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梭认为,问题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教学生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学生学会“备课”在一定意义上就学会了“研究学问”的入门方法。这对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大有裨益。
指导学生“备课”决非故意“标新立异”,面确实有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强化“教”的功能与促进“学”的效果能起杠杆作用。如果说教师备课在于备答问备启发,那么,学生的“备课”则重在备学备问备见解。
一、备学
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会学生“备学”正是要学生懂得“学什么”“怎样学”而不是要学生死记概念,硬背词句。
一方面,宜让学生明确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笔者把语文教科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使用频率较高的技能点分门别类,归纳为100个,戏称为语文阵地上的100个“碉堡”,鼓励学生逐个“攻占”。学生可视自己的具体情况把它们分为“完全掌握的”“基本懂得的”“一知半解的”“浑然不知的”四种;在“备学”时区别对待,或暂弃不顾,或一掠而过,或择要记之,或反复揣摩。这样,“备学”时就可抓住重点与难点,针对本人薄弱环节而有的放矢了。
一方面,可帮助学生设计一套“备学”的符号。凡是会读书的人往往喜欢在书上圈圈点点,古今中外著名学者几乎无一例外,这是集“心到手到眼到”为一体的读书妙法。
下面的符号可供参考:
‖用于大段之间的分隔。
|用于大段之中小层次的分隔。
===用于议论文中心论点或记叙文文眼之下。
-----用于议论文分论点之下(第一分论点注明“1”,第二分论点注明“2”,如此类推)
————用于中心句或小结句之下。
~~~~用于警句名句格言之下。
........用于必须掌握的词汇之下。
O圈住易读错音或写错形的字。
()?表示括号中有你存疑的地方。
()!表示括号中有你拍案叫好或鄙夷皱眉的地方。
喻(或拟、排、偶等)用于精彩或别致的修辞句之下(比喻句注明“喻”比拟句注明“拟”,如此类推。)
如嫌符号不够用,可采用红蓝黑三色,一符三用的方法。还可配合眉批脚注来使用。
实践证明,学生(尤其是优生)比较欢迎自己“备学”,原因是参与性与趣味性强,从中可感受到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愉悦。
二、备问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引自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
夸美纽斯则从另一角度肯定了“问”的妙用:“儿童如果看出了谈话是由问答组成的,他自己也有了发问与答复的习惯,他便学会了推理的程序,即辩证法的初步。”(引自《大教育论》)
学会“备问”,可说是掌握了一把开启学问之库的金钥匙。
笔者引导学生关注三种类型的“问”:
(一)自己不懂或一知半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因人而异,是“备问”的重点。
(二)对字词句段和文意中存在异议或疑义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有一定的深度,是“备问”的难点。
(三)有必要理解与掌握的问题。这个“必要”是按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标准来定的,是受期中考学期考毕业考升学考的制约的,属于100个知识点与技能点的范围内,不妨让学生按“完全掌握的”“基本掌握的”“一知半解的”“浑然不知的”四种情况区别对待。
怎样找问题呢?我教给学生的方法是:
(一)从整体上找,运用鸟瞰式,即从宏观上去研究“篇”中的学问。这类问题大体可分为:
1、什么背景(时代环境)
2、什么观点(中心论点分论点主题思想)
3、什么材料(主要论据中心内容情节)
4、什么结构(结构方式段落层次)
5、什么特色(表现手法写作特点语言个性)
这样的问题大同小异。一般来说,锻炼一阶段后可不再在整体上花大多的时间了,而往往采用快速阅读法(如扫瞄法点取法)即可得其大概。
(二)从局部上找,运用巡逡式,即从微观上研究篇中的字词句段。这是“备问”的重点,大体寓含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1、标点的运用
2、词语的选择
3、句子的修辞
4、语段的衔接
5、内容的照应
6、细节的描写
7、情感的表述
8、分论点的阐述。
因为角度小,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且篇篇不一,人人看法不一,可谓“百花齐放”,多姿多彩。这种方法最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开拓学生的思维。“巡逡式”涉及到语法修辞逻辑诸方面的问题,包罗万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有重点地精读某些句群与语段,先自问自答,然后准备几个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引起师生讨论。
三、备见解
“备见解”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它是在备学备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中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入手,而“备见解”正是“启迪心智”的磨砺功夫,其目的是为了“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引自张载《经学理窟﹒义理》从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训练的习惯。
教师不妨从四方面引导学生着眼:
(一)从课文页码底部的注释中。
如一位学生认为《拿来主义》的注释把“孱头”解为“懦弱无能的人”不准确。我就引导她把“见解”写下来。她写道:我出生在上海,爸爸妈妈都是上海人,对“孱头”的含义是懂得的,它还含有“没头没脑”的意思。另一位学生说《故乡的榕树》的注释把“饭甑”解为“煮饭的蒸笼”不妥当,他写道:我的老家在萍乡,那里的居民祖祖辈辈用的是“饭甑”,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家庭习惯用它,那是用杉木做的圆桶状炊具,专用来“蒸饭”的,怎么能说是“煮饭”用的呢?
