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6月21日,这天一早,王石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万科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候选名单。我在酝酿董事会换届时,已决定不再作为万科董事被提名。从当初我们放弃股权的那一刻起,万科就走上了混合所有制道路,成为一个集体的作品,成为我们共同的骄傲。”
第一次登顶珠峰,爬到7000米的高度后,王石留在帐篷内休息,准备第二天冲刺。
同行的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这个高度的晚霞很美,就出去拍照,也邀王石跟他一起,他说“再不出来你会后悔一辈子”。王石始终没出去。
第二天,那位摄影师体力不支,只能放弃登顶,王石登顶成功。
攀登珠峰的故事成为了过去,但王石关于挑战的故事远没结束。
2011年,王石游学国外,主要去了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
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让他观察和思考的视角有所不同。“那时过的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除了上课、看书、写作业,无聊的时候就是看着窗外。”由此,引发了他有意无意间用手机拍摄窗外的兴趣。在他看来,用手机拍摄比用相机拍摄更有效率,也更有互动性。
离开哈佛后,王石也总是在路上、飞机上、汽车里,隔着各式各样的玻璃窗户,用手机去“看”这个世界。“就是拍窗外。做作业,拍窗外;坐出租车,拍窗外;坐飞機,拍窗外。不是说窗外有什么风景,没什么风景。窗外就是一种生活场景,随性的。”王石说。
“很多时候我们看世界本来就隔着一层东西,看世界是模糊的。”王石说,“隔着窗户反而会成为观察的独特视角,还直接给人拍摄的灵感。”
王石经常把作品上传到微博里,每张图片都编有号码,它们汇聚成“窗外”的主题系列。
对王石来说,不仅摄影主题变了,心态也变了。
过去,他拍的风光极限作品,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环境的征服精神;如今,王石拍的窗外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他对社会环境、对自我的思考。
以前,他最得意的是膨胀的自我。“登顶珠峰与7 2的标签,无非就是在证明我比别人强。这是最放大的自我、最极致的自我。中国现在不正是体现自我的时代?就因为这个社会空间给了你这个机会,你也不动声色地觉得你比别人不同。”
“窗外”系列是王石走到“窗口”看世界的视角,也是他心境和情绪的投射,是真实的窗外,摄影师的窗外,也是观者的窗外。
王石认为,摄影是他的一种表述方式。“生活是要你去感受的,你看到生活中那些色彩强烈的单纯,你说不出什么,但是你能感觉到。”
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王石当时在现场,他拍了一张照片,被美国主流媒体选用。“虽然拍得很快,但对构图是有要求的。我在拍摄时主体是爆炸现场,当然要把附近的波士顿塔和美国国旗纳入画面。当时爆炸还没结束,我觉得这个时候一定要记录一些东西。手机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作用了。”
博客时代,他就发表观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有人在上面问他,老王,你爬了那么多雪山,你看见过雪莲吗?他就放了雪莲以及人拍雪莲的照片上来。 微博时期更是如此。他通过微博发表观点,宣布动态,以及参与社会讨论。微博,让他发现了自己与世界之间更多维的关系。微博里有很多植物与花的照片,并附有科普知识以及花语,造成“老王喜欢拍静物”的印象。
他试图通过它们体悟人生,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有人问,老王,你为什么喜欢拍绿苹果?他说,登雪山、穿越沙漠,除了同伴,很少感觉到新鲜生命的东西,水果中,绿苹果最方便携带,也不易损坏,故习惯旅行携带绿苹果。它同伊甸园里夏娃吃的苹果没有关系,同牛顿发现地球万有引力的苹果也没有联系。
