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球男子双打竞技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xffx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国家网球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综合攻关研究”(课题编号05033)
  作者简介:唐小林(1961-),男,四川内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网球、乒乓球教学、训练与理论。
  摘要:采用技术统计法、临场观察法、现场访问法、比较分析法揭示我国优秀男双选手与世界优秀男双选手在基本技术与战术运用、得失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世界优秀男双选手竞赛特点与我国男双选手存在的主要不足。建议:进一步提高发球质量,以适应当今男双比赛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强化前四拍的进攻理念,努力提高第三拍的进攻能力;以加强网前技术训练为基础,不断提高双上攻击能力;加强接发球训练,提高接发球能力;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提高战术运用能力。
  关键词:网球;男子双打;竞技水平;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5.739/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714-03
  第二届中国网球公开赛于2005年9月12-24日在北京市光彩体育中心举行,是中国目前网球最高级别赛事之一。世界优秀网球选手如纳达尔、科里亚等均参加此次比赛。比赛期间主要针对我国两对双打选手参加的两场双打比赛(共4盘)、男双前8名、半决赛、决赛(共6盘)进行全程观摩、技术统计与分析。通过对即得技术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网球男双选手与世界优秀网球男双选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并对世界优秀网球双打特点及趋势进行判断,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提高我国网球男子双打竞技水平提供科研支持与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两对参赛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与我国选手同场竞技的国外选手和本次比赛前8名、半决赛、决赛选手为比较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技术统计法 本文所有技术统计资料均来源于200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并由专人负责统计并整理。为保证技术统计的客观性与数据的公证性,本文以比赛过程中球拍是否触及球体作为得失分归属判定的主要依据。比赛过程中本(对)方球拍触及到对(本)方的有效击球但造成失误即判定本(对)方失分:因对(本)方球拍未能触及到本(对)方的有效击球而造成的回合结束即判定本(对)方得分;本文对运动员所有临场战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均由一人负责以保证战术运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统计数据的一致性。
  1.2.2 临场观察法 课题主要成员对所有比赛场次进行临场观察,对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及运用效果、运动员临场比赛意识等情况进行观察。
  1.2.3 现场访问法 对部分国家队教练员就我国选手临场竞赛表现及我国选手与国外选手比赛特点等问题进行现场访问以对比赛情况进行正确分析。
  1.2.4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即得技术数据的统计,重点对中外优秀选手技战术运用等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作出判断并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球技术及能力的比较分析 从表1看,虽然我国选手比同场竞技国外选手和国外优秀选手在一发成功率、ACE球及双误比率几方面在数据上并未处于下风,甚至发球双误比率略低于其它选手,但从临场比赛观察情况与对发球落点所处区域的统计数据看,我国选手的发球能力与国外选手及优秀选手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1)发球力量、速度欠佳,对接发球方未能造成有效压迫,致使对手回击本方发球时常能主动发力进攻,本方发球威力未能得到体现且易陷于被动;2)发球落点变化与战术结合运用的有效性及为本方第三拍进攻创造机会的能力较差。本次比赛临场重点观察发球方随发球落点的变化所采用的进攻手段的变化。从表2可知,国外优秀选手发球外角比率低于我国选手近8%,内角比率略高于我国选手,“其它”比率高于我国选手近4%。此种情况符合国外优秀选手的临场战术运用情况。通过观察,国外优秀选手在发球落点处于对方内角和追身区域时,结合第三拍主动出击的次数较多。因为,当发球落点处于内角或追身时接发球方可回击角度和区域相对变小,有利于发球方对对方回击路线做出判断,为第三拍的进攻和发球后迅速上至网前、形成双上网以争得主动。所以,国外优秀选手发球落点内角及其它的比率高,而外角的比率低。
  


