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首次明确提出了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确立,是实践反思结果,也是国内外课程教学教育理论的具体运用,符合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对有效推进新课改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实践运用“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单一的“知识和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思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程与方法”目标还没有成为教学的常态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往往被虚化。这种对知识性目标的偏重及对人本价值目标的淡化现象,既背离设立三维目标的初衷,又背离教育的本质,难以适应时代对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距离理想教育目标“素质教育”,“ 人本教育”,“ 人民满意的教育”差距较大。笔者认为,课程教学必须正本清源,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升到“三维目标”的首要目标,才是课程教学乃至教育的根本方向。
对“三维目标”内在关系的再认识
“三维目标”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与价值,地位作用不尽相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一切课程目标的升华和归宿,是三维目标的灵魂,是三维目标的首要目标。
“知识与能力”侧重于“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解决的是 “教会”和“学会”的问题。它对于人的知识积累,发展人的智力和能力,具备一定的谋生手段有重要价值。对它的评价标准是成为专门“人才”,具体衡量标准是,才能、才学、智慧、成绩、成功、成就,它关注的是人的认知水平及人在各类竞争中所处的位置。“知识与能力”是承接其它目标的载体,在三维目标中起基础作用。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凸显,解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成为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发展指标被 “异化”成 “GDP”的增长。“知识就是力量”这种思维反映到课程教学当中,就是片面强调知识目标,其它目标被沦落为知识目标的 “副产品”。 “知识与能力”是显性目标,可测量,好评价,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最容易从认知目标入手,因而,课程教学目标也被窄化为知识目标。
“过程与方法”解决的是 “怎么教”“ 怎样学”,解决的是“教会”“学会”的问题,评价的标准是科学、有效、实用。为解决教学的生活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路径,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与感知,把教与学的过程纳入教学的目标体系,是课程教学目标的丰富和发展,它让知识与能力目标实现更有效,它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备了抓手。
“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的是 “为什么教”“为什么学”,即 “乐教”“乐学”的问题,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是知识的价值问题:重物还是重人。度量人的词是自由、快乐、幸福、发展、生长。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因而人的教育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维目标的灵魂,是教学要关注的终极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借助于知识与能力这一载体,通过过程与方法这一手段,但它却是一切教学的至高落点。如果课程教学的目标没有达到这一落点,仅仅停留在知识与能力上,教学活动 “目中无人”,有学术而没有悟道,有科学而缺少人文,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这样就会使教育失去应有的魅力和价值。
可见,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有机的统一整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在与整体目标的相互联系中实现的。 “三维目标”既是 “教”的目标,也是“学”的目标,依据 “以学定教”的理念,“学”的目标应当成为首要目标。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作为人的一种特殊存在,人的价值在于形成和创造价值,因此应该旗帜鲜明的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三维目标的首要目标。
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反映在学校教育中是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其一,德育主导智育。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中,德育是灵魂、是方向、是首位,德育对智育起着主导作用。德育引导着智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才社会价值的高低,主导着智育的潜力和方向。其二,智育融合德育。德育寓于智育之中,智育是德育的条件和基础,是德育实践的重要渠道、途径和手段,是德育的载体。人的理想、情操、人格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有赖于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三维目标的首要目标地位,与知识与能力目标并不对立,相反,他对于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起促进作用。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能。没有崇高的理想、博大的胸怀、坚韧的毅力、高尚的情操、合作的精神、包容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批判的意识、健全的人格是难以在科学及其他事业上大有作为的。这也是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现今的中国教育,不缺科学,缺乏的是对科学规律的敬畏与尊重。科学活动是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一切科学活动都必须服从与服务于“人”的共同规律,科学才会有生命力。
教学目标回归人是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人是以群的方式存在并发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构成的人类社会使人根植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有丰富的精神活动,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有对生命意义的体验,有对自然、社会、家庭、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人能够理性处理利己与利他,成己与成物、个人与社会、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预见未来理想社会时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要求,使人不断摆脱 “兽性”及自然社会的束缚从而成为 “自由发展”的人。教育的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人的发展完善是全面系统的,个别技能的发展完善不能反映教育的全部本质和功能。教学目标要反映教育的本质,就必须使教学目标回归人。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的首要地位,是对教育的本质及功能认识的理性回归。教育问题上关于成人与成才、教书与育人、成己与成物、仁与智、科学与人文关系的阐释,都与教育的本质问题密切相关。只有理清教育的本质,才能科学确认并有效实施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说文解字》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者,上所施,下所效”, “育”是“教子使作善也”。强调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教者要行为世范,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人性向善。在古代中国,教学之“教”也就是“教化”之“教”,教学之“学”是“生命之学”。古人首先把教育理解为教化,即“知书达理”,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为社会和他人传递友善和温暖。否则,人不接受教育,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人就与禽兽无异。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数,则近于禽兽。”古人不把读书看成是解决生计的准备手段,而是回归人的本性的必要途径。这是古人对教育最纯粹的理解,也是教育的至高境界。
