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辅导工作的创新实践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ta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朋辈辅导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委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加强学生间自助——互助的朋辈辅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适应大学及未来社会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已成为各高校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央财经大学以“同心圆大学生心灵成长朋辈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为载体,精心打造一支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班级心理委员队伍,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这支队伍已成为学校开展朋辈辅导和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以工作站为组织依托,强化朋辈辅导的组织协调
  朋辈辅导是指学校运用与受辅对象年龄层接近或稍长、有相似经验的学生,经挑选并予以短期的培训,让这些半专业的助人者担任朋辈辅导员,为其他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在国外,根据朋辈辅导工作的内容和深度也称为辅助性咨询(paracounseling)、半专业咨询(paraprofessional counseling)、朋辈帮助(peer helping)、朋辈教育(peer education)等。朋辈辅导工作因其能够缓解师资短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教育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而日益受到我国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中央财经大学很早就认识到朋辈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02年,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之初,学校就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协会,负责协助中心开展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2006年,学校开始尝试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旨在协助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但由于心理协会属学生自发的兴趣类社团组织,队伍不稳定,组织较松散,工作内容不固定,且心理委员分散在各个班级,学校在动员组织、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组织管理、评价激励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心理委员制度的建立并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其地位和价值也没有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
  为发挥好班级心理委员的朋辈教育功能,2010年11月,中心成立了心理委员的专门组织——同心圆大学生心灵成长朋辈工作站。工作站作为沟通中心和心理委员的桥梁,主要协助中心完成心理委员的专业培训、工作考核、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等工作。中心制定了工作站的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定期召开研讨会和工作例会,加强了对工作站与心理委员间的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的督导及工作效果的评估,使学校朋辈教育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以心理委员队伍建设为基础,探索朋辈辅导健康发展的工作机制
  学校以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教师为指导力量,依托工作站,深入开展心理委员队伍的能力建设,使经过精心选拔、培养的心理委员队伍深入到学生班级、宿舍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朋辈辅导工作,有效实现了心理健康理念的传播、学生的互助和危机事件的及早发现。
  1.完善心理委员选拔、培训体系
  中心对各教学单位的班级心理委员选拔作出了明确要求。即重点选拔对心理学有兴趣、对助人工作有热情、人格健康的学生来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要求,设计了心理委员工作职责和定位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自我成长培训等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体系,着力提高心理委员对其岗位的认同和职责的理解,帮助心理委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其自我成长。在班级心理委员自我成长的基础上,中心专职教师指导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助人工作。
  2.搭建阶梯式心理委员成长训练平台
  根据不同年级心理委员的成长发展水平,设计了分年级的成长训练平台。一年级以树立心理健康及助人理念为主,主要是组织心理委员参观咨询中心,并召开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主题班会;二年级以提升朋辈辅导技术为主,主要是组织心理委员开展不同专题的班级团体辅导实践活动;三四年级以普及心理健康及朋辈辅导理念为主,主要是以项目形式组织心理委员参与校级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平台的训练,心理委员从入职起就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向,并实现了工作有平台、自我有成长。
  在中心和工作站的指导和管理之下,班级心理委员自由组队,均有机会承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学校财经特色,高年级心理委员在申报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项目中采用了招投标的竞争方式,极大地调动了班级心理委员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3.完善心理委员考核、激励机制
  为客观评价学生心理委员的工作业绩,促进心理委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中心制定了《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委员考核办法》,明确了学期、学年考核方式、考核程序和考核内容。根据学期和年度考核结果,在全校学生心理委员中评选出30%比例的“阳光大使”和10名“优秀学生心理委员”。这些学生将有机会接受更高级别的成长培训,使其在后续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班级心理委员在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的实效
  1.朋辈教育力量专业化、层次化
  在学校三个层次的专业化内容体系培训之下,大一的班级心理委员掌握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的基础知识,在班级内部有力地推动了學生对心理健康认识的重视程度,并有效推广了“心理咨询”的正确观念,使得有求助动机的学生能够得到中心专业人员的及时帮助;大二的班级心理委员通过个人成长小组、心理咨询体验等课程,明确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并能够在班级内部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周围同学;大三、大四的班级心理委员接受了团体技术实操培训,掌握了发展主题团体的基础理论,能够在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发展性主题班级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朋辈辅导的辐射作用。
  同时,中心每年面向全校心理委员招募“朋辈团体师”。通过严格的选拔、系统的培训,“朋辈团体师”在校内带领专题性的朋辈工作坊,并帮助有助人愿望的班级心理委员开展了多项班级建设活动。
  2.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班级,大力加强班级建设
  由于心理委员工作管理规范,心理委员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自2010年工作站成立以来,中心组织开展了50余场心理委员专题培训,心理委员开展了300余场班级教育活动,实现了一二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全覆盖,有效地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和观念,活跃了班级气氛,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朋辈力量成为危机干预、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
  自针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规范考核以来,学校主动预约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的人数大幅上升。学生对“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概念不了解、不认同的情况有了较大改变。班级心理委员在发现危机、协助处理危机事件上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在宣传教育方面,班级心理委员积极、创造性地开展了多项贴近大学生需求的校级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在学生中获得了认同和赞誉,也极大地增强了心理委员对工作站的归属感和从事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使命感。
  思考与展望
  1.进一步明确朋辈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界限范围,促进朋辈辅导员的专业化成长
