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说、写”构建原生态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ig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工作者应该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清思路、更新理念,探求语文教学的本质,努力寻找用“读、说、写”构建原生态语文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转变课堂结构,实现教学的优化,构建训练模式,促使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读;说;写;原生态;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妙法激趣,驱动学生读、说、写的内驱力
  (一)展评学生读书笔记
  学生每天摘抄不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好词、好句、片断、好文章……),不定时在班内进行展评……
  (二)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学生准备专门的日记本,引导学生每天写一则日记,要求学生写自己感悟最深、最想倾诉的。
  (三)随时表扬学生
  随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或活动中的闪光处,随时予以表扬,并且送给他们一个好听的封号。如“读书标兵、小诗人、成语大王、故事大王、歇后语大师、××星……”,为他们撰写颁奖词,在公众场合为他们颁奖。
  如“记忆大王颁奖词”:血气方刚之俊男,婀娜多姿之靓颜。似蛟龙不甘囿于溪水,唵潜腾飞竞风流,搏击风雨不回头。勤学不止,笔耕不辍,掀起头脑风暴,砥砺意志倍受艰;红杏出园,鳌头独显,瞩目异彩尽绽,记忆王国堪为先。
  (四)寻找有趣的题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或学生自由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一些名言、箴句,谜语,有趣味对联,奇异诗词等各类知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激发兴趣,学生兴趣逐渐加浓,也写出了许多优美的佳作。
  (五)巧设练习,变作业为游戏
  我搜集整理了200个成语的“成语接龙”,然后打印发给学生熟记。同时还开展“成语之最”“为成语找朋友”等相关比赛。在教授了诗词知识或范文后,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诵读诗、试填词。在学生学习新闻知识后,又引导学生撰写消息、新闻,及时向校广播室、社会新闻媒体投稿,平时我所设置的作业大多数都会改头换面,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既增强了趣味性,又让学生容易接受、乐意去做。
  (六)随时开展活动,增强学生读书学习的积极性
  如:演讲赛、故事会、征文、诗词诵读会、读书比赛、辩论会。模拟记者发布会、模拟“记者”招待会:(以自愿为原则,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开始时由“记者”提出问题,“发言人”回答,一个人回答不全面,其他人补充)……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热情。
  (七)编写“读书小报”“作文合集”,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組织学生编写“读书小报”(内容不一,如:名著缩编、时事点评、美文推荐……)。随时注意引导学生自编班级作文集、小组作文集、专题征文集,志趣相同的几个人也可合编作文集……以供学生随时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八)精心准备上好语文实践课
  除了每节课渗透趣味知识外,每学期我都会精心准备两节语文实践课,以便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兴趣。
  二、转变课堂结构,实现读、说、写的最优化
  课前1—2分钟,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两侧各书写一句名言(小诗歌、优美的语句……),要求别的学生将这些内容抄写在读书笔记上。在上课前,要求全体学生起立,然后,诵读一段选定优美的文章,要求学生一齐诵读的文章,每周更换一次,这样学生通过一周的诵读可以达到背诵。学生一起诵读文章后,板书的两名同学在做做口头作文(如果学生最开始不会做,可让学生先在学生面前背诵一段文章,然后试着介绍自己的家庭、兴趣爱好,最后练习做口头作文……)。在这两名学生口头作文时,其余学生注意听记(词语、优美的句子……),然后做好读书笔记。下课前3分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掌握学习方法或一课一得。
  三、构建读、说、写训练模式,促使原生态语文教学的自然生成
  “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来在社会上实用”。鉴于此,我以初中三年为一时间段,设计了读、说、写的梯级训练结构:
  读:七年级(寓言、童话;精美小短文),八年级(文学名著),九年级(名著、诗词欣赏);说:七年级(敢说话),八年级(会说话),九年级(巧说话);写:七年级(写好一句话),八年级(写好一段话),九年级(写好一篇文章)。
