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思想政治合作学习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ak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杜郎口中学合作学习模式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很值得我们参考。然而,在我们的政治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却经常是有其形而无其神,没能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求“自然”合作
  
  在一些课堂上,当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内学习效率低下。有的小组内为谁先发言而争吵不休;有的小组成员思想开小差,聊侃与任务无关的事;有的为挑选临时组长,你推我让;有的学生趁机偷懒,小组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凡此种种,这样的合作学习很难产生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思维、培养协作精神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它锻炼了少部分精英(组内优生),却冷落了大部分人(那些弱势群体——组内学困生)。
  
  二、为完成无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而合作
  
  在设计小组学习任务仅仅依据于教材、教参,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要,也不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准备,合作学习动机不强,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由于单一方式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他们没有了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三、教师角色没有根本性改变
  
  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多教师仍然在讲台上等待,或者做自己的事(比如,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具等),他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使得小组合作出现了无序现象。
  四、学生合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即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上述种种小组合作有何实效呢?怎样使小组合作在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中大放异彩,真正发挥其作用,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应学会蹲下身来和学生谈话,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充裕的时空环境、热情的帮助环境和真诚的激励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激发他们合作的兴趣,让他们毫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必须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大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优化合作小组,让每一个“金子”都闪光。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是新课程理念值得关注的问题。小组搭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作用是否良性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按照组内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努力从以下方面进行:a.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b.应使全班各组人平均成绩大致相同。c.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出现组内同质的现象。d.应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在实验一段时间后,结合小组合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组。
  在优化了合作小组后,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呢?应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他们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我在行间指导时,重点指导他们的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第四,在组内积极倡导“传、帮、带”,鼓励优生帮助学困生;第五,在不伤害组内优生的情况下,采用定时轮换组长的方式,让学困生也尝试当组长。通过这些方式,为学困生创造发问的机会。
  3、注重教师在合作中的角色转变。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应当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4、精心设计问题,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相应的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当学生在组内讨论时,教师一定要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活动。这样做有利于他们成为教学时空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非做“奴隶”;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发挥。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精心设计问题,给予学生充裕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河北省大名县旧治乡旧治中学)
其他文献
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自主学习的人。”这一说法恰好符合目前课程改革的宗旨: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可见,寻求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着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所谓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
期刊
摘要: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在学习他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出独到见解和新的发明发现的能力。它标志着知识、技能的飞跃,是一个人基本素质和智力高度发展的体现,是观察、操作、思维、分析、概括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任务所在。那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实验权交给学生      物理教材
期刊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它作为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提出低年级要“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感受汉字形体美”的要求。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      一、 明确写字的要求      1.书写姿势的要求。写字时书写姿势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借助顺口溜让学生形象而又直观地记住书写的要求:学写字, 重姿势,肩平背直头摆正,手脚平放有精神,一
期刊
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由于地域、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原因,我所面对的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所具有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不能算是一流。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我从物理知识点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等方面谈谈自己在十几年物理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和做法:      一、根据物理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      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这门学科并不了解。他们只是听说数学、物理和化学统称数理化,
期刊
我国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笔者运用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进行探索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六步教学模式为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魏书生创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六步教学,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课堂教学。   笔者借鉴了魏老的六步教学模式,运用于思想政治教学中去。结合了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特点,借助网络技术工具、信息时代的力量,形成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崭新的教学模式。因此,称
期刊
学会质疑问难,对于学好语文和其他功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能够质疑问难,就必须对文章作深入的探求,也就是说,在读书时不能囫囵吞枣,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犯错误,允许并支持学生发表新意见,提出新见解,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理想空间。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可见学生的“疑”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长进。   
期刊
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基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下即为我的几点做法:      一、赏识学生可以无限地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
期刊
在上课前,我反复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猜测到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有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怎样能直观的将这两种情况演示给学生看,并能验证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紧跟着展示角这个环节,我选两位同学上前出示自己做的角,(其中有一个是活动角)。即而提出问题: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呢?学生果然出现两种答案。   这时候,我不急着判断,我出示一个实物钟面,转动
期刊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一、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