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华 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奔忙效力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guo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就是要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打造品牌………‘我们现在常说,要在危难中找机遇。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方面机遇比较明显……”在中华儿女报刊社主办的以“中国创造与金融危机的消解”为主题的第四届“加快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论坛”上,有一位儒雅的演讲者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和行业巨头。
  这位演讲者就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
  孙晓华是本刊的老朋友,曾作为嘉宾出席过本刊主办的“第一届青年企业家北大湖论坛”、“与共和国60年共成长·中华儿女商界群英会”启动仪式等多场活动,所作的有关演讲因为针对性强、视角独到、有思想深度而在网民中得到积极的反响。
  现在民企所面临的内外部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竞争加剧,挑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面对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一次次转型,中国民营企业在这个“经济冬天”怎么过?民营企业的“下一桶金”从哪儿来?作为广大民企“娘家”主人之一的孙晓华苦苦探寻民企的“过冬”之策,以求帮助民企尽快渡过难关,共克时艰。
  于是,天南地北都留下了这位中国民营企业贴心人忙碌调研的身影。一路调研,他一路思索……
  
  成功转换不同的人生角色
  
  2002年11月底,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孙晓华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2007年11月,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后召开的十届一次执委会上,他又连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几年中,他先后分管过办公厅、研究室、联络部、法律部和宣教部等部门的工作。分管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
  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是孙晓华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回首这些年来自己所走过的路,他感到欣慰……
  1950年10月,孙晓华出生在天津,5岁时因父母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去了沈阳,在那里读完了小学和初一。13岁时,又因父母工作调动,到了西安,继续上初中。尽管中学学习成绩不错,然而“文化大革命”使他被迫中断自己的学业。1968年11月,他到陕西省西部的偏远的陇县插队。“既来之,则安之”,孙晓华在这里乐于接受劳动锻炼。工余,回到房间,孙晓华不忘学习。晚上,小瓦数电灯那红红的灯丝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不出几米远就被黑暗吞没。然而,孙晓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自学。
  两年后,孙晓华进了解放军2367工程筹建处当工人。变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是学习情结。由于工作积极,热爱学习,表现突出,1972年4月他被单位选送到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学习。
  孙晓华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一直很努力,成绩在班上比较靠前,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富有激情的孙晓华喜欢诗歌、摄影,更爱唱歌,是班上各种活动少不了的“主角”,深得同学的拥护。由于政治上积极上进,品学兼优,1975年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班党支部在校期间发展的几名党员之一。这时,他才24岁。
  1975年7月,大学毕业。孙晓华被分配到七机部二院25所担任技术员,后任组织干事、团总支书记。从此,他与共青团工作结上了缘。1981年8月,他当选为七机部二院团委书记,一年后即调任航天部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处副处长,后任航天部京区团委书记,继而被选任为中央国家机关团委副书记。1988年5月起,他先后调任航空航天部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三年后任中央统战部一局副局长、局长,2000年10月出任中央统战部秘书长。
  2002年底,孙晓华被调到全国工商联工作。从统战部到工商联,孙晓华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过渡了角色的切换,他认为毕竟工作的对象还是与统战工作有密切关系。到了新的环境,他经常深入实际,到企业中去,到会员中去,或是把会员请到机关,用心地倾听会员的想法,交流思想,开展工作,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孙晓华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负责工商联的有关“私产入宪”提案。早在1998年,全国工商联就在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各类财产的合法权益”的提案,呼吁“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这在当时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支持者不仅仅是民营企业家,还有法律界、经济界甚至政界的一批知名人士。2002年,全国工商联再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案“将保护私人财产写进宪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认识的滞后,这项提案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时间到了2003年,新任全国工商聯副主席孙晓华接过了修宪提案的接力棒。事实上,孙晓华很早就关心物权的问题了,也注意到宪法在私人财产保护上表述的确有些含糊不清,私人财产没能真正获得完整法律地位。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权威性最高,呼吁“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十分必要。
  尽管事先知道2003年的全国人大议程并没有修宪的内容,然而全国工商联还是在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又一次提出了有关保护私人财产的建议案。孙晓华回忆说:“这次提案是由我组织负责起草的。实际上促使全国工商联第三次提出修改宪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的提案,有两个直接动力。第一个动力是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得私人财产保护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要求‘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既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财产安全、促进民间投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002年12月23日,提请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私人所有权,这具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意义,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大进步。应当看到,保护私人财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二个直接动力是;一些现实问题使得保护私人财产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一段时间里,许多民营企业家‘落马’、民营资本外逃等现象屡屡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私有财产问题的思考和激烈辩论。这对全国工商联的触动巨大,促使全国工商联深入研究私有财产保护问题。”