  四、以“媒体”为手段,促使全方位学习语文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在训练学生诵读、演讲的基础上,在节假日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或摄像头录制朗读或演讲视频,在课前(专门的实践课)让学生观看后,组织学生做评点式口头作文,撰写一句话(一段话)的观后语,写完整的观后感,这样不但极大调动了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898)“用读、说、写构建初中语文原生态教学研究”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中岳嵩高灵庙碑》为北魏早期著名碑刻,在河南登封嵩山中岳庙,立于北魏太安三年(公元456年)。此碑属隶楷,结体既有向后世楷书发展的趋势,又较多地保留着隶书的遗意。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多次提到《灵庙碑》,盛赞其品格“高简”、“古朴”,尤赞其碑阴“如浑金璞玉,宝采难名”。康有为还将《灵庙碑》与《 龙颜碑》以及其终生临习研究的《石门铭》三者同列为神品,可见其对此碑推崇备至。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惡搞《火影忍者》四格漫畫
【摘要】写作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新课标作文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谈论了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  【关键词】写作教学;新课标;关注生活;品味成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作文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
與友人一同去看画展。主人是知名画家,他的每一幅画都价格不菲。因为聊得开心,画家很豪气地一挥手,说:“给你们最优惠的折扣,挑吧!”我们顿时来了兴致,一幅幅细细地看过去。看着看着,我忽然起了好奇心,忍不住询问画家:“哪一幅是你认为自己画得最好的?”  他走到画廊门口指了指,在消防栓的旁边挂了一幅尺寸极小的画作,不细看根本注意不到它的存在。  画用最便宜的木框装裱着,上面只有一朵小小的牵牛花,看起来相当
冰雪线路一首钢工业园区赏冬奥新景观  走进首钢工业园区,石景山和群明湖交相辉映,四座高耸的冷却塔巍然矗立,别具一格的工业风景,又增添了以冬奥为题材的新景观:冬奥广场、冬奥展示中心,尤其是落成不久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它的建筑造型灵感源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飞天壁画,外形优美流畅,也有人称它为“水晶鞋”,赋予它童话般的浪漫。大跳台最高点60米,结构长度164米,最陡坡度约38度,整个跳台由赛道、裁判塔
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不過十天就一病不起,太医束手无策????????????????????????????????????????????????????????????。有个胆大的人来献药????????????????????????????????????????????????????????????。他叫李可灼,供职于鸿胪寺,一派仙风道骨??????????????????????????
小学二年级,我是第二批少先队员,第一批没进去,我还为此哭了一场。  谁能加入少先队由班主任决定。她姓张,大概五十岁,每天吊着脸。长得有点像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的那只狗,头顶光溜溜的,戴着假发套。  大同学都怕张老师,张老师抽屉里有个木板子,专门打手用的。  这板子还有点来历。有一次张老师在班上问:“谁的爸爸妈妈在木器厂上班啊?”然后在两三只举得高高的小手中点了一个,第二天,那个同学的爸爸就忙不迭
我从台前走到幕后,有时又从幕后回到台前,有时又在台前幕后同时出现。当我用不同的身份游走时,会感到能量在透支,所以需要安静地去吸收能量,去补充自己的不足。   这时,我发觉说话是件很浪费力气的事。现代人每天所说的话可能一半以上都是废话。   在拍戏现场,工作人员七嘴八舌地说着,多半是一些是非或闲话家常。导演、副导演、摄影和灯光叫喊着,也常常是因为大家都不仔细听对方在说什么,只一味说着自己所认为的
散文是什么?  我的意見是:没法说它是什么,只可能说它不是什么。因此它存在于一切有定论的事物之外,准确说,是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定论之外。在白昼筹谋已定的种种规则笼罩不到的地方,若仍漂泊着一些无家可归的思绪,那大半就是散文了——写出来是,不写出来也是。但它不是收容所,它一旦被收容成某种规范,它便是什么了。可它的本色在于不是什么,就是说它从不停留,唯行走是其家园。它终于走到哪儿去谁也说不清。我甚至有个近
【摘要】培养初中生审美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论文主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从把握教材,挖掘教材的美感特征;颐趣养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读促写,内化主体的创美能力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培养初中生语文审美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下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