到深圳后,创业,学经营,学管理。1997年一个契机,他去了西藏。到了高原,呕吐,头疼,睡不着觉。反而这次特别的经历,唤起了他少年时代的梦想,就开始登山、探险。
当兵时,在汽车团,旁边就是航校,看着一架架飞机起飞,王石特别羡慕。到了1998年,他学飞滑翔伞,实现了蓝天翱翔的梦想,一飞10年,后来改飞滑翔机。他就觉得梦想在一步步实现,还想着去航海。
经历了2008年的“至暗时刻”,2011年开始的出国游学,是他给自己增加的一个维度。游学3年,2014年回国后,他出版了《大道当然》,里面说了他对自己的审视。
游学期间,有人问他,王总,在哈佛做饭吗?他说,睡前,少许大米粒放进暖水瓶,灌满开水,次日早成米粥;再倒进小锅熬几分钟,早餐告成。别人说,太简单了吧?!他说,还有烤面包片、切西柚。上课前要看材料,不会耽搁在做饭上。剩的米粥,晚上热一下仍然可口。
这是他的三分钟早餐。关于他对时间的管理经验,经常会被当作问题提出来,即使是在哈佛或者剑桥。
晚饭后在公寓里做作业,有点难熬。波士顿的冬天冷,老式公寓的暖气不足,写作业前,他先烧上开水,泡壶咖啡,暖身提神。
放弃舒适,异国寒窗苦读,他认为自己是通过给生活做减法,而给精神做加法。
他说,他的游学梦到60岁才去实现。去学习,是因为他自认为知识不够,尤其是现代企业方面。“管理是西方的文化,需要从更深的层次,比如哲学、宗教,从文化的层面去理解。”他说自己没有学历,需要补课,所以,到哈佛选的一半以上都是大一、大二的课程。
他曾对自己的退休生活有过梦想:75岁时在一個岛上,有一栋房子,孤零零的,旁边有一架直升飞机。他觉得,这样有点与众不同。
后来他去了哀牢山,看到褚时健带着当地老百姓种橙子。“他在造福这个村。”他感觉到了他与褚时健之间的差距。后来,他在一次公开活动里说,如果70岁时还活着,就到戈壁上办农场—中国27%土地是戈壁沙漠,足足有300万平方公里—以此对褚时健致敬。
从万科辞职,比他的计划提前了4年,他原计划是70岁退休。接下来,他认为:“还要有愿景,要对社会有贡献,要善待自己的身体。”
拉萨盲童学校的孩子把他从上到下摸一遍说:“叔叔,你是一个好人。”这个细节在他脑子里待了好多年。
有一年去无锡,荣氏家族与梅园的故事给王石带来了触动,他认为那才是无功利心的捐赠与公益。他认同他现在做环保和公益处于有功利心的阶段,但他并不认为处于这个层次有多么不好。
王石喜欢古罗马史。他认为历史发展中很多人物、事件,对现在来说还非常有借鉴意义。所以,他在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中,选择了古罗马政治学家、哲学家塞涅卡的《论幸福生活》,找了几段不同地方的文字,把它们重新编到了一起。为什么恰恰是那些文字?他认为符合他的性格。
他读道:
“灾祸对于真正的大丈夫来说是机会。我们有理由说,那些因为过多的好运而变得迟钝的人是很可怜的,那些人可以说是在波澜不惊的海面上过着风平浪静的悠闲生活,遇上一点儿事情就会顿感不适。面对命运女神的残酷,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往往更难吃得消:脖子嫩,才会觉得枷锁沉。”
“新兵蛋子一想到受伤,就会大惊失色,而老兵则可以以大无畏的气概去看自己身上流出的血,因为他知道鲜血往往是胜利所要付出的代价。” 曾经,登顶珠峰是王石的一个重要标签,现在关于运动,他的关键词是划赛艇,不同的运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他看来,登山是非常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而赛艇如果要搞个人特殊,就划不了了。“它需要大家力量往一块去使。”
1966年红卫兵大串联之际,王石曾到过岭南,那时第一次见到滿树杈花朵的缅栀子。10年后他再到广州,居住的小院子里生长着缅栀子。一次台风肆虐过后,院子里的花、树一派残象,唯有两棵缅栀子花仪态端庄,花朵益加盛放,给人复活、新生之希望。
2009年5月的一天,他在广州,从宾馆出来,一阵花香袭来,循味寻过去,他又看到了缅栀子花。缅栀子花朵外缘乳白色,中心鲜黄色,极似蛋白包裹着蛋黄,俗称“鸡蛋花”;冬天,叶子掉光,光秃秃的就像鹿角的模样,又称为“鹿角树”。
他呆立在缅栀子花前。
距离2008年引发的舆论之争,时间过去了一年。
