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语言具有能产性,任何人都可以说出或听懂无数他从未经历过的话语,但是这种能产性也即创造力并不是任意的,它是受规律支配的,而人类具有这种语言的创造力,就因为人类具有六种感觉,也就直觉。那么什么是能产性?它的特征有哪些?为什么人类有这种能力?它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什么启迪?既然语言具有能产性,那么在我们的语言教育工作中,就应根据这个特点,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这都是本文所要涉及的问题。
【关键词】能产性 语言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56-02
一、什么是语言的能产性
世界上有许多动物能够通过吼声(声音)传递一些信息,例如:狮子、猿猴、蜜蜂等。有人会问“是不是动物也能使用语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有人类才会使用语言。 既然这样,在人类的交际系统中一定存在某些特征。
下面我们就谈谈特征之一——能产性
1.定义
能产性也称创造力。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有无数组的句子,而这些句子的大部分我们听到或者我们自己说出来都是新的。当我们积极的使用语言,我们同时在创造生成许多新的句子。这种生成新的句子能力只有人类才具有。假设我们对人类的这种能力做出一个限定,那时人们不仅没有新的事物去谈,而且别人说出来一些新的语句也不能够被理解,事实上,就是因为动物发出的声音不具备有无限组的句子,语言学家认为动物没有语言。
2.非人类交际系统不具备能产性
有人认为蜜蜂有语言,一只蜜蜂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和另外一些蜜蜂传递信息,这些信息只包括蜜蜂的方向、距离,而没有涉及到天气花朵以及其他动物,所有这些都是作为一次成功的交谈所必须具备的内容。所以,蜜蜂所能传递的信息量太小,不具备语言的创造力。同时其他动物如狮子、狼、狗等,它们的叫声无非就是吸引异性或者预警,也不具备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动物的观察、研究表明,某些动物可以学习一些单个的符号。例如猩猩。但是,就我们所知,他们不能干任何一个健康人能干的事。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电脑能够识别许多单词、词组、句子,有的甚至能够读出来,但我们不能就此而说电脑能够使用语言,因为它们不能像人类那样,听懂和生成无数的新句子。
所以,无论动物还是电脑不具有语言,没有语言的能产性,因为它们的交际系统不具备人类语言能产性所具备的两个特征。
二、能产性的基本特征
每当语言学家门说到人类语言的能产性时,总会指出能产性的特征
在英语中,只有26个基本字母通过字母可生成许多单词,而这些单词按照有限的语法却可以造成无限多的句子词组。同样的,在汉语中,构成的偏旁部首是有限的,语法规则也是非常有限的,然而汉族人却可以听懂和生成无限多的句子和无限长的句子,而且人们在完成这项工作时是很自然的,而且是无意识的。
1.艺术及创作方面的能产性及创造力
前面我们谈到了语言的能产性,了解了它的概念特征但我们必须把它和另一张能产性区分开来。
当人们在谈论文学或艺术时,我们会说到创造力,当然这是另外一种不同语言能产性,我们说某个作家或画画家、音乐家有创造性,是因为它能打破陈规,走出某一界限。然而,但我们使用语言时,我们总是处于语言这一范围之内,我们不可能学到狗的交际系统也不可能听得懂狗叫。用规则支配一词来表明两者的区别。在艺术中创造力,总是要突破已经被人认定的某些规则,而在语言中,一个说话者只能在语言规则的范围内进行一些语言活动,生成一些新的语句。
2.语言的能产性是受规则支配的
人类的语言具有能产性,这种能产性是受规则支配的,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随便的乱生成一些新句子。所以能产性是受规则限制的,任何语言都有许多不同的语法和规则限定着我们如何使用生成语句。我们已经知道一种语言总包含有无数组的句子但是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者都不能记住它一生中将要用到的句子,也不可能听到所有的句子被说出来,一个人的一生显然是不够完成这些任务的。
在学校中,我们无论是学语言还是其他一些科目,都会先学习一些法则和规则。学算术时,我们总是先学会加、减、乘、除的法则,接着就是更加复杂的法则。当然,在学习这些规则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我们能利用这些法则去得到无穷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光记住那些规则。就拿算数中的加法为例,一旦孩子们掌握了加法法则,它们也就获得了解决一切加法问题的答案,法则是有限的而答案却是无限的。它们只需要学习1到9,包括0之间几个数字的算法,不需要學习960加915等于多少,也不需要学习5342.33加7658.987等于多少,只要他们根据加法法则就能得到正确答案。语言也是如此,一个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只要掌握了有限的语言规则,他就可以讲出和理解许多新的句子。
三、为什么人类具有语言的能产性
前面讲过,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可以说出和听懂无限多个句子,那么为什么人类具有这种能力呢?语言学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者都有一些感觉或直觉。这些感觉或直觉使得任何人类语言的使用者都能听懂和生成无数组句子。
四、语言的能产性对我们教学工作的启迪
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所以必须以语言学理论作为教学的理论基础,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外语教师所教的是语言,就必须根据语言的特征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语言的能产性这一特征为我们改进一些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1.教会学生学会发现创新
语言具有能产性、创造性特征、而这种创造力又是受规则支配的,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简单模仿、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活用过程。人类,即使是幼儿,学习语言最主要的不是模仿,而是掌握规则,主要是语法规则,这种规则能推导、转换、生成句子。借助这些规则人们能够听懂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句子,说出从未学过的话语。学习外语必须教会学生掌握语言规则,不管学生发音多么好,语汇掌握多么多,如果不能在有限的规则内产生和理解无限的句子,那是永远学不会语言的。 掌握規则的途径一是发现规则,二是创造性活用规则,发现规则虽然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活动,因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学生习得语言并非机械的模仿,而应从有限的信息中找出规律,在用所得规律产生相应表达形式”(《国外语言学》,1996)。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创造活用语言规则的机会和情景,让学生用已学的规则见景生情的说出的话语。如今,中学教材改革,强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加大量的日常对话内容,教师就因当根据这些对话,设计一些直观地情景,并提供一些易于发现规律的语言材料,从已知到未知,在教室引导下,告诉它们外语学习不仅要养成习惯,而且是创造性的语言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则,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2.恰当的利用母语
