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时期,乐理知识的储备和歌曲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音乐这一学科,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和改革教学方式,以满足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培养德育和美育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进行探究,以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小学音乐
音乐作为小学艺术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是素质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的基础时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为良好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打好基础。
一、实行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音樂这一学科贴近日常生活这一特点,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目光转移到课堂并能够留在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音乐学科是一门灵动的艺术,教师很难用语言将其中的内涵表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受并理解。所以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这一工具,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转化成图片、视频等等可视的事物上,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学生听小学音乐《司马光砸缸》的课程内容时,面对的学生都是有了一定音乐基础的。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的持续性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结合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的心理特征,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下,采用动画、歌舞、图片相结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设置相关情景,通过给学生讲述朋友之间如何相处,引出本节课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会歌曲后,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情景剧或者音乐剧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老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的情景教学。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了解相关音乐歌曲内容,同时有利于老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为日后的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
二、注重真实情感,突出音乐表达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情感表达的一种载体,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就是在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充分感知作品表达的深层内涵,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情绪,解放天性。从而营造愉快的氛围,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情感抒发锻炼,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修养,使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升,感受到艺术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
例如,在进行《游子吟》 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情感,抒发情绪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之一。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聆听几首歌曲,讲述听完歌曲后,脑海中浮现了母亲为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感受母亲的伟大,领悟其中情感,同时让学生思考和之前听过的的曲子有怎样的区别。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课堂想象力以及音乐分辨能力。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相关节奏来感悟歌曲中情感,通过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合唱,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弹唱教学,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的发声练习。若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首先需要对声乐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老师可以结合基础声乐知识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
三、增强课堂互动,完善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无法适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学目标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有问题及时反馈,教师也能更加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这一学科的独特性,注重师生的课堂交流,从而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例如在进行《溜溜山歌》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在于领会乐曲中的结构,感受山歌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导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山歌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实际经历或查阅的资料,和学生展开讨论,讲述山歌的结构、内容以及背景丰富学生对于山歌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新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引入相关课程内容,在欣赏歌曲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与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在一种平等积极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让音乐教学更加完善,实行高效课堂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音乐这门学科,不光要能教会学生唱歌,更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修养,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抒发情绪、表达内心情感。让小学音乐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实现其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芳宇.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06):92.
[2]陈玉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北方音乐,2017(20):196.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小学音乐
音乐作为小学艺术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是素质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的基础时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为良好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打好基础。
一、实行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音樂这一学科贴近日常生活这一特点,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目光转移到课堂并能够留在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音乐学科是一门灵动的艺术,教师很难用语言将其中的内涵表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受并理解。所以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这一工具,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转化成图片、视频等等可视的事物上,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学生听小学音乐《司马光砸缸》的课程内容时,面对的学生都是有了一定音乐基础的。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的持续性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结合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的心理特征,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下,采用动画、歌舞、图片相结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设置相关情景,通过给学生讲述朋友之间如何相处,引出本节课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会歌曲后,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情景剧或者音乐剧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老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的情景教学。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了解相关音乐歌曲内容,同时有利于老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为日后的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
二、注重真实情感,突出音乐表达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情感表达的一种载体,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就是在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充分感知作品表达的深层内涵,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情绪,解放天性。从而营造愉快的氛围,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情感抒发锻炼,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修养,使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升,感受到艺术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
例如,在进行《游子吟》 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情感,抒发情绪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之一。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聆听几首歌曲,讲述听完歌曲后,脑海中浮现了母亲为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感受母亲的伟大,领悟其中情感,同时让学生思考和之前听过的的曲子有怎样的区别。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课堂想象力以及音乐分辨能力。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相关节奏来感悟歌曲中情感,通过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合唱,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弹唱教学,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的发声练习。若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首先需要对声乐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老师可以结合基础声乐知识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
三、增强课堂互动,完善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无法适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学目标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有问题及时反馈,教师也能更加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这一学科的独特性,注重师生的课堂交流,从而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例如在进行《溜溜山歌》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在于领会乐曲中的结构,感受山歌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导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山歌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实际经历或查阅的资料,和学生展开讨论,讲述山歌的结构、内容以及背景丰富学生对于山歌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新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引入相关课程内容,在欣赏歌曲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与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在一种平等积极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让音乐教学更加完善,实行高效课堂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音乐这门学科,不光要能教会学生唱歌,更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修养,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抒发情绪、表达内心情感。让小学音乐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实现其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芳宇.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06):92.
[2]陈玉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北方音乐,2017(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