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思考之感性与理性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fafa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一、在探究起始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做法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会直接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例如在执教《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节课时,教师演示了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实验,然后对学生说:“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
  生: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
  生: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如果我们追问一句:刚才三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有相同之处吗?这样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
  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但有些教师对于以“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至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堂,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学生的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是同学们对于操作实验很感兴趣,在实验过程中只注意有什么现象产生,他们把全部注意力放到了现象观察上,而忽视了更深入一层的思考,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在上《变色花》一课时,同学们的兴趣全都在花有没有变色上面,而很少有同学在思考花为什么会变色。可以说这种现象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是一种通病。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却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善于思考总结,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贯彻音乐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要教学生唱“会”一首歌并不难,但要唱“好”一首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唱“会”了教材中的歌曲,只是完成了纸面上的作品,而要把一首歌唱“好”,教师必须在领会作曲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同样的一首歌曲,所作的艺术处理不一样,其演唱出的效果
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所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有些学生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接受程度的相对滞后,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对“学困生”进行辅导,是我们数学老师喜欢采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所在。本以为师生一对一辅导,师生面对面交流,效果肯定很好,可在实际实践中,有时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不仅收效甚微,甚至还打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由于知识和阅历、是非辨别能力有限,所以,要形成良好的品行光靠口头说教,收效往往甚微。而故事能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以活生生的形象直接与孩子的心灵对话,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感染力强。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借助故事,教师再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效果往往比冗长的道德知识讲述要好得多。  一、用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一个新颖、别致的开头,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