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讲究多元,饮食衣着如此,学术文化亦然。
但有些学者似乎不太明白多元的好处,把自己封闭在象牙塔里,一味追求“高深”,排斥“通俗”,把精心炮制的只有少数几个人看得懂的学术著作比作《三国志》,而将大众喜闻乐道的文字比作《三国演义》,认为作演义不过是处于文人底层的“小说家流”的谋生手段,作这类文字的人不但不能侧身“儒林”,甚至不能进入“文苑”。这种观念长期存在,中国的文字作品也因此出现“文野”之分、“雅俗”之别。
但新文化运动之际,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开始打破旧式文人对文字作品的垄断,文人墨客与世隔绝、孤芳自赏的状态也有所改变。
近代中国在文字创作上坚持传统立场的学者中,有两个姓章的学者格外引人瞩目。一个是章太炎。太炎先生博古通今,学问文章在近代学者中堪称翘楚,因投身反清革命,写了很多思想深刻、文笔犀利的政论文字,传扬宇内,备受赞誉,被鲁迅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然而章太炎对他人的看好并不以为然。他在给邓实的信中说,自己的文章为雅俗共知并称道者,只有讨论时势的数篇,但这些文章过于浅显,文辞“取足便俗”,“无当于文苑”;而所作《訄书》,博而有约,文不掩质,是真正可以传世的文字,反倒不被时人关注。基于追求高深学问的学术立场,他曾对包括梁启超在内的走通俗路线的学者提出尖锐批评,连自己的老师俞樾,他也颇有微词,说他“吐辞冗滥”,原因在于喜欢趋附庸俗化的“时尚”,下笔时又无文辞方面的讲究。
但是,即便章太炎这样有资格“守旧”的传统文人,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也不能不趋赶时髦,在摹拟魏晋风格古文做高深学问的同时,也对白话文及白话作品展开研究,且颇有心得。将白话文的起源上溯至《水浒》、《老残游记》乃至《诗经》。
另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章士钊。士钊曾到英国留学,受过逻辑学训练,为文直追韩(愈)、柳(宗元),有复古倾向。白话文运动兴起后,他反其道而行,试图革新古文,1925年出任教育总长之后甚至禁止学生读写白话文,被视为白话文最顽固的反对派。但就是这样的人物,思想行为也常变通,并不古板。1925年2月章士钊与胡適邂逅合影,相约在照片上各题一首诗,以作纪念。有意思的是,主张白话的胡適题赠的诗多少有些讲究格律:“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主张古文的章士钊反倒在照片背面题写了一首白话诗:“你姓胡,我姓章;你讲甚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你不攻来我不驳,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相片好作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歪词送把你,总算是老章投了降。”诗虽写得蹩脚,却反映了章氏思想的开通与性格的诙谐。
我绕这么大一个圈子,是想说明,在多元化的语境下,学者应该明白“高处不胜寒”及“曲高和寡”的道理,不必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原因很简单,社会对学术文化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态的,曲径通幽的纯学术著作有它的价值,简单明了的大众读物也有它存在的理由。生活在传统文化浓重氛围中的二章(太炎、士钊)尚且能因应时代变化,适度接受通俗,今天的学者还有什么理由将自己置于大众文化的对立面呢?
但有些学者似乎不太明白多元的好处,把自己封闭在象牙塔里,一味追求“高深”,排斥“通俗”,把精心炮制的只有少数几个人看得懂的学术著作比作《三国志》,而将大众喜闻乐道的文字比作《三国演义》,认为作演义不过是处于文人底层的“小说家流”的谋生手段,作这类文字的人不但不能侧身“儒林”,甚至不能进入“文苑”。这种观念长期存在,中国的文字作品也因此出现“文野”之分、“雅俗”之别。
但新文化运动之际,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开始打破旧式文人对文字作品的垄断,文人墨客与世隔绝、孤芳自赏的状态也有所改变。
近代中国在文字创作上坚持传统立场的学者中,有两个姓章的学者格外引人瞩目。一个是章太炎。太炎先生博古通今,学问文章在近代学者中堪称翘楚,因投身反清革命,写了很多思想深刻、文笔犀利的政论文字,传扬宇内,备受赞誉,被鲁迅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然而章太炎对他人的看好并不以为然。他在给邓实的信中说,自己的文章为雅俗共知并称道者,只有讨论时势的数篇,但这些文章过于浅显,文辞“取足便俗”,“无当于文苑”;而所作《訄书》,博而有约,文不掩质,是真正可以传世的文字,反倒不被时人关注。基于追求高深学问的学术立场,他曾对包括梁启超在内的走通俗路线的学者提出尖锐批评,连自己的老师俞樾,他也颇有微词,说他“吐辞冗滥”,原因在于喜欢趋附庸俗化的“时尚”,下笔时又无文辞方面的讲究。
但是,即便章太炎这样有资格“守旧”的传统文人,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也不能不趋赶时髦,在摹拟魏晋风格古文做高深学问的同时,也对白话文及白话作品展开研究,且颇有心得。将白话文的起源上溯至《水浒》、《老残游记》乃至《诗经》。
另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章士钊。士钊曾到英国留学,受过逻辑学训练,为文直追韩(愈)、柳(宗元),有复古倾向。白话文运动兴起后,他反其道而行,试图革新古文,1925年出任教育总长之后甚至禁止学生读写白话文,被视为白话文最顽固的反对派。但就是这样的人物,思想行为也常变通,并不古板。1925年2月章士钊与胡適邂逅合影,相约在照片上各题一首诗,以作纪念。有意思的是,主张白话的胡適题赠的诗多少有些讲究格律:“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主张古文的章士钊反倒在照片背面题写了一首白话诗:“你姓胡,我姓章;你讲甚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你不攻来我不驳,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相片好作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歪词送把你,总算是老章投了降。”诗虽写得蹩脚,却反映了章氏思想的开通与性格的诙谐。
我绕这么大一个圈子,是想说明,在多元化的语境下,学者应该明白“高处不胜寒”及“曲高和寡”的道理,不必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原因很简单,社会对学术文化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态的,曲径通幽的纯学术著作有它的价值,简单明了的大众读物也有它存在的理由。生活在传统文化浓重氛围中的二章(太炎、士钊)尚且能因应时代变化,适度接受通俗,今天的学者还有什么理由将自己置于大众文化的对立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