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对急性乳房炎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怎样预防产后急性乳房炎。方法观察产后不同时期及非哺乳期乳房炎患者,分析乳房炎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Ⅰ组:4例,产后3天,2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并排空乳汁,2天后好转;2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静脉滴注青霉素3天治愈;Ⅱ组:4例,产后3-4周,2例经过热敷、按摩、排空乳汁,3天后好转,1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静脉滴注青霉素3天治愈,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4天治愈;Ⅲ组:非哺乳期女性2例,1例经热敷,外涂鱼石脂软膏3天后好转;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3天治愈。结论急性乳房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应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了解预防急性乳房炎的相关知识,一旦发现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非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乳房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避免炎症范围继续扩大,破坏更多的乳腺小叶组织,使病程延长。
【关键词】化脓性感染;乳汁淤积;哺乳期;预防
急性乳房炎(acute mastitis)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产后3-4周的初产妇多见。乳汁淤积是导致急性乳房炎的主要原因,淤积的乳汁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乳头发育不良、乳头凹陷、乳管不通畅均会影响乳汁排出,授乳经验不足,未将剩余乳汁排空,也会导致乳汁淤积。乳头破损、细菌入侵也会引起乳腺感染。此外急性乳房炎还可发生于非哺乳期妇女,多由皮肤毛囊炎引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25-32岁,产后3天4例,产后3-4周4例,均为初产妇,非哺乳期女性2人,共10人。
1.2诊断
1.2.1一般情况是否为初产妇、有无乳房炎症史、有无乳头凹陷、畸形、授乳情况、嬰儿有无口含乳头入睡的习惯。
1.2.2局部乳房胀痛,触及痛性肿块,表面皮肤红肿、发热,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深部脓肿的表面皮肤红肿不明显,肿块触之不清,但有深压痛[1]。脓肿形成后,浅表脓肿可破溃,深部脓肿可形成乳房后脓肿。
1.2.3全身寒战、高热、脉率加快,严重者可并发脓毒血症。
1.2.4辅助检查
1.2.4.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1.2.4.2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脓肿的大小及部位。
1.2.4.3脓腔穿刺抽出脓液。
1.3分组根据是否为哺乳期和产后时间不同,分为3组:Ⅰ组:产后3天4例;Ⅱ组:产后3-4周4例;Ⅲ组:非哺乳期女性2例。
1.4观察范围观察乳房局部炎症、疼痛缓解情况及产妇乳汁通畅情况。
2治疗与护理
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脓肿形成前控制感染,脓肿形成后及早切开引流。
2.1防止乳汁淤积的护理乳汁淤积的早期不用立即停止授乳,多让婴儿吸乳可促进乳汁排出,同时教会并协助患者使用吸乳器吸净乳汁,不要轻易断乳。若感染严重或乳腺脓肿引流后形成乳瘘(mammary fistula)者应停止授乳,以避免婴儿患胃肠炎。方法:可口服己烯雌酚1-2mg,每日3次,共2-3天,或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每次2mg,每日1次,至乳汁停止分泌为止[2]。炒麦芽,60克,用水煎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连服2-3日
2.2控制感染通过乳房局部热敷、按摩,外涂鱼石脂软膏,有利于炎症消散,肿胀明显时用50%硫酸镁湿敷,还可取青霉素80-100万U溶于0.5%普鲁卡因20ml中,行乳腺后组织及病灶周围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
2.3手术治疗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为了避免损伤输乳管,一般以乳头为中心,行放射状切口,乳晕周围脓肿可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2]。脓液排出后,用凡士林油纱布填塞止血并及时更换敷料。
2.4用药护理未形成脓肿前,应用抗菌药效果较好。但考虑药物可被分泌至乳汁,影响婴儿,而应以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为安全。还可以使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2]。
2.5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克服疼痛、生活不适、睡眠不利等因素,尽可能满足病人生活上的要求[1]。继续母乳喂养。介绍乳房炎防治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和家属合理喂养婴儿。
3预防
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孕妇妊娠后期经常用肥皂水清洗乳头;乳头凹陷者,于产前3-4个月提拉矫正;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每次哺乳尽量让婴儿吸空乳汁;授乳前后清洗乳头,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勿让婴儿口含乳头入睡,以免引起乳头皲裂。乳头皲裂时,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后装入奶瓶喂养。对于非哺乳期发病者,应及时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
4结果
通过治疗及相关健康知识指导,患者病情好转,炎症得到控制、疼痛等不适减轻,哺乳期患者乳汁通畅,能够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强了母乳喂养的信心。应在产前进行有关哺乳知识的宣传,急性乳房炎重在预防,见表1、表2。
Ⅰ组:共4例,产后3天,2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并排空乳汁,2天后好转;2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静脉滴注青霉素480万U/次,每天2次,3天治愈。
Ⅱ组:共4例,产后3-4周,2例经过热敷、按摩、排空乳汁,3天后好转;1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静脉滴注青霉素3天治愈;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480万U/次,每天2次,4天治愈。
Ⅲ组:非哺乳期女性2例,1例经热敷,外涂鱼石脂软膏3天后好转;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480万U/次,每天2次,3天治愈。
5讨论