传统的“君子不器”思想就是强调把学生当人,不过分强调成为专门人才,反对把人当物。教育教学,就是要人回归本性, “见物不见人”的教育是对教育的背离,这种危险的趋向如不加以纠正,将会后患无穷。《大学》开头的四句话就阐明了大学的根本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不是谋生之学,而是生命之学,这说明中国的先祖早就将个人乃至天下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与君子的理想人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致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 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因育人而高尚。
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人的德行养成,把德置于人的修养完善的首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并失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A. N. Whitehead)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给学生某些学科专业的一部分知识”。当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呼吁:“仅仅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的生活。虽然,通过专业知识的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其和谐的人格。”中外先哲都十分重视提高人格道德修养,教育是人的自我完善过程,知识离开了对人及社会的价值意义,将一文不值,甚至会有相反的作用,向善性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误读了教育的本质,割裂了教育的整体内涵,而只是注重其某方面的功能。比方说,我们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功能,而忽视了教育更为根本的东西——从心灵及行为的层面上育人、化人。雅思贝尔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认识和认识的堆积。”在育人问题上,知识只是物化的工具,而要真正成为‘人’必须具备最起码的道德、信义、真诚等品质,以及独立判断、思考、创造、生存的能力,否则,再多知识也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
2014年9月,国内各大学开学典礼,许多大学校长在给新生的致辞寄语中,不约而同的树起“立德树人”的旗帜。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强调要先“悟道”,再学“术”。 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强调,北大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指出,清华的教育是“接受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基础教育要与高等教育接轨,就必需从教学目标设计开始,旗帜鲜明的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三维目标的首位,并扎实的贯彻落实。
“德育为首”
是我国教育大政方针政策的一贯要求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回答了教育要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人的标准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方针为贯彻落实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教学目标与教育方针应是一致的。教育是培养人的,要求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非“德智体”彼此割裂,或者是至于至上。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德育为先”、“德育为本”、“立德树人”已经形成共识,因此在教学目标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首要目标,是有充分的政策依据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 改进课程育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习近平同志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提出好教师的四个共同特质: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四个共同特质有三个是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德育工作,作为课程实施的教学目标,必须准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统帅三维目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教学回归教育规律。改革教学目标片面性的问题,首先要改变原有的三维目标的表述顺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确保其他目标的达成必须渗透和贯彻这一目标。其次要改变课程评价方式,探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效评价方法,营造有利于课程改革完善的舆论氛围。再次要加强引导,强化监督,典型示范,科学推进,重在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大计,育人为本。教育也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教育成就人,不好的教育可能毁灭人。好教育与不好的教育的区别在于对教育终极价值的认识。为人的生命价值充分实现,为社会和人类的美好未来而教学才是教育教学的至高境界。
作者单位 西安高新一中
编辑 薛小琴
对“三维目标”内在关系的再认识
“三维目标”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与价值,地位作用不尽相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一切课程目标的升华和归宿,是三维目标的灵魂,是三维目标的首要目标。
“知识与能力”侧重于“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解决的是 “教会”和“学会”的问题。它对于人的知识积累,发展人的智力和能力,具备一定的谋生手段有重要价值。对它的评价标准是成为专门“人才”,具体衡量标准是,才能、才学、智慧、成绩、成功、成就,它关注的是人的认知水平及人在各类竞争中所处的位置。“知识与能力”是承接其它目标的载体,在三维目标中起基础作用。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凸显,解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成为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发展指标被 “异化”成 “GDP”的增长。“知识就是力量”这种思维反映到课程教学当中,就是片面强调知识目标,其它目标被沦落为知识目标的 “副产品”。 “知识与能力”是显性目标,可测量,好评价,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最容易从认知目标入手,因而,课程教学目标也被窄化为知识目标。
“过程与方法”解决的是 “怎么教”“ 怎样学”,解决的是“教会”“学会”的问题,评价的标准是科学、有效、实用。为解决教学的生活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路径,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与感知,把教与学的过程纳入教学的目标体系,是课程教学目标的丰富和发展,它让知识与能力目标实现更有效,它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备了抓手。
“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的是 “为什么教”“为什么学”,即 “乐教”“乐学”的问题,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是知识的价值问题:重物还是重人。度量人的词是自由、快乐、幸福、发展、生长。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因而人的教育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维目标的灵魂,是教学要关注的终极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借助于知识与能力这一载体,通过过程与方法这一手段,但它却是一切教学的至高落点。如果课程教学的目标没有达到这一落点,仅仅停留在知识与能力上,教学活动 “目中无人”,有学术而没有悟道,有科学而缺少人文,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这样就会使教育失去应有的魅力和价值。
可见,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有机的统一整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在与整体目标的相互联系中实现的。 “三维目标”既是 “教”的目标,也是“学”的目标,依据 “以学定教”的理念,“学”的目标应当成为首要目标。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作为人的一种特殊存在,人的价值在于形成和创造价值,因此应该旗帜鲜明的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三维目标的首要目标。