1620年9月6日,102名清教徒坐船由英国出发,经过66天的漂泊之后,11月11日,这艘来自英国的名为“五月花”号的3桅盖伦大帆船在美洲陆地靠岸。他们的目的地本是哈德逊河口地区,但由于海上风浪险恶,他们错过了目标,于是就在现在的科德角外的普罗温斯顿港抛锚。
2009年9月底,万科总部入驻位于深圳大梅沙依山傍海的新建筑。有人指出“你自己总是讲清教徒精神,但是总部却那么大的规模”,王石回应说,乘“五月花”号到北美大陆的清教徒体现的是创新、节制、创造财富、友善社会、感恩的精神,当时的万科总部有对市民开放的公共空间,整体建筑造价8000元/平方米,“是很合理的,也是在践行清教徒精神”。
最近王石在深圳,见到了他到深圳创业时聘请的第一个员工:邓奕权。当年邓奕权17岁,小学文化。那一年,社会学家张雨林给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做了描述: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改革开放后,中国最大的新生事物是涌现了上亿的农民工。现在的邓奕权退休了,也开始摄影、写游记。
王石说“很开心”。
有一天,王石拍了棒槌树的照片,给它的解读是:“生命如此顽强执着,犹如80年代特区创业的一代企业家。花语:天真。”
也有表露柔情的时候,看到一幅小女孩的画,他说,我女儿小时候也梳这样的小辫。
看世界:是不是很多人问你登山难道不怕死吗?体验到的濒临死亡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王石:我都要问他们,不登山就不死了吗?登山是一个直面死亡的过程,就是死亡就在你面前,你没有办法回避,其实能够直面,就会更加坦然,平时生活中会更加珍惜生命。
濒临死亡的感觉,我是后来才意识到的。当时只觉得两个耳朵很暖和,感觉太阳温暖地照耀着我,但是我看了一眼,没有太阳。我又特别想坐下来,觉得如果能坐下来,那真是太美妙了,如果再能闭上眼睛就太好了。但是,有另外一个声音提醒我,绝对不能坐下来,如果坐下来就会死亡。我撑着这股劲下了山,跟医生交换意见时,医生告诉我说,那种状态就是濒死状态。
也因此,在海拔8000米的地方遇难的人,没有面目狰狞的。因为那一瞬间给你很美好、像另外一个天堂的感觉。我有时候都觉得,那些遇难的人,可能有的不是走不出来,而是觉得很美好,想停下来。
它们告诉我,要冒险,也要经得起诱惑,飘飘然好像真要进入天堂的诱惑真的很大,痛苦到极点就是一种美好。
看世界:之前你主要是登山,现在主要是赛艇,这两项运动对个人来讲不同的体验是什么?
王石:登山是非常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潜台词就是我能你不能,我不但企业做得很好,还能登珠峰。你说登珠峰不得了吧,我还可以登第二次,还可以登第三次,它更多的表现是与众不同。当然,这个时代也很需要英雄主义。
我是2001年开始划赛艇的,但真正把经济和公益结合起来是2012年之后,也就是2013年,是到了哈佛和剑桥以后。
我突然发现,赛艇是非常平等的一项运动,如果你本人要特别,就没法划了,效果也不好。它是个集体主义运动,不是平均主义,是弱的要往上赶,一定要赶,才不影响大家。强的就来迁就你,我让你一些。
实际上,这个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团队,一个公司,有能干有不能干的。以前,我就重视能干的,不能干的我根本不在乎他,现在就不是了,因为这是个团队。能干的不要太快,不能干的,你说“你看人家都在兼顾你,你再多努点力”。你会发现,这个道理用在企业管理上是一样的。
那就有发现了。比如说,我过去来开会,基本上很多时候都是一言堂,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每个人要不不参加会议,参加会议就一定要发言,发言无非就是左、中、右。有非常极端的,那就往回拉一拉,保守的,再推一推。为什么呢?文化是大家形成的,按照这个去做,工作效率就特别高。反过来,如果推激进的,不接受保守的,做了决议,又怎么样呢?
看世界:这些年经历了这样那样的事情,现在把更多经历用在公益上,你是一个在意别人对你评价的人吗?
王石:我是有功利心的,我很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从人生的方面,很多年后你再回过头来看,你可能会庆幸你曾经遇到了这些,如果不遇到这些,生活是不是平淡了点呢?
