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译活动当中,口译的目的、标准和口译时遇到的问题是很多人探究的课题,究竟在不同的活动当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翻译活动?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心得,试从以上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为今后的口译活动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口译 目的 标准 问题
一、前言
现如今英语使用者的数量成倍增长,英语口译活动也由于我国的不断对外招商和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不断地增多。口译是沟通于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必备桥梁,如何能够将口译流畅准确的翻译出来是很多口译工作者乃至学者孜孜不倦探寻的一个过程。笔者试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结合自身的翻译事例,探究口译的目的,标准和口译过程中的问题,对于口译的研究和分析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分享。
二、口译实践心得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分别从口译的目的,口译的标准和口译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三个方面来总结出自己的口译实践心得,在实践过程发现,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只要把握住目的、标准这两个方面,口译当中所能遇到的问题也就不是那么的令人紧张和尴尬。
1.口译目的。尤金·A·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当中提出了关于口译的目的当中的两个标准,即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所谓的最低标准就是使译出语的听者对于翻译的理解能够想象得出原作者或原说话人是如何理解自己说出的话的,而所谓的最高标准是译出语的听者能够感同身受的理解并且欣赏原作者或者原说话人的心理感受。这样的翻译活动实则便是在极大地考验着译者的水平和语言文化功底,对于笔译者而言,时间上的大量把控和语言材料的随意翻阅是相对比较容易找到信息参考点或者辅助工具的,然而对于口译者而言,想要从最低标准上升到最高标准,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练和深厚的语言功底的准备。口译的目的看似比较简单,然而在实际的操作和实践当中并不是很容易完成。口译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完整的、优秀的口译活动应当一方面能够完整的表述出说话人的原意,且不是生搬硬套,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另一方面,口译工作者还应当将说话人的语言风格进行很好的转达,以便令听话人得知说话人的性格和特征,方便交谈双方的友好沟通。这种口译的两个方面应当分不同的场合进行不同程度的侧重和加强,并不是要因为某种特殊场合而忽略另一方面的重要性,而是需要译者自己侧重把握。
2.口译标准。很多人或许会认为,由于口译过程的灵活性、动态性和随机性,所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可能在口译的标准上就没有太严苛的界定。实则不然。的确,对于一句话的理解上,不同人有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语言表述方法,专业人士也往往会采用一句说不通,换另一种表述方式令人领会并理解的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口译的过程就毫无章法和规律可循。正是由于口译的标准做限定才能令口译工作者能不断地意识到自己问题的所在并不断提升自己。
口译的标准,很多人认为是“快、准、顺”,这样的标准在实践当中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因为倘若出现了“快”,就很难到达“准”和“顺”这样的很好的程度;倘若说到“准”,究竟是听的信息全面准确,还是表述的内容语法上的准确也不得而知;对于“顺”,究竟是语言表述的顺畅,还是能够顺利地做出翻译活动的临场反应,这也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快、准、顺”仅仅是个概念上的笼统介绍,实际生活当中还是应当具体的将这三个字分析成为:反应快、理解快;听的准,表述的准;表达顺畅和表现流利这样六个方面。
首先对于“快”当中拆分的两小条而言,要求口译者不仅能够很好地进入状态,更要及时地将遇到的问题现场进行转化。笔者在某一次的翻译实践当中,来自英国的客人看到了一只喜鹊,就摆出了一副忧郁的表情说到“one for sorrow two for joy”,就文化的差异上来看,我国文化当中,喜鹊是幸运和好事的代表,然而在英国俗语和迷信当中,喜鹊的数量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意思,这对于不了解英国俗语的中国听者来说,看到一只喜鹊却闷闷不乐、一脸忧郁,是令人费解的,因此笔者就迅速地解释这两方面的文化差异,令中方听者立刻明白了当中的含义,没有造成一定的误解。其次,对于“准”而言,首先译者需要攻破听力的难关,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纯英音或者美音的限制,而是各个国家的各种英语发音都要相对地适应。在笔者的练习实践过程中,由于无法做到接触到来自各地的人进行英语交流,便大量观看网络剧或者电影,感受不同人种、不同国籍的人说英语时的感觉,并且在听的时候,尽量做到不打断他人讲话,以锻炼自己能够在很长的篇幅当中仍然抓到信息的重点。其次,译者应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保证在理解他人说话的基础上很好地将语义表述完整,能用流利且优美的语言将内容进行转出,而不是在应该有正式文体的场合用白话翻译。最后,关于“顺”一字,倘若译者能够做到前两个方面,顺畅与否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语言问题。关于口译的语言问题,应当再细化分为语言的功底问题和双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就语言功底问题来说,口译者必须加强对自身的语言素质培养,养成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习惯,笔者自学习口译开始,每天不断地督促自己广泛的进行口译练习,看到什么翻译什么,并且阅读大量的中外书籍,保证自己阅读量和词汇量的上升。
三、总结
