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章太炎、章士钊趋赶时髦说起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讲究多元,饮食衣着如此,学术文化亦然。
  但有些学者似乎不太明白多元的好处,把自己封闭在象牙塔里,一味追求“高深”,排斥“通俗”,把精心炮制的只有少数几个人看得懂的学术著作比作《三国志》,而将大众喜闻乐道的文字比作《三国演义》,认为作演义不过是处于文人底层的“小说家流”的谋生手段,作这类文字的人不但不能侧身“儒林”,甚至不能进入“文苑”。这种观念长期存在,中国的文字作品也因此出现“文野”之分、“雅俗”之别。
  但新文化运动之际,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开始打破旧式文人对文字作品的垄断,文人墨客与世隔绝、孤芳自赏的状态也有所改变。
  近代中国在文字创作上坚持传统立场的学者中,有两个姓章的学者格外引人瞩目。一个是章太炎。太炎先生博古通今,学问文章在近代学者中堪称翘楚,因投身反清革命,写了很多思想深刻、文笔犀利的政论文字,传扬宇内,备受赞誉,被鲁迅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然而章太炎对他人的看好并不以为然。他在给邓实的信中说,自己的文章为雅俗共知并称道者,只有讨论时势的数篇,但这些文章过于浅显,文辞“取足便俗”,“无当于文苑”;而所作《訄书》,博而有约,文不掩质,是真正可以传世的文字,反倒不被时人关注。基于追求高深学问的学术立场,他曾对包括梁启超在内的走通俗路线的学者提出尖锐批评,连自己的老师俞樾,他也颇有微词,说他“吐辞冗滥”,原因在于喜欢趋附庸俗化的“时尚”,下笔时又无文辞方面的讲究。
  但是,即便章太炎这样有资格“守旧”的传统文人,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也不能不趋赶时髦,在摹拟魏晋风格古文做高深学问的同时,也对白话文及白话作品展开研究,且颇有心得。将白话文的起源上溯至《水浒》、《老残游记》乃至《诗经》。
  另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章士钊。士钊曾到英国留学,受过逻辑学训练,为文直追韩(愈)、柳(宗元),有复古倾向。白话文运动兴起后,他反其道而行,试图革新古文,1925年出任教育总长之后甚至禁止学生读写白话文,被视为白话文最顽固的反对派。但就是这样的人物,思想行为也常变通,并不古板。1925年2月章士钊与胡適邂逅合影,相约在照片上各题一首诗,以作纪念。有意思的是,主张白话的胡適题赠的诗多少有些讲究格律:“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主张古文的章士钊反倒在照片背面题写了一首白话诗:“你姓胡,我姓章;你讲甚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你不攻来我不驳,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相片好作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歪词送把你,总算是老章投了降。”诗虽写得蹩脚,却反映了章氏思想的开通与性格的诙谐。
  我绕这么大一个圈子,是想说明,在多元化的语境下,学者应该明白“高处不胜寒”及“曲高和寡”的道理,不必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原因很简单,社会对学术文化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态的,曲径通幽的纯学术著作有它的价值,简单明了的大众读物也有它存在的理由。生活在传统文化浓重氛围中的二章(太炎、士钊)尚且能因应时代变化,适度接受通俗,今天的学者还有什么理由将自己置于大众文化的对立面呢?