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反映在学校教育中是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其一,德育主导智育。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中,德育是灵魂、是方向、是首位,德育对智育起着主导作用。德育引导着智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才社会价值的高低,主导着智育的潜力和方向。其二,智育融合德育。德育寓于智育之中,智育是德育的条件和基础,是德育实践的重要渠道、途径和手段,是德育的载体。人的理想、情操、人格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有赖于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三维目标的首要目标地位,与知识与能力目标并不对立,相反,他对于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起促进作用。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能。没有崇高的理想、博大的胸怀、坚韧的毅力、高尚的情操、合作的精神、包容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批判的意识、健全的人格是难以在科学及其他事业上大有作为的。这也是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现今的中国教育,不缺科学,缺乏的是对科学规律的敬畏与尊重。科学活动是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一切科学活动都必须服从与服务于“人”的共同规律,科学才会有生命力。
教学目标回归人是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人是以群的方式存在并发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构成的人类社会使人根植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有丰富的精神活动,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有对生命意义的体验,有对自然、社会、家庭、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人能够理性处理利己与利他,成己与成物、个人与社会、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预见未来理想社会时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要求,使人不断摆脱 “兽性”及自然社会的束缚从而成为 “自由发展”的人。教育的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人的发展完善是全面系统的,个别技能的发展完善不能反映教育的全部本质和功能。教学目标要反映教育的本质,就必须使教学目标回归人。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的首要地位,是对教育的本质及功能认识的理性回归。教育问题上关于成人与成才、教书与育人、成己与成物、仁与智、科学与人文关系的阐释,都与教育的本质问题密切相关。只有理清教育的本质,才能科学确认并有效实施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说文解字》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者,上所施,下所效”, “育”是“教子使作善也”。强调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教者要行为世范,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人性向善。在古代中国,教学之“教”也就是“教化”之“教”,教学之“学”是“生命之学”。古人首先把教育理解为教化,即“知书达理”,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为社会和他人传递友善和温暖。否则,人不接受教育,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人就与禽兽无异。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数,则近于禽兽。”古人不把读书看成是解决生计的准备手段,而是回归人的本性的必要途径。这是古人对教育最纯粹的理解,也是教育的至高境界。
传统的“君子不器”思想就是强调把学生当人,不过分强调成为专门人才,反对把人当物。教育教学,就是要人回归本性, “见物不见人”的教育是对教育的背离,这种危险的趋向如不加以纠正,将会后患无穷。《大学》开头的四句话就阐明了大学的根本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不是谋生之学,而是生命之学,这说明中国的先祖早就将个人乃至天下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与君子的理想人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致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 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因育人而高尚。
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人的德行养成,把德置于人的修养完善的首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并失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A. N. Whitehead)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给学生某些学科专业的一部分知识”。当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呼吁:“仅仅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的生活。虽然,通过专业知识的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其和谐的人格。”中外先哲都十分重视提高人格道德修养,教育是人的自我完善过程,知识离开了对人及社会的价值意义,将一文不值,甚至会有相反的作用,向善性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误读了教育的本质,割裂了教育的整体内涵,而只是注重其某方面的功能。比方说,我们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功能,而忽视了教育更为根本的东西——从心灵及行为的层面上育人、化人。雅思贝尔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认识和认识的堆积。”在育人问题上,知识只是物化的工具,而要真正成为‘人’必须具备最起码的道德、信义、真诚等品质,以及独立判断、思考、创造、生存的能力,否则,再多知识也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
2014年9月,国内各大学开学典礼,许多大学校长在给新生的致辞寄语中,不约而同的树起“立德树人”的旗帜。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强调要先“悟道”,再学“术”。 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强调,北大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指出,清华的教育是“接受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基础教育要与高等教育接轨,就必需从教学目标设计开始,旗帜鲜明的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三维目标的首位,并扎实的贯彻落实。
“德育为首”
是我国教育大政方针政策的一贯要求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回答了教育要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人的标准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方针为贯彻落实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教学目标与教育方针应是一致的。教育是培养人的,要求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非“德智体”彼此割裂,或者是至于至上。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德育为先”、“德育为本”、“立德树人”已经形成共识,因此在教学目标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首要目标,是有充分的政策依据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 改进课程育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习近平同志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提出好教师的四个共同特质: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四个共同特质有三个是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德育工作,作为课程实施的教学目标,必须准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统帅三维目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教学回归教育规律。改革教学目标片面性的问题,首先要改变原有的三维目标的表述顺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确保其他目标的达成必须渗透和贯彻这一目标。其次要改变课程评价方式,探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效评价方法,营造有利于课程改革完善的舆论氛围。再次要加强引导,强化监督,典型示范,科学推进,重在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大计,育人为本。教育也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教育成就人,不好的教育可能毁灭人。好教育与不好的教育的区别在于对教育终极价值的认识。为人的生命价值充分实现,为社会和人类的美好未来而教学才是教育教学的至高境界。
作者单位 西安高新一中
编辑 薛小琴