正因为遇到了这些,你才能重新反思重新认识,尤其已经到了我这个年纪。这时候,你可能才意识到,你对这个时代所做的事情以及这个社会对你的认可,你是想象不到的,也有意外和惊喜。
我现在对过去的感觉就是,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不再计较了;给我更多的是鼓励或者鞭策。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痛苦经历都是财富。
第一次登顶珠峰,爬到7000米的高度后,王石留在帐篷内休息,准备第二天冲刺。
同行的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这个高度的晚霞很美,就出去拍照,也邀王石跟他一起,他说“再不出来你会后悔一辈子”。王石始终没出去。
第二天,那位摄影师体力不支,只能放弃登顶,王石登顶成功。
攀登珠峰的故事成为了过去,但王石关于挑战的故事远没结束。
2011年,王石游学国外,主要去了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
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让他观察和思考的视角有所不同。“那时过的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除了上课、看书、写作业,无聊的时候就是看着窗外。”由此,引发了他有意无意间用手机拍摄窗外的兴趣。在他看来,用手机拍摄比用相机拍摄更有效率,也更有互动性。
离开哈佛后,王石也总是在路上、飞机上、汽车里,隔着各式各样的玻璃窗户,用手机去“看”这个世界。“就是拍窗外。做作业,拍窗外;坐出租车,拍窗外;坐飞機,拍窗外。不是说窗外有什么风景,没什么风景。窗外就是一种生活场景,随性的。”王石说。
“很多时候我们看世界本来就隔着一层东西,看世界是模糊的。”王石说,“隔着窗户反而会成为观察的独特视角,还直接给人拍摄的灵感。”
王石经常把作品上传到微博里,每张图片都编有号码,它们汇聚成“窗外”的主题系列。
对王石来说,不仅摄影主题变了,心态也变了。
过去,他拍的风光极限作品,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环境的征服精神;如今,王石拍的窗外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他对社会环境、对自我的思考。
以前,他最得意的是膨胀的自我。“登顶珠峰与7 2的标签,无非就是在证明我比别人强。这是最放大的自我、最极致的自我。中国现在不正是体现自我的时代?就因为这个社会空间给了你这个机会,你也不动声色地觉得你比别人不同。”
“窗外”系列是王石走到“窗口”看世界的视角,也是他心境和情绪的投射,是真实的窗外,摄影师的窗外,也是观者的窗外。
王石认为,摄影是他的一种表述方式。“生活是要你去感受的,你看到生活中那些色彩强烈的单纯,你说不出什么,但是你能感觉到。”
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王石当时在现场,他拍了一张照片,被美国主流媒体选用。“虽然拍得很快,但对构图是有要求的。我在拍摄时主体是爆炸现场,当然要把附近的波士顿塔和美国国旗纳入画面。当时爆炸还没结束,我觉得这个时候一定要记录一些东西。手机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作用了。”
不断有梦
博客时代,他就发表观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有人在上面问他,老王,你爬了那么多雪山,你看见过雪莲吗?他就放了雪莲以及人拍雪莲的照片上来。 微博时期更是如此。他通过微博发表观点,宣布动态,以及参与社会讨论。微博,让他发现了自己与世界之间更多维的关系。微博里有很多植物与花的照片,并附有科普知识以及花语,造成“老王喜欢拍静物”的印象。
他试图通过它们体悟人生,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有人问,老王,你为什么喜欢拍绿苹果?他说,登雪山、穿越沙漠,除了同伴,很少感觉到新鲜生命的东西,水果中,绿苹果最方便携带,也不易损坏,故习惯旅行携带绿苹果。它同伊甸园里夏娃吃的苹果没有关系,同牛顿发现地球万有引力的苹果也没有联系。
到深圳后,创业,学经营,学管理。1997年一个契机,他去了西藏。到了高原,呕吐,头疼,睡不着觉。反而这次特别的经历,唤起了他少年时代的梦想,就开始登山、探险。