其他文献
俗话说,热在“三伏”。翻开今年的日历,可以看到今年的初伏(7月13日至7月22日)和末伏(8月12日至8月21日)均为10天,而中伏却有20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伏”是二十四节气以外的杂节气。《汉书·郊祀志》云:伏乃“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的意思。据说,“伏”这个节气远在公元前676年的秦德公二年时即已出现。从气象角度说,“伏”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入伏到出伏,大约相当于公历的七月中旬到八
期刊
前日黑云压城,将至下班,暴雨骤至,大街小巷,俨然泽国。回家之路既塞,百无聊赖,惟倚栏观水。不由想起李义山“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之诗句,进而浮想联翩,感慨关云长水淹七军之雄壮,追思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美谈……突然发现,人与水之间,竟有这许多故事。如果说火的问世点亮了人类文明一个点,则对水的利用流出了文明发展的一条线。本期《国学》,便和您一同看古人如何防水排水,用水治水,乃至以水为破敌利器,
期刊
中国社会自宋以下,就造成了一个平铺的社会。封建贵族公爵伯爵之类早就废去,官吏不能世袭,政权普遍公开,考试合条件的,谁也可以入仕途。  这种平铺的社会,也有其毛病。平铺了就不见有力量。这件事在近代中国,曾有两个人讲到过:一个是顾亭林。他是明末清初人,他想革命排满,但他深感社会没有力量,无可凭借。他曾跑到山西,看见一个裴村,全村都是姓裴的,他们祖先在唐代是大门第,做过好几任宰相,直到明末,还是几百几千
期刊
海外汉学家小传  吉川幸次郎(吉川幸次郎,1904~1980),生于日本神户市,著名汉学家。曾任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博士。代表作有《宋诗概说》、《元明诗概说》,是日本研究中国断代诗史的先驱。  根据我的观察,中国文化的精神里面,历来就有确信事物应该归于一,并对差异极度敏感的传统。  分裂成千差万别形态而存在于天地间的万物,作为现象,虽是千差万别,却仍被统合为一
期刊
夏季最热的“三伏天”已经到来,街坊们都知道三伏天要喝五花茶,清补凉血清热解毒祛湿。广东省中医院传统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韦芳宁博士提醒大家,在祛暑清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扶阳。  三伏是全年气候最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阶段。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即阳气全在身体表面,病邪容易乘虚而入。如果防暑降温过度,贪凉食冷,易致体内阳气衰落。  具体而言,如果人体长期生活在空调制造的冷环境里
期刊
那年夏天由包头返回北京,清晨时分车过延庆,车窗外正在落雨。偶尔瞥见了道边“狼山”这地名,精神为之一振。之后又与“青龙桥”这字样迎面相遇,瞥见了车站边的詹天佑墓;而后是居庸关。我对于地名,略有一点“文字敏感”,在日本看到“浅草”这地名,就不免望文生义,有某种意象浮出脑际。以往多在京城以南往返,那次由内蒙古回京,初过京西一带,触目皆新鲜。在这干旱的华北平原,官厅水库算得上“巨浸”,却只能由列车上远远地
期刊
?笏 放着“官位”不做  范纯仁是范仲淹的次子,出生于1027年。作为“官二代”,范纯仁17岁时就因为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太常寺太祝。这是个正九品的官职,虽然官不大,但在别人看来十分荣耀。范纯仁对此浑不在意,跟别人都不好意思提。他说:“赖恩泽而生,吾耻之。”  范纯仁证明自己的方法就是参加竞争非常激烈的科举考试。他天资聪颖,8岁时,就能将晦涩的文章倒背如流,还能加以讲解。他学习非常刻苦,这点也随了范
期刊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和画家,其山水诗画意境幽美,苏轼曾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后人将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有“诗佛”之誉。  民间流传着一个“王维买药结良缘”的故事:王维赶考羁留京城,因病去药铺买药,见抓药少女美貌聪颖,顿生爱慕之心,有意结识。窃忖之:“美则羡矣,其才若何?待予一试即知。”于是说:“姑娘,小生遗处方于家,但凭记忆,
期刊
读《红楼梦》,当然是“看小说”,但实际更是赏诗。没有诗的眼光与“心光”,是读不了的。所谓诗,不是指那显眼的形式,平平仄仄,五言七言等等,更不指结社、联句、论诗等等场面。是指全书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诗的,所现之情与境也是诗的。我这儿用“诗”是来代表中华文化艺术的一个总的脉络与精髓。勉强为之名,叫作“境界”。  中国的诗,特别注意这个“境界”或“意境”。而《红楼》艺术的真魅力,正是由这儿产生的——并不像有
期刊
现在有句话,叫“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一个人做官学曾国藩是没问题的,曾国藩一生勤政廉洁,真心待人,不好女色,如果清代评选“全国十佳公仆”之类,他估计可以中选,但学胡雪岩则值得商榷,胡雪岩赚钱是把好手,人品却不那么地道。  作为晚晴的“高富帅”,胡雪岩(字光墉)当然也有他的优点。他做事舍得下功夫,肯动脑子。胡雪岩年幼家贫,帮人放牛为生。年纪稍大,被人荐往一个钱庄做学徒,干扫地、倒尿壶之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