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平统一具有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渠道開展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合作;和平统一;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91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递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通过对国共两党合作原因、经过、结果的分析和探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处理今天两岸关系,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和平统一具有可能性
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结束了长期对峙,走上了合作抗日的道路。21世纪的今天,和平统一台湾也具备了很多有利因素。
1.两岸关系从尖锐对立走向松动缓和,为和平统一提供了前提条件。1949—70年代末,国共双方坚持“一国一制”,两党关系尖锐对立,海峡两岸互不往来。70年代末—今天:国共两党以和平统一为基本准则,两党和两岸关系松动缓和。虽然,目前台湾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执政,但和平统一祖国是人心所向、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势力和个人无法阻挡的。
2.“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为和平统一提供了政治构想和重要保证。1982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尊重历史和国情,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这一构想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已经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以实现,事实证明它是完全正确的,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打开了广阔的通道。
3.和平统一祖国,是海内外广大华人的共同心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台湾《长桥》杂志曾登载台湾一位“中间派”学者回答记者的话:“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我们都不希望流血,希望以和平、缓解的方式解决统一中国的问题。”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海内外广大华人的共同心声。
二、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工作
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与人民群众、广大知识分子、媒体舆论、国民党左派、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推动紧密相关。今天,我们除了与台湾执政党加强交流磋商外,还应多渠道地开展工作。
1.加强与在野党联系,减少阻力。台湾党派林立,在野党数目众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他们虽然成分复杂,政见不一,但绝大多数关心国家前途,主张祖国统一。所以要加强与他们联系,做好统战工作。2005年以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在野党领导应邀先后访问大陆,极大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加强与民间联系,争取民心。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要做好台胞工作,加强宣传,增强祖国大陆对台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加强学术文化交流,从同根同文和共同振兴中华的视角展开讨论,以求扩大共同点,增进民族凝聚力。
3.加强与媒体联系,做好舆论宣传工作。通过台湾媒体,实事求是地介绍大陆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让台湾民众正确了解大陆。同时,大力宣传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台湾民众认识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道理,从而更加孤立和反对台独势力。
三、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事实证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甚至支配着两党关系。今天,美国和日本,特别是美国对台湾的态度,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严重障碍。美国的亲台势力,是台独分子的公开支持者。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我们坚决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平时要加强国际宣传和交流,以得到更多国家和人民的承认和支持,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同时,加强对美、日的工作,要求美国政府严格遵守有关台湾问题的协议原则,尊重中国的历史,尊重国际法准则。要利用多种关系,加强同美、日各方面人士沟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减少阻力,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四、加强自身实力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宣告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显示了红军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迫使国民政府调整内外政策,改善国共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国共关系松动缓和,国民党不断调整大陆政策,是因为大陆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的结果。今后“一国两制”的实现,归根到底依靠强大的实力。所以,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反腐倡廉,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五、合则两利,分则俱损
20世纪30、40年代,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对外国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国际地位也空前提高。后来,由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国共合作再次破裂,三年内战,千百万生灵涂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海峡两岸若能再次携手合作,和平统一,对双方都是最佳选择,具体表现为:从政治上看,和平统一,避免了战争和破坏,为国家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有利于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从经济上看,两岸经济互补性很强,加强“三通四流”,大力发展双向贸易,将推动双方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从社会生活看,可以促进两岸文化、学术、科技、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丰富两岸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魏宏远主编.中国现代史稿(上册)[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
[3]苏仲波主编.历史的回顾与展望[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4]徐矛等主编.国共合作史话[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江苏 淮安223001)
关键词:合作;和平统一;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91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递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通过对国共两党合作原因、经过、结果的分析和探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处理今天两岸关系,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和平统一具有可能性
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结束了长期对峙,走上了合作抗日的道路。21世纪的今天,和平统一台湾也具备了很多有利因素。
1.两岸关系从尖锐对立走向松动缓和,为和平统一提供了前提条件。1949—70年代末,国共双方坚持“一国一制”,两党关系尖锐对立,海峡两岸互不往来。70年代末—今天:国共两党以和平统一为基本准则,两党和两岸关系松动缓和。虽然,目前台湾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执政,但和平统一祖国是人心所向、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势力和个人无法阻挡的。
2.“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为和平统一提供了政治构想和重要保证。1982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尊重历史和国情,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这一构想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已经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以实现,事实证明它是完全正确的,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打开了广阔的通道。
3.和平统一祖国,是海内外广大华人的共同心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台湾《长桥》杂志曾登载台湾一位“中间派”学者回答记者的话:“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我们都不希望流血,希望以和平、缓解的方式解决统一中国的问题。”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海内外广大华人的共同心声。
二、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工作
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与人民群众、广大知识分子、媒体舆论、国民党左派、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推动紧密相关。今天,我们除了与台湾执政党加强交流磋商外,还应多渠道地开展工作。
1.加强与在野党联系,减少阻力。台湾党派林立,在野党数目众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他们虽然成分复杂,政见不一,但绝大多数关心国家前途,主张祖国统一。所以要加强与他们联系,做好统战工作。2005年以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在野党领导应邀先后访问大陆,极大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加强与民间联系,争取民心。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要做好台胞工作,加强宣传,增强祖国大陆对台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加强学术文化交流,从同根同文和共同振兴中华的视角展开讨论,以求扩大共同点,增进民族凝聚力。
3.加强与媒体联系,做好舆论宣传工作。通过台湾媒体,实事求是地介绍大陆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让台湾民众正确了解大陆。同时,大力宣传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台湾民众认识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道理,从而更加孤立和反对台独势力。
三、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事实证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甚至支配着两党关系。今天,美国和日本,特别是美国对台湾的态度,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严重障碍。美国的亲台势力,是台独分子的公开支持者。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我们坚决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平时要加强国际宣传和交流,以得到更多国家和人民的承认和支持,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同时,加强对美、日的工作,要求美国政府严格遵守有关台湾问题的协议原则,尊重中国的历史,尊重国际法准则。要利用多种关系,加强同美、日各方面人士沟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减少阻力,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四、加强自身实力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宣告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显示了红军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迫使国民政府调整内外政策,改善国共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国共关系松动缓和,国民党不断调整大陆政策,是因为大陆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的结果。今后“一国两制”的实现,归根到底依靠强大的实力。所以,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反腐倡廉,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五、合则两利,分则俱损
20世纪30、40年代,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对外国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国际地位也空前提高。后来,由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国共合作再次破裂,三年内战,千百万生灵涂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海峡两岸若能再次携手合作,和平统一,对双方都是最佳选择,具体表现为:从政治上看,和平统一,避免了战争和破坏,为国家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有利于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从经济上看,两岸经济互补性很强,加强“三通四流”,大力发展双向贸易,将推动双方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从社会生活看,可以促进两岸文化、学术、科技、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丰富两岸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魏宏远主编.中国现代史稿(上册)[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
[3]苏仲波主编.历史的回顾与展望[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4]徐矛等主编.国共合作史话[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江苏 淮安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