当兵时,在汽车团,旁边就是航校,看着一架架飞机起飞,王石特别羡慕。到了1998年,他学飞滑翔伞,实现了蓝天翱翔的梦想,一飞10年,后来改飞滑翔机。他就觉得梦想在一步步实现,还想着去航海。
经历了2008年的“至暗时刻”,2011年开始的出国游学,是他给自己增加的一个维度。游学3年,2014年回国后,他出版了《大道当然》,里面说了他对自己的审视。
游学期间,有人问他,王总,在哈佛做饭吗?他说,睡前,少许大米粒放进暖水瓶,灌满开水,次日早成米粥;再倒进小锅熬几分钟,早餐告成。别人说,太简单了吧?!他说,还有烤面包片、切西柚。上课前要看材料,不会耽搁在做饭上。剩的米粥,晚上热一下仍然可口。
这是他的三分钟早餐。关于他对时间的管理经验,经常会被当作问题提出来,即使是在哈佛或者剑桥。
晚饭后在公寓里做作业,有点难熬。波士顿的冬天冷,老式公寓的暖气不足,写作业前,他先烧上开水,泡壶咖啡,暖身提神。
放弃舒适,异国寒窗苦读,他认为自己是通过给生活做减法,而给精神做加法。
他说,他的游学梦到60岁才去实现。去学习,是因为他自认为知识不够,尤其是现代企业方面。“管理是西方的文化,需要从更深的层次,比如哲学、宗教,从文化的层面去理解。”他说自己没有学历,需要补课,所以,到哈佛选的一半以上都是大一、大二的课程。
他曾对自己的退休生活有过梦想:75岁时在一個岛上,有一栋房子,孤零零的,旁边有一架直升飞机。他觉得,这样有点与众不同。
后来他去了哀牢山,看到褚时健带着当地老百姓种橙子。“他在造福这个村。”他感觉到了他与褚时健之间的差距。后来,他在一次公开活动里说,如果70岁时还活着,就到戈壁上办农场—中国27%土地是戈壁沙漠,足足有300万平方公里—以此对褚时健致敬。
从万科辞职,比他的计划提前了4年,他原计划是70岁退休。接下来,他认为:“还要有愿景,要对社会有贡献,要善待自己的身体。”
清教徒
拉萨盲童学校的孩子把他从上到下摸一遍说:“叔叔,你是一个好人。”这个细节在他脑子里待了好多年。
有一年去无锡,荣氏家族与梅园的故事给王石带来了触动,他认为那才是无功利心的捐赠与公益。他认同他现在做环保和公益处于有功利心的阶段,但他并不认为处于这个层次有多么不好。
王石喜欢古罗马史。他认为历史发展中很多人物、事件,对现在来说还非常有借鉴意义。所以,他在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中,选择了古罗马政治学家、哲学家塞涅卡的《论幸福生活》,找了几段不同地方的文字,把它们重新编到了一起。为什么恰恰是那些文字?他认为符合他的性格。
他读道:
“灾祸对于真正的大丈夫来说是机会。我们有理由说,那些因为过多的好运而变得迟钝的人是很可怜的,那些人可以说是在波澜不惊的海面上过着风平浪静的悠闲生活,遇上一点儿事情就会顿感不适。面对命运女神的残酷,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往往更难吃得消:脖子嫩,才会觉得枷锁沉。”
“新兵蛋子一想到受伤,就会大惊失色,而老兵则可以以大无畏的气概去看自己身上流出的血,因为他知道鲜血往往是胜利所要付出的代价。” 曾经,登顶珠峰是王石的一个重要标签,现在关于运动,他的关键词是划赛艇,不同的运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他看来,登山是非常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而赛艇如果要搞个人特殊,就划不了了。“它需要大家力量往一块去使。”
1966年红卫兵大串联之际,王石曾到过岭南,那时第一次见到滿树杈花朵的缅栀子。10年后他再到广州,居住的小院子里生长着缅栀子。一次台风肆虐过后,院子里的花、树一派残象,唯有两棵缅栀子花仪态端庄,花朵益加盛放,给人复活、新生之希望。
2009年5月的一天,他在广州,从宾馆出来,一阵花香袭来,循味寻过去,他又看到了缅栀子花。缅栀子花朵外缘乳白色,中心鲜黄色,极似蛋白包裹着蛋黄,俗称“鸡蛋花”;冬天,叶子掉光,光秃秃的就像鹿角的模样,又称为“鹿角树”。
他呆立在缅栀子花前。
距离2008年引发的舆论之争,时间过去了一年。
1620年9月6日,102名清教徒坐船由英国出发,经过66天的漂泊之后,11月11日,这艘来自英国的名为“五月花”号的3桅盖伦大帆船在美洲陆地靠岸。他们的目的地本是哈德逊河口地区,但由于海上风浪险恶,他们错过了目标,于是就在现在的科德角外的普罗温斯顿港抛锚。
2009年9月底,万科总部入驻位于深圳大梅沙依山傍海的新建筑。有人指出“你自己总是讲清教徒精神,但是总部却那么大的规模”,王石回应说,乘“五月花”号到北美大陆的清教徒体现的是创新、节制、创造财富、友善社会、感恩的精神,当时的万科总部有对市民开放的公共空间,整体建筑造价8000元/平方米,“是很合理的,也是在践行清教徒精神”。
