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敬之道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突降零度以下,9岁的女儿因为怕冷,减少了洗头的频率。看着她每天顶着油油的头发上学,我有心想讲她几句,但忍住了。
  有天晚上,她洗澡时又没洗头发,我的火一下爆发了,我大吼道:“你怎么这么不讲卫生,怎么有脸去上学见老师和同学的?”
  女儿被我这样劈头一顿批评,脸顿时红了,眼泪也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当天晚上我们闹得极不愉快。
  第二天,我看到桌上《爱的语言》一书,突然意识到,我在恼怒之下,又对女儿使用了语言暴力。
  在日常交流中,我经常对女儿使用语言暴力。我以为,只有这样稳、准、狠地说话,才能击中对方,令对方乖乖就范,听我的话,按我说的做。但看了《爱的语言》一书,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
  《爱的语言》的作者阮胤华是《非暴力沟通》一书的翻译者,他曾对“非暴力沟通”进行过较深的探索和研究,并成为非暴力沟通的传播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上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那么,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它是一种沟通方式,用这种方式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之间情意相通、乐于互助。它的沟通模式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我观察到的事实是什么?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愿望)导致了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像前文所说的油头事件,我完全可以这样对女儿说:“女儿,我看到你的头发很油了,感到不舒服,因为我喜欢洁净。另外,头发油腻也会影响头发生长,我希望你今晚洗澡时可以把头发也洗一下。”根据看到的事实,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愿望,最后发出请求,这样就避免了指责和命令的语气。
  《爱的语言》一书是阮胤华立足于儒家文化中的爱敬之道,又整合了他从“非暴力沟通”中学习到的沟通方法而写就的。
  我初读时对爱敬之道这个概念感到很疑惑,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子女对父母爱敬天经地义,可是,父母对子女,比如我和女儿沟通也要实践爱敬之道吗?
  后来,我在书中看到一个案例——
  这半年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状况连连,自我封闭、拒绝交流、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层出不穷。我应接不暇,却总也猜不到她心里想的是什么,她到底想要什么。我感到茫然無助、恐惧、担心……想来想去,虽然我知道要尊重、理解孩子,但还是一副想要拯救孩子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模样。这也导致了孩子根本不屑于对我表达,即使是短短的交流,也是带着抗拒和敌意的。
  这段时间,带着这份觉察,和孩子互动时,我逐渐放下控制,放下期待,放下评判。带着好奇和尊重,让自己尽可能地安静下来,去留意孩子所要传递的信息。一点点地,我发现和孩子的心在靠近。
  看到这里,我明白了,确实,不仅是子女对父母之间需要爱敬之道,父母对子女也一样需要。这份爱敬是打心眼里的尊重,是从内心深处生发的理解,它绝不仅仅是我们头脑层面理解的尊重和理解,它更发乎于心。如果我们跟孩子交流时,心中没有一份爱敬,说话的语气听起来就像是教育,就是在说大道理,就不可能赢得孩子的心。
  阮胤华说:“如何实现人际和谐?我们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简明的思路:通过待人以爱以敬,来实现互爱互敬的关系……这对一个融洽的关系来说缺一不可。”
  编辑 东篱
其他文献
1  一个孩子丰盈的内心是需要通过感受人心、经历美景、沉浸自然去获得的。在大自然中孩子是最放松的,他们在自然界中跑跳,捡落叶、小石子,踩小水坑……天性得到释放。  这时候,你和孩子有很多话题可以交流,你可以和孩子讨论植物的名称,有位作家说过“你叫不出星辰的名字,苍穹都会在你笔下失去光彩”;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花朵的颜色——热辣辣的红和眩晕的红有何不同;你可以引导孩子长时间赏花展开联想,儿子曾说过某
期刊
早上,女儿喝着牛奶,忽然冒出一句话:妈妈,我觉得你没有孩子气。  我的第一反应是听错了,第二反应是转过头问女儿为什么这么说。不等她回答,我又接着反驳:我都这样的年纪了,怎么还会有孩子气,没有才是正常的吧。  女儿那时并没有回答我,我开始思考她心中的孩子气到底是怎样的,为何会冒出这样的话。  晚上,女儿做完作业以后,我依然紧追着问她要答案,她没有正面回答,笑着说:反正我就是觉得你没有孩子气,有孩子气
期刊