  2.2 接发球技术能力的比较分析 双打比赛中,对运动员接发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接发球在双打比赛中的重要性也更为突出。从表3得知,我国选手接发球失误率40.3%,国外选手25%,失误率高出近15%,接发球被攻次率和失分率均高于国外选手,说明我国选手接发球能力同国外选手有相当差距。从临场观察得知,国外选手发球速度快、落点好,造成我国选手接发球直接失误和被对方第三拍抢攻的次数多,有时连续接发球失误丢掉一局比赛。国外优秀选手接发球被攻次率14.1%、失分率10.6%,均高于我国选手近4%,说明在优秀选手之间的比赛中,双方第三拍的进攻能力强,发球后进攻手段的衔接好,这方面我国选手同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差距相当大。
  2.3 运用发球双上网及破网能力的比较分析 表4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选手双上网使用次数均高于国外选手及国外优秀选手,得分率我国选手低于国外选手近13%。失分率我国选手49.7%,国外选手25.7%,国外优秀选手25.4%,低于我国选手24%,说明我国运动员双上网的得分能力同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临场观察,比赛中我国选手运用发球双上网时发球队员上网速度较慢,中场拦击失误偏多,网前技术欠佳,失去许多得分机会,这是我国选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破网能力方面,得分率我国选手37.5%,国外选手64%,国外优秀选手56.1%,高出我国选手26%,临场比赛也看出,我国选手破网的手段较单一,线路、落点变化不够理想,故破网得分率较低。
  


  2.4 前四拍主动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从表5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选手第三拍主动进攻使用次数高于国外选手,低于国外优秀选手,得分率我国选手38.9%,国外选手54.1%,国外优秀选手75%,分别低于国外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14%与36%,而失分率我国选手44.4%,略低于国外选手45.9%,高于国外优秀选手15.6%。说明第三拍进攻能力同国外优秀选手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据临场观察,一是我国选手的发球质量差,给同伴创造的进攻机会少;二是队员网前捕捉机会的能力较差,不够大胆和果断,这也是我国男双选手的致命弱点。由于我国选手接发球能力较差,比赛中基本上不能给同伴创造第四拍进攻机会,由于当前男子第三拍进攻比较凶狠,国外优秀选手之间比赛时,第四拍的进攻也相当少。
  2.5 主要技战术得分趋势 从表6可知,我国选手主要得分集中在双上网和中前场截击方面占43.3%,国外选手主要得分集中在双上网和前四拍进攻方面占48%,国外优秀选手主要得分集中在双上网和前四拍进攻方面占54.5%。从得分 分布情况说明,男子双打比赛网前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前四拍是制胜的关键。我国选手前四拍得分率为11.7%,国外选手18.9%,国外优秀选手28.8%,在前四拍主动进攻的能力上,我国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临场观察比赛中,国外优秀选手的发球局几乎全部采用发球双上网打法,抓住前四拍的机会主动进攻,特别是第三拍的进攻尤为突出,这是男子双打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所以,国外优秀选手比赛中得分主要集中在在双上网和前四拍。
  


  
  3 结论
  
  3.1 国外优秀网球男双选手比赛特点
  3.1.1 以发球“双上网”打法贯穿比赛全部 国外优秀选手在比赛中几乎全部采用发球“双上网”打法,网前是双方争夺的焦点,比赛中充分利用发球的力量、速度及落点的变化压制对方,迅速上网至有利位置,在网前实施各种进攻手段,平均每盘在网前的得分率为54.5%(表6),是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
  3.1.2 注重发球后与第三拍的进攻与战术配合 从统计数据显示及临场比赛观察,国外优秀选手在发球、接发球这一环节中,注重发球后与第三拍进攻手段的配合。
  3.1.3 注重破“双上网”的连续进攻及落点、线路变化 从比赛中观察,国外优秀选手的接发球局由于双方发球的威力大,接发球几乎没有能力上网,也很难出现第四拍的进攻机会,接发球局基本上是在底线破对方的“双上网”,国外优秀选手在攻击对方脚下、中路、小斜线的变化中能有效把握时机,具有较强的连续进攻能力,把握得分机会的能力强。
  3.1.4 比赛节奏快,网前短兵相接的搏杀局面成主流 临场比赛观察,国外优秀选手比赛节奏相当快,以双上对双上,双上对双底的局面主导整个比赛,一分球的争夺,均在前几拍结束。
  3.2 我国选手存在的主要不足
  3.2.1 发球、接发球技术及第三拍的攻击性有待提高 我国选手比赛中,一方面由于发球的速度、力量欠佳,为第三拍抢攻创造的机会少,另一方面网前队员把握机会的能力差,发球和第三拍抢攻的战术配合不默契,平均每盘得分率低仅为11.7%。接发球方面,失误率太高为40.3%,高出国外优秀选手15%,有时连续接发球失误输掉比赛。
  3.2.2 发球双上网及网前拦击能力需加强 我国选手双上网使用次数均高于国外选手及国外优秀选手,但得分率低于国外选手13%。
  3.2.3 对付双上网能力差,缺乏破网手段 在当今世界男子双打比赛中,接发球局几乎是对付双上网,这也是男双比赛的特点。临场比赛观察,我国选手破网的手段较单一,变化少,连续进攻的能力欠佳,导致成功率低。
  
