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初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ly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为主要教学任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小学教师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以情感为载体培养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观看电视纪录片、教学影视片,讲述历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理论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从情感上体会道德与法治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从心灵上真正感悟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重大意义。
   二、转变理念促进有效学习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对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从而能够跳出以前的思维桎梏看待问题。
   三、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服务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能够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情境,是指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共同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合作学习与交流讨论中体现出来的相互之间的讲礼貌、懂尊重等,本身就是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修养。在学生的交流討论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的观点等,便于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将生活情境带入课堂,除了用典型的事例创造情境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建立模拟场景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去体味、去尝试。
   四、构筑新型师生和教学关系
   现代化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适当进行角色互换。其次,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若是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教师就要分析原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多的了解,调整教学进度,摆正教师的位置,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五、被动学习要变为主动学习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的。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和开展校园活动。比如,每周的升旗仪式、班队会、晨会等。学校可以组织每月的法制知识讲座,还可以开展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做到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劳动、感恩教育、遵纪守法、实现理想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使思想得以升华,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六、实践教学是品质落地的根基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探究欲望,不断地产生学习的新鲜感,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的留白在最近几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使用,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而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时间,尤其是实践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提升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种教学设计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突出特定的思维和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把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落到实处,让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法制的新一代接班人。
其他文献
逻辑思维能力是作文的核心能力,我们应该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原创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德国)贝多芬   ②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郁达夫   ③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  ——(美
期刊
一、文言文朗读的作用   文言文朗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和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情文并茂。若要体会到它的美,需要学生运用自身的情感、经验去体会和品读。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体会语言与意境的美。那秋水长天的辽阔,那鱼翔浅底的自如,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期刊
逻辑思维是高中生要培养和发展的一种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高中议论文的写作中。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逻辑思维上得到切实的发展。笔者认为让学生构建紧密的逻辑思维体系,必须从三个方面实施。   一、锁定准确的写作对象   写作对象准确,是写作的基点,追求的是逻辑思维的精准性。具体教学中,笔者推荐“一点三线”法。   其中“一点”指题目的中心内容。“三线”分别指“事实线”(题目所给的基
期刊
初中语文中的大部分知识侧重于基础与学生思维的发展,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习惯,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有与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为了充分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利用其中与情感教
期刊
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是熟能生巧。对高中生来说,善于积累,多读多写,方能写成有血有肉的好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得知:学生作文水平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运用课本教材提供的典型事例,没有充分的挖掘文本素材,更不善于总结归纳,进行一定量的素材积累而造成的。对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学生写作的。   一、从所学教材中挖掘作文素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攻克数学教学中的难关,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数学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着排斥心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发觉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更无法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提高学生
期刊
统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很重视“整本书阅读”,他说原因有三:一是让学生相对完整地接触一些原典,给人生发展“打底子”;二是有意针对网络带来的“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倾向,让学生多少回归完整的健全的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读书养性”,用整本书阅读来“磨性子”,培育毅力,涵养心智,祛除浮躁。   《朝花夕拾》这部回忆性散文集是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必读名著,共10篇。根据“整本书阅读
期刊
摘要:在识字教学中,适当为学生补充汉字文化知识、字源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发现汉字的精妙与神奇,还能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本文笔者从甲骨文着手,借助汉字最初的模样,探求识字方法、提升识字能力。   关键词:甲骨文;识字教学;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且需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如此大的识字量,是
期刊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方不虚此生耳。”夏天热闹,青蛙、蟋蟀都是好歌手,蛙鸣、蟋蟀声亦是一种天籁,涨潮独把听蝉当作雅趣,当是蝉之知音者。一记蝉声,缠绕百年时空,翻越典籍,是梦,是见证。   蝉是书面语,口语叫知了,方言称姚师太。童年的夏天,法國梧桐很俊,萤火虫像小灯泡,山溪里生长着野生菖蒲,路旁缀满覆盆子,而每棵树上总有几只褐色的或深绿色的知了伏在那
期刊
作文何以“繁难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一大原因。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语文课被上成照本宣科的知识课。课堂一潭死水,缺少师生互动质疑,没有思想碰撞的火花。 老气横秋的僵化教学,妨碍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阻碍读写能力提高。   写不好作文,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更不会思考。旅行时游山玩水,饱览国内外大好河山却还是无灵感。对生活中好人好事坏人坏事,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要写出佳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