《山花》《文史博览》《人民日报》《国际日报》(美国)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杂文1000余篇,多次被《读者》《青年文摘》转载。《大师的“痴”》《种下一粒美好的种子》等被江苏、福建等多省市选入中学试卷;《慈安:比慈禧更为厉害的角色》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2卷,为《特别关注》《文苑》杂志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