(二)从预习课文的过程中。
一位学生在预习完《南州六月荔枝丹》后“备”上一段“见解”:作者贾祖璋在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状,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是粗糙的”——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因为“比喻是跛脚的”(列宁说的),只要本体与喻体间有相似点就行,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相似。如果硬说不当,那么作者在文中所引“绛囊”“红星”“珊瑚珠”“红云几万重”“飞焰欲横天”也都不行了,因为鲜荔枝决不像“囊”那么软,不像“星”那么闪光,不像“珠”那么滑润,不像“云”那么飘浮,不像“焰”那么炽热。
(三)从教师读讲课文的过程中。
如我在读讲《绿》时说作者用“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旁的绿壁(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太暗了)”来形容梅雨潭的“绿”不淡不浓不明不暗,这是一种烘托手法。一位学生在“备见解”中针对这一点写道:我以为还可说这一段话用了类比手法,它是通过类比来衬托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衬托与烘托是否一码事?
(四)从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
《记念刘和珍君》课后第三大自然题的第一小题: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请问:第一句话中作者肯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第三句话中则否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这样写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对这问题,学生备了两点“见解”:
1、这是不是用了抵牾修辞格?一般修辞书未提到它,老师也未讲过,我是从一本修辞杂志上看到的,但无把握,请老师说说。
2、问句中的“则”我认为用得不妥。从问句前后的语势看,这应该是转折句或并列句,宜用“却”“或者”“又”更准确,可问句用的是“则”,是相承上句的,含“就”的意思,那么,前后句岂不成了困果关系?
尽管学生备的“见解”有时片面不够准确甚至错误,但我在评讲中是大加鼓劲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逐渐走向成熟的。为了“见解”的成熟,教师宜经常训练学生三种思维:一、逆向思维;二、扩散思维;三、联想思维。
指导学生备学备问备见解,不能一蹴而就,宜创造适当的条件按一定的步骤进行。条件:
(一)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因为学生的备学备问备见解与教师的备教备答备启发关系密切,两者力求合拍,互相印证互相促进。
(二)学生的学习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上饶市实验中学)
学生学会“备课”在一定意义上就学会了“研究学问”的入门方法。这对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大有裨益。
指导学生“备课”决非故意“标新立异”,面确实有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强化“教”的功能与促进“学”的效果能起杠杆作用。如果说教师备课在于备答问备启发,那么,学生的“备课”则重在备学备问备见解。
一、备学
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会学生“备学”正是要学生懂得“学什么”“怎样学”而不是要学生死记概念,硬背词句。
一方面,宜让学生明确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笔者把语文教科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使用频率较高的技能点分门别类,归纳为100个,戏称为语文阵地上的100个“碉堡”,鼓励学生逐个“攻占”。学生可视自己的具体情况把它们分为“完全掌握的”“基本懂得的”“一知半解的”“浑然不知的”四种;在“备学”时区别对待,或暂弃不顾,或一掠而过,或择要记之,或反复揣摩。这样,“备学”时就可抓住重点与难点,针对本人薄弱环节而有的放矢了。
一方面,可帮助学生设计一套“备学”的符号。凡是会读书的人往往喜欢在书上圈圈点点,古今中外著名学者几乎无一例外,这是集“心到手到眼到”为一体的读书妙法。
下面的符号可供参考:
‖用于大段之间的分隔。
|用于大段之中小层次的分隔。
===用于议论文中心论点或记叙文文眼之下。
-----用于议论文分论点之下(第一分论点注明“1”,第二分论点注明“2”,如此类推)
————用于中心句或小结句之下。
~~~~用于警句名句格言之下。
........用于必须掌握的词汇之下。
O圈住易读错音或写错形的字。
()?表示括号中有你存疑的地方。
()!表示括号中有你拍案叫好或鄙夷皱眉的地方。
喻(或拟、排、偶等)用于精彩或别致的修辞句之下(比喻句注明“喻”比拟句注明“拟”,如此类推。)
如嫌符号不够用,可采用红蓝黑三色,一符三用的方法。还可配合眉批脚注来使用。
实践证明,学生(尤其是优生)比较欢迎自己“备学”,原因是参与性与趣味性强,从中可感受到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愉悦。
二、备问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引自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
夸美纽斯则从另一角度肯定了“问”的妙用:“儿童如果看出了谈话是由问答组成的,他自己也有了发问与答复的习惯,他便学会了推理的程序,即辩证法的初步。”(引自《大教育论》)
学会“备问”,可说是掌握了一把开启学问之库的金钥匙。
笔者引导学生关注三种类型的“问”:
(一)自己不懂或一知半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因人而异,是“备问”的重点。
(二)对字词句段和文意中存在异议或疑义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有一定的深度,是“备问”的难点。
