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maom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现阶段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身体和心理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
  1. 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对其的理解
  1.1 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有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1.2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在理解心理健康標准时,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人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能力。第二,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也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高层次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的,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追求高层次的满足。第三,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痛苦的,而是能在这些情况出现时做有效的自我调解,且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
  2. 高中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2.1 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大概所有的人都体验过不同程度的焦虑。高中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特别是高中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压力,面对父母老师的期望,在考试临近时,心情极度紧张。比如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正常发挥正常考试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高中生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是学校统考,持久的,过度的升学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有焦虑品质的高中生,遇事易于紧张,胆怯,度困难情景作过高程度的估计,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
  2.2 抑郁症
  抑郁症是对痛苦经历的抑郁反应,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特征。高中生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极易产生抑郁症。比如患有抑郁症的高中生,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长沉思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总往坏处想。自我评价能力下降。自觉活力降低,懒散乏力,精神不振,脑力迟钝,反应缓慢,对工作学习缺乏信心,社交活动减少,不愿主动与别人打交道,心境恶劣,烦躁易怒。
  2.3 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病人意识上反复出现不能控制的观念,思想,恐惧,冲突和疑虑。高中生在高中阶段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是认知和性格方面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高中生心理可能出现很多内心矛盾和冲突,这极易形成强观念,强迫观念是一种思维障碍,表现为反复持久的观念,思维,印象,也可以是冲突念头。
  2.4 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高中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的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高中生的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文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恰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有人格障碍的高中生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会极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害怕丢面子,过分苛求自己
  3. 解决对策
  3.1 让高中生确立乐观,进取的人生目的
  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就要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树立了理想,才能有积极的行动去实现理性。只有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经受起生活挫折和心理冲突,从而保持最佳的,最积极的心理状态。中学时代正是我们确立人生目的和抱负的关键时期,我们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会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所打败,才对未来充满了期望,才有强大的动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才会对干什么事都会充满着乐观和自信。
  3.2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高中生要正确认识自我,许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他们或者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或者是对自己估计过低,过于自卑。这两方面都会阻碍高中生认识自己。因此。高中生要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地了解自己,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提取有关的真实反馈,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观理解带来误差。认识自己就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实际情况来了解自己,还要通过从失败的经历中来正确认识自己,这些都是很好的比较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3.3 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
  面对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针对个别的高中生,要根据高中生的差异性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个别化对待每个高中生。高中生的心理辅导。是学校辅导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高中生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玲.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2] 张嘉伟.高中生心理辅导[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
  张颖,女,广东省东莞市,1982年10月出生,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心理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词:数方格法。平行四边形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2-13页例1、例2、例3。  [教材简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共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第二课时主要是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期刊
摘要:新一轮的课改,必将引起中学数学教学的巨大变革,为确保新课程的实施,作为一名教师应建立起新的教学观,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教育服务于学生,从实际出发,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字: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幼儿数学教育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教育课题摆在幼儿教师的面前。数学在幼儿的思维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在幼儿阶段给孩子最恰当的数学教育,我们一直在探讨最佳的数学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数学和运动游戏相结合的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数学学习 游戏介入 运动引入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
期刊
【摘要】体育教师教学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得当,运用是否娴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发展,最终影响到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诱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体育学习,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体育;教学;语言;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健美操運动在高中已广泛开展。健美操既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因此探讨健美操课的教学规律,将有助于提高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健美操运动在学校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健美操;学习动机;教学组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纯化学生学习动机  有不少老师认为健美操运动是女生非常喜爱的运动,因而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性。其结
期刊
摘要:网络远程研修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学习为一体,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实教学问题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本文从研修环境、健全制度、研修方式、研修管理、研修考核、校本研修,对其方式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网络 远程 研修 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网络远程研修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以虚拟班级为
期刊
摘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的认知冲突会以各种途径和方式发生并存在着,这是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正确处理师生认知冲突能够化解师生矛盾、促进双方健康成长,反之,只能产生不良的后果,给冲突双方带来不良影响。文章就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师生认知冲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师生 认知冲突 正确认识 有效解决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但近几年来,在中学生中发生自残、离家出走等现象呈上升趋势,这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尤其是心理专家的高度重视。作为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生长知识,长才干,长能力,还要教育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自觉经受磨练,具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敢拼敢闯的搏击力和坚韧的耐挫折能力。  关键词: 挫折 挫折教育 正视挫折 驾驭挫折
期刊
摘要:计算机已进入校园,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对计算机感兴趣,能利用它来帮助解决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但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我约束,对电脑游戏产生了兴趣,并在学习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已影响到学习。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习惯,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兴趣爱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集中介绍了心理辅导和德育的概念及二者间存在的认识误区,讨论了心理辅导与德育之间的异同以及怎样处理二者间的关系等问题。二者从不同角度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发展,促进个体素质全面提高。心理辅导有着不容忽视的德育功能,但二者依据的原理、涵盖的内容、采用的方法以及运行的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者之间往往存在角色冲突而使两者不能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因此,必须加强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