急性乳房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近年来非哺乳期脓肿也有所上升。对于非哺乳期患者,应积极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分娩后妇女全身抗病力下降,初产妇乳头皮肤娇嫩,易被婴儿吮伤,加上缺乏哺乳经验易导致乳汁淤积。急性乳房炎疼痛明显,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影响睡眠,应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了解预防急性乳房炎的相关知识,一旦发现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避免炎症范围继续扩大,破坏更多的乳腺小叶组织,使病程延长。
参考文献
[1]熊云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2]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关键词】化脓性感染;乳汁淤积;哺乳期;预防
急性乳房炎(acute mastitis)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产后3-4周的初产妇多见。乳汁淤积是导致急性乳房炎的主要原因,淤积的乳汁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乳头发育不良、乳头凹陷、乳管不通畅均会影响乳汁排出,授乳经验不足,未将剩余乳汁排空,也会导致乳汁淤积。乳头破损、细菌入侵也会引起乳腺感染。此外急性乳房炎还可发生于非哺乳期妇女,多由皮肤毛囊炎引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25-32岁,产后3天4例,产后3-4周4例,均为初产妇,非哺乳期女性2人,共10人。
1.2诊断
1.2.1一般情况是否为初产妇、有无乳房炎症史、有无乳头凹陷、畸形、授乳情况、嬰儿有无口含乳头入睡的习惯。
1.2.2局部乳房胀痛,触及痛性肿块,表面皮肤红肿、发热,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深部脓肿的表面皮肤红肿不明显,肿块触之不清,但有深压痛[1]。脓肿形成后,浅表脓肿可破溃,深部脓肿可形成乳房后脓肿。
1.2.3全身寒战、高热、脉率加快,严重者可并发脓毒血症。
1.2.4辅助检查
1.2.4.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1.2.4.2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脓肿的大小及部位。
1.2.4.3脓腔穿刺抽出脓液。
1.3分组根据是否为哺乳期和产后时间不同,分为3组:Ⅰ组:产后3天4例;Ⅱ组:产后3-4周4例;Ⅲ组:非哺乳期女性2例。
1.4观察范围观察乳房局部炎症、疼痛缓解情况及产妇乳汁通畅情况。
2治疗与护理
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脓肿形成前控制感染,脓肿形成后及早切开引流。
2.1防止乳汁淤积的护理乳汁淤积的早期不用立即停止授乳,多让婴儿吸乳可促进乳汁排出,同时教会并协助患者使用吸乳器吸净乳汁,不要轻易断乳。若感染严重或乳腺脓肿引流后形成乳瘘(mammary fistula)者应停止授乳,以避免婴儿患胃肠炎。方法:可口服己烯雌酚1-2mg,每日3次,共2-3天,或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每次2mg,每日1次,至乳汁停止分泌为止[2]。炒麦芽,60克,用水煎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连服2-3日
2.2控制感染通过乳房局部热敷、按摩,外涂鱼石脂软膏,有利于炎症消散,肿胀明显时用50%硫酸镁湿敷,还可取青霉素80-100万U溶于0.5%普鲁卡因20ml中,行乳腺后组织及病灶周围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
2.3手术治疗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为了避免损伤输乳管,一般以乳头为中心,行放射状切口,乳晕周围脓肿可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2]。脓液排出后,用凡士林油纱布填塞止血并及时更换敷料。
2.4用药护理未形成脓肿前,应用抗菌药效果较好。但考虑药物可被分泌至乳汁,影响婴儿,而应以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为安全。还可以使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2]。
2.5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克服疼痛、生活不适、睡眠不利等因素,尽可能满足病人生活上的要求[1]。继续母乳喂养。介绍乳房炎防治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和家属合理喂养婴儿。
3预防
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孕妇妊娠后期经常用肥皂水清洗乳头;乳头凹陷者,于产前3-4个月提拉矫正;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每次哺乳尽量让婴儿吸空乳汁;授乳前后清洗乳头,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勿让婴儿口含乳头入睡,以免引起乳头皲裂。乳头皲裂时,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后装入奶瓶喂养。对于非哺乳期发病者,应及时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
4结果
通过治疗及相关健康知识指导,患者病情好转,炎症得到控制、疼痛等不适减轻,哺乳期患者乳汁通畅,能够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强了母乳喂养的信心。应在产前进行有关哺乳知识的宣传,急性乳房炎重在预防,见表1、表2。
Ⅰ组:共4例,产后3天,2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并排空乳汁,2天后好转;2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静脉滴注青霉素480万U/次,每天2次,3天治愈。
Ⅱ组:共4例,产后3-4周,2例经过热敷、按摩、排空乳汁,3天后好转;1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静脉滴注青霉素3天治愈;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480万U/次,每天2次,4天治愈。
Ⅲ组:非哺乳期女性2例,1例经热敷,外涂鱼石脂软膏3天后好转;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480万U/次,每天2次,3天治愈。
5讨论
急性乳房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近年来非哺乳期脓肿也有所上升。对于非哺乳期患者,应积极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分娩后妇女全身抗病力下降,初产妇乳头皮肤娇嫩,易被婴儿吮伤,加上缺乏哺乳经验易导致乳汁淤积。急性乳房炎疼痛明显,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影响睡眠,应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了解预防急性乳房炎的相关知识,一旦发现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避免炎症范围继续扩大,破坏更多的乳腺小叶组织,使病程延长。
参考文献
[1]熊云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2]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