学习外语,即掌握一种新的语言体系的过程中,母语具原有的已经学会的语言体系,有很大作用,因为根据语言的能产性,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各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同性。学生们可以利用原已掌握的语言体系,创造性地去解决外语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因此,进行外语教学利用母语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母语和外语在结构上有不同之处,所以,在学习外语时要防止母语的干扰作用,不能按照母语的生成句子的模式去生成外语句子。
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时可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母语利用。
3.改变教学形式,尽量使教学内容多样化
语言具有创造性,外语言语活动同样具有创造性,所以这些活动包括听、说、读、写是活用式的,而不只是简单地重复用。换言之,言语活动的特点是经常更新,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语言形式方面。所以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不仅要把学生放到外语言语中去练,而且还要使它们在有创造性的外语言语中去练,要不断改变教学形式,不能简单地重复某一种单一的形式,还要尽量充实教学内容,使其多样化,应让学生不断接触到新的外语材料,不要简单地重复使用同种材料。
当然,以上三点从语言的能产性中得到启迪,不能单独使用,要重复地、综合地运用运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教果。
五、小结
语言的能产性是指能够在有限的规则内产生和理解无限的句子的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它不同于艺术上讲的创造力,因为它是受规则限定的。这些我们在外语教学上提供了依据,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发现和创新,要恰当利用母语,要不断改变教学形式尽量使教学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Books Chilton.1964.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 Curtis W. Hayes and Jocob Omstein Willian W. Gage.1997. The ABC’S Languages or Linguistics.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3] Lyons John.1987.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Penguin Books.
[4] Pratt Mary Louise and Traugoll Elizabeth closs.1980.Linguistices for Students of Literature.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
【关键词】能产性 语言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56-02
一、什么是语言的能产性
世界上有许多动物能够通过吼声(声音)传递一些信息,例如:狮子、猿猴、蜜蜂等。有人会问“是不是动物也能使用语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有人类才会使用语言。 既然这样,在人类的交际系统中一定存在某些特征。
下面我们就谈谈特征之一——能产性
1.定义
能产性也称创造力。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有无数组的句子,而这些句子的大部分我们听到或者我们自己说出来都是新的。当我们积极的使用语言,我们同时在创造生成许多新的句子。这种生成新的句子能力只有人类才具有。假设我们对人类的这种能力做出一个限定,那时人们不仅没有新的事物去谈,而且别人说出来一些新的语句也不能够被理解,事实上,就是因为动物发出的声音不具备有无限组的句子,语言学家认为动物没有语言。
2.非人类交际系统不具备能产性
有人认为蜜蜂有语言,一只蜜蜂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和另外一些蜜蜂传递信息,这些信息只包括蜜蜂的方向、距离,而没有涉及到天气花朵以及其他动物,所有这些都是作为一次成功的交谈所必须具备的内容。所以,蜜蜂所能传递的信息量太小,不具备语言的创造力。同时其他动物如狮子、狼、狗等,它们的叫声无非就是吸引异性或者预警,也不具备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动物的观察、研究表明,某些动物可以学习一些单个的符号。例如猩猩。但是,就我们所知,他们不能干任何一个健康人能干的事。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电脑能够识别许多单词、词组、句子,有的甚至能够读出来,但我们不能就此而说电脑能够使用语言,因为它们不能像人类那样,听懂和生成无数的新句子。
所以,无论动物还是电脑不具有语言,没有语言的能产性,因为它们的交际系统不具备人类语言能产性所具备的两个特征。
二、能产性的基本特征
每当语言学家门说到人类语言的能产性时,总会指出能产性的特征
在英语中,只有26个基本字母通过字母可生成许多单词,而这些单词按照有限的语法却可以造成无限多的句子词组。同样的,在汉语中,构成的偏旁部首是有限的,语法规则也是非常有限的,然而汉族人却可以听懂和生成无限多的句子和无限长的句子,而且人们在完成这项工作时是很自然的,而且是无意识的。
1.艺术及创作方面的能产性及创造力
前面我们谈到了语言的能产性,了解了它的概念特征但我们必须把它和另一张能产性区分开来。
当人们在谈论文学或艺术时,我们会说到创造力,当然这是另外一种不同语言能产性,我们说某个作家或画画家、音乐家有创造性,是因为它能打破陈规,走出某一界限。然而,但我们使用语言时,我们总是处于语言这一范围之内,我们不可能学到狗的交际系统也不可能听得懂狗叫。用规则支配一词来表明两者的区别。在艺术中创造力,总是要突破已经被人认定的某些规则,而在语言中,一个说话者只能在语言规则的范围内进行一些语言活动,生成一些新的语句。
2.语言的能产性是受规则支配的
人类的语言具有能产性,这种能产性是受规则支配的,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随便的乱生成一些新句子。所以能产性是受规则限制的,任何语言都有许多不同的语法和规则限定着我们如何使用生成语句。我们已经知道一种语言总包含有无数组的句子但是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者都不能记住它一生中将要用到的句子,也不可能听到所有的句子被说出来,一个人的一生显然是不够完成这些任务的。