  如果说,1998年的提案主要内容是:明确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合法的私有财产同样神圣不可侵犯,以保证法律的公正和平等,2002年提案的重点是建议修改宪法的话,那么,2003年的提案就是明确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在前两次建议案的基础上,孙晓华组织有关人士做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论点和论据方面作了许多调整。在他看来,“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经济,明确财产所有权首先是为市场竞争提供平等的法律前提。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最基本法律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规范的是平等主体 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赋予每个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使之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自由、公平、合理的竞争。物权法就要平等地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结果。惟其如此,市场机制的形成、市场经济的发展才是正常的、可能的”。
  2004年3月召開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对我国《宪法》的第4次重大修改。这次修改的最大突破之一是“私产入宪”。修正案中加入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以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条款。孙晓华知道后,十分高兴,感到这寥寥数语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出我们党“执政为民”、“修宪为民”的新思想。孙晓华说:“工商联3次向政协大会提交提案,促成了‘私产入宪’。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是工商联的功劳,从根本上说,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依法治国的结果,但工商联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对民营企业的整体发展是一个极具意义的事件。”
  “私产入宪”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所得在法律上获得了保护,同时《宪法》的修改完善,为后来的《物权法》通过提供了宪法依据。随后,工商联在不同场合呼吁《物权法》的出台,将“私产入宪”更加具体化、法律化。其间,孙晓华同样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2007年3月16日上午,《物权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法律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尤其体现了对私人物权保护的重视。
  听到这一消息,孙晓华自然十分兴奋,他清楚:《物权法》的通过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产权,中国的市场经济走进了“物权时代”。
  随着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正式开始施行,各种纷争终于尘埃落定。在孙晓华看来,《物权法》体现了对财产权的平等保护,能够有效地鼓励和刺激企业家勇于创新、创造财富。
  
   探寻民企危机管理的良方
  
  孙晓华一直关注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些因素,亲自挂帅调研组,踏访11个省市,与全国工商联的其他同志探讨民营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问题,针对民营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工作进行过专题座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思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广泛的调研、长时间的关注与思考,全国工商联于2007年初完成了《关于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首部针对民营企业危机管理实践的具有极强操作性的规范,很快传达到千万民营企业中,很好地指导和帮助了民企提高危机防范与危机化解能力和水平。这薄薄数页纸里,浸透着孙晓华等工商联人的殷殷发展情。《意见》出炉的背后,是一个个忙碌调研的足迹。可以说,全国工商联援手民企经济安全的急迫之心跃然纸上。
  作为《意见》的起草负责人,孙晓华这样解释引发民营经济风险和危机的原因:“一是民营经济不断壮大,一些民营企业扩张心切,盲目发展,而对面临的风险防范不够。二是国家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有些作为在过去不是问题,现在却成了问题。三是国家实施的诸如环境保护、产品安全等重大战略对企业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关注,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一旦暴露,往往会被扩大。”根据这些情况,孙晓华一直倡导民营企业,首先要立足于“做优”,再考虑做强、做大。“因为企业的风险是大量的、普遍的和经常存在的,所以不能一味地追求强或者大,更要考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危机管理,防止那些大量、普遍、经常存在的风险酿成危机,尤其是影响企业生存的危机。”他说,防止企业出现危机的前提是要有风险意识,不断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从目前的形势看,民营经济虽然步入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面临着风险和危机的高发期。”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诊断分析和科学的把握,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成长能力的目的,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如果企业发展不能与国家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企业就不可能做强做久。如何实现民营企业的科学发展,孙晓华强调要以人为本、以环保为重、以文化为基、以科技领先、以品牌至上。