  参考文献:
  
  [1]刘青.中国网球女子双打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刘青,唐小林,等.对200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双打技、战术水平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2-114.
  [3]刘青,王良佐,等.提高我国优秀网球女子双打运动员竞技水平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73-76.
  [4]王希升.网球打法与战术[N].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马果毅(1960-),男,湖北武汉人,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生物科学。  摘要:为了研究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对大鼠施加4周的非稳态噪音刺激以及进行运动干预,测定大鼠的行为和血清SOD和MDA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非稳态噪音刺激所引发的心理应激可对大鼠的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血清MDA的浓度降低,而SOD的活性增强,运动可降低这一影响程度,起到缓解的作用。  关键词:运动;
期刊
作者简介:姚俊(1970-),男,湖南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生理、生化。  摘要:通过在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状态下,观察大鼠血清BUN、Ser、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肾组织TGF-β1表达的变化,研究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对大鼠肾组织结构、功能及肾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以及揭示肾组织TGF-p1的表达对肾脏组织结构、功能变化及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作用及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综过8周过度训练后,大
期刊
作者简介:罗冬梅(196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生物科学。  摘要:为了探讨运动对长骨发育的作用机理,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100只生长期大鼠经3周、6周和9周的高、低负荷跑台训练后胫骨生长板中局部调节因子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周的跑台运动没有显著改变生长板中PTHrPmRNA的表达水平,而6周和9周运
期刊
作者简介:李敏(1970-),女,河北无机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健身理论与方法。  摘要:查阅了近十几年的HIGHWIRE和MEDLINE上有关慢性疲劳综合症预后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介绍了慢性疲劳综合症(C1S)的诊断标准及病理机制,同时对各疗法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采用“阶梯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疲劳程度,减轻并发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同时没有任何副作用。建
期刊
作者简介:陈静(1967-),女,湖北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通讯作者:郭敏刚摘 要:就学校体育中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这种情况结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从法学的角度对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学校应履行的义务和学校承担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促使学校积极履行义务,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生伤害事故;法律  中图分类号:G809.01
期刊
作者简介:尹洪满(1961-),男,河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摘要:本文以俄罗斯、巴西、古巴等国家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结构为背景,定量对比分析了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系统的战术类型结构、战术打法结构、战术运用效果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水平的改进与提高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接发球进攻;战术类型结构;战术打法结构  中图分类号:G842.71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作者简介:苟定邦(1952-),男,陕西礼泉人,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和高校体育宏观管理。  摘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认为,目前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目标显形化、教学结构呈现放射式特点、教学评价更加理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缺乏理性、理论纵深研究多于实践性研究、教师主
期刊
作者简介:展更豪(1969-),男,河南西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摘 要:主要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通过对我国女排在第28届奥运会女排赛的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找出了中国女排在技战术上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中国女排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中国女排;技术统计;第28届奥运会女排赛;优势;不足;参考  中图分类号:G842.711
期刊
作者简介:刘升沂(1936-),男,山东人,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摘要:通过对《田径全能运动评分表》的解析研究,探索并评价其内涵的各种元素。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并论证《田径全能比赛千分等差制公式评分法》。  关键词:田径运动;全能比赛;《田径全能运动评分表》;《田径全能比赛千分等差制公式评分法》;单位成绩  中图分类号:G82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
期刊
作者简介:高松龄(196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体育社会学。  摘要:以27、28届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身体形态和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部分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27、28届奥运会比较来看,女排队员身高、体重无显著差异,但两届奥运四强队员身高、体重占优,显示世界女排队伍继续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近两届奥运会女排队员年龄差距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