最近王石在深圳,见到了他到深圳创业时聘请的第一个员工:邓奕权。当年邓奕权17岁,小学文化。那一年,社会学家张雨林给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做了描述: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改革开放后,中国最大的新生事物是涌现了上亿的农民工。现在的邓奕权退休了,也开始摄影、写游记。
王石说“很开心”。
有一天,王石拍了棒槌树的照片,给它的解读是:“生命如此顽强执着,犹如80年代特区创业的一代企业家。花语:天真。”
也有表露柔情的时候,看到一幅小女孩的画,他说,我女儿小时候也梳这样的小辫。
对话王石:痛苦经历都是财富
看世界:是不是很多人问你登山难道不怕死吗?体验到的濒临死亡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王石:我都要问他们,不登山就不死了吗?登山是一个直面死亡的过程,就是死亡就在你面前,你没有办法回避,其实能够直面,就会更加坦然,平时生活中会更加珍惜生命。
濒临死亡的感觉,我是后来才意识到的。当时只觉得两个耳朵很暖和,感觉太阳温暖地照耀着我,但是我看了一眼,没有太阳。我又特别想坐下来,觉得如果能坐下来,那真是太美妙了,如果再能闭上眼睛就太好了。但是,有另外一个声音提醒我,绝对不能坐下来,如果坐下来就会死亡。我撑着这股劲下了山,跟医生交换意见时,医生告诉我说,那种状态就是濒死状态。
也因此,在海拔8000米的地方遇难的人,没有面目狰狞的。因为那一瞬间给你很美好、像另外一个天堂的感觉。我有时候都觉得,那些遇难的人,可能有的不是走不出来,而是觉得很美好,想停下来。
它们告诉我,要冒险,也要经得起诱惑,飘飘然好像真要进入天堂的诱惑真的很大,痛苦到极点就是一种美好。
看世界:之前你主要是登山,现在主要是赛艇,这两项运动对个人来讲不同的体验是什么?
王石:登山是非常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潜台词就是我能你不能,我不但企业做得很好,还能登珠峰。你说登珠峰不得了吧,我还可以登第二次,还可以登第三次,它更多的表现是与众不同。当然,这个时代也很需要英雄主义。
我是2001年开始划赛艇的,但真正把经济和公益结合起来是2012年之后,也就是2013年,是到了哈佛和剑桥以后。
我突然发现,赛艇是非常平等的一项运动,如果你本人要特别,就没法划了,效果也不好。它是个集体主义运动,不是平均主义,是弱的要往上赶,一定要赶,才不影响大家。强的就来迁就你,我让你一些。
实际上,这个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团队,一个公司,有能干有不能干的。以前,我就重视能干的,不能干的我根本不在乎他,现在就不是了,因为这是个团队。能干的不要太快,不能干的,你说“你看人家都在兼顾你,你再多努点力”。你会发现,这个道理用在企业管理上是一样的。
那就有发现了。比如说,我过去来开会,基本上很多时候都是一言堂,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每个人要不不参加会议,参加会议就一定要发言,发言无非就是左、中、右。有非常极端的,那就往回拉一拉,保守的,再推一推。为什么呢?文化是大家形成的,按照这个去做,工作效率就特别高。反过来,如果推激进的,不接受保守的,做了决议,又怎么样呢?
看世界:这些年经历了这样那样的事情,现在把更多经历用在公益上,你是一个在意别人对你评价的人吗?
王石:我是有功利心的,我很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从人生的方面,很多年后你再回过头来看,你可能会庆幸你曾经遇到了这些,如果不遇到这些,生活是不是平淡了点呢?
正因为遇到了这些,你才能重新反思重新认识,尤其已经到了我这个年纪。这时候,你可能才意识到,你对这个时代所做的事情以及这个社会对你的认可,你是想象不到的,也有意外和惊喜。
我现在对过去的感觉就是,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不再计较了;给我更多的是鼓励或者鞭策。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痛苦经历都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