总而言之,口译活动当中有很多情况发生,根据情况的不同,口译者需采取不同的侧重点来进行翻译。口译的目的、标准也会因为现场的变化而产生重点上的不同侧重。无论如何,笔者认为,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大量实践和反复总结和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口译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邱杨.浅谈口译目的和标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关键词】口译 目的 标准 问题
一、前言
现如今英语使用者的数量成倍增长,英语口译活动也由于我国的不断对外招商和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不断地增多。口译是沟通于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必备桥梁,如何能够将口译流畅准确的翻译出来是很多口译工作者乃至学者孜孜不倦探寻的一个过程。笔者试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结合自身的翻译事例,探究口译的目的,标准和口译过程中的问题,对于口译的研究和分析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分享。
二、口译实践心得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分别从口译的目的,口译的标准和口译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三个方面来总结出自己的口译实践心得,在实践过程发现,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只要把握住目的、标准这两个方面,口译当中所能遇到的问题也就不是那么的令人紧张和尴尬。
1.口译目的。尤金·A·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当中提出了关于口译的目的当中的两个标准,即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所谓的最低标准就是使译出语的听者对于翻译的理解能够想象得出原作者或原说话人是如何理解自己说出的话的,而所谓的最高标准是译出语的听者能够感同身受的理解并且欣赏原作者或者原说话人的心理感受。这样的翻译活动实则便是在极大地考验着译者的水平和语言文化功底,对于笔译者而言,时间上的大量把控和语言材料的随意翻阅是相对比较容易找到信息参考点或者辅助工具的,然而对于口译者而言,想要从最低标准上升到最高标准,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练和深厚的语言功底的准备。口译的目的看似比较简单,然而在实际的操作和实践当中并不是很容易完成。口译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完整的、优秀的口译活动应当一方面能够完整的表述出说话人的原意,且不是生搬硬套,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另一方面,口译工作者还应当将说话人的语言风格进行很好的转达,以便令听话人得知说话人的性格和特征,方便交谈双方的友好沟通。这种口译的两个方面应当分不同的场合进行不同程度的侧重和加强,并不是要因为某种特殊场合而忽略另一方面的重要性,而是需要译者自己侧重把握。
2.口译标准。很多人或许会认为,由于口译过程的灵活性、动态性和随机性,所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可能在口译的标准上就没有太严苛的界定。实则不然。的确,对于一句话的理解上,不同人有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语言表述方法,专业人士也往往会采用一句说不通,换另一种表述方式令人领会并理解的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口译的过程就毫无章法和规律可循。正是由于口译的标准做限定才能令口译工作者能不断地意识到自己问题的所在并不断提升自己。
口译的标准,很多人认为是“快、准、顺”,这样的标准在实践当中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因为倘若出现了“快”,就很难到达“准”和“顺”这样的很好的程度;倘若说到“准”,究竟是听的信息全面准确,还是表述的内容语法上的准确也不得而知;对于“顺”,究竟是语言表述的顺畅,还是能够顺利地做出翻译活动的临场反应,这也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快、准、顺”仅仅是个概念上的笼统介绍,实际生活当中还是应当具体的将这三个字分析成为:反应快、理解快;听的准,表述的准;表达顺畅和表现流利这样六个方面。
首先对于“快”当中拆分的两小条而言,要求口译者不仅能够很好地进入状态,更要及时地将遇到的问题现场进行转化。笔者在某一次的翻译实践当中,来自英国的客人看到了一只喜鹊,就摆出了一副忧郁的表情说到“one for sorrow two for joy”,就文化的差异上来看,我国文化当中,喜鹊是幸运和好事的代表,然而在英国俗语和迷信当中,喜鹊的数量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意思,这对于不了解英国俗语的中国听者来说,看到一只喜鹊却闷闷不乐、一脸忧郁,是令人费解的,因此笔者就迅速地解释这两方面的文化差异,令中方听者立刻明白了当中的含义,没有造成一定的误解。其次,对于“准”而言,首先译者需要攻破听力的难关,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纯英音或者美音的限制,而是各个国家的各种英语发音都要相对地适应。在笔者的练习实践过程中,由于无法做到接触到来自各地的人进行英语交流,便大量观看网络剧或者电影,感受不同人种、不同国籍的人说英语时的感觉,并且在听的时候,尽量做到不打断他人讲话,以锻炼自己能够在很长的篇幅当中仍然抓到信息的重点。其次,译者应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保证在理解他人说话的基础上很好地将语义表述完整,能用流利且优美的语言将内容进行转出,而不是在应该有正式文体的场合用白话翻译。最后,关于“顺”一字,倘若译者能够做到前两个方面,顺畅与否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语言问题。关于口译的语言问题,应当再细化分为语言的功底问题和双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就语言功底问题来说,口译者必须加强对自身的语言素质培养,养成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习惯,笔者自学习口译开始,每天不断地督促自己广泛的进行口译练习,看到什么翻译什么,并且阅读大量的中外书籍,保证自己阅读量和词汇量的上升。
三、总结
总而言之,口译活动当中有很多情况发生,根据情况的不同,口译者需采取不同的侧重点来进行翻译。口译的目的、标准也会因为现场的变化而产生重点上的不同侧重。无论如何,笔者认为,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大量实践和反复总结和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口译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邱杨.浅谈口译目的和标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