古人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勤奋,才能成功。我通过练习书法,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从小,我就跟着老师学习书法。在家里,我常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练习,起笔、落笔、顿笔、折笔……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我沉醉其中,手都写麻了,也坚持不懈。几年过去了,我的书法大有进步,从开始的歪歪扭扭,到如今的大气美观,这个过程辛苦却充满乐趣。  有一次,我参加“泼墨中华”书画大赛,几百名选手同
期刊
孩子,上高中后,你的压力剧增,每天写作业到很晚,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每天都疲惫不堪。看到这一切,爸爸妈妈很是心疼。  你现在的困境,是爸爸曾经经历过的。和你一样,爸爸读高一时,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数理化到了几乎听不懂的地步。记忆深刻的一次,我居然被化学老师赶出课堂,原因是我的化学作业没完成。而事实是,我花了好长时间用来写化学作业,可就是不会做,作业只能大面积空着。  我痛苦过,彷徨过,不知道该怎么办。
期刊
常有家长问我,孩子考试成绩退步,该怎么帮助孩子。  孩子成绩退步,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由出卷者造成的,试卷难度系数较大,以致孩子成绩退步。那么,成绩退步的锅不能由孩子背,父母要鼓励孩子,保持原有的学习兴趣和自信,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突破自我。为什么是突破自我?考试退步,固然这锅得由出卷老师来背,但父母也可以告诉孩子学无止境,引导他谦逊好学,努力前行。  当然,考试退步这事极有可能如父母
期刊
在大海边,有一座很久很久没有人住的小木屋。  小木屋很孤独。  有一天,小木屋想:“我的身体已经残缺不齐了,万一大浪涌过来,我肯定会被大浪冲成小木片。”為此,他悲伤了一整天。  夜晚,星星若隐若现,月色笼罩在小木屋的屋顶,仿佛为他盖上了一层柔软的纱。小木屋还没有睡,他一直在想怎么能让自己不被海浪冲成木片。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附近森林的动物来帮他。  第二天清晨,小木屋写了一个公告:  我的身
期刊
我从树上摘了一个又大又绿的柿子。闻一闻,一股香气直往鼻子里钻;轻轻地咬一口,啊,好脆好甜好香。  这是一位四年级学生习作《我的家乡美》中的片段。我们本地的柿子一般不能直接食用,因为味道特别苦涩,但孩子忽略了这一点。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生活  我始终认为小学生的作文应该姓“小”,名字叫“真”——切口小,内容真。小学生的作文中所写的应该是一些小事情,而且是贴近生活的小事。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
期刊
1.“的、地、得”的区分及举例  (1)“的”后面跟的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伟大的祖国、慈祥的老人、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团结友爱的集体、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例句: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地”后面跟的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拼命地逃、严密地注视、迅速地包围、用力地踢、仔细地看。  例句: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得
期刊
仲春时节,田野上的花格外热闹。  家访路上的我,却格外忧虑,繁花满眼,无心欣赏。  这次去家访的学生小哲,在校是“独行侠”,热衷于网络游戏。这段时间都是线上教学,但这孩子从不上网课,电话又打不通,处于失联状态。  家访的路,七弯八拐;我的心,七上八下。  忐忑不安中,终于来到小哲家门前。  他家是一栋三层的旧楼房,门口有一棵老槐树,正热热闹闹地开着串串槐花,槐树下有一大群鸡鸭鹅在慵懒地晒太阳。坐在
期刊
考完试,我给孩子们上试卷讲评课,讲评一篇小作文题,题目是《为“单车猎人”点赞》:“上私锁,划编号,拆车座……共享单车成了‘私享单车’。于是,热心市民站了出来,补编号,剪私锁,拍照举报。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单车猎人’。請你在微信朋友圈编发一条信息,为他们点赞。”我一边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入手分析答题要点,一边想着怎样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突然,我想起了一件事。  这两天恰逢填报中考志愿,打算报考职专已离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