(三)有必要理解与掌握的问题。这个“必要”是按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标准来定的,是受期中考学期考毕业考升学考的制约的,属于100个知识点与技能点的范围内,不妨让学生按“完全掌握的”“基本掌握的”“一知半解的”“浑然不知的”四种情况区别对待。
怎样找问题呢?我教给学生的方法是:
(一)从整体上找,运用鸟瞰式,即从宏观上去研究“篇”中的学问。这类问题大体可分为:
1、什么背景(时代环境)
2、什么观点(中心论点分论点主题思想)
3、什么材料(主要论据中心内容情节)
4、什么结构(结构方式段落层次)
5、什么特色(表现手法写作特点语言个性)
这样的问题大同小异。一般来说,锻炼一阶段后可不再在整体上花大多的时间了,而往往采用快速阅读法(如扫瞄法点取法)即可得其大概。
(二)从局部上找,运用巡逡式,即从微观上研究篇中的字词句段。这是“备问”的重点,大体寓含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1、标点的运用
2、词语的选择
3、句子的修辞
4、语段的衔接
5、内容的照应
6、细节的描写
7、情感的表述
8、分论点的阐述。
因为角度小,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且篇篇不一,人人看法不一,可谓“百花齐放”,多姿多彩。这种方法最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开拓学生的思维。“巡逡式”涉及到语法修辞逻辑诸方面的问题,包罗万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有重点地精读某些句群与语段,先自问自答,然后准备几个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引起师生讨论。
三、备见解
“备见解”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它是在备学备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中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入手,而“备见解”正是“启迪心智”的磨砺功夫,其目的是为了“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引自张载《经学理窟﹒义理》从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训练的习惯。
教师不妨从四方面引导学生着眼:
(一)从课文页码底部的注释中。
如一位学生认为《拿来主义》的注释把“孱头”解为“懦弱无能的人”不准确。我就引导她把“见解”写下来。她写道:我出生在上海,爸爸妈妈都是上海人,对“孱头”的含义是懂得的,它还含有“没头没脑”的意思。另一位学生说《故乡的榕树》的注释把“饭甑”解为“煮饭的蒸笼”不妥当,他写道:我的老家在萍乡,那里的居民祖祖辈辈用的是“饭甑”,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家庭习惯用它,那是用杉木做的圆桶状炊具,专用来“蒸饭”的,怎么能说是“煮饭”用的呢?
(二)从预习课文的过程中。
一位学生在预习完《南州六月荔枝丹》后“备”上一段“见解”:作者贾祖璋在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状,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是粗糙的”——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因为“比喻是跛脚的”(列宁说的),只要本体与喻体间有相似点就行,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相似。如果硬说不当,那么作者在文中所引“绛囊”“红星”“珊瑚珠”“红云几万重”“飞焰欲横天”也都不行了,因为鲜荔枝决不像“囊”那么软,不像“星”那么闪光,不像“珠”那么滑润,不像“云”那么飘浮,不像“焰”那么炽热。
(三)从教师读讲课文的过程中。
如我在读讲《绿》时说作者用“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旁的绿壁(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太暗了)”来形容梅雨潭的“绿”不淡不浓不明不暗,这是一种烘托手法。一位学生在“备见解”中针对这一点写道:我以为还可说这一段话用了类比手法,它是通过类比来衬托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衬托与烘托是否一码事?
(四)从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
《记念刘和珍君》课后第三大自然题的第一小题: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请问:第一句话中作者肯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第三句话中则否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这样写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对这问题,学生备了两点“见解”:
1、这是不是用了抵牾修辞格?一般修辞书未提到它,老师也未讲过,我是从一本修辞杂志上看到的,但无把握,请老师说说。
2、问句中的“则”我认为用得不妥。从问句前后的语势看,这应该是转折句或并列句,宜用“却”“或者”“又”更准确,可问句用的是“则”,是相承上句的,含“就”的意思,那么,前后句岂不成了困果关系?
尽管学生备的“见解”有时片面不够准确甚至错误,但我在评讲中是大加鼓劲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逐渐走向成熟的。为了“见解”的成熟,教师宜经常训练学生三种思维:一、逆向思维;二、扩散思维;三、联想思维。
指导学生备学备问备见解,不能一蹴而就,宜创造适当的条件按一定的步骤进行。条件:
(一)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因为学生的备学备问备见解与教师的备教备答备启发关系密切,两者力求合拍,互相印证互相促进。
(二)学生的学习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上饶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