在学校中,我们无论是学语言还是其他一些科目,都会先学习一些法则和规则。学算术时,我们总是先学会加、减、乘、除的法则,接着就是更加复杂的法则。当然,在学习这些规则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我们能利用这些法则去得到无穷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光记住那些规则。就拿算数中的加法为例,一旦孩子们掌握了加法法则,它们也就获得了解决一切加法问题的答案,法则是有限的而答案却是无限的。它们只需要学习1到9,包括0之间几个数字的算法,不需要學习960加915等于多少,也不需要学习5342.33加7658.987等于多少,只要他们根据加法法则就能得到正确答案。语言也是如此,一个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只要掌握了有限的语言规则,他就可以讲出和理解许多新的句子。
三、为什么人类具有语言的能产性
前面讲过,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可以说出和听懂无限多个句子,那么为什么人类具有这种能力呢?语言学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者都有一些感觉或直觉。这些感觉或直觉使得任何人类语言的使用者都能听懂和生成无数组句子。
四、语言的能产性对我们教学工作的启迪
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所以必须以语言学理论作为教学的理论基础,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外语教师所教的是语言,就必须根据语言的特征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语言的能产性这一特征为我们改进一些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1.教会学生学会发现创新
语言具有能产性、创造性特征、而这种创造力又是受规则支配的,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简单模仿、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活用过程。人类,即使是幼儿,学习语言最主要的不是模仿,而是掌握规则,主要是语法规则,这种规则能推导、转换、生成句子。借助这些规则人们能够听懂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句子,说出从未学过的话语。学习外语必须教会学生掌握语言规则,不管学生发音多么好,语汇掌握多么多,如果不能在有限的规则内产生和理解无限的句子,那是永远学不会语言的。 掌握規则的途径一是发现规则,二是创造性活用规则,发现规则虽然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活动,因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学生习得语言并非机械的模仿,而应从有限的信息中找出规律,在用所得规律产生相应表达形式”(《国外语言学》,1996)。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创造活用语言规则的机会和情景,让学生用已学的规则见景生情的说出的话语。如今,中学教材改革,强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加大量的日常对话内容,教师就因当根据这些对话,设计一些直观地情景,并提供一些易于发现规律的语言材料,从已知到未知,在教室引导下,告诉它们外语学习不仅要养成习惯,而且是创造性的语言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则,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2.恰当的利用母语
学习外语,即掌握一种新的语言体系的过程中,母语具原有的已经学会的语言体系,有很大作用,因为根据语言的能产性,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各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同性。学生们可以利用原已掌握的语言体系,创造性地去解决外语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因此,进行外语教学利用母语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母语和外语在结构上有不同之处,所以,在学习外语时要防止母语的干扰作用,不能按照母语的生成句子的模式去生成外语句子。
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时可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母语利用。
3.改变教学形式,尽量使教学内容多样化
语言具有创造性,外语言语活动同样具有创造性,所以这些活动包括听、说、读、写是活用式的,而不只是简单地重复用。换言之,言语活动的特点是经常更新,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语言形式方面。所以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不仅要把学生放到外语言语中去练,而且还要使它们在有创造性的外语言语中去练,要不断改变教学形式,不能简单地重复某一种单一的形式,还要尽量充实教学内容,使其多样化,应让学生不断接触到新的外语材料,不要简单地重复使用同种材料。
当然,以上三点从语言的能产性中得到启迪,不能单独使用,要重复地、综合地运用运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教果。
五、小结
语言的能产性是指能够在有限的规则内产生和理解无限的句子的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它不同于艺术上讲的创造力,因为它是受规则限定的。这些我们在外语教学上提供了依据,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发现和创新,要恰当利用母语,要不断改变教学形式尽量使教学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Books Chilton.1964.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 Curtis W. Hayes and Jocob Omstein Willian W. Gage.1997. The ABC’S Languages or Linguistics.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3] Lyons John.1987.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Penguin Books.
[4] Pratt Mary Louise and Traugoll Elizabeth closs.1980.Linguistices for Students of Literature.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