  “对于民企来说,以人为本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以员工为本。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力量,只有善待企业员工,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发展。许多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在企业学会了一技之长,学会了许多知识,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不仅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对提高国民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个含义是以国民为本。一个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创造的效益,不仅从自己的企业考虑,还要对社会负责。有这样的思想基础,企业就不会去做假冒伪劣的产品,就要朝着‘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企业’的目标努力。”孙晓华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我国面临的资源、能源瓶颈有很大关系,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执法力度也越来越大,民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坚持文明、绿色生产对自身十分有利,抱违法经营的侥幸心理,不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坑害国家和子孙后代的行为,即使暂时获利,迟早要吃大亏。
  孙晓华特别强调,国家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文化,对于企业来说理亦如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共同铸造的价值观与认同感。他认为,现在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由老板文化向全员文化转型和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符号特色。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积累,更离不开文化道德的引导。孙晓华说,物质财富为企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道德文化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保障。“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中外名牌企业无不把品牌信誉视作企业的生命,信誉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汇集着企业的凝聚力、亲和力的宝贵财富。没有品牌信誉或者品牌信誉较差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的。
  在第四届“加快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论坛”上,孙晓华指出,以科技领先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企业重视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本身是开拓新产品的需要,同时也是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需要。创新固然不易,要冒风险、要大投入,但不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肯定缺乏核心竞争力,无疑有一天会被淘汰。”他的有关论述在听众引起共鸣,大家一次次以掌声回报他的精彩演讲。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国工商联又组织了多次调研,走访了浙江、广东的很多企业,孙晓华注意到有一批企业在逆势中仍然在高速发展,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自主创新型的制造业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孙晓华说,这次横扫全球的国际 金融危机表明,经济发展片面依靠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难以持续,必须同时也注重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这不意味着简单制造业有多大生存空间,事实上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的是高附加值的“中国创造”。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最关键是要重视自主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舉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有很多很多,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再一个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力提升和迅速发展。“中国制造的的确确为中国的发展、为世界人民的生活都做出了显而易见的了不起的贡献,但是我们的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比如:我们的工业品价格过于低廉,质量还不能完全得到保证;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数量可以说相当少。这让我想到航天技术方面,我曾经在航天部工作多少年,我国的航天技术就是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这个技术别人不可能给你,你只能自己去创造,而很多产业行业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孙晓华认为要逐步实行行业的整合,发挥整体的优势,有必要提倡实行差异化的战略,抢占一些行业制高点,并提出要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打造品牌。
  在孙晓华视野里,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部分,它的发展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他说,虽然目前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相信在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的民营企业可以在“中国创造”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为“金融海啸”闯关掬尽心智
  
  对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拐点效应,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时刻,孙晓华认为我们的思想也需要有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应该从积极的意义或者正面的角度去认识、去理解。在世界性金融危机面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广大民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是事实。这个不容否认,也不容回避。但是如果一味的看到困难,那么你就会丧失斗志,就会心灰意冷。我认为在看到困难的同时还要看到机遇,毕竟机遇和挑战从来就是并存的。机遇是很多的,所以人和人的差别,或者企业家和企业家的差别可能有的时候就体现在你有没有战略眼光,你有没有比较强的决断力。抓住了一个机遇就实现了一次新的发展”。
  孙晓华分析指出,首先,现在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下降,为民营企业低成本扩张提供了良机;其次,在金融危机中,国外的很多资产价格大幅下降,正是民营企业家走出国门、参与海外并购的好时机,同时亦是企业吸纳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党和国家、各级党委、政府出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考虑,出台了前所未有的扶持民营企业的诸多政策及相应措施。他希望企业家们能够把握好这些机会,挺过金融危机。
  全国工商联作为广大民营企业的“娘家”,一直在考虑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目前的难关。据孙晓华透露,一方面向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反映这方面的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党和国家进一步出台一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在他眼里,这个相对来说惠及面会更广一些,政策出台扶助政策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阳光雨露。另一方面,工商联在具体地来关心一些中小企业,能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金融危机发生后,孙晓华和全国工商联其他领导同志一次次到基层就中小企业所面临困难进行调研,到各地工商联考察,通过调研或考察具体分析哪些企业遇到了困难,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救助措施。在他看来,一个方子包治不了百病,必须对症下药,要具体了解才能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现在企业的困难突出的还是在资金方面,针对这些困难一方面呼吁政府能够有一些资金方面的支持,并加大支持力度。还有就是针对新的情况能够开设一些新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在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企业群体的主要部分,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孙晓华说,尽管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中尚未出现“民营企业”的称谓,但“民营企业”这一概念在社会上已被广泛使用。“大量数据说明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和国有经济是一样的。并不是说国有经济是先进生产力的承担者,而民营经济不是。过去对民营经济的理解,就是开饭馆的、做小买卖的。可是,现在科技型产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了绝大部分。也就是说,除了国家垄断的行业之外,新兴的科技产业基本上都是民营。比如计算机的普及和中关村的崛起,绝对是民营企业在起作用。因此,说民营经济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之一,丝毫都不过分。”
  的确,民营经济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共和国成长的历程当中往前走。在“与共和国60年共成长·中华儿女商界群英会”启动仪式的访谈中,言及商界精英的定位时,孙晓华说:“我们的民营企业家爱国情怀和一般的公民有所不同。因为企业家本身创造财富、拥有资本,他的爱国情怀同履行社会责任是紧密相连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崇高的爱国情怀,就会更加自觉地去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展示和增强爱国情怀,所以,这两个关系应该是非常紧密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他谈到,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爱国情怀“从他创业就可以视作是一种具体的行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还是比较弱的,可是广大的民营企业家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创办了企业,发展了生产,为国家也创造了财富,增加了税收,活跃了市场,等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家有了这种能力,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他说,办好企业、创造财富是社会责任,扩大就业搞活资源也是社会责任,做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企业都可以去做。的确,民营企业家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要增强感恩意识,倾情回报社会。他的访谈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现场直播,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有2000多位网友踊跃跟帖,好评如潮。
  谈到情怀,不禁使我们要对孙晓华的“民营经济情怀”书上一笔。2005年,孙晓华参加为期2个月的省部级干部研讨班学习,在一次听报告的过程中,他听到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讲“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感到这一说法不够妥当,或者是不够全面,便在一次与党校负责同志的聚会中提出党校不能只讲公有制经济和国有企业,也要讲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建议,当党校负责同志问“谁来讲啊?”孙晓华自告奋勇地说“我来讲”。经允许后,孙晓华作了认真准备,自己亲手写了讲稿,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为题,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作了报告,得到听课的包括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在内许多省部级干部和其他学员的认可。要知道,在中央党校这个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的最高学府讲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讲不好或观点有问题是要受指责的,甚至会对政治前途带来不利影响。孙晓华甘冒风险,主动请缨讲民营经济,说明了他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种情怀。这些年来,孙晓华经常出现在国内一些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论坛和其他活动中,发表见解,阐明观点,获得了普遍好评。他之所以放弃许多休息日甘愿奔波忙碌,是出于对民营经济的认识。他在中央统战部多年从事民主党派工作,专心致志,全力以赴。与民主党派的许多同志建立了真诚友谊,为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事工商联工作,他就抱定要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的志向。因为实现了“两个健康”,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扩大,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甚至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影响。而民营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长的环境还要经过更多的努力才能不断、真正地优化。有了这样的认识,也就自然有了自觉、积极的行动。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助手,全国工商联多年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孙晓华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我们的民营企业,能够树立做优做强、做大做久的目标。大不是坏事,但是你发展过快,即使作大了,可能外强中干,不是真正的强大。你要做优做强作大,更重要的是做久,这是一个企业家应该确定的目标,也是党和国家对企业的要求,是中国企业立足于世界企业之林的基础。民营企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前景光明,全国工商联愿意和所有的民营企业一道努力,书写历史,创造辉煌”!