  朋辈辅导员因有其自然属性,即“学生”。如何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朋辈力量,必然要考虑其“学生”属性,为其工作做科学的界定。一方面,在不同的朋辈辅导层面,明确其职责范围。如目前班级心理委员一般承担心理健康的信息传递、班级心理文化的建设者、心理危机的协助发现者,但由于其未接受系统、专业的心理咨询训练,班级心理委员则不能承担朋辈咨询等相关工作。掌握其工作之“不能”,就能使其在遭遇超越其工作能力的情况之下,及时与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沟通、求助。另一方面,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同辈”属性。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同龄人,在了解同学、影响同学方面有其天然的优势。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探索研究心理委员在哪些领域可以很好地支持帮扶同辈(如美国的同辈伴读计划非常成功,朋辈辅导员能够很好的辅助同辈学业发展),使其科学地、创造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进一步探索朋辈辅导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建设,促进朋辈辅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朋輩辅导员在辅导互助过程中更多地是帮助他人,同时实现自我成长。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朋辈辅导员,如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成效更多是集中在个人成长之上,尤其缓慢而内隐。当缺乏系统的培训、督导、考核和激励机制的情况之下,朋辈辅导员的热情容易被耗竭。因此,建立长效的专业培训、督导、考核和激励机制,能够帮助朋辈辅导员更加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并从中汲取营养。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也能够维持和提升朋辈辅导员在工作中的自我效能感。
  3.进一步加强朋辈辅导模式的探索,推进朋辈辅导的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
  与发达国家高校的朋辈辅导发展水平相比,受整体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大学生朋辈辅导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规范性、系统性不强。大部分高校的朋辈辅导将工作重点放在普及教育和事务性的助理层面,其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但有研究表明,经过20小时~40小时培训的半专业人员也能产生同专业人员一样的效果。例如,美国已有2/3的公立高中开展朋辈咨询计划,许多大学和高中设有学生朋辈咨询中心。基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未来的朋辈辅导工作将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在师资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尝试进一步加强分层培训,在朋辈教育、朋辈咨询、朋辈伴读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建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功能的阶梯式朋辈辅导模式。同时,针对朋辈辅导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如朋辈辅导的管理机构、政策支持、运行模式、朋辈辅导员的甄选、朋辈辅导的培训体系、工作内容体系、考核激励机制等加强科学的探索与实践。
  朋辈辅导工作在学校正处于蓬勃发展之际,其作用和效果初见端倪。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朋辈辅导的长效机制建设,依托学生朋辈的力量,开展更贴近学生的教育、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树立自助、互助、共同成长的朋辈意识,学会关爱自身、关心他人,形成学校自身的朋辈辅导模式和文化。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处)
  【责任编辑:张雯】
其他文献
吴斌,陕西旬邑人。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系团总支书记、学校国际合作处处长。后任林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助理、副司长、造林司副司长(正司级)。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绿色校园建设读本》等多部书籍。  如何紧密结合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
周兴健,男,汉族、1934年10月出生,1952年5月入党。1995年12月退休,退休后曾担任北京市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联络员。2004年10月至今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退而不休坚持为党的事业尽心尽力  周兴健老书记退休之后,一如既往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终身职责和义务。2004年10月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关工委主任以来,从本校实际情况出
陈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六届专家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层岩石力学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昌平区政协副主席。  “营造合力效应”    “我是研究力学的,如果要推动一个物体前进,力量很大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力量要集合到一个点,形成合力,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掀开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新篇章。高校宣传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铿锵勇气,把握“三个着力”,实现“三个确保”,奏响高校新闻舆论工作
摘 要:加强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全面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传媒大学一直致力于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推动协同创新。本文以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为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浅谈校台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高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协同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  高校与部委、地方、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更是加快创新型国家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北京师范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转变作风,凝聚人心,办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主题,着重在转变作风上下功夫,在解决师生关心的突出问题上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高校教师群体不仅要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教学任务、个体差异性越来越大的学生、变化频繁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而且还要面对社会和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工作和生活中显性与隐性的双重负担往往使他们的心理负荷日趋加重,进而可能引发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等问题,对他们的身心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在新形势和新时期下,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工作
记者:当前,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日益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请您谈一谈北京农学院作为市属农林类高校,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  王慧敏:当前,我校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指明了新方向,二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理念,三是“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对首都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四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定位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目标。经过50多年不懈努力和持续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较
王玉梅,生于1962年11月,河北唐山市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体育法研究会理事。同时,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常务委员会委员,海淀区委主委。历任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农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法律制度研究》《农民专业化合作社之法理探究和实践》,主编
摘 要:北京高校在实施“双培计划”的过程中,要不断突出交叉培养的作用,强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实践创新教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明确管理责任。在实施“外培计划”的过程中,北京市属高校要主动加强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保证学生培养的质量,做好学生管理和保障工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关键词:双培计划;外培计划  “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是“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两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