其他文献
美丽不是女性与生俱来的,而领导力更是后天历练的,只有将两者兼修融合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对于“美丽”一词,李小琳是这样解释的:“美丽”就是“美丽加能力”,即“美力”。    每当美丽大方、衣着得体的李小琳一出现在公众场合,照相机、摄像机都会把镜头对准她,因为她的家庭背景或个人职业身份,更因为个人魅力。她是媒体公认的美女,丝毫看不出年龄的痕迹,得体的装饰更是衬托出她的职业形象。  睡前静坐,是李
期刊
年轻的创业者要具有什么样的气质?偶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有关论坛讨论这个问题。这次创业论坛上,著名创业家尹明善写了一个条幅送给青年创业者,条幅写的内容是:“勇进一步天地宽”。  当节目主持人就条幅的内容问及另一位著名创业家柳传志时,他说,尹明善先生的勉词,代表了他的成功和智慧。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在创业的初期,勇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局面做大了,每当要做重大的决策之前,我们都是非常审慎地去思考,
期刊
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关键作用,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仍是人生存所必需。除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未成年人、老人和残疾人和少数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外,人们都需要用劳动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同时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排除影响分配的各种不公平因素,从理想的状态说,一个人劳动的成效如何,决定了他的生活水平和在社会中的位置;一个国家里人民的劳动成效如何,则决定了这个国
期刊
在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一项对未来年轻干部進行的调查给时代精英们增添了底气。4月上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题课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份1.5万人的调查表明,70.4%的公众表示对未来的年轻干部“有信心”,其中22.1%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  我觉得中青报搞的这个调查很有意味。对年轻干部进行公众信心调查,不搞过去的,不搞现在的,而搞“未来的”。未来的年轻干部还没有走上应
期刊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作为极大地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和荡涤着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
期刊
站在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涪江干流摸银洞河段岸边,一座初具规模的横跨于两山之间,根根钢筋直立,混凝土24小时不停浇筑,逐渐展现出它作为“涪江第一闸”的雄伟气势。这就是四川绵阳武都引水工程(武引)二期工程的枢纽——武都水库。站在繁忙的工地上,看着日渐升高的大坝,向地平百感交集。作为武引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他深知为这座大坝经历了几多周折,寄托了多少期盼,武引干部职工为之付出了多少艰辛。    临危受命走
期刊
2008年7月4日,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稽察办特派员孙波带领14名来自7个国家部委和浙江省的博士抵川,他们是中组部、团中央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专门选派到灾区的“博士服务团”的成员。  这是他们第一次亲眼看到瓦砾遍地的灾区,一瞬间地震的惨烈让他们揪心、震撼,同时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乐观不屈的精神也感染了他们,从此,挂职绵阳市副市长的孙波及团员们便融入到当地干部和群众中,为挂职服务地灾后安置和恢复
期刊
云南,中国少数民族成份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25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包括15个云南独有的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民族自治地方面積占全省总面积的70%。  云南还是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是最紧迫的问题和最大的政治。早在2006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滇调研期间,就对云南提出过“更应该高度重视和切
期刊
他,名贯京华,被誉为“当代中医圣手”。普天下被他治好的病人有多少?别人数不清,他自己也难以记得,只有天知道!每每他在国内演讲,还是出海讲学,都会博得医学界人士的掌声与称道……  他的论文专著《中医内科概要及形象图解》、《中成药入门及形象图解》早由日本东洋医学临床出版社出版;有60多篇单项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他的“益胃通宁机理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北京市和国家科技成果奖;他的学术思想、临床
期刊
前不久,在学习科学发展观进入总结阶段之际,偶然看到一篇某省领导入勤政为民的资料,其中有一段写道:  履新之初,他曾有一番话掷地有声:为官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显然,这句出自《晋书》的箴言已然成为他从政的座右铭,既是自勉,也是对他人的告诫……  一看到这个“勤”字,立即引起了我的心理共鸣。我曾在我的博客的一篇文章中,谈到成功六字诀,其中之一就是“勤”字。  “